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采用现金救助还是实物救助的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论。我国的传统社会救助以实物救助为主,但是到了现代社会,实物救助的地位逐渐弱化,在一些领域甚至完全被现金救助所替代,不过,这并不说明实物救助没有发展的必要。社会救助中选择实物救助还是现金救助需要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救助;现金救助;实物救助
从社会救助提供形式上划分,社会救助一般分为现金救助与实物救助。现金救助是指以发放现金的形式为救助对象提供帮助的社会救助形式,其优点在于受助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其转换为各种物质或服务。实物救助是指以发放物资或提供服务的形式为救助对象提供帮助的社会救助形式,它是一种传统的救助形式,包括房屋救助、口粮救助、衣被救助、以工代赈及其它实物救助,其优点在于可以直接消费,救助效果快捷。
在采用现金救助还是实物救助的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论。支持现金救助的人认为,现金救助可以降低管理成本,使低收入家庭将其有限的收入更有效率的花费在食品、帐篷、衣服和医疗上面,而实物救助限制了受益者的自由选择权。现金救助还可以减少使用实物救助形式所带来的耻辱感,[1]进而提高参与率。而支持实物救助的人认为,现金救助虽然操作方便,但更容易产生欺诈行为,实物救助可以减少欺诈,使更多资源流入真正需要它们的穷人手里。实物救助在政治上更受欢迎。(杨立雄,2008)在美国,一些人认为,参与食品券计划的限制条件即食品券必须花费在食品用途上是获得政治支持的基石,不过,这种政治支持来自于食品零售商、商品组织、农业组织和那些更便于提供食物而不是直接提供现金支持的组织。
从历史的角度看,随着福利计划的变化以及福利支出的增长,福利体系中现金补助的重要性逐渐变小,而实物救助的重要性则相应增大。根据美国旧金山2002年的调查结果,以无家可归者为对象的以现金为主的援助计划大部分已经转向实物救助,实物救助包括提供帐篷、衣服与食物等,由现金救助转向实物救助主要是出于预算限制与节约成本的目的。[2]调查者发现,政府向穷人提供的现金救助产生了导致死亡事故的凶杀、吸毒等案件,证据在于每个月的月初联邦政府发放救助现金,该月的第一周上述案件的发生率比上月最后一周要高。D. P. Phillips[3]认为,对穷人的关心来自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私人部门主要提供实物帮助,比如食物、衣服、帐篷,公共部门救助项目以现金为主,而现金极易被花费在毒品、酗酒上面。他指出联邦政府应该更多的考虑向私人慈善组织那样提供援助,以阻止受助者在月初得到现金后胡作非为。实物救助的拥护者认为每月提供现金救助不足以满足无家可归者的住房需要,施救者还是让受助者处于流浪状态,甚至对受助者造成更进一步的伤害,对其周围的人也产生了潜在威胁,这是因为接受现金救助的有吸毒或酗酒习惯的流浪者将长期利用救助金继续不好的习惯,进而不能使社会救助实现最初的目标,即鼓励受助者自重、自立,使其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良好公民。
当今社会,社会救助方式多元化是一种发展趋势,完善实物救助并不是历史的倒退,而是现实的必然需要。因为低收入人群在选择救助方式上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救助方式的选择权更大程度上掌握在政府与其它救助主体手中,所以实物救助实行与否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但是实际上,接受实物救助是受助者的一项权利。在有些人看来,如果居民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或做出与社会道德价值观相违背的行为,政府就不需要保障他的生命权,这实质上是对人权的蔑视,也是对物质帮助权的误解,因此,任何一位陷入贫困之中的居民都应该得到物质帮助,决不能因为某些人的价值取向剥夺公民的物质帮助权。在这一方面,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粮食援助计划充分体现了在实物救助方面穷人所享有的权利。
不过,在社会救助中也存在从实物救助转向现金救助的情况。一般在救灾中,使用较多的是实物救助,但是现金救助也占有很大比例。以国际援助为例,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泰国,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提供了现金支持,2005年克什米尔地震发生后巴基斯坦政府提供了重要的现金援助,这些国家的救助机构以现金代替了食物救助,代替了用帐篷救助流离失所的人,也代替了大规模的工程项目建设。南非对赞比亚的救助用现金代替了粮食援助。另外,在构建长期安全网、消除长期贫困与食物不安全的救助措施中从实物救助向现金救助的转变也正在增加。
从以上分析来看,实物救助与现金救助在救助实践中各有千秋,那么,二者到底应该如何选择,总体看来,需要对以下九个因素进行考虑。
一是成本效益。现金救助计划可以降低运输与物流成本,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其他成本,比如需要雇用额外的财务人员。现金救助是否更具有成本效益取决于当地市场的商品价格与救助机构购买同样商品需要支付价格的比较,对于实物救助来说,则需要考虑将救助实物从商品市场运往受助者手中所花费的运输成本。
