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自我国海洋经济带的乡村农贸市场调研
一、背景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新形势下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提出的战略倡议,是新时期我国实施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同时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互交合作发展的新型模式。凭借着地缘优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构想下,我国与沿线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上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加深,也在贸易往来中不断尝试构建有效合理科学的合作形式。项目组成员通过对以新加坡、澳大利亚为主的国外市场和以浙江、台湾为主的国内市场的实地调研,结合对专家学者的深度访谈,采集第一手有价值信息,考察当地的农产品发展现状和相关策略。我们要抓住“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与沿海国家农产品贸易带来的机遇,坚持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变贸易大国为贸易强国,稳定并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地位。
二、实地考察调研
第一期实地考察中通过调查山东威海以及新加坡,并以问询、采访、拍摄等方式,了解当地的农产品的价格变动,进出口情况和饮食文化等内容。于山东威海,通过采访部分商店老板,调查了蔬菜的销售量与季节的关系及价格变动情况,并根据实地走访山东省威海市的农贸批发市场,我们了解到:如今正值夏季,天气气温较高,在水果方面,桃子销量比较高,且价格变动较大。其批发价格变动较大,最低价为3.57元,最高价为4.56元,平均价格为3.6元。
于新加坡,通过对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进行了访谈。我们了解到:新加坡农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增加而衰落。通过充分利用土地和科技来提高农业自足,发展高科技农业。同时,我们也发现,当下新加坡极少人专门从事农业,更倾向于自己的职业选择。新加坡的食材价格都很高,卫生条件要求也十分严格,從而形成的饮食习惯是在餐厅用餐。
经历第一期的考察和总结过后,我们将目光投向台湾以及澳洲两大地区。针对台湾地区,我们着重调查渔业的现状和发展。台湾渔业的鲜明特点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发展条件完善,拥有技术支持
(二)产业宣传力度大
台湾将“发展精致农业,促进农业升级”作为农业发展的策略。精致农业的关键是需要高投入和高科技,通过农业的设施、产品加工及运输、以及衍生出的休闲农业,三者共同孕育出了独特的“三精农业”。而这便是当地农业发展的基础,不同环境下都有属于各自的技术体系得以支持。而近几十年,这一道路也是为其他地区或国家提供了如何发展、拓展自身独特的农业。或许,在科技更替频繁的当下,科技水平以及支持力度可能是发展道路上最有帮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位帮手。
随后于8月下旬,通过前往澳大利亚走访萨拉曼卡集市,结合澳大利亚外交外贸部2017年的贸易组成--《Composition of Trade 2017》所总结的数据:我国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出口国和最大的进口国,交易额分别为1160亿澳元和674亿澳元,贸易总值增长达到了16%。从而我们发现,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商品出口也是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过往澳大利亚的主要出口商品为农产品和矿产品,现在更是提供了拥有强大竞争力的服务业产品。
三、分析总结
通过不同地区的实地考察,我们以新加坡为例,进行分析总结。目前而言,即使中国的农产品在新加坡占有不小的份额,但中国的农产品在新加坡的现状不容乐观,其原因有三:
(一)饮食文化致使家庭对农产品需求不大:外出就餐致使当地居民对农产品消费的倾向逐渐变小,不仅使本国的农产品交易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同时也为他国出口产品放置了一定障碍。
(二)新加坡对食品安全性要求极高:食品安全一直是衡量某农产品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如若进行进口交易,食品安全的把关必定是会加大。
(三)新加坡正进行本国的都市农业。对外有严格质量要求,对内受到饮食文化影响,加之国内开始发展都市农业的计划,因而进口需求在未来可能会更大程度的减少,从而制约其他国家出口产品至本国。国内农业生产能力开始提高后,初步形成的“自给自足”模式也使居民开始购买本国的产品,潜移默化中稳定了新加坡的农产品的交易现状。
四、结语
