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用“是怎样”引导学生观察
著名美术家阿恩海姆曾经说:“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所谓的“观察”,是以观察意向为中介的创造性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对观察对象获得的感知、感受、体验等进行描述,有时这样的描述需要教师的指引。有教师在引导学生描述的过程中总是用笼统的问题追问,如“这幅画美吗?”“哪里美?”显然,这样的追问是不能引发学生的任何言说的,学生需要的是具体的观察指引。
在“鸟的纹样”教学中,笔者首先出示了一幅写生的鸟,学生从鸟的外形——弯弯的嘴巴和长长的尾巴,看出它是鹦鹉,接着,笔者出示一只夸张变形的鹦鹉,让学生展开了对比性观察。
生1:第一幅图中的鹦鹉像真的一样,很生动。
生2:第二幅图中的鹦鹉嘴巴被夸张了,而且身上装饰了很多漂亮的纹样,色彩鲜艳夺目。
生3:第二幅图中的鹦鹉是把特点给夸张了,因此特点更加突出,它可以用来装饰。
师:是啊,我们的绘画,可以写实,也可以适当变化,像第二幅图,就是抓住了鹦鹉最为鲜明的特征进行变形,从而更具有艺术的美感。
学生的观察因为有了比较,就有了鉴别;因为有了比较,就有了感悟。上述案例中,学生在比较中主动抓住两幅图中鹦鹉的不同,在大脑中形成了初步的思维感知与意象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的视觉往往是盲目的,我们的美术教学就是用“是怎样”的追问改变学生视觉感知的盲目状态。通过看与说,学生能够领略艺术作品的精华。
二、用“怎么做”引导学生观察
“怎么做”是一个探究性、实践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也能引导学生的观察。传统的美术教学总是脱离看与做的关系。“具身認知”理论认为,学生的感知活动是一种整体性的活动,在学生的思维、想象、操作中都存在着观察,并且一个观察者在观察时,心理上会无意识地模仿该动作,从而形成内部表象。学生只有将做与看融合起来,美术欣赏、美术创造意义的看才不会是走马观花,美术观察也才不会兴味索然。
“纸卷魔术”属于“造型·美术”,教学中笔者以圆柱和圆锥形纸卷为基本型,让学生边实践边观察,选用不同的造型表现动物的特征。下面是教学中师生、生生围绕“凶猛的狮子”展开的实践探讨。
师:教材中的小朋友变了一些纸卷魔术,我们一起来欣赏。
生1:这头狮子看起来很威武。
师:教材上是用什么材料、怎样表现这头狮子威武的?
生2:可以用三角形状的硬纸板的角来表现狮子的身体。
生3:可以用圆柱形的脸庞来表现。
生4:可以在圆柱形的脸庞上剪开一个扁扁的长方形嘴巴来表现。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了这里的美术造型不再是流畅的线条勾勒,而是抽象为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圆柱、圆锥来描摹事物的特点;不同的纸板形状、纸板材料、纸板设计表现出不同的美感。只有让这种美感的表象植入学生的大脑,学生才能明白应该怎么做。根据学生的选择性观察,学生才能在创作过程中迅速提炼出动物的造型,用各式各样的纸卷表现出不同的立体动物。眼睛与小手的联姻,既能够锻炼学生视觉的敏感性,又能发展学生“用手思考”的能力。如此,不仅会让学生形成一双审美的眼睛、发现的眼睛,而且会让学生形成一双创造的小手。
三、用“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
学生的看不是机械地看,而应该融通思维、想象。学生在观察中搜寻视觉经验,然后在眼睛中形成一个崭新的意象。学生在美术观察中往往会由于熟视无睹而遗忘了什么,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视觉器官。为此,我们提倡让学生在熟悉的作品中展开“陌生化”的观看。“陌生化”的看让学生重新获得一种洞察力,获得一种视觉转换的能力,让学生重新审视自我,重新返回自己意识流的源头,进而找寻到更为合理的意象。由此,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美术作品中获得新的感受。
“字的联想”教学过程中,教师紧扣“联想”,让学生纵横驰骋自己的想象力,能够引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为什么”启迪学生观察、联想、类比等,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联想以及形象思维能力。
师:同学们,看到“秋”这个汉字,你想到了什么?你为什么能够想到这些?