二是安全风险。相对于实物来说,现金对于管理救助现金的人员与受助者来说更具有诱惑性,挪用与贪污救助现金在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比实物救助更隐蔽,尤其是在腐败发生率高、存在政治冲突的情况下更为严重。
三是反社会用途。现金可以用来购买任何东西,有一些救助现金可能会转向反社会的用途,比如购买毒品,而救助实物在反社会的用途上风险要小很多,不过,在美国也发生过受助者将食品券折价卖掉用来购买毒品的案例。
四是性别与年龄。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则对待实物救助与现金救助的态度就不一样。Esme[4]发现,2007年,美国有1/5的贫困老年人使用了食物券,女性受访者、租房者、年轻受访者,残疾人,以及接受补充收入保障福利的人更有可能接受食品券计划。
五是选择权、灵活性与对受助者的尊重。现金给予受助者足够的选择权来决定应该将钱花费在什么地方,而更大的选择权有助于增加对受助者的尊重,与此相比,实物救助在这一点上不具有优势。
六是对市场的影响。在决定提供现金救助还是实物救助时必须考虑对市场与当地经济的影响。现金救助最大的负面影响在于可能导致当地主要商品价格的增长,而实物救助比现金救助更容易对当地的商品生产与贸易产生影响,这一点在住房救助中的货币配租与实物配租中可以体现出来。 七是消费与营养。以食品券形式而不是现金形式提供救助能增加食物支出,从而保证营养。利用现金来消费食物与利用食品券来消费食物的边际消费差异被称为“滑移”效应。根据美国学者Fraker的研究,[5]一方面,与每个月获得现金相比,几乎所有获得食品券的贫困家庭都会在食品支出上花费更多,因此,当他们得到食品券时,他们能够拿出以前用在食物上的支出转用在其他用途上,比如支付租金、医疗保健或者购买衣物。现金比食品券更具有可替代性,也更容易被转用在其他用途上。据实证研究表明,将现金用于食物以外的支出所产生的“滑移”数量占所获得现金津贴的15%—30%之间。 (美国农业部, 1991)
八是目标群体的瞄准性。在社会救助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应该得到救助的人被排除在救助体系之外,而不该接受救助的人得到了救助的情况,不过在实践中,现金救助与实物救助在目标群体的瞄准准确性上差异不大。在美国,1990年,超过30%的低于贫困线的家庭既没有受到现金救助也没有受到实物救助,而与此同时却有52%的处于贫困线以上的家庭得到了现金救助与至少一种实物救助。[6]
九是技术与能力。实施现金救助需要对受助者的需求与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查,以此确立贫困线标准与救助金额,实物救助没有市场调查的繁琐程序。不过,现金救助与实物救助都需要关注目标群体、透明度、权利与义务等问题。
当然,这九个因素只适用于选择救助方式时的总体考虑,一旦考虑到生活救助、灾害救助、扶贫开发、住房救助等具体实践时,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Ranney,Kushman, 1987,Ranney, Christine K, and John E. Kushman, "Cash Equivalence, Welfare Stigma, and Food Stamps."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53: 1011-27.
[2]"Survey of the Cost of Direct Services Provided to the Homeless Population." Budget Analyst, Board of Supervisors, December 31,2001.
[3]D.P. Phillips, 1999,"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Death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First Week of the Month."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41.
[4]Esme Fuller-Thomson, Melissa Redmon,2008,“Falling Through the Social Safety Net: Food Stamp Use and Nonuse Among Older Impoverished Americans.”The Gerontologist 48: 235—245.
[5]Fraker, Thomas M.1990,“The Effects of Food Stamps on Food Consumpti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ashington, D.C.: Mathematica Policy Research.
[6]Nirvikar Singh,Ravi Thomas,2000,“Welfare Policy:Cash versus Kind, Self-Selection and Notches.”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66:976.
