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在我国由来已久,有着其历史演进历程。当前,党内巡视制度是党在新时期制度建设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制度形式,专门适用于党内的、自上而下的巡查监督。党内巡视制度作为党内监督的一种制度创新,在当下中国反腐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党抵御执政风险,加强执政建设,真正实现民主政治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巡视制度;执政建设;廉政
2003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就明确指出,所谓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它指的是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通过建立专门的巡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的制度,其实质是一种制度监督。实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空前加强,巡视制度在制度框架、法律法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党内巡视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首先,巡视制度的建立并不是凭空想象,有其客观的历史依据,即蕴含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的我国古代的巡视制度。可以说,在我国,最早有关巡视制度的史料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尚书.舜典》中所记载的“岁二月,东巡守”就做了很好的明证。后来,商周时期方伯的设立,便出现了专门负责巡视监察的官吏。而巡视监察制度在监察领域发生变化则是在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的监察的对象不仅是官员,也有乡民,既监督官员的从政行为,也对乡民的不合“礼”越矩行为进行巡视检查。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后的局面更需要稳固,因而,他便将巡视监察制度继承并创新,设立巡察御史。由此,巡视监察制度便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督制度被保留并发展起来。像两汉时期设立的巡察刺史,唐代出现的御史台监察机关,都加强了监察巡视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者的地位,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明代时期,巡视监察制度更是进一步得到发展完善。到了清朝,皇帝实行巡按制度,亲自安排并授意皇家亲信到全国各地进行巡视,并设立了巡道机构。除此之外,每年还会定期到督察院挑选官员到各地进行监察巡视。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来看,可以说,巡视制度虽然在各个时期发展和作用的程度不一,但总体上都起到了其特殊而重要的监督功能,对政治统治的稳定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次,巡视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其实践探索的党内依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我党就对党内巡视监督形式高度重视,并进行大胆创新探索。1925年9月,设立“中央特派巡行的指导员”的决定在党的第四届执行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的通过,可以说是标志着我们中国共产党开始重视巡视工作的开端。而在1935年5月,《中央巡视条例》的制定,规范性地指导巡视工作进行开展,实现党内巡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为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提供了规范性文件。党中央自在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后,出台了各项规定决议,强调了一定要建立党内巡视制度的问题。1997年,中纪委在《重申和建立党内监督五项制度的实施办法》中提出,要把巡视作为五项制度的第一项。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强调,要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就必须得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就必须的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
再有,巡视制度的建立不是因循守旧,而是有其必要的现实需要。从政治理论的角度来说,权利会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利会带来绝对的腐败。当权利失去平衡,就会发展成绝对权利,而反腐败只能以制度的形式来进行监督才能有效制衡权力。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曾多次强调要增强权利的监督和制约,不断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的体制机制。他还提到要实行主体和监督责任化,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巡视制度作为反腐败的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在反腐倡廉力度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的今天,更有其现实的必要性。
二、党内巡视制度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
党内腐败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党的建设,完善监督机制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无论是“苍蝇”还是“老虎”,都是要打倒的对象,这就需要巡视制度扮演好党和人民的“千里眼”的角色。
1、党内巡视制度能完善纪检机构的领导体制,加强党内监督。巡视制度的建立,可以这么理解,它是对党内纪检监督体制的补充和完善,它主要是通过由中央对省级、省级对下级而直接监督巡视而实现的,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党内监督。并且,通过党内巡视制度,上级纪检部门便设立巡视组,对下级党委班子进行直接的巡视监督,实际中发挥了“条块分割,以块为主”与党内巡视相结合而等同的垂直领导体制作用。还有,巡视制度具有相对独立性,是由领导权力机关直接派驻人员,监督者与被监督着不能有关联的,没有等级,也没有隶属关系,相对来说两者很分立,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这样就能有利于更为客观地了解问题、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
2、党内巡视制度能密切联系群众,有助于提高我党抵御执政风险的能力。权力所带来的风险是执政风险中最具危害性的,会严重威胁到执政安全。权力监督是否到位,关系着权力资源是否最大限度地得到支配,也是抵御执政风险的关键。巡视制度作为党内监督权力改变了权力监督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对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江泽民同志曾说过,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权重,而党在执政后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有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形成官僚主义作风,不仅破坏了党员形象,更危害了党的执政基础,扩大了党的执政风险。巡视制度是一种监督制度,更是一方润滑剂,有利于缓和党群关系。
3、在反腐过程中,党内巡视制度有利于结合预防与惩治,提高腐败的预防性。巡视组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出发前,巡视组一般要了解被巡视单位的基本情况,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比如,巡视组要分别与信访、审计、司法等机关和部门了解被巡视地区、部门或单位领导干部的有关情况,抽查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情况,纪检监察部门派员全程参与巡视。一旦发现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犯错误的倾向或苗头,巡视工作中的 巡视组一般都会及时进行诫勉谈话,并及时督促相关部门对那些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和纠正,降低了腐败会造成的各种损失。
参考文献
[1]张书林.论中共党内巡视制度.湖北: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总第36期
[2]张书林.论党内巡视制度.宁夏党校学报,2007年11月第9卷第6期
[3]刘望道.关于完善党内巡视制度的思考.惠州学院学报,2009年10月第29卷第5期
[4]王艳春.抵御执政风险视角下的巡视制度.中共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姓名:雷凡毫;性别女;汉族;1990年生;湖南衡阳人;专业:政治学理论;职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级在校研究生.
