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4788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尤为突出的是从“共产主义革命…. 将在一切文明的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同时发生”的观点到“可以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苦难而取得它的成果”的理論。①后一种理论被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者称呼为“卡夫丁峡谷”理论。该理论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009 — 02
  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合力,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是其中之一,主要表现为:在政治体制适应经济发展时,生产力快速提高;生产力提高后,政治体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时,政治体制被迫改变以适应经济发展。然而是否存在一种可以适应高级经济发展模式的政治体制,而且这种政治体制可以直接进入,这便是“卡夫丁峡谷”理论涉及的问题。
  一、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产生
  19世纪,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其政治体制无法满足的地步。事实上,资本主义社会也越来越频繁的发生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严重、无产阶级生存难度加大的同时权利意识开始觉醒。综合以上因素,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这些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但是,西方发达国家经历的一次次经济危机非但并没有使其激化社会基本矛盾,反而增强了其自我调节能力,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此时,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到了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段不短的时间内共产主义革命不会大范围爆发。与此同时,俄国为首的封建或者反封建社会的东方世界却革命风起云涌,马克思、恩格斯将目光放在这些国家后,发现这些国家虽然经济发展程度赶不上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随着全球化逐步开始,这些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而直接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直接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这种经济模式可能更适合共产主义革命的发展,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大胆设想这些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这便是“卡夫丁峡谷”理论。
  二、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前提和升华
  (一)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前提
  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注释:“公元前321年第二次萨谟尼特战争时期,萨谟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且强迫他们通过‘牛轭’。这被认为是对战败军的最大羞辱。‘通过卡夫丁峡谷’一语即由此而来,意即遭受最大的侮辱。”马克思提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即是社会形态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对无产阶级的“摧残”和“蹂躏”,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这一理论并不是适应所有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者不发达国家,因为其建立在俄国的国情,存在以下两个前提:
  1.以 “公社”存在作为前提
  马克思 “卡夫丁峡谷”理论是建立在俄国国情及革命方式上提出的。当时俄国尚存在“公社”的生产模式。在当时的俄国,土地不属于个人所有,也不属于国家所有,而是属于“公社”所有。“公社”按照其成年男性成员的数量,将土地按比例分给各户。此种生产模式更像是社会主义集体共有的生产模式。因此,马克思认为其“可以通过发展它的基础即土地公有制和消灭它也包含着的私有制原则来保存自己;它能够成为现代社会所趋向的那种经济制度的直接的出发点,不必自杀就可以获得新的生命。”②这个前提是“卡夫丁峡谷”理论最主要的前提。
  2.以高度发展生产力为前提
  俄国的“公社”制度提供了集体劳动的一切条件,其欠缺的是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恰恰在这个阶段,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世界一体化也渐渐出现了苗头,如果俄国顺利吸收西方的发展文明,其直接進入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也是基于这个前提,马克思才在1881年3月8日给俄国女革命家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提到:“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的成果。”①
  (二)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升华
  马克思“卡夫丁峡谷”理论因为存在以上两个前提,特别是存在“公社”这种集体经济存在的前提,导致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中国革命为例,中国在革命初期尚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不存在“公社”或者其他集体经济或者公有经济的发展史,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适应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但是,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公社”形式的集体经济前提并没有确定必须是本来就存在的经济模式。因此,中国共产主义者在革命初期,便确定了建立“公社”,确定集体经济的革命理念,之后建立“公社”、生产队等经济模式,再到后来积极吸收西方发达国际的发展文明,以改变经济基础的方式适用上层建筑,最终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马克思“卡夫丁峡谷”理论现实影响
  从共产主义革命阵营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无一不受马克思“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影响。我国存在几个典型的集体制村落更是体现出马克思“卡夫丁峡谷”理论的深远意义。
  (一)坚持走“集体”的村落
  1.西华村。西华村原名西华大队,至今保留大队核算的集体经济模式。现集农业旅游景区、工业区为一体,与40个国家建立了经济贸易往来,2010年实现可用资金35亿元,人均纯收入8.5亿元;