作者简介:
吴伟(1984-),女,山东莱芜人,泰山学院社会工作系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救助、老年社会工作研究。
【关键词】社会救助;现金救助;实物救助
从社会救助提供形式上划分,社会救助一般分为现金救助与实物救助。现金救助是指以发放现金的形式为救助对象提供帮助的社会救助形式,其优点在于受助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其转换为各种物质或服务。实物救助是指以发放物资或提供服务的形式为救助对象提供帮助的社会救助形式,它是一种传统的救助形式,包括房屋救助、口粮救助、衣被救助、以工代赈及其它实物救助,其优点在于可以直接消费,救助效果快捷。
在采用现金救助还是实物救助的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论。支持现金救助的人认为,现金救助可以降低管理成本,使低收入家庭将其有限的收入更有效率的花费在食品、帐篷、衣服和医疗上面,而实物救助限制了受益者的自由选择权。现金救助还可以减少使用实物救助形式所带来的耻辱感,[1]进而提高参与率。而支持实物救助的人认为,现金救助虽然操作方便,但更容易产生欺诈行为,实物救助可以减少欺诈,使更多资源流入真正需要它们的穷人手里。实物救助在政治上更受欢迎。(杨立雄,2008)在美国,一些人认为,参与食品券计划的限制条件即食品券必须花费在食品用途上是获得政治支持的基石,不过,这种政治支持来自于食品零售商、商品组织、农业组织和那些更便于提供食物而不是直接提供现金支持的组织。
从历史的角度看,随着福利计划的变化以及福利支出的增长,福利体系中现金补助的重要性逐渐变小,而实物救助的重要性则相应增大。根据美国旧金山2002年的调查结果,以无家可归者为对象的以现金为主的援助计划大部分已经转向实物救助,实物救助包括提供帐篷、衣服与食物等,由现金救助转向实物救助主要是出于预算限制与节约成本的目的。[2]调查者发现,政府向穷人提供的现金救助产生了导致死亡事故的凶杀、吸毒等案件,证据在于每个月的月初联邦政府发放救助现金,该月的第一周上述案件的发生率比上月最后一周要高。D. P. Phillips[3]认为,对穷人的关心来自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私人部门主要提供实物帮助,比如食物、衣服、帐篷,公共部门救助项目以现金为主,而现金极易被花费在毒品、酗酒上面。他指出联邦政府应该更多的考虑向私人慈善组织那样提供援助,以阻止受助者在月初得到现金后胡作非为。实物救助的拥护者认为每月提供现金救助不足以满足无家可归者的住房需要,施救者还是让受助者处于流浪状态,甚至对受助者造成更进一步的伤害,对其周围的人也产生了潜在威胁,这是因为接受现金救助的有吸毒或酗酒习惯的流浪者将长期利用救助金继续不好的习惯,进而不能使社会救助实现最初的目标,即鼓励受助者自重、自立,使其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良好公民。
当今社会,社会救助方式多元化是一种发展趋势,完善实物救助并不是历史的倒退,而是现实的必然需要。因为低收入人群在选择救助方式上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救助方式的选择权更大程度上掌握在政府与其它救助主体手中,所以实物救助实行与否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但是实际上,接受实物救助是受助者的一项权利。在有些人看来,如果居民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或做出与社会道德价值观相违背的行为,政府就不需要保障他的生命权,这实质上是对人权的蔑视,也是对物质帮助权的误解,因此,任何一位陷入贫困之中的居民都应该得到物质帮助,决不能因为某些人的价值取向剥夺公民的物质帮助权。在这一方面,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粮食援助计划充分体现了在实物救助方面穷人所享有的权利。
不过,在社会救助中也存在从实物救助转向现金救助的情况。一般在救灾中,使用较多的是实物救助,但是现金救助也占有很大比例。以国际援助为例,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泰国,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提供了现金支持,2005年克什米尔地震发生后巴基斯坦政府提供了重要的现金援助,这些国家的救助机构以现金代替了食物救助,代替了用帐篷救助流离失所的人,也代替了大规模的工程项目建设。南非对赞比亚的救助用现金代替了粮食援助。另外,在构建长期安全网、消除长期贫困与食物不安全的救助措施中从实物救助向现金救助的转变也正在增加。
从以上分析来看,实物救助与现金救助在救助实践中各有千秋,那么,二者到底应该如何选择,总体看来,需要对以下九个因素进行考虑。
一是成本效益。现金救助计划可以降低运输与物流成本,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其他成本,比如需要雇用额外的财务人员。现金救助是否更具有成本效益取决于当地市场的商品价格与救助机构购买同样商品需要支付价格的比较,对于实物救助来说,则需要考虑将救助实物从商品市场运往受助者手中所花费的运输成本。
二是安全风险。相对于实物来说,现金对于管理救助现金的人员与受助者来说更具有诱惑性,挪用与贪污救助现金在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比实物救助更隐蔽,尤其是在腐败发生率高、存在政治冲突的情况下更为严重。
