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如何能与学生水乳交融,使‘教’和‘学’两层皮贴在起,整节课或谈笑风生、或声情并茂而得心应手地展示教学过程,使学生乐于其中,不再是教师“孤独的舞台,掌声响不起来”;教师与学生怎样成为“思想者”、“学习者”、“生活者”、“有情者”,随机应变处理各种“教学意外”、“情感矛盾”,形成“课堂生成”。在蒙特梭瑞看来,儿童各种感觉特别敏感,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如果不进行充分的感觉活动,长大以后不仅难以弥补,而且还会使其整个精神发展受到损伤。她还认为,人的智力高低与教育有较大关系,通过感觉教育可以在早期发现某些影响智力发展的感官缺陷,并及时采取措施,使其得到矫治和改善。今天,课堂教学的现场生成,要求教师必须机敏地去把握学生即时的学习情绪和认知需要,去灵活地组织教学环节,使孩子在“动手”、“动耳”、“动眼”、“动脑”、“动口”的多感官合作中获得知识、身心的发展。将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到教学中,在学生中踏实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若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师生的“口、耳、眼、手、脑……”,使各器官都能充分发挥学习的功能,那么课堂上学生必将处于紧张、愉悦的智力、情商活动中,那么课堂上必会展现出一片勃勃生机,那么新课标精神真正在学生学习中落实也就在眼前。
论证的思路:一线课堂教学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缺少生机,偏离儿童而‘独行’的现状引发的思考→尝试用“眼、耳、手、脑、口”等多感官合作、探讨、生成,在紧张地智力、情商活动中获得知识的积累、生命的体验。
[关键词]自主观察 充分调动 多种感官 有挑战性的问题 敢于想 “失聪”
在课堂上,有的教师能迅速进入状态,有的却迟迟找不到感觉;有的教师能谈笑风生,与学生水乳交融,有的却教、学脱节,两层皮贴不到一块儿;有的教师能抓住矛盾,得心应手地展示教学过程,有的却一门心思只顾急急地演示自己的教学设计;有的教师能机智地处理‘意外’而恰到好处,有的却面对‘不测’而手足无措……所有这些区别的形成,原因很多,但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未能抓住师生的多种感官刺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能动性。笔者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去阐述课堂上人体感官的运用。
一、动眼,课堂上开启心灵
走进新课程,我们的课堂教学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教材改革,把我们试图带给学生的和学生体验到的一切都广义地视为课程。于是,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活“学情”,便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今天,课堂教学的现场生成,要求教师必须机敏地去把握学生即时的学习情绪和认知需要,去灵活地组织教学环节而不能只是满足于滴水不漏地展示课前主观编拟的教案。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善于观察更具有重要意义。如教学《丑小鸭》一课,一位女学生说:“课文中‘他’字写错了,因为是鸭子,应该用‘它’。”遭到了一些学生的反对,认为课文中有“鸭妈妈”、“哥哥”、“姐姐”、“小伙伴们”,那当然都是“他”或“他们”,书上怎么会错?于是由于这一女生的细心观察而引发了深刻的讨论思考。这时,只认为“书上不会错”的同学,找出了更多的理由:
“因为这篇课文是童话故事,不是真的写鸭子。”
“在这故事里作者把鸭子是当人来写的,会说话,所以当然要‘他’。”
“如果一面丑小鸭叫‘哥哥’、‘姐姐’,一面又用‘它’来称呼,这就不统一了。”
……
于是争论得到了一致认可,用‘他’没错,但认为不同的孩子也得到了教师源于认真观察的呵护。争论的收获远远不限于得到一个结论。
我省优秀青年教师虞大明在教学《五彩池》一课时的片断颇能说明老师课堂上细心观察的重要:
师:读得不错,只是面部表情不到位,有点儿阴沉。同学们看到如此形状多样、如此神奇的五彩池激动吗?(齐答:激动)你们激动的时候脸上会怎样?
生:会哭。
师:是啊,流泪是激动的最高境界。像奥运冠军站在领奖台上,很激动,往往会热泪盈眶。但是,激动的时候脸上多数是笑眯眯的,来,请大家露出灿烂的笑容,把这个句子读好。(生齐读,以愉悦的神色读得很入神。)
师生的课堂观察不同于一般的“看”。“看”只是通过视觉器官吸收和理解图像信息的行为,那是大自然赋予的礼物。而师生的课堂观察,它同时还是一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前提下,学生自主观察的学习、教师细心观察的指导意义更为重要。
二、动手,课堂上感性体验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但我更觉得“百见不如一试”。不去
自己动手试试,又如何能将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到教学中,又如何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呢?
