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写禅意 心静画自清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ang8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石涛有言:“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这句话非常深刻地揭示了绘画的本质性问题,也就是境界。呕血十斗,是技巧上的追求;啮雪一团,是精神上的超升,是艺术家自身修养的外在体现。
  技巧是绘画之必备,绘画者都需呕心沥血的下功夫,但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不能只停留在对技巧的追求上,而应超越技巧,由技进乎道。因为水墨画强调的是“心印”,绘画的外在其实就是画家心灵的显现。绘画不仅靠学,还应靠养,养得宽厚、仁爱、纯净、悦适的心灵,就像石涛所说的吞下一团洁白的雪,以冰雪一样纯净的心灵—毫无尘染的高旷澄明之心去画画,乃作画之必须、真正高明艺术家之必须。
  不同的艺术家对绘画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追求从丰富的画面造型中体现视觉冲击,也有人追求一种画面的心象。在今天的景德镇陶瓷大学就有这样的一位陶艺家,他的作品只是简单的僧道人物,简单的背景,或湖石、或梅花、或古松、或芭蕉、或案几,与人物一起和谐地组成了沉静的画面。他对于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的细节不感兴趣,几乎省略了绝大多数与人物活动相关的内容,往往精心选择几个重要的物品,突出他要表达的作品内涵。这样的作品在今天的景德镇当代瓷绘艺术当中,像是一股清风拂面而来,这就是赵兰涛的人物陶瓷青花瓷绘作品。他作品中的人物多选取佛教中的人物形象,没有像传统的陶瓷工笔绘画一般进行细致描绘,而是用洒脱线条勾勒出个性鲜明的禅门人物。他的整幅画面有时只有一个简单的僧人造型,其他除湖石之外几乎全部留白。时间和空间似乎从来不是限制他的因素,他只在乎表现自己的体验世界。这样大胆的绘画方式可谓简明之极,却正暗合禅语中的“不可语说”。
  赵兰涛最为赞同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艺术境界的三重解读,其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作品集《寻她千百度》一书便以此为名。这也透露出其以身见道、志行高洁的个性。一个艺术家的艺术品格和个性,正在于日常生活的笃行实践,作画如此,行事尤其如此。
  艺术的个性形成本就是艺术家性格的外化,了解艺术家的性情、行止,当有助于全面地了解他的艺术。赵兰涛生于齐鲁故地,画面之中自有高洁的君子风度。同时,他对西方现代艺术以及当代陶艺的创作和研究,也自有其深刻理解。从其近期作品《成佛》系列和《湖田边的荷塘》系列当中就可印证此点。这除了他深厚的学院背景之外,敦厚沉静的性情也是因由之一。所谓如琢如磨,有容乃大,其胸中沉静丘壑,不足为外人道也。用赵兰涛的话来讲:“一个艺术家的风格形成是与他的个人阅历、生活结构、个人兴趣分不开的。必须要有感情,从骨子里喜欢才能画得好,作品才能打动人。心里面沉静的人,画出来的画、做出来的作品必然沉静,安详……”,他的观点在其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赵兰涛的青花瓷绘,从其人物形象以及画面构成上来看,显然对宋元人物画下过很大功夫,尤对明人陈老莲、任渭长,清人任伯年等画迹心追手摹。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师古,又不为古所囿,善于去伪存真,直入其理,遗貌取神。他在研究传统的时候,总是给传统提出别人并未注意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由此生发一些深刻的思考,并最终形成新的作品、新的面貌。这在今天的艺术界是尤为可贵的。
  一件艺术作品如果所蕴含的思想具有一种普世价值,那么它便会引起共鸣。赵兰涛说他并非是佛教的笃信者,而是对佛教文化中的为人处世之义理有所认同。这些佛教题材系列作品的创作更应该说是源自他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在当下社会们的精神焦虑中,向往一种心性的透彻与思想的觉悟以实现内在的超脱,抵达人性的平和之境,实现人心的回归。
  从赵兰涛的瓷绘作品中,我读到一种禅意。其近作大都是佛家禪画,僧人百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他画的僧人罗汉,与他人所画又是不同。罗汉并非众人所熟知的十八罗汉传统形象,更像是生活化的禅修僧人,充满生活的世俗情趣。佛学要义就是清心寡欲,人人皆成佛,处处皆佛地。赵兰涛的陶瓷青花瓷绘如《熏熏入睡》《灯下补袍》等罗汉系列的作品,一反不食人间烟火的圣僧形象,融合更多生活的元素,凸显一种修行在世间的智慧,真正将修行境界升华至最高—人疲想要睡,衣破自己补,本就是万法随心的表现,且极具生活情趣。作者将内心恬静淡然的处世之风有机地表现到了作品之中,足见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度省悟。
  显然,他这系列的作品已经成为个人创作的一种符号,但这并非刻意所为。应该说,艺术是思考与性灵表达的产物,而符号很可能是创作在某个阶段的附属产物。于赵兰涛而言,其对自我与万物的观照不会停止—不会止于某种表达和发声。艺术的自由也常常在此,它以流变的姿彩和活跃的思想激发着一个人永续不断的探索欲望。
  赵兰涛在兼修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同时,还精读古代书论画理,钻研禅学要义,从佛学中参悟为人为艺之真谛。正所谓“禅心写禅意,心静画自清”,这正是对赵兰涛其人其作的最好评价。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当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弊端与困境,指出创造力的不足,设计的缺失是制约目前中国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我们应该利用已有的制造业的坚实基础,结合现代设计,走出中国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利用设计为经济合理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和可持续的源动力。  关键词:设计 制造业 产业 创新    第23届世界设计大会(Ichograda)在北京落下了帷幕,在这次为期一周的 “世界设计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上