三是反社会用途。现金可以用来购买任何东西,有一些救助现金可能会转向反社会的用途,比如购买毒品,而救助实物在反社会的用途上风险要小很多,不过,在美国也发生过受助者将食品券折价卖掉用来购买毒品的案例。
四是性别与年龄。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则对待实物救助与现金救助的态度就不一样。Esme[4]发现,2007年,美国有1/5的贫困老年人使用了食物券,女性受访者、租房者、年轻受访者,残疾人,以及接受补充收入保障福利的人更有可能接受食品券计划。
五是选择权、灵活性与对受助者的尊重。现金给予受助者足够的选择权来决定应该将钱花费在什么地方,而更大的选择权有助于增加对受助者的尊重,与此相比,实物救助在这一点上不具有优势。
六是对市场的影响。在决定提供现金救助还是实物救助时必须考虑对市场与当地经济的影响。现金救助最大的负面影响在于可能导致当地主要商品价格的增长,而实物救助比现金救助更容易对当地的商品生产与贸易产生影响,这一点在住房救助中的货币配租与实物配租中可以体现出来。 七是消费与营养。以食品券形式而不是现金形式提供救助能增加食物支出,从而保证营养。利用现金来消费食物与利用食品券来消费食物的边际消费差异被称为“滑移”效应。根据美国学者Fraker的研究,[5]一方面,与每个月获得现金相比,几乎所有获得食品券的贫困家庭都会在食品支出上花费更多,因此,当他们得到食品券时,他们能够拿出以前用在食物上的支出转用在其他用途上,比如支付租金、医疗保健或者购买衣物。现金比食品券更具有可替代性,也更容易被转用在其他用途上。据实证研究表明,将现金用于食物以外的支出所产生的“滑移”数量占所获得现金津贴的15%—30%之间。 (美国农业部, 1991)
八是目标群体的瞄准性。在社会救助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应该得到救助的人被排除在救助体系之外,而不该接受救助的人得到了救助的情况,不过在实践中,现金救助与实物救助在目标群体的瞄准准确性上差异不大。在美国,1990年,超过30%的低于贫困线的家庭既没有受到现金救助也没有受到实物救助,而与此同时却有52%的处于贫困线以上的家庭得到了现金救助与至少一种实物救助。[6]
九是技术与能力。实施现金救助需要对受助者的需求与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查,以此确立贫困线标准与救助金额,实物救助没有市场调查的繁琐程序。不过,现金救助与实物救助都需要关注目标群体、透明度、权利与义务等问题。
当然,这九个因素只适用于选择救助方式时的总体考虑,一旦考虑到生活救助、灾害救助、扶贫开发、住房救助等具体实践时,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Ranney,Kushman, 1987,Ranney, Christine K, and John E. Kushman, "Cash Equivalence, Welfare Stigma, and Food Stamps."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53: 1011-27.
[2]"Survey of the Cost of Direct Services Provided to the Homeless Population." Budget Analyst, Board of Supervisors, December 31,2001.
[3]D.P. Phillips, 1999,"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Death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First Week of the Month."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41.
[4]Esme Fuller-Thomson, Melissa Redmon,2008,“Falling Through the Social Safety Net: Food Stamp Use and Nonuse Among Older Impoverished Americans.”The Gerontologist 48: 235—245.
[5]Fraker, Thomas M.1990,“The Effects of Food Stamps on Food Consumpti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ashington, D.C.: Mathematica Policy Research.
[6]Nirvikar Singh,Ravi Thomas,2000,“Welfare Policy:Cash versus Kind, Self-Selection and Notches.”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66:976.
作者简介:
吴伟(1984-),女,山东莱芜人,泰山学院社会工作系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救助、老年社会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