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
他是重生亲父母,
我是斗争好儿郎,
革命强中强。
——陈毅《赣南游击词》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采访了93岁的老红军刘建华。回忆起那些为了新中国而度过的风雷激荡的艰苦岁月,刘老感慨万千:“每当我想起那些为革命流血牺牲的同志,想起如同重生父母的人民,我的心情总是难以平静……”
一
1916年7月,刘建华出生在江西省东南部最偏僻的山区——寻乌县河角乡龙图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为家里贫穷,刘建华只读了两年私塾和一年小学。父亲刘维栋是个文盲,但体魄健壮,是个耕田的能手。为了生计,他动过不少脑筋,开过杂货铺、搞过长途贩运、养过马,但到头来仍是一贫如洗。1928年,寻乌爆发了共产党领导的“三·二五”农民暴动,刘维栋是村里暴动队的负责人之一。暴动失败后,为了躲避敌人的报复,刘维栋带着全家到离家十几里的山上,搭棚子隐蔽,在山上过了半年非人的日子。这段艰苦的生活,使刘建华得到了锻炼,受到了革命的洗礼。1929年秋,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寻乌各地农会秘密地组织起来,13岁的刘建华参加了农会,担任联络工作。1930年春,刘建华参加了共青团的外围组织青年学习会,并于当年冬天正式加入共青团。刘老说:“入团时,我还不太懂事,只知道要革命,要打土豪分田地。当时,团支部还是秘密的,给我的任务主要是做儿童团的工作,担任村儿童团长,发动和带领村里的儿童反迷信,反赌博,反抽鸦片;参加赤色戒严,查路条等。”
1933年11月,刘建华调任粤赣省少共省委白区工作部部长。其间,他经常到白区和苏区的边沿地区调查研究。找一些团员、青年了解情况,鼓励他们利用各种关系和白区青年交朋友;动员白区青年向反动派作斗争,利用各种形式支援苏区反“围剿”斗争,并从中发现积极分子,逐步建立青年群众组织和共青团组织。
二
在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下,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刘建华奉命和团省委的大部分同志留在苏区坚持斗争,在中央分局项英、陈毅的直接领导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赣粤边游击战争。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清剿留在苏区的红军和游击队,调集了四五万各色反共武装,实行残酷的杀光、烧光政策。面对几十倍于我的敌人,总共只有一千四百余人的我赣粤边红军游击队毫不畏惧,在当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顽强地坚持了下来。
1935年4月,中央分局决定留在苏区的各红军部队分散活动,开赴各地开展游击战。当时留在北山随特委行动的,只有项英、陈毅、李乐天、杨尚奎、陈丕显和刘建华,加上一个侦察班和一个直属队,共七十余人。为了对付敌人的清剿,游击队在各个村庄之间转移。刘老回忆说,一天,我们来到一个叫棚洞村的小山村,这个村只有十来户人家。这天上午,突然遭到敌人的袭击。事后查明,是由于特委机关的事务长采购物资时被敌人发现,敌人跟踪而至。敌人抢占了村庄对面的山头,机枪步枪的猛烈火力封锁了村口,我们无法冲出去。幸好村子的侧面还有一条小路。陈毅听了一会儿枪声,发现侧面和村后山上没有动静,便指挥大家往山后冲。我和陈毅跑一路,他的腿伤尚未痊愈,跑路不甚方便,但他却关心地推了我一下,叫我快跑。我冲上山头刚进入一片树林,就听见嗖嗖的子弹声从耳边飞过。敌人见我们进入了树林,也不敢恋战追击,不久就撤走了。在这次战斗中,我们牺牲了两位同志。遭遇敌人的这次袭击后,大家认为这么多人集中在一起,绕着村子打转,不是好办法。不久,我带着一支队伍去开辟新的游击区。为了防止敌人袭击,我们不再住村庄民居,开始在山上搭棚子居住。
三年的游击战争,其艰苦性、复杂性、残酷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刘老说,三年来,我们过的是风餐露宿的生活,没有住过房子,睡觉没有脱过衣服、没有离开过武器,吃的是冷饭冷菜,喝的是冷水。有人说我们过着野人般的生活,但我们和野人不同,我们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创造最文明社会而战斗的“野人”!