我在上习作辅导课《做不倒翁》时的一点设计颇能体现我的这一想法:
师:昨天,老师请同学们回家做了不倒翁,大家一定遇到了不少困难,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吧!现在大伙儿来交流一下。
生:做不倒翁要先把蛋壳捣干净,我在做的时候,发现蛋黄很难倒出来,就想了一个办法,先把蛋壳一端戳一个小洞,再把细棒塞进蛋里搅一搅,这样,蛋黄就容易流出来了。
生:我在做的时候,发觉帽子的材料不好选,选白纸吧,太软,立不住。后来,选了一张硬纸,可胶水老是胶不住,正在犯难时,我发现桌上有一个刚刚吃剩的“亲嘴小麻子”的盖子,拿来一试,嗯,刚刚好,还不用上色呢!
……
本次习作,我将教材的要求——“看老师做不倒翁,按步骤写下来”,改为“学生自己试着做不倒翁,再把过程和体验写下来”。看似很简单的一个举措,实际上是“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理念了然于胸。按要求,孩子只是看客,追求的是统一;而我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做,在失败中接近成功,这不仅为学生提拱了动手实践的机会,而且也为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独特感受”作了扎实的铺垫。
三、动口,课堂上激情碰撞
问题是课堂上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可以认为问题是创造的源头、探究的动力。正是以问题为核心才能让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从而充分展示认知建构过程。问题有难有易、有深有浅、有大有小,应极力避免烦琐的“满堂问”,尽量使问题富有“挑战性”,即解决它既不是易如反掌,也不是味同嚼蜡,而是足以吸引学生的倾情投入,能激发生命的问题,从而使课堂上激情碰撞。怎样的问题才是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呢?
一位老师导读《狐狸和乌鸦》一课。一位小朋友提出:乌鸦因为爱听奉承话,上了狐狸的当,才被骗走了那片肉,难道乌鸦不会想办法把肉再夺回来吗?老师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就改变了原先的教学步骤,说:“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对呀,我们应当好好想个办法,乌鸦怎样才能把狐狸嘴里的肉夺回来?”
于是,全班同学情绪高涨,大家跃跃欲试,都想说说自己想出来的好办法。
“狐狸叼起肉正想钻进洞里的时候,乌鸦应该飞下去,狠狠地啄它的头,狐狸疼得大叫起来,嘴巴一张,肉就掉在地上,乌鸦就可以把肉叼回来了。”
“我觉得啄头皮不一定管用,狐狸的头皮很硬,应当啄它的眼珠,狐狸才会痛得大叫起来。”
……
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答案的不确定性、挑战性使每一位学生提出的方法,都会牵动全体学生的连锁反应,或肯定或否定或修正或互补,思维在碰撞中真正被激活了。由此让学生的嘴动起来,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知识,从而达到语言上、思想上的激情碰撞。从而引起相互激发的连锁反应,真正刮起一阵全体学生积极投入的“交流风暴”。
四、动脑,课堂上思想交汇
生活方式的转型,促使了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乐于独立思考,敢想敢说了,这无疑是好事。但是在课堂上应该如何让学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乐于敢于去想、去创造性地动脑,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此类机会。
《麻雀》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在学习时老师要小朋友设想:如果你是老麻雀,你会怎样做?
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实话实说,展示了生命的原生态:
“我不敢冲下去跟猎狗斗,我怕……怕死。”
“我也不会。因为那样做,不但救不了小麻雀活,还多搭上一条命。”“老麻雀当时只想到不能眼睁睁看着亲骨肉被吃掉,必须保护它,
就冲下来了,根本就不会想那么多。”
这可真是孩子自由思想的展示、交汇、碰撞和升华。孩子们有直言怕死的;有主张保存实力的;有敢于勇往直前的。真正在脑子中刮起了一阵“头脑风暴”。认识有是非对错,但能想啥说啥,本身就值得肯定。敢于想,思维才会活跃;敢于想,生命才会有创造。
五、动耳,课堂上心灵相约
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与对话,而关键在于教师的耐心倾听。这种耐心倾听的沟通,不仅是唤起学生自主、积极地投入学习的重要条件,是课堂教学赖以健康推进的载体和动力,更是生命与生命的呼应和交融,是师生之间的心灵相约。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执教的一节作文课正体现了教师倾听的重要意义:
一位学生口述:“暑假里,我和爸爸有幸到杭州……”在这一般老师可能会忽视的话里,贾老师听来却并不如此。他马上说:“这个开头不错,但句子有几处地方还得改一改,你们听出来了吗?”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发现:
(1)、暑假年年有,是哪一年的暑假,要交待清楚;
(2)、“我和爸爸”不妥,孩子去杭州,用“我随爸爸”更合适;
(3)、“有幸”放在这里不当,上海到杭州很方便,如改成“我有幸随爸爸…… ”会更好;
(4)“去杭州”干什么要交待清楚,因为前面交待是“有幸”,因此加上“去游览”比较好。