期刊
徐龙森,1956年生于上海;1976年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上海知名雕塑家,“东海堂画廊”老板;2004年底客居北京。  2009年10月,“山不厌高:徐龙森山水画展”在比利时皇家大法院主厅开幕,徐龙森的山水画作为2009欧罗巴利亚中国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横空出世,震撼国内外画坛……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徐龙森画展开幕式上说:“徐龙森的画作堪称当代杰作”,“我相信,在很长的时间内,我们都会
期刊
世博中国馆设计团队   2010上海世博中国馆的诞生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期望,凝聚着世博中国馆设计团队、联合设计团队以及无数工作团队和个人的无私奉献。  何镜堂,中国科学院院士,世博中国馆联合设计团队主建筑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倪阳,中国馆联合设计团队副总建筑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汤朝晖,项目建筑专业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2007年4
期刊
歌剧《山茶花开》由江西省歌舞剧院创排,以民族歌剧的艺术形式,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中国南方小山村感人至深的扶贫故事。这是我写得最辛苦的一个戏。前后三年,颠覆九稿,才终于完成。与观众见面后,好评很多,批评也不少。两面的意见,很是热闹。所以,著名评论家叶青主席嘱我写个创作談,我心里就起了踌躇。诉苦当然不妥,经验又乏善可陈,有什么可谈呢?眼下都讲“不忘初心”,那就说说做这部戏的初心吧。  歌剧是舶来品,用老百
期刊
“数码交互艺术”(Digital Interactive art)作为一门伴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艺术门类,因其特殊的交互性和参与性,使其在公共艺术的大概念下表现得游刃有余,深受广大受众追捧。本文从数码交互艺术的创作、运用、审美、教育四个主要方面讨论数码交互艺术目前的发展现状和最新动态。(图1)  一、数码交互艺术创作   数码艺术作为跨学科领域,不像传统艺术可以由
期刊
丁浩,(图1)汉族,1917年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广告协会顾问、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装潢设计委员会顾问、上海市水彩画研究会顾问。  丁浩自上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从事广告美术设计,曾在当时上海最大的广告公司——联合广告公司任职。  由于有机会研究西洋人体结构学资料,诸如查理士安尔勃拉特培莱《人体结构》,有机会
期刊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视觉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展示设计专门化)专业的项目建设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项目之一,建设特色与创新包括“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模式工作室化、教学形式项目化”等多方面内容。项目建设方案承诺以艺术设计(展示设计专门化)专业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群(包括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产品造型设计、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 (新媒体
期刊
围绕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全国众多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呈井喷式涌现。6月23日,江西省杂技团创排、著名杂技剧编导董争臻编导的杂技剧《山上那片红杜鹃》在南昌首演,以此向党的百岁诞辰献礼。这也是江西省杂技团创排的首部红色题材杂技剧。  该剧以20世纪30年代初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发生在江西瑞金等地的革命斗争故事。出身豪门的富家小姐杜鹃,思想活跃进步,为了共产主义信仰,她和同伴一道,义无
期刊
德国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哲学家和诗人辈出的国度。其实,德国还是一个建筑王国,孕育了众多著名建筑师,影响了全世界的建筑风格。  伴着2010上海世博年的来临,德国建筑将以德国馆为代表在中国大地上一展风采。这座名为“和谐都市”的德国馆将于今年四月竣工。(图1)   “和谐都市”展示了一座处处均衡、和谐的都市。馆名取自于英文的“均衡”和“城市”。在德国馆内,和谐都市的参观者将进行一次穿行创意都市的旅行。
期刊
主持人语:“生态与文学”近几年来似乎已成为热门话题,但很多人常常忽略其中的地理空间维度—生态写作很多时候是与少数民族地区息息相关的。这使得生态写作常常与“作为方法”的“民族视角”联系在一起,生态作为“方法”,很大程度上就成為“关系”的隐喻性表达。而当生态作为一种“关系”呈现,如何在文学中寻找“生态学”主题便构成了“生态文学”的宿命,“生态文学”越来越向“主题先行”靠拢。讨论文学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