回忆起当年人民群众对红军游击队的支援,刘老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说,尤其令我难忘的是上乐村的邓坑娘娘,她对我们红军游击队亲如家人,每次到她家里,她总要弄点好菜请我们吃,或炒鸡蛋,或炒小鱼干。你不吃,她就不高兴地说:“这样就不像自家人了呀!”碰到雨天,看到我们衣服湿了,她就会拿出她儿子的衣服给我们换。看到我的衣服脏了破了,她就说:“老刘哥(其实当时我年纪还很轻,她总是用如此尊重的称呼),把衣服脱下来,我来洗洗补补。”几天没有见到我们,她就放心不下,设法打听我们去哪里了。一听到敌人要来抄山,她会马上进山来告诉我们,叮嘱我们千万要小心,不要出来,要什么她给我们送来。还叮嘱我们白天要上山顶 望,看见敌人来了,就远远避开。有一次,已经是下半夜了,她突然来到我们棚子里,唤醒我们,说明天一早敌人会来抄山。当晚,我们就转移到别的山头。第二天敌人果然来了,可是扑了个空。你看,她对红军游击队是多么关心,照顾得多么周到,真不愧为一个“革命娘娘”。在环境紧张时,上乐人民还轮流站岗放哨,敌人来了,就用暗号通知我们,如呼叫“东边牛吃禾”就是指长安方向来了敌人;“西边牛吃菜”就是新城方向来敌人了。这样既保护了红军游击队,又保护了本村青壮年。上乐屋场背一位青年妇女,是从大余县新城水南村嫁来的,村里人叫她“水南婆”,比我大几岁,我叫她“水南嫂”。有一次我外出活动,回到村里已天黑了。我正准备回山上棚子里去,水南嫂十分诚恳地邀请我去她家吃晚饭。晚饭后她又打来一桶热水,对我说:“你常年洗冷水澡,今天让你洗个热水澡。走了长路,洗洗热水好。”她说罢就把水桶提到山边上,说:“这里安全,你可以安心洗,我给你放哨。”谁料到还没洗完澡,就听到水南嫂嚷道:“我刚从田里做工回来,这里没有土匪。”我明白这是水南嫂故意让我听到,告诉我有敌情。幸好天黑了,我衣服都来不及穿,拿在手上,迅速跑进后山树林里隐蔽起来。事后才知道,是国民党长安乡自卫队二十来人,从大余新城返回信丰长安,路过上乐。敌人进村后来到水南嫂家,询问村里有没有游击队。水南嫂沉着机智地应付敌人,使我安全脱离险境。后来我向她表示感谢,她却说:“谢什么,游击队就是我们的亲人啊!”
刘老说,长期的游击战争经历,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任何时候,只有依靠人民,相信群众,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胜利。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1938年,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但刘建华又一次被留了下来,担任中共赣南特委委员、特委青年部长,在以杨尚奎为书记(后为严仲)的赣南特委的领导下,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做党的统一战线工作。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掀起反共高潮,赣南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刘建华暂别赣南,辗转广东南雄、韶关一带,以开樟油厂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4年4月,刘建华奉命调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政治部组织科,主管干部工作。1945年2月,刘建华随东江纵队向粤北挺进,又一次回到了赣粤边。其间,刘建华担任油山武工队政委,带领八十多人的队伍,开始了艰苦的创建根据地的历程。
1946年5月,根据和国民党达成的有关协议,党中央命令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烟台。此时,组织上又一次决定刘建华留下来,这是他第三次留在赣粤边坚持斗争了。刘老感慨地说,长征时我留了下来,新四军上前线我又留了下来,这次东纵北撤,我是多么希望能随部队一起北上烟台。但既然是党需要我留下来,我也就立即回答:为了党的需要,我服从组织安排。就这样,刘建华三次接受党的安排,远离上级党委的领导,远离大部队,在极其艰苦和险恶的国民党统治区开展革命斗争,一次又一次地承担了艰难的战斗任务。到赣南解放时,刘建华已33岁。他的青年时代基本上是在赣粤边度过的。刘老说,这十几年中,我走遍了赣粤边的山山水水,同那里的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他们在险恶的战争年代,不顾自己的安危,无私无畏地支援和帮助我们。我和当地的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三
解放后,刘建华留在赣南工作。他先后担任中共赣西南区委组织部长,中共赣州地委书记,中共赣南区党委第一书记,赣南军分区第一政委。
