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音乐发展的四个阶段

来源 :四川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nwenv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川剧音乐经历了继承、改革、挖掘、创新的曲折发展历程.本文根据时代背景和川剧剧目创作数量的起伏变化,将川剧音乐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通过回顾川剧音乐发展的历程,管窥各个阶段戏剧音乐的创作生态,进而反思当今川剧音乐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展望未来川剧音乐振兴的突破路径.
其他文献
胡金铨导演作为华语电影界的重要导演,他始终通过电影诠释自己的家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画皮之阴阳法王》是他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部电影,其所营造的那个“中间世界”,是其电影“传统美学”“家国隐喻”和“人性问题”交汇的典型场域.本片的价值意义不在于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离奇诡异的传奇故事,而在于彰显了导演的一种现代认知,进而开拓更为深层的文化含义.
中国导演罗锦鳞和英国导演克拉克奈尔分别对古希腊悲剧《美狄亚》进行了改编,他们在继承古希腊作品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创新,将自己对社会、文化的态度融入剧中,实现了当代立场与戏剧作品的交融互渗,使其作品堪称改编类戏剧的典型代表.陌生化的改写和置换体现着导演的创作技法,当代改写的审美现代性体现着编导的文化立场,二者交相辉映,共同构筑了古希腊悲剧当代呈现的陌生化与审美现代性.
本文通过对普利策戏剧奖获奖作品《汗水》的解读,揭示了美国老工业城市的兴衰,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去工业化革命等重大历史进程中,处于主流社会边缘的蓝领工人丧失归属感与安全感的境遇,阐释了后工业时代美国社会经济与权力相互共生的关系,揭开资本社会与商业文化魅惑的面纱,展示了资本扩张和消费文化导致的种种社会危机.
缘起rn黄纪苏在一篇关于城市发展的文章中呼吁要建更多的“平民空间”,我们完全赞同,但文章在热转中变成了《中国宁要一千个百姓看得起的小剧场,也不要一座亮瞎世界的大剧院》.其实原文是这样的:“基于\'平民空间\'的理由,我一直认为,如果城市规划必须二选一的话,那么宁要一千个让普通艺人交得起场租、普通观众买得起门票的小剧场,也不要一座让世界亮瞎眼的大剧院——都能要当然更好.”①如果有人认为小剧场更能为平民服务,而大剧场不能,那就有问题了.事实并非如此,甚至很可能恰恰相反.
期刊
面具训练,尤其是贾克·勒考克延申出的训练方法,对形体戏剧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这一方法可以训练演员的表演和创作能力,使表演的呈现更加真实.为此,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探析:一是面具存在于演员与角色之间,二是面具存在于演员与观众之间,三是面具的引申应用.
韵律美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显著特征,戏曲表演的“四功五法”中蕴含着韵律化的审美追求.前辈艺术家通过肢体与声音有节律的简练而生动的运动,以塑造形象、抒发情感、创造美感.探寻其特点与规律,可以让戏曲表导演在创作中得到启迪.
对于戏曲艺术在今天面临的发展困境,我们需要从传播内容、传播主体和传播渠道三个方面协同发力来寻求解困之道.在运用新媒体技术实现个性化推送的同时,也应充分重视运用传统媒体进行传播,并与其他领域合作,协同发展.传播效果是整个传播行为的最终成果,体现着传播的有效性和影响力,是传播行为合理与否的重要体现.我们可以通过戏曲的传播效果检验和调整我们的传播行为.
民俗生活与民间文化既是元杂剧产生和发展的环境,也是其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思想的载体.从文学的角度看,元杂剧具有叙事性,从戏曲的角度看,元杂剧具有表演性.元杂剧常以符合民间心理的人物形象与民俗化的时空情景展开叙事,人物形象、故事背景、戏剧冲突等皆具有鲜明的民俗特征,从而使作品虚实相生,表现出较强的故事性与观赏性.
川北灯戏是川北地区乃至四川省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回顾川北灯戏的学术研究进展,对川北灯戏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总结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性研究思路,对于川北灯戏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新编历史川剧《信仰》系广安市2021年文艺创作重点项目.该剧具有大气厚重的历史真实感以及尊重戏曲本体的艺术表达.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是历史剧的核心问题,只有用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去看待历史剧,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手法的处理,才能出创作出精彩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