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要让山西传统银饰文化发扬光大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shin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祥的纹饰、美好的寓意、精湛的工艺、接地气的亲和力……自2021年春节期间开始,山西青铜博物馆举办的一个名为“如银岁月美意延年”的山西传统银饰展,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在这个展览中,汇聚了600余件各时期的山西民间银饰,其展品主要来自山西博物院、山西地质博物馆、晋国古都博物馆以及部分私人藏家。其中一个私人藏家,就是来自晋城高平市、有着“山西民间银器收藏第一人”的王龙。
  王龙,今年51岁,祖籍黑龙江省伊春市。19岁时随远嫁而来的姐姐落户晋城。二十多岁时,他在晋城地摊上接触到第一件山西老银饰,从此便痴迷不已。如今,他的藏品数量达到3000多件。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开一家山西银饰博物馆,让山西的传统文化在这块土地上发扬光大。
  這次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参与的展览深受大家喜爱,好评不断。对此,王龙表示,“看到大家这么喜欢山西老银,我很开心,这也是对我这么多年收藏的认可,我很满足。希望以后能参与更多山西老银的展览,毕竟山西关于这方面知识的书籍和普及活动还是太少了。”
  对于自己的这些“宝贝”,王龙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开一家山西银饰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让更多人看到这些精美的山西银饰,了解山西传统文化。
  几年前,王龙曾在晋城开过一个只有70平米的私人展馆,名字叫做“珑藏”。虽然不大,展示的也只是他所有藏品的一小部分,但是却也足够让人震撼。但是现在这个小展馆已经关闭了,因为王龙觉得这些“宝贝”不应该屈居于小地方的一隅,“这些银器是山西的,能代表山西的银器文化,应该让更多人看到,而不能只是身边的人看到。”
  关于开博物馆,王龙也有自己的规划。在他的设想中,这家山西银饰博物馆,不只有展品,还得把山西银器的制作工艺、制作过程等展示给观众。“银饰博物馆目前在山西还是个空缺,应该有一家成系列、有规模的博物馆把它弥补起来。同时,我现在经常感到很焦灼,因为财力有限,眼睁睁看着很多山西的银饰流失到外省,其中很多都是精品。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山西银饰,这是山西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消失不见。办一个专业、公益的博物馆,对银饰文化的传承保护应该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王龙表示,目前,他正在跟几家有意愿的企业谈合作开馆的事宜。
  除此之外,王龙还想以藏品为素材,给后人留一本关于山西银饰的书籍。山西银饰是中国传统银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特色鲜明,工艺独树一帜,被人们称为“晋工”,但市面上却没有相对专业的研究书籍。“我一直想写一本类似于教科书那样的书,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文字和藏品的整理过程很不容易,但我不会放弃。”王龙说。
其他文献
科学导报讯 记者武竹青 通讯员李竹华 为全面了解党的发展历程、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4月30日上午,孝义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在该市高阳镇仁义村“永远的东方红”——党史教育基地举行。报告会由高阳镇党委书记赵瑞敏主持,镇党政班子成员、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各村两委主干等100余人聆听了孝义市委党校刘丽芳老师所作的宣讲报告。   宣讲中,刘丽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敏锐的思路,声情并茂地从中
期刊
科学导报讯 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强信仰、担使命”,4月14日,山西省科技馆与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矿产资源调查监测中心、山西省國土空间调查规划中心等五家单位联合举办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报告会。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首席讲解崔韶光受邀为大家作《中国共产党党史——我讲太行抗战信仰的力量》专题报告。   报告会上,崔韶光围绕“不怕牺牲 不畏艰险”“百折不
期刊
浙江大学物理学系研究员郑毅课题组、教授许祝安及中南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夏庆林等首次在黑砷二维电子态中发现了外电场连续、可逆调控的强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实现了对自旋的高速精准控制。同时,在全新的自旋—能谷耦合的Rashba物理现象中,他们发现了新奇的量子霍尔态。相關成果5月6日刊发于《自然》。
期刊
英国维康桑格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为纳米测序的新方法,能以迄今最高的准确率研究人类组织中的基因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这项成果代表着癌症和衰老研究的重大进展,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
期刊
据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报道,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研究人员主导的一个国际团队首次利用现代高压技术,开发出一种以前未知的二维材料铍氮烯(beryllonitrene)。新材料由规则排列的氮原子和鈹原子组成,拥有独特的电子晶格结构,有望在量子技术领域大显身手。
期刊
时间无迹,奋斗有痕。回望砥砺奋进的“十三五”,我们把视线聚焦到朔州经济开发区。这里承载着178万朔州人民富民强市、打造新经济增长极的愿望,肩负着推动朔州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十三五”时期,朔州经济开发区以“整合、改制、扩区、调规”为路径,全力推动改革创新发展,努力打造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区域经济的主引擎、绿色发展的先行区和全面小康的加速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据悉,“十三五”时
期刊
作为处于连接城乡、承上启下枢纽位置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沁水县固县乡一向重视凝心聚力、真抓实干。  五年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该乡党委、政府在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务实创新,积极适应新常态,拼搏进取,奋力谋取新作为,较好完成了固县乡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期刊
1992年,全国人大通过建设三峡工程的决议。消息让人振奋,但几乎同时横亘在人们眼前的,就是被称为“世界级难题”的三峡“百万大移民”。  按規划,整个三峡工程淹没涉及重庆、湖北两省市20个区县,移民搬迁于2009年全面完成。包括就地安置和外迁在内,动迁人口达到130多万。  “世界上百万人口以下的国家有20多个,百万移民,相当于搬迁一个国家!”一位外国首相感叹。此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移
期刊
1993年1月,國务院开会决定成立三峡建设委员会,用市场经济的办法修建三峡大坝,会上初步提名由我牵头负责三峡枢纽工程建设。   三峡工程是千年大计,怎么保证质量呢?首先,要有个标准。我们收集了国内外所有水利电力工程的规范,制定了三峡标准。第二,要建立完整的控制体系。监理要24小时在现场,哪儿做得不行要及时发现。第三,要全过程质量检测。从原材料开始,层层把关。   三峡工程建设遇到了几个世界级难题:
期刊
科学导报讯 5月1日,一场数字文创线下系列活动在太原市青龙古镇成功启动。造型独特的巨型花灯、颜色绚烂的霓虹灯墙等设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与,现场氛围火爆热烈。  本次活动用数字化的方式将青龙古镇以及其所承载的山西文化加以全新形式的呈现,同时贴合年轻人的兴趣点,将古镇文化以更加年轻化、潮流化的方式传达,带动城市文旅消费的整体升级,进一步提升城市影响力。  主办方基于新文创理念,以新文创赋能山西旅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