使老区人民摆脱贫困,生活条件尽快得到改善,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是刘建华最大的心愿。作为一名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成长起来的革命战士,刘建华心里始终对老区人民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激之情,总是千方百计地报答人民群众的养育之恩。在赣南工作期间,只要有时间,刘建华总会买上两瓶酒,割上几斤肉,踏上熟悉的山路,去看望那些游击队的老交通员、那些掩护过游击队的大爷大娘、那些革命烈士的后代,在战友的墓前敬一杯酒、叙一叙旧。刘建华原名叫刘新昭,参加革命后改名为刘新潮,1944年到东江纵队时才改名叫刘建华。当地的老表见到他,都亲切地叫他“刘新潮”、“刘老表”。老区的群众也经常到城里来找刘建华,刘建华每次总是热情款待。当听说老表有什么困难时,他总是想方设法予以解决。他还经常寄钱资助那些烈士的孤儿和遗孀。刘建华所做的这一切都是自己拿钱,为此,有时搞得家里连买一块肥皂的钱都没有。对此,家人都很理解支持,没有一句怨言。
1958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发出“干部上山下乡,建设老区”的号召,刘建华带领一批干部,到信丰县油山去办垦殖场。他们在山上搭棚子,开荒造林,种茶叶,栽果树,开发山区资源。同时,争取省里有关部门的支持,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办了几个小工厂;修建了从信丰到油山、经油山到大余池江的公路,沟通了两县的物资交流,促进了油山经济的发展。在油山修建了走马垅水库,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以后,又修建了从池江经小汾、彭坑,至南雄油山大兰的公路,还建了板棚大桥,沟通了池江至广东南雄大塘的物资交流。刘建华调到省里后,参加了全省老区建设委员会的工作,他积极建议修建了油山腹地的上乐、上坪公路,支持上下坪和上乐人民建起了小水电,还帮助油山镇建了办公楼和上乐小学。
1964年,刘建华任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1968年任中共景德镇市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市革命委员会主任;1972年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委书记;1979年任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1997年2月离休,2000年,中央批准刘建华享受正省长级待遇。
刘老离休后,担任了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会长。为了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怀念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激之情,使人们了解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刘老用了三年时间,写下了近四十万字的回忆录《风雷激荡二十年》。刘老生活很朴素,依然保持着红军的老传统。无论是在职时,还是离休后,每次下去考察,他总是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交伙食费;有的地方送了一些土特产,他都会尽量推辞,实在推不了,就坚持一定要付钱。尽管年事已高,刘老对老区人民仍然是念念不忘,他的心始终是和老区人民连在一起的。刘老几乎每年都要回赣南一趟,去看望那些老战友、老乡亲,直到年近九十才作罢。
采访结束时,刘老动情地说,老区人民在过去艰苦的岁月,哺育了我们,支持了我们,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希望他们尽快地富裕起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编/木艮
他是重生亲父母,
我是斗争好儿郎,
革命强中强。
——陈毅《赣南游击词》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采访了93岁的老红军刘建华。回忆起那些为了新中国而度过的风雷激荡的艰苦岁月,刘老感慨万千:“每当我想起那些为革命流血牺牲的同志,想起如同重生父母的人民,我的心情总是难以平静……”
一
1916年7月,刘建华出生在江西省东南部最偏僻的山区——寻乌县河角乡龙图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为家里贫穷,刘建华只读了两年私塾和一年小学。父亲刘维栋是个文盲,但体魄健壮,是个耕田的能手。为了生计,他动过不少脑筋,开过杂货铺、搞过长途贩运、养过马,但到头来仍是一贫如洗。1928年,寻乌爆发了共产党领导的“三·二五”农民暴动,刘维栋是村里暴动队的负责人之一。暴动失败后,为了躲避敌人的报复,刘维栋带着全家到离家十几里的山上,搭棚子隐蔽,在山上过了半年非人的日子。这段艰苦的生活,使刘建华得到了锻炼,受到了革命的洗礼。1929年秋,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寻乌各地农会秘密地组织起来,13岁的刘建华参加了农会,担任联络工作。1930年春,刘建华参加了共青团的外围组织青年学习会,并于当年冬天正式加入共青团。刘老说:“入团时,我还不太懂事,只知道要革命,要打土豪分田地。当时,团支部还是秘密的,给我的任务主要是做儿童团的工作,担任村儿童团长,发动和带领村里的儿童反迷信,反赌博,反抽鸦片;参加赤色戒严,查路条等。”
