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难是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宁夏,由于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有数据显示,几年来,宁夏普通高校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签约率仅有40%左右,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如何让更多的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岗位,实现就业,不仅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宁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大学生就业。一方面,一部分大学生仍将就业目标定格在公务员、国企、央企、事业单位等,集中在工资高、福利好或社会地位高的行业。很多大学生和家长认为,家庭付出了高成本,受到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就应通过就业获得更好的回报,就应该到公务员、国企等单位就业。一些大学生不愿下基层工作,认为在农村工作收入水平低,发展机会少,就业环境不好,这些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随着家庭对教育的日益重视,家长对于孩子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的干预越来越多。家庭条件好的,希望孩子能有份安稳的工作,倾向选择收入高、稳定性好的工作,就业选择倾向教育文化、传媒业、党政机关、金融业、保险业等。而家庭条件相对差的学生,把希望都寄托在学生身上,职业期望过高,就业方向更倾向选择农业、化工、机电等对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家长对孩子就业方向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我选择,从而无法选择更多的就业机会。
就业地偏好影响大学生就业。大城市的薪资水平较中小城市相对较高,拥有更高的创业成功率。在经济发达城市,大量的企、事业单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给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创业的成功率也较高。这些因素使得很多大学生选择就业时,更加偏好选择大城市。问卷调查显示,多于60%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在一线、二线城市就业。许多宁夏的大学毕业生,把银川等城市作为首选之地,而银川等地毕竟容量有限,导致供大于求,加剧了大学生毕业之后难就业的态势。
自身素质影响大学生就业。许多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学什么专业,首先应找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工作,实在不行再找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工作和专业对口固然更能学以致用,发挥自身专长,但现实中,真正能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工作的大学生并不多。从专业选择来看,许多大学生及家长仍把就业当成是选报专业的唯一标准,“什么专业热门,什么专业好就业”就选报什么专业,当学生一股脑地都选报所谓的热门专业时,必然会导致某些专业的毕业生迅速增多。在这样盲目跟风的状态下,毕业生过剩就会成为必然,毕业后就业难,找不到工作也就成为常态。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支持引导作用。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宏观支持引导作用,为大学生就业拓展更多空间。一是要在就业路径上进行创新。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了解就业新形势,积极开拓新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政府要提供政策支持,完善就业制度,提高就业率。三要构建人才信息数据库,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求职的大学生提供就业帮助、就业咨询等。
加快宁夏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一要完善就业指导课程,根据实际情况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就业指导,以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加强创业教育的引导,以创业带动就业,多元化大学生就业途径。二要加强专业设置适应性,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对就业前景不乐观、就业率低的专业要适时进行调整。三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合作,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扩大校园招聘中就业单位选择范围。同时,引导用人单位转变思想,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帮助企业了解学校学科特点,开展校企合作,为大学生提供企业实习机会,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为单位考察、聘用学生创造更多机会。
引导大学生自我提高、自我转变。一是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观。要坚持灵活就业的原则,坚信在自己不熟悉的行业通过努力学习也会有大作为。二要提高个人素质,提高自我竞争力,以社会实际需要为导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三要培养良好的求职择业心态。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遇到失败和挫折,便失去信心,甚至选择逃避。这就需要摆正就业心理,不盲目自信,也不自卑放弃。要充分利用网络、报刊及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关注国家、政府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指向,充分利用好各种就业机会,以便实现及时就业的目标。G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责任编辑:章 立
影响宁夏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大学生就业。一方面,一部分大学生仍将就业目标定格在公务员、国企、央企、事业单位等,集中在工资高、福利好或社会地位高的行业。很多大学生和家长认为,家庭付出了高成本,受到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就应通过就业获得更好的回报,就应该到公务员、国企等单位就业。一些大学生不愿下基层工作,认为在农村工作收入水平低,发展机会少,就业环境不好,这些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随着家庭对教育的日益重视,家长对于孩子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的干预越来越多。家庭条件好的,希望孩子能有份安稳的工作,倾向选择收入高、稳定性好的工作,就业选择倾向教育文化、传媒业、党政机关、金融业、保险业等。而家庭条件相对差的学生,把希望都寄托在学生身上,职业期望过高,就业方向更倾向选择农业、化工、机电等对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家长对孩子就业方向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我选择,从而无法选择更多的就业机会。
就业地偏好影响大学生就业。大城市的薪资水平较中小城市相对较高,拥有更高的创业成功率。在经济发达城市,大量的企、事业单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给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创业的成功率也较高。这些因素使得很多大学生选择就业时,更加偏好选择大城市。问卷调查显示,多于60%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在一线、二线城市就业。许多宁夏的大学毕业生,把银川等城市作为首选之地,而银川等地毕竟容量有限,导致供大于求,加剧了大学生毕业之后难就业的态势。
自身素质影响大学生就业。许多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学什么专业,首先应找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工作,实在不行再找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工作和专业对口固然更能学以致用,发挥自身专长,但现实中,真正能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工作的大学生并不多。从专业选择来看,许多大学生及家长仍把就业当成是选报专业的唯一标准,“什么专业热门,什么专业好就业”就选报什么专业,当学生一股脑地都选报所谓的热门专业时,必然会导致某些专业的毕业生迅速增多。在这样盲目跟风的状态下,毕业生过剩就会成为必然,毕业后就业难,找不到工作也就成为常态。
应对宁夏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支持引导作用。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宏观支持引导作用,为大学生就业拓展更多空间。一是要在就业路径上进行创新。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了解就业新形势,积极开拓新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政府要提供政策支持,完善就业制度,提高就业率。三要构建人才信息数据库,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求职的大学生提供就业帮助、就业咨询等。
加快宁夏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一要完善就业指导课程,根据实际情况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就业指导,以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加强创业教育的引导,以创业带动就业,多元化大学生就业途径。二要加强专业设置适应性,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对就业前景不乐观、就业率低的专业要适时进行调整。三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合作,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扩大校园招聘中就业单位选择范围。同时,引导用人单位转变思想,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帮助企业了解学校学科特点,开展校企合作,为大学生提供企业实习机会,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为单位考察、聘用学生创造更多机会。
引导大学生自我提高、自我转变。一是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观。要坚持灵活就业的原则,坚信在自己不熟悉的行业通过努力学习也会有大作为。二要提高个人素质,提高自我竞争力,以社会实际需要为导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三要培养良好的求职择业心态。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遇到失败和挫折,便失去信心,甚至选择逃避。这就需要摆正就业心理,不盲目自信,也不自卑放弃。要充分利用网络、报刊及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关注国家、政府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指向,充分利用好各种就业机会,以便实现及时就业的目标。G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责任编辑:章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