  2.周家庄。周家庄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保留“公社”的村落。2013年,周家庄乡人均纯收入14104元,和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高出近6000元。
  3.官桥村。官桥村被称为“神州第一组”。2012年集团收入12.5万元,人均收入4.2万元。村子女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均有补助,简历大病医疗基金,村民治病村集体报销90%以上。   4.南岭村。南岭村被誉为“中国第一村”。2012年集體经济收入2.77亿元,村民仅年终奖就有1200万元。退休金、过节费均以万为计量单位。
  5.航民村。航民村堅持走集体经济路线。2012年实现产值96亿元,其中49%分化到村民。村集体按时发放生活用品,村民生活开支几乎忽略不计。
  6.兴十四村。兴十四村被誉为“龙江第一村”。2006年全村收入7亿元,建设有小学、卫生所、展览馆、休闲广场等。
  (二)马克思“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影响
  上述村落是坚持走集体经济的代表,其完美的体现了马克思“卡夫丁峡谷”理论现实可行性。上述村落的发展也体现了马克思“卡夫丁峡谷”理论的两个前提:首先,上述村落都坚持了集体经济,即马克思认为的“俄国公社”制度;其次,上述村落都坚持与时俱进的吸收外来文明,不闭国锁国,不因噎废食,积极吸收全国乃至世界的先进经济发展模式,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可以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苦难而取得它的成果”。②
  四、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对现阶段我国意义
  上述文章中分析了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形成及前提条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认清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实现了高度发展生产力的前提
  现代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生产力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越,一举进入时间先进行列。改革开放之始,我党放开政治制度的隔阂,以“黑猫白猫”的通俗观念,大力引进资本主义发展科技和经验,国民经济和国力逐步上升,其蕴含的道理即是“可以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苦难而取得它的成果”中“取得它的成果”。这无疑是历史发展中的正确方向。
  (二)集体经济模式的思考
  从我党革命开始,既确定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不管是“打土豪、分田地”还是后来的农村集体承包责任制都是对集体经济发展的探索。结合上述村落的举例,不难看出在对集体概念的理解上,还是有所偏差。
  1.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中的“公社”指的是集体经济运作模式,并不单单指土地属于集体。
  集体经济与经济归于集体是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集体经济指的是生产资料属于集体,集体的成员统一协调劳作,收益属于集体所有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发给集体成员;经济归于集体则是指生产资料和收益归于集体,集体成员无法从中收益。我国在土地集体制设立时,未能明确以上问题,导致集体经济运作模式似有实无。我国农村曾实行生产小队、生产大队、村集体、乡镇集体、市县集体的生产模式,但这些生产模式存在一个弊端:几个生产小队组成一个大队、几个生产大队组成一个村集体、几个村集体组成一个镇集体,以此类推。那么,某一个生产小队的收益如何分配?是属于小队成员所有还是最终的大集体所有?收益的无法区分最终导致生产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缺失,生产力发展停滞或者下滑,这样的“集体形式”如何能够成为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中“公社”的高度。即使在我国现阶段,这种“集体利益”依然没有明确的界限。
  2.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中的“公社”指的是集体运作、共同富裕。
  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中的“公社”的集体经济是其共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部分,不能分开来解读。其所指的“公社”指的是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这里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指的不是高端消费领域,而是指医疗、教育、养老等基础民生。我国现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高,但医疗、教育、养老等基础民生条件依然有待提高。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居无定所、老无所依的现象依然存在。此类问题不解决,就不存在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基础,就有可能会“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苦难”。
  综上所述,马克思提出跳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不仅是必要的,而且现实存在的。想要跨越“卡夫丁峡谷”,完美的解决其两个前提是重中之重。〔责任编辑:侯庆海〕
其他文献
“初唐四杰”是年少才高的诗人,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在初唐文坛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们的赋文创作在反对六朝绮靡文风的同时继承了形式主义的创作风格,本文从题材内容与形式
以扬州市为研究样本,通过调研走访二级以上医院,分析当前医院在实施临床路径和电子病历系统建设过程中面l晦的问题及其原因,从多个角度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管理者提供尝试性的建
在日益加深的社会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逐年下降等社会背景下,高龄农民工的数量逐年递增,这其中不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超龄农民工,这些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迫于未富先老的现
2013年,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浙江省知识产权事
期刊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存在着管理目的导向性不够明确,将绩效考评过程完全等同于绩效管理体系,绩效考核指标不够科学,缺乏绩效沟通过程等问题。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老年人照护缺失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在多个地区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随着试点工作的运行和发展,在长期护理保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