1933年11月,刘建华调任粤赣省少共省委白区工作部部长。其间,他经常到白区和苏区的边沿地区调查研究。找一些团员、青年了解情况,鼓励他们利用各种关系和白区青年交朋友;动员白区青年向反动派作斗争,利用各种形式支援苏区反“围剿”斗争,并从中发现积极分子,逐步建立青年群众组织和共青团组织。
二
在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下,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刘建华奉命和团省委的大部分同志留在苏区坚持斗争,在中央分局项英、陈毅的直接领导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赣粤边游击战争。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清剿留在苏区的红军和游击队,调集了四五万各色反共武装,实行残酷的杀光、烧光政策。面对几十倍于我的敌人,总共只有一千四百余人的我赣粤边红军游击队毫不畏惧,在当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顽强地坚持了下来。
1935年4月,中央分局决定留在苏区的各红军部队分散活动,开赴各地开展游击战。当时留在北山随特委行动的,只有项英、陈毅、李乐天、杨尚奎、陈丕显和刘建华,加上一个侦察班和一个直属队,共七十余人。为了对付敌人的清剿,游击队在各个村庄之间转移。刘老回忆说,一天,我们来到一个叫棚洞村的小山村,这个村只有十来户人家。这天上午,突然遭到敌人的袭击。事后查明,是由于特委机关的事务长采购物资时被敌人发现,敌人跟踪而至。敌人抢占了村庄对面的山头,机枪步枪的猛烈火力封锁了村口,我们无法冲出去。幸好村子的侧面还有一条小路。陈毅听了一会儿枪声,发现侧面和村后山上没有动静,便指挥大家往山后冲。我和陈毅跑一路,他的腿伤尚未痊愈,跑路不甚方便,但他却关心地推了我一下,叫我快跑。我冲上山头刚进入一片树林,就听见嗖嗖的子弹声从耳边飞过。敌人见我们进入了树林,也不敢恋战追击,不久就撤走了。在这次战斗中,我们牺牲了两位同志。遭遇敌人的这次袭击后,大家认为这么多人集中在一起,绕着村子打转,不是好办法。不久,我带着一支队伍去开辟新的游击区。为了防止敌人袭击,我们不再住村庄民居,开始在山上搭棚子居住。
三年的游击战争,其艰苦性、复杂性、残酷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刘老说,三年来,我们过的是风餐露宿的生活,没有住过房子,睡觉没有脱过衣服、没有离开过武器,吃的是冷饭冷菜,喝的是冷水。有人说我们过着野人般的生活,但我们和野人不同,我们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创造最文明社会而战斗的“野人”!
回忆起当年人民群众对红军游击队的支援,刘老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说,尤其令我难忘的是上乐村的邓坑娘娘,她对我们红军游击队亲如家人,每次到她家里,她总要弄点好菜请我们吃,或炒鸡蛋,或炒小鱼干。你不吃,她就不高兴地说:“这样就不像自家人了呀!”碰到雨天,看到我们衣服湿了,她就会拿出她儿子的衣服给我们换。看到我的衣服脏了破了,她就说:“老刘哥(其实当时我年纪还很轻,她总是用如此尊重的称呼),把衣服脱下来,我来洗洗补补。”几天没有见到我们,她就放心不下,设法打听我们去哪里了。一听到敌人要来抄山,她会马上进山来告诉我们,叮嘱我们千万要小心,不要出来,要什么她给我们送来。还叮嘱我们白天要上山顶 望,看见敌人来了,就远远避开。有一次,已经是下半夜了,她突然来到我们棚子里,唤醒我们,说明天一早敌人会来抄山。当晚,我们就转移到别的山头。第二天敌人果然来了,可是扑了个空。你看,她对红军游击队是多么关心,照顾得多么周到,真不愧为一个“革命娘娘”。在环境紧张时,上乐人民还轮流站岗放哨,敌人来了,就用暗号通知我们,如呼叫“东边牛吃禾”就是指长安方向来了敌人;“西边牛吃菜”就是新城方向来敌人了。这样既保护了红军游击队,又保护了本村青壮年。上乐屋场背一位青年妇女,是从大余县新城水南村嫁来的,村里人叫她“水南婆”,比我大几岁,我叫她“水南嫂”。有一次我外出活动,回到村里已天黑了。我正准备回山上棚子里去,水南嫂十分诚恳地邀请我去她家吃晚饭。晚饭后她又打来一桶热水,对我说:“你常年洗冷水澡,今天让你洗个热水澡。走了长路,洗洗热水好。”她说罢就把水桶提到山边上,说:“这里安全,你可以安心洗,我给你放哨。”谁料到还没洗完澡,就听到水南嫂嚷道:“我刚从田里做工回来,这里没有土匪。”我明白这是水南嫂故意让我听到,告诉我有敌情。幸好天黑了,我衣服都来不及穿,拿在手上,迅速跑进后山树林里隐蔽起来。事后才知道,是国民党长安乡自卫队二十来人,从大余新城返回信丰长安,路过上乐。敌人进村后来到水南嫂家,询问村里有没有游击队。水南嫂沉着机智地应付敌人,使我安全脱离险境。后来我向她表示感谢,她却说:“谢什么,游击队就是我们的亲人啊!”