教师的课堂倾听,它是一项特殊的职业要求和道德责任。只有认真倾听,才能不忽视来自学生主体的微弱反馈,才不会形成可怕的课堂“失聪”,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
正如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中,兴趣是一种对人的活动有重要影响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来说,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质量,获得学习成功的巨大动力。若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师生的“口、耳、眼、手、脑……”,使各器官都能充分发挥学习的功能,那课堂上必会展现出一片勃勃生机,那新课标精神真正在学生学习中落实也就在眼前。
[参考文献]
1、《儿童感官综合训练实用手册》杨 霞叶 蓉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蒙特梭利教育与素质教育研究》蒙特梭利意大利
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语文教研案例论》 周一贯 语文教育论丛
论证的思路:一线课堂教学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缺少生机,偏离儿童而‘独行’的现状引发的思考→尝试用“眼、耳、手、脑、口”等多感官合作、探讨、生成,在紧张地智力、情商活动中获得知识的积累、生命的体验。
[关键词]自主观察 充分调动 多种感官 有挑战性的问题 敢于想 “失聪”
在课堂上,有的教师能迅速进入状态,有的却迟迟找不到感觉;有的教师能谈笑风生,与学生水乳交融,有的却教、学脱节,两层皮贴不到一块儿;有的教师能抓住矛盾,得心应手地展示教学过程,有的却一门心思只顾急急地演示自己的教学设计;有的教师能机智地处理‘意外’而恰到好处,有的却面对‘不测’而手足无措……所有这些区别的形成,原因很多,但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未能抓住师生的多种感官刺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能动性。笔者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去阐述课堂上人体感官的运用。
一、动眼,课堂上开启心灵
走进新课程,我们的课堂教学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教材改革,把我们试图带给学生的和学生体验到的一切都广义地视为课程。于是,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活“学情”,便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今天,课堂教学的现场生成,要求教师必须机敏地去把握学生即时的学习情绪和认知需要,去灵活地组织教学环节而不能只是满足于滴水不漏地展示课前主观编拟的教案。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善于观察更具有重要意义。如教学《丑小鸭》一课,一位女学生说:“课文中‘他’字写错了,因为是鸭子,应该用‘它’。”遭到了一些学生的反对,认为课文中有“鸭妈妈”、“哥哥”、“姐姐”、“小伙伴们”,那当然都是“他”或“他们”,书上怎么会错?于是由于这一女生的细心观察而引发了深刻的讨论思考。这时,只认为“书上不会错”的同学,找出了更多的理由:
“因为这篇课文是童话故事,不是真的写鸭子。”
“在这故事里作者把鸭子是当人来写的,会说话,所以当然要‘他’。”
“如果一面丑小鸭叫‘哥哥’、‘姐姐’,一面又用‘它’来称呼,这就不统一了。”
……
于是争论得到了一致认可,用‘他’没错,但认为不同的孩子也得到了教师源于认真观察的呵护。争论的收获远远不限于得到一个结论。
我省优秀青年教师虞大明在教学《五彩池》一课时的片断颇能说明老师课堂上细心观察的重要:
师:读得不错,只是面部表情不到位,有点儿阴沉。同学们看到如此形状多样、如此神奇的五彩池激动吗?(齐答:激动)你们激动的时候脸上会怎样?
生:会哭。
师:是啊,流泪是激动的最高境界。像奥运冠军站在领奖台上,很激动,往往会热泪盈眶。但是,激动的时候脸上多数是笑眯眯的,来,请大家露出灿烂的笑容,把这个句子读好。(生齐读,以愉悦的神色读得很入神。)
师生的课堂观察不同于一般的“看”。“看”只是通过视觉器官吸收和理解图像信息的行为,那是大自然赋予的礼物。而师生的课堂观察,它同时还是一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前提下,学生自主观察的学习、教师细心观察的指导意义更为重要。
二、动手,课堂上感性体验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但我更觉得“百见不如一试”。不去
自己动手试试,又如何能将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到教学中,又如何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呢?
我在上习作辅导课《做不倒翁》时的一点设计颇能体现我的这一想法:
师:昨天,老师请同学们回家做了不倒翁,大家一定遇到了不少困难,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吧!现在大伙儿来交流一下。
生:做不倒翁要先把蛋壳捣干净,我在做的时候,发现蛋黄很难倒出来,就想了一个办法,先把蛋壳一端戳一个小洞,再把细棒塞进蛋里搅一搅,这样,蛋黄就容易流出来了。
生:我在做的时候,发觉帽子的材料不好选,选白纸吧,太软,立不住。后来,选了一张硬纸,可胶水老是胶不住,正在犯难时,我发现桌上有一个刚刚吃剩的“亲嘴小麻子”的盖子,拿来一试,嗯,刚刚好,还不用上色呢!
