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简易的负压引流装置用于骶尾部藏毛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1和病例2分别为17岁男性和19岁女性,均经体检确诊藏毛窦,在腰椎麻醉下行骶尾部藏毛窦切除术;病例3为23岁男性,因骶尾部藏毛窦感染并脓肿形成就诊,急诊行骶尾部脓肿切开引流,抗感染治疗后于腰椎麻醉下行病变组织扩大切除。3例患者均术后切口部位外敷无菌敷料,以无菌纱布包裹无菌鼻胃管(或吸痰管)头端置于切口敷料表面,外以无菌透明敷贴粘贴牢
【机 构】
: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结直肠肛门外科 全军肛肠病专病中心,北京 100088,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结直肠肛门外科 全军肛肠病专病中心,北京 100088,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结直肠肛门外科 全军肛肠病专病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简易的负压引流装置用于骶尾部藏毛窦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病例1和病例2分别为17岁男性和19岁女性,均经体检确诊藏毛窦,在腰椎麻醉下行骶尾部藏毛窦切除术;病例3为23岁男性,因骶尾部藏毛窦感染并脓肿形成就诊,急诊行骶尾部脓肿切开引流,抗感染治疗后于腰椎麻醉下行病变组织扩大切除。3例患者均术后切口部位外敷无菌敷料,以无菌纱布包裹无菌鼻胃管(或吸痰管)头端置于切口敷料表面,外以无菌透明敷贴粘贴牢固,鼻胃管(或吸痰管)尾端接一次性无菌胃肠减压器,挤压至满负压状态。术后每3 d更换1次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
结果病例1术后第9天拆线,伤口未裂开;病例2和病例3分别于术后第14天和12天拆除装置时发现创面已完全愈合。3例患者分别随访6、11和14个月,均无复发。
结论简易的负压引流装置能加速骶尾部藏毛窦正中切口术后创面愈合,初步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微小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小分子RNA,可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多种miRNA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异常,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中的PI3K、Akt、mTOR、IGF-1R、TGF-β等信号因子,在肝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两种化疗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差异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8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49例患者采用洛铂+依托泊苷治疗(EL组),另外49例采用顺铂+依托泊苷治疗(EP组),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2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
目的探讨血清中胱抑素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在多发性骨髓瘤(MM)病情诊断及近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和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450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MM组),依据Durie-Salmon分期标准,Ⅰ期、Ⅱ期、Ⅲ期患者各150例;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受试者血清中Cys-C和β2-MG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好发的脑部肿瘤。Group3型是其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亚型,相当一部分基因表型呈MYC扩增。对MYC上游基因位点的阻断主要通过miR-494、DDX3、NOTCH1通道实现;通过BETi、ATR/Chk1双抑制实现MYC复制转录的抑制;针对MYC下游基因的阻断则主要集中于LDHA、SETD8及EZH2上。这些针对MYC扩增进行的一系列抗肿瘤治疗机制的研究,为临床抗MYC相关性髓母细胞
重离子放疗相对质子、光子放疗具有独特的物理学和生物学优势,使其在最大程度杀灭肿瘤组织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而碳离子则被公认为是目前最适于放疗的重离子。碳离子放疗在脊索瘤、头颈部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及宫颈癌等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优势已得到初步体现。了解碳离子放疗的特点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临床医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制定临床决策。
微小RNA-490 (miR-490)是miRNA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miR-490在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并在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中扮演着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角色。miR-490有望作为肿瘤诊断和临床预后的指标,对其机制的深入研究有望为肿瘤诊治提供新的方向。
目的分析癌结节数目对Ⅲ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将癌结节数目纳入区域淋巴结转移计数是否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病变原发于结肠;(2)进行结肠癌根治术;(3)病理诊断明确;(4)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8版结肠癌分期为Ⅲ期;(5)随访资料完整;(6)术前未接受新辅助治疗。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结肠癌
目的探讨造口状态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镇痛模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本研究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E2018026)。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性别不限;(2)经组织学明确诊断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经过CT或者MR证实存在局部复发或转移;(3)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疼痛评分≥4分,需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4)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早期恶性肿瘤;(2)研究者
结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最主要转移方式是淋巴结转移,彻底清扫区域淋巴结是右半结肠癌外科治疗的核心之一。D3根治术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是目前较为公认的右半结肠癌的手术方法,可以提高手术的规范性和肿瘤切除的质量,并提供更多的淋巴结清扫数目。目前,部分研究发现结肠肝曲癌有可能出现幽门下淋巴结(No.206)转移,No.206淋巴结属于非区域淋巴结,清扫No.206淋巴结属于右半结肠
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对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的腹膜种植转移具有独特疗效。最近,"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报道了国际上首个HIPEC用于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预防腹膜转移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COLOPEC,遗憾的是,该研究为阴性结果,对于T4期或伴有穿孔结肠癌患者,结果发现与单纯接受根治手术后常规静脉化疗相比,额外增加1次HIPEC治疗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