刘老说,长期的游击战争经历,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任何时候,只有依靠人民,相信群众,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胜利。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1938年,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但刘建华又一次被留了下来,担任中共赣南特委委员、特委青年部长,在以杨尚奎为书记(后为严仲)的赣南特委的领导下,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做党的统一战线工作。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掀起反共高潮,赣南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刘建华暂别赣南,辗转广东南雄、韶关一带,以开樟油厂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4年4月,刘建华奉命调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政治部组织科,主管干部工作。1945年2月,刘建华随东江纵队向粤北挺进,又一次回到了赣粤边。其间,刘建华担任油山武工队政委,带领八十多人的队伍,开始了艰苦的创建根据地的历程。
1946年5月,根据和国民党达成的有关协议,党中央命令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烟台。此时,组织上又一次决定刘建华留下来,这是他第三次留在赣粤边坚持斗争了。刘老感慨地说,长征时我留了下来,新四军上前线我又留了下来,这次东纵北撤,我是多么希望能随部队一起北上烟台。但既然是党需要我留下来,我也就立即回答:为了党的需要,我服从组织安排。就这样,刘建华三次接受党的安排,远离上级党委的领导,远离大部队,在极其艰苦和险恶的国民党统治区开展革命斗争,一次又一次地承担了艰难的战斗任务。到赣南解放时,刘建华已33岁。他的青年时代基本上是在赣粤边度过的。刘老说,这十几年中,我走遍了赣粤边的山山水水,同那里的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他们在险恶的战争年代,不顾自己的安危,无私无畏地支援和帮助我们。我和当地的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三
解放后,刘建华留在赣南工作。他先后担任中共赣西南区委组织部长,中共赣州地委书记,中共赣南区党委第一书记,赣南军分区第一政委。
使老区人民摆脱贫困,生活条件尽快得到改善,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是刘建华最大的心愿。作为一名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成长起来的革命战士,刘建华心里始终对老区人民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激之情,总是千方百计地报答人民群众的养育之恩。在赣南工作期间,只要有时间,刘建华总会买上两瓶酒,割上几斤肉,踏上熟悉的山路,去看望那些游击队的老交通员、那些掩护过游击队的大爷大娘、那些革命烈士的后代,在战友的墓前敬一杯酒、叙一叙旧。刘建华原名叫刘新昭,参加革命后改名为刘新潮,1944年到东江纵队时才改名叫刘建华。当地的老表见到他,都亲切地叫他“刘新潮”、“刘老表”。老区的群众也经常到城里来找刘建华,刘建华每次总是热情款待。当听说老表有什么困难时,他总是想方设法予以解决。他还经常寄钱资助那些烈士的孤儿和遗孀。刘建华所做的这一切都是自己拿钱,为此,有时搞得家里连买一块肥皂的钱都没有。对此,家人都很理解支持,没有一句怨言。
1958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发出“干部上山下乡,建设老区”的号召,刘建华带领一批干部,到信丰县油山去办垦殖场。他们在山上搭棚子,开荒造林,种茶叶,栽果树,开发山区资源。同时,争取省里有关部门的支持,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办了几个小工厂;修建了从信丰到油山、经油山到大余池江的公路,沟通了两县的物资交流,促进了油山经济的发展。在油山修建了走马垅水库,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以后,又修建了从池江经小汾、彭坑,至南雄油山大兰的公路,还建了板棚大桥,沟通了池江至广东南雄大塘的物资交流。刘建华调到省里后,参加了全省老区建设委员会的工作,他积极建议修建了油山腹地的上乐、上坪公路,支持上下坪和上乐人民建起了小水电,还帮助油山镇建了办公楼和上乐小学。
1964年,刘建华任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1968年任中共景德镇市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市革命委员会主任;1972年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委书记;1979年任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1997年2月离休,2000年,中央批准刘建华享受正省长级待遇。
刘老离休后,担任了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会长。为了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怀念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激之情,使人们了解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刘老用了三年时间,写下了近四十万字的回忆录《风雷激荡二十年》。刘老生活很朴素,依然保持着红军的老传统。无论是在职时,还是离休后,每次下去考察,他总是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交伙食费;有的地方送了一些土特产,他都会尽量推辞,实在推不了,就坚持一定要付钱。尽管年事已高,刘老对老区人民仍然是念念不忘,他的心始终是和老区人民连在一起的。刘老几乎每年都要回赣南一趟,去看望那些老战友、老乡亲,直到年近九十才作罢。
采访结束时,刘老动情地说,老区人民在过去艰苦的岁月,哺育了我们,支持了我们,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希望他们尽快地富裕起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编/木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