生1:我想到了金色和丰收的果园,因为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生2:我想到了落叶、枫叶,因为秋天是一个萧索的季节。
生3:我想到了鲜艳的菊花、金黄的稻穗、诱人的柿子、香喷喷的玉米……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幻灯片出示一幅幅秋景图。
师:这些事物,组成了“秋”字。
课件出示由各种秋天的景物组成的“秋”字图。文字与图像的巧妙结合,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图像和课堂思维融为一体,从而激荡出创新的火花。
在美术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视觉思维进行观察,展现个人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美术观察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更是一种思维艺术、想象艺术、实践艺术。只有融汇学生的诸种感官知觉,通达学生的思维、想象,才能让学生形成审美意识和能力。
著名美术家阿恩海姆曾经说:“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所谓的“观察”,是以观察意向为中介的创造性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对观察对象获得的感知、感受、体验等进行描述,有时这样的描述需要教师的指引。有教师在引导学生描述的过程中总是用笼统的问题追问,如“这幅画美吗?”“哪里美?”显然,这样的追问是不能引发学生的任何言说的,学生需要的是具体的观察指引。
在“鸟的纹样”教学中,笔者首先出示了一幅写生的鸟,学生从鸟的外形——弯弯的嘴巴和长长的尾巴,看出它是鹦鹉,接着,笔者出示一只夸张变形的鹦鹉,让学生展开了对比性观察。
生1:第一幅图中的鹦鹉像真的一样,很生动。
生2:第二幅图中的鹦鹉嘴巴被夸张了,而且身上装饰了很多漂亮的纹样,色彩鲜艳夺目。
生3:第二幅图中的鹦鹉是把特点给夸张了,因此特点更加突出,它可以用来装饰。
师:是啊,我们的绘画,可以写实,也可以适当变化,像第二幅图,就是抓住了鹦鹉最为鲜明的特征进行变形,从而更具有艺术的美感。
学生的观察因为有了比较,就有了鉴别;因为有了比较,就有了感悟。上述案例中,学生在比较中主动抓住两幅图中鹦鹉的不同,在大脑中形成了初步的思维感知与意象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的视觉往往是盲目的,我们的美术教学就是用“是怎样”的追问改变学生视觉感知的盲目状态。通过看与说,学生能够领略艺术作品的精华。
二、用“怎么做”引导学生观察
“怎么做”是一个探究性、实践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也能引导学生的观察。传统的美术教学总是脱离看与做的关系。“具身認知”理论认为,学生的感知活动是一种整体性的活动,在学生的思维、想象、操作中都存在着观察,并且一个观察者在观察时,心理上会无意识地模仿该动作,从而形成内部表象。学生只有将做与看融合起来,美术欣赏、美术创造意义的看才不会是走马观花,美术观察也才不会兴味索然。
“纸卷魔术”属于“造型·美术”,教学中笔者以圆柱和圆锥形纸卷为基本型,让学生边实践边观察,选用不同的造型表现动物的特征。下面是教学中师生、生生围绕“凶猛的狮子”展开的实践探讨。
师:教材中的小朋友变了一些纸卷魔术,我们一起来欣赏。
生1:这头狮子看起来很威武。
师:教材上是用什么材料、怎样表现这头狮子威武的?
生2:可以用三角形状的硬纸板的角来表现狮子的身体。
生3:可以用圆柱形的脸庞来表现。
生4:可以在圆柱形的脸庞上剪开一个扁扁的长方形嘴巴来表现。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了这里的美术造型不再是流畅的线条勾勒,而是抽象为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圆柱、圆锥来描摹事物的特点;不同的纸板形状、纸板材料、纸板设计表现出不同的美感。只有让这种美感的表象植入学生的大脑,学生才能明白应该怎么做。根据学生的选择性观察,学生才能在创作过程中迅速提炼出动物的造型,用各式各样的纸卷表现出不同的立体动物。眼睛与小手的联姻,既能够锻炼学生视觉的敏感性,又能发展学生“用手思考”的能力。如此,不仅会让学生形成一双审美的眼睛、发现的眼睛,而且会让学生形成一双创造的小手。
三、用“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
学生的看不是机械地看,而应该融通思维、想象。学生在观察中搜寻视觉经验,然后在眼睛中形成一个崭新的意象。学生在美术观察中往往会由于熟视无睹而遗忘了什么,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视觉器官。为此,我们提倡让学生在熟悉的作品中展开“陌生化”的观看。“陌生化”的看让学生重新获得一种洞察力,获得一种视觉转换的能力,让学生重新审视自我,重新返回自己意识流的源头,进而找寻到更为合理的意象。由此,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美术作品中获得新的感受。
“字的联想”教学过程中,教师紧扣“联想”,让学生纵横驰骋自己的想象力,能够引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为什么”启迪学生观察、联想、类比等,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联想以及形象思维能力。
师:同学们,看到“秋”这个汉字,你想到了什么?你为什么能够想到这些?
生1:我想到了金色和丰收的果园,因为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生2:我想到了落叶、枫叶,因为秋天是一个萧索的季节。
生3:我想到了鲜艳的菊花、金黄的稻穗、诱人的柿子、香喷喷的玉米……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幻灯片出示一幅幅秋景图。
师:这些事物,组成了“秋”字。
课件出示由各种秋天的景物组成的“秋”字图。文字与图像的巧妙结合,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图像和课堂思维融为一体,从而激荡出创新的火花。
在美术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视觉思维进行观察,展现个人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美术观察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更是一种思维艺术、想象艺术、实践艺术。只有融汇学生的诸种感官知觉,通达学生的思维、想象,才能让学生形成审美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