……
本次习作,我将教材的要求——“看老师做不倒翁,按步骤写下来”,改为“学生自己试着做不倒翁,再把过程和体验写下来”。看似很简单的一个举措,实际上是“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理念了然于胸。按要求,孩子只是看客,追求的是统一;而我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做,在失败中接近成功,这不仅为学生提拱了动手实践的机会,而且也为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独特感受”作了扎实的铺垫。
三、动口,课堂上激情碰撞
问题是课堂上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可以认为问题是创造的源头、探究的动力。正是以问题为核心才能让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从而充分展示认知建构过程。问题有难有易、有深有浅、有大有小,应极力避免烦琐的“满堂问”,尽量使问题富有“挑战性”,即解决它既不是易如反掌,也不是味同嚼蜡,而是足以吸引学生的倾情投入,能激发生命的问题,从而使课堂上激情碰撞。怎样的问题才是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呢?
一位老师导读《狐狸和乌鸦》一课。一位小朋友提出:乌鸦因为爱听奉承话,上了狐狸的当,才被骗走了那片肉,难道乌鸦不会想办法把肉再夺回来吗?老师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就改变了原先的教学步骤,说:“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对呀,我们应当好好想个办法,乌鸦怎样才能把狐狸嘴里的肉夺回来?”
于是,全班同学情绪高涨,大家跃跃欲试,都想说说自己想出来的好办法。
“狐狸叼起肉正想钻进洞里的时候,乌鸦应该飞下去,狠狠地啄它的头,狐狸疼得大叫起来,嘴巴一张,肉就掉在地上,乌鸦就可以把肉叼回来了。”
“我觉得啄头皮不一定管用,狐狸的头皮很硬,应当啄它的眼珠,狐狸才会痛得大叫起来。”
……
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答案的不确定性、挑战性使每一位学生提出的方法,都会牵动全体学生的连锁反应,或肯定或否定或修正或互补,思维在碰撞中真正被激活了。由此让学生的嘴动起来,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知识,从而达到语言上、思想上的激情碰撞。从而引起相互激发的连锁反应,真正刮起一阵全体学生积极投入的“交流风暴”。
四、动脑,课堂上思想交汇
生活方式的转型,促使了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乐于独立思考,敢想敢说了,这无疑是好事。但是在课堂上应该如何让学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乐于敢于去想、去创造性地动脑,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此类机会。
《麻雀》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在学习时老师要小朋友设想:如果你是老麻雀,你会怎样做?
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实话实说,展示了生命的原生态:
“我不敢冲下去跟猎狗斗,我怕……怕死。”
“我也不会。因为那样做,不但救不了小麻雀活,还多搭上一条命。”“老麻雀当时只想到不能眼睁睁看着亲骨肉被吃掉,必须保护它,
就冲下来了,根本就不会想那么多。”
这可真是孩子自由思想的展示、交汇、碰撞和升华。孩子们有直言怕死的;有主张保存实力的;有敢于勇往直前的。真正在脑子中刮起了一阵“头脑风暴”。认识有是非对错,但能想啥说啥,本身就值得肯定。敢于想,思维才会活跃;敢于想,生命才会有创造。
五、动耳,课堂上心灵相约
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与对话,而关键在于教师的耐心倾听。这种耐心倾听的沟通,不仅是唤起学生自主、积极地投入学习的重要条件,是课堂教学赖以健康推进的载体和动力,更是生命与生命的呼应和交融,是师生之间的心灵相约。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执教的一节作文课正体现了教师倾听的重要意义:
一位学生口述:“暑假里,我和爸爸有幸到杭州……”在这一般老师可能会忽视的话里,贾老师听来却并不如此。他马上说:“这个开头不错,但句子有几处地方还得改一改,你们听出来了吗?”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发现:
(1)、暑假年年有,是哪一年的暑假,要交待清楚;
(2)、“我和爸爸”不妥,孩子去杭州,用“我随爸爸”更合适;
(3)、“有幸”放在这里不当,上海到杭州很方便,如改成“我有幸随爸爸…… ”会更好;
(4)“去杭州”干什么要交待清楚,因为前面交待是“有幸”,因此加上“去游览”比较好。
教师的课堂倾听,它是一项特殊的职业要求和道德责任。只有认真倾听,才能不忽视来自学生主体的微弱反馈,才不会形成可怕的课堂“失聪”,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
正如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中,兴趣是一种对人的活动有重要影响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来说,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质量,获得学习成功的巨大动力。若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师生的“口、耳、眼、手、脑……”,使各器官都能充分发挥学习的功能,那课堂上必会展现出一片勃勃生机,那新课标精神真正在学生学习中落实也就在眼前。
[参考文献]
1、《儿童感官综合训练实用手册》杨 霞叶 蓉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蒙特梭利教育与素质教育研究》蒙特梭利意大利
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语文教研案例论》 周一贯 语文教育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