第二作者姓名:郑钧蔚;性别男;汉族;1984年生;四川渠县人;专业:中外政治制度专业;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级在校研究生.
[关键词]巡视制度;执政建设;廉政
2003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就明确指出,所谓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它指的是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通过建立专门的巡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的制度,其实质是一种制度监督。实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空前加强,巡视制度在制度框架、法律法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党内巡视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首先,巡视制度的建立并不是凭空想象,有其客观的历史依据,即蕴含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的我国古代的巡视制度。可以说,在我国,最早有关巡视制度的史料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尚书.舜典》中所记载的“岁二月,东巡守”就做了很好的明证。后来,商周时期方伯的设立,便出现了专门负责巡视监察的官吏。而巡视监察制度在监察领域发生变化则是在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的监察的对象不仅是官员,也有乡民,既监督官员的从政行为,也对乡民的不合“礼”越矩行为进行巡视检查。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后的局面更需要稳固,因而,他便将巡视监察制度继承并创新,设立巡察御史。由此,巡视监察制度便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督制度被保留并发展起来。像两汉时期设立的巡察刺史,唐代出现的御史台监察机关,都加强了监察巡视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者的地位,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明代时期,巡视监察制度更是进一步得到发展完善。到了清朝,皇帝实行巡按制度,亲自安排并授意皇家亲信到全国各地进行巡视,并设立了巡道机构。除此之外,每年还会定期到督察院挑选官员到各地进行监察巡视。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来看,可以说,巡视制度虽然在各个时期发展和作用的程度不一,但总体上都起到了其特殊而重要的监督功能,对政治统治的稳定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次,巡视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其实践探索的党内依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我党就对党内巡视监督形式高度重视,并进行大胆创新探索。1925年9月,设立“中央特派巡行的指导员”的决定在党的第四届执行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的通过,可以说是标志着我们中国共产党开始重视巡视工作的开端。而在1935年5月,《中央巡视条例》的制定,规范性地指导巡视工作进行开展,实现党内巡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为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提供了规范性文件。党中央自在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后,出台了各项规定决议,强调了一定要建立党内巡视制度的问题。1997年,中纪委在《重申和建立党内监督五项制度的实施办法》中提出,要把巡视作为五项制度的第一项。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强调,要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就必须得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就必须的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
再有,巡视制度的建立不是因循守旧,而是有其必要的现实需要。从政治理论的角度来说,权利会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利会带来绝对的腐败。当权利失去平衡,就会发展成绝对权利,而反腐败只能以制度的形式来进行监督才能有效制衡权力。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曾多次强调要增强权利的监督和制约,不断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的体制机制。他还提到要实行主体和监督责任化,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巡视制度作为反腐败的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在反腐倡廉力度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的今天,更有其现实的必要性。
二、党内巡视制度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
党内腐败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党的建设,完善监督机制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无论是“苍蝇”还是“老虎”,都是要打倒的对象,这就需要巡视制度扮演好党和人民的“千里眼”的角色。
1、党内巡视制度能完善纪检机构的领导体制,加强党内监督。巡视制度的建立,可以这么理解,它是对党内纪检监督体制的补充和完善,它主要是通过由中央对省级、省级对下级而直接监督巡视而实现的,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党内监督。并且,通过党内巡视制度,上级纪检部门便设立巡视组,对下级党委班子进行直接的巡视监督,实际中发挥了“条块分割,以块为主”与党内巡视相结合而等同的垂直领导体制作用。还有,巡视制度具有相对独立性,是由领导权力机关直接派驻人员,监督者与被监督着不能有关联的,没有等级,也没有隶属关系,相对来说两者很分立,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这样就能有利于更为客观地了解问题、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
2、党内巡视制度能密切联系群众,有助于提高我党抵御执政风险的能力。权力所带来的风险是执政风险中最具危害性的,会严重威胁到执政安全。权力监督是否到位,关系着权力资源是否最大限度地得到支配,也是抵御执政风险的关键。巡视制度作为党内监督权力改变了权力监督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对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江泽民同志曾说过,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权重,而党在执政后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有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形成官僚主义作风,不仅破坏了党员形象,更危害了党的执政基础,扩大了党的执政风险。巡视制度是一种监督制度,更是一方润滑剂,有利于缓和党群关系。
3、在反腐过程中,党内巡视制度有利于结合预防与惩治,提高腐败的预防性。巡视组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出发前,巡视组一般要了解被巡视单位的基本情况,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比如,巡视组要分别与信访、审计、司法等机关和部门了解被巡视地区、部门或单位领导干部的有关情况,抽查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情况,纪检监察部门派员全程参与巡视。一旦发现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犯错误的倾向或苗头,巡视工作中的 巡视组一般都会及时进行诫勉谈话,并及时督促相关部门对那些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和纠正,降低了腐败会造成的各种损失。
参考文献
[1]张书林.论中共党内巡视制度.湖北: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总第36期
[2]张书林.论党内巡视制度.宁夏党校学报,2007年11月第9卷第6期
[3]刘望道.关于完善党内巡视制度的思考.惠州学院学报,2009年10月第29卷第5期
[4]王艳春.抵御执政风险视角下的巡视制度.中共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姓名:雷凡毫;性别女;汉族;1990年生;湖南衡阳人;专业:政治学理论;职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级在校研究生.
第二作者姓名:郑钧蔚;性别男;汉族;1984年生;四川渠县人;专业:中外政治制度专业;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级在校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