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187-02
由于教育迅猛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见过不少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因受到挫折而产生了一些心理矛盾,因一时又无法妥善解决,进而出现了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学生不能愉快地去学习和生活,阻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我们教师和学生能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那么就会避免许多问题的产生。
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是日常生活中心理的扭曲.比如家庭纠纷、父母离异造成孩子的焦虑、抑郁、恐慌、逃避和自暴自弃等不良的心理现象;学校教师不得法的教育造成孩子的对抗情绪或退缩畏惧等。
2、是平常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初中生由于学习负担过重,成绩不理想,常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如长期得不到缓解和指导,就会导致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焦虑、学校恐惧症甚至旷课退学等。
3、是平常交往中的心理问题。由于青少年认识社会的能力还不成熟。思考问题时常表现出感性化、情绪化、极端化。如果他们的交往能力得不到正确指导,就会产生封闭、孤独、强迫等心理。
要做好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的实施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心理学教育理论,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在开展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注意引导教师开展讨论,并请有关专家给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让教师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谛,用自己真挚的爱去影响学生。此外,开展一些以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活动,让教师从思想上重视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
2、心理环境建设是学校及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高效独特的途径。
学校定期在全校以班级为单位对家长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问题的症状,如孤僻、敌意等。其次可以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重视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互帮合作快乐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互相帮助、探讨学习,使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也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例如在体育活动中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活动,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在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注意学生的活动情况,认真观察学生。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如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也可以发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号,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起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帮助。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加他们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他们之间良好的朋友关,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朋友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轻松学习环境的肥沃土地。
3、用多种方法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1)积极的体育锻炼是调节和形成健康心理的主要手段
体育锻炼能有效调节内分泌,促进身体良好发育而健美身体,是青少年追求自我完美心理的反映。
体育活动的竞争,团结协作表现了学生尝试冒险,勇于挑战和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适当的体育锻炼,还可以使人心里积聚的压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悦,能以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挫折。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心理辅导活动课要坚持发展性、主题性、活动性、和协同性等教学原则。每周利用一节课进行教学和心理训练,注重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现在的孩子大多受家庭的溺爱,任性、自我控制力差,当他们一时不能完成动作技术或参赛失利以及遇到种种不顺心之事时,情绪很容易会发生波动,甚至会引起过激行为。例如接力跑比赛气氛活跃、竞争激烈,失败一方的学生往往不能正视失败,或垂头丧气,或不从自己这组找原因,而反说胜的一方违反规则等。如采取强制措施,情况虽暂时能得到改变,但学生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在以后的活动中又会再犯。教师应在指导时教给他们一些心理调控的方法,不断修正自己的心态。如冷静思考法: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首先要学会沉着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通过反复思考,总结一下经验教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间隔沟通法:当与同学发生矛盾及争执时,可先把问题放在那里,间隔一段时间后,选择一个适当的机会再进行沟通,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转移自慰法:当碰到不顺心之事时,调整一下聚焦内容,多想想让自已高兴、愉快的事等等,不断增强自我调节力。如转移注意、自我暗示、合理宣泄、学会幽默等。
(3)加强学科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即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占领课堂教学主阵地,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
建立自主构建的教学过程,形成协同有序高效的课堂教学运行体制。教师要推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之间的协同,就要建立教学过程自我调控机制,形成自主构建的课堂教学结构,即学生认同教学目标、自主练习应用、自主反馈调控、自主总结提高的教学结构。
(4)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
学校首先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进行综合分析,并完善心理咨询工作,使心理咨询工作普遍化经常化,其次要有专职教师负责,全体教师参与,广泛接纳咨询学生,对他们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并结合学生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纠正和疏导各种心理问题。
另外对多数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讲座辅导,让学生有话直说,勇于发表意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心理行为的控制和调节能力。
总之,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我们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去学习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稳进发展。
由于教育迅猛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见过不少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因受到挫折而产生了一些心理矛盾,因一时又无法妥善解决,进而出现了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学生不能愉快地去学习和生活,阻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我们教师和学生能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那么就会避免许多问题的产生。
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是日常生活中心理的扭曲.比如家庭纠纷、父母离异造成孩子的焦虑、抑郁、恐慌、逃避和自暴自弃等不良的心理现象;学校教师不得法的教育造成孩子的对抗情绪或退缩畏惧等。
2、是平常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初中生由于学习负担过重,成绩不理想,常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如长期得不到缓解和指导,就会导致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焦虑、学校恐惧症甚至旷课退学等。
3、是平常交往中的心理问题。由于青少年认识社会的能力还不成熟。思考问题时常表现出感性化、情绪化、极端化。如果他们的交往能力得不到正确指导,就会产生封闭、孤独、强迫等心理。
要做好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的实施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心理学教育理论,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在开展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注意引导教师开展讨论,并请有关专家给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让教师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谛,用自己真挚的爱去影响学生。此外,开展一些以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活动,让教师从思想上重视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
2、心理环境建设是学校及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高效独特的途径。
学校定期在全校以班级为单位对家长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问题的症状,如孤僻、敌意等。其次可以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重视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互帮合作快乐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互相帮助、探讨学习,使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也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例如在体育活动中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活动,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在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注意学生的活动情况,认真观察学生。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如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也可以发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号,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起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帮助。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加他们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他们之间良好的朋友关,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朋友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轻松学习环境的肥沃土地。
3、用多种方法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1)积极的体育锻炼是调节和形成健康心理的主要手段
体育锻炼能有效调节内分泌,促进身体良好发育而健美身体,是青少年追求自我完美心理的反映。
体育活动的竞争,团结协作表现了学生尝试冒险,勇于挑战和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适当的体育锻炼,还可以使人心里积聚的压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悦,能以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挫折。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心理辅导活动课要坚持发展性、主题性、活动性、和协同性等教学原则。每周利用一节课进行教学和心理训练,注重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现在的孩子大多受家庭的溺爱,任性、自我控制力差,当他们一时不能完成动作技术或参赛失利以及遇到种种不顺心之事时,情绪很容易会发生波动,甚至会引起过激行为。例如接力跑比赛气氛活跃、竞争激烈,失败一方的学生往往不能正视失败,或垂头丧气,或不从自己这组找原因,而反说胜的一方违反规则等。如采取强制措施,情况虽暂时能得到改变,但学生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在以后的活动中又会再犯。教师应在指导时教给他们一些心理调控的方法,不断修正自己的心态。如冷静思考法: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首先要学会沉着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通过反复思考,总结一下经验教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间隔沟通法:当与同学发生矛盾及争执时,可先把问题放在那里,间隔一段时间后,选择一个适当的机会再进行沟通,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转移自慰法:当碰到不顺心之事时,调整一下聚焦内容,多想想让自已高兴、愉快的事等等,不断增强自我调节力。如转移注意、自我暗示、合理宣泄、学会幽默等。
(3)加强学科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即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占领课堂教学主阵地,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
建立自主构建的教学过程,形成协同有序高效的课堂教学运行体制。教师要推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之间的协同,就要建立教学过程自我调控机制,形成自主构建的课堂教学结构,即学生认同教学目标、自主练习应用、自主反馈调控、自主总结提高的教学结构。
(4)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
学校首先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进行综合分析,并完善心理咨询工作,使心理咨询工作普遍化经常化,其次要有专职教师负责,全体教师参与,广泛接纳咨询学生,对他们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并结合学生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纠正和疏导各种心理问题。
另外对多数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讲座辅导,让学生有话直说,勇于发表意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心理行为的控制和调节能力。
总之,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我们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去学习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稳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