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业贸易中的进出口不断增强,竞争力不断提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疲软,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尤其对农产品的保护更是显而易见。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之一,结合目前“海上丝绸之路”以及蓝色海洋经济区的现状、推动我国农产品贸易可从内外两方面思考。针对国内,我们应提高政府的力度,解决当下三农问题,提高农业化水平,解决农民根本问题,从而振兴乡村。而对于出口国外,结合目前我国出口关税的动向,可以推测:未来发达国家的非关税壁垒或许能被化解,从而降低出口难度系数。换言之,农产品质量的保障才是增加出口量的根本关键。
十九大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进出口农产品,地方市场特点,当下市场环境的优劣等方面,获取数据信息加以分析结合,未来中国市场依旧会保持着强势的地位,然后伴随着自身特征以及风险,中国农贸市场依旧需要进行相应的市场变化,从而在国内外逐步发展。从小小的乡村,扩散到“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国家,以点扩面,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一、背景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新形势下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提出的战略倡议,是新时期我国实施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同时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互交合作发展的新型模式。凭借着地缘优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构想下,我国与沿线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上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加深,也在贸易往来中不断尝试构建有效合理科学的合作形式。项目组成员通过对以新加坡、澳大利亚为主的国外市场和以浙江、台湾为主的国内市场的实地调研,结合对专家学者的深度访谈,采集第一手有价值信息,考察当地的农产品发展现状和相关策略。我们要抓住“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与沿海国家农产品贸易带来的机遇,坚持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变贸易大国为贸易强国,稳定并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地位。
二、实地考察调研
第一期实地考察中通过调查山东威海以及新加坡,并以问询、采访、拍摄等方式,了解当地的农产品的价格变动,进出口情况和饮食文化等内容。于山东威海,通过采访部分商店老板,调查了蔬菜的销售量与季节的关系及价格变动情况,并根据实地走访山东省威海市的农贸批发市场,我们了解到:如今正值夏季,天气气温较高,在水果方面,桃子销量比较高,且价格变动较大。其批发价格变动较大,最低价为3.57元,最高价为4.56元,平均价格为3.6元。
于新加坡,通过对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进行了访谈。我们了解到:新加坡农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增加而衰落。通过充分利用土地和科技来提高农业自足,发展高科技农业。同时,我们也发现,当下新加坡极少人专门从事农业,更倾向于自己的职业选择。新加坡的食材价格都很高,卫生条件要求也十分严格,從而形成的饮食习惯是在餐厅用餐。
经历第一期的考察和总结过后,我们将目光投向台湾以及澳洲两大地区。针对台湾地区,我们着重调查渔业的现状和发展。台湾渔业的鲜明特点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发展条件完善,拥有技术支持
(二)产业宣传力度大
台湾将“发展精致农业,促进农业升级”作为农业发展的策略。精致农业的关键是需要高投入和高科技,通过农业的设施、产品加工及运输、以及衍生出的休闲农业,三者共同孕育出了独特的“三精农业”。而这便是当地农业发展的基础,不同环境下都有属于各自的技术体系得以支持。而近几十年,这一道路也是为其他地区或国家提供了如何发展、拓展自身独特的农业。或许,在科技更替频繁的当下,科技水平以及支持力度可能是发展道路上最有帮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位帮手。
随后于8月下旬,通过前往澳大利亚走访萨拉曼卡集市,结合澳大利亚外交外贸部2017年的贸易组成--《Composition of Trade 2017》所总结的数据:我国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出口国和最大的进口国,交易额分别为1160亿澳元和674亿澳元,贸易总值增长达到了16%。从而我们发现,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商品出口也是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过往澳大利亚的主要出口商品为农产品和矿产品,现在更是提供了拥有强大竞争力的服务业产品。
三、分析总结
通过不同地区的实地考察,我们以新加坡为例,进行分析总结。目前而言,即使中国的农产品在新加坡占有不小的份额,但中国的农产品在新加坡的现状不容乐观,其原因有三:
(一)饮食文化致使家庭对农产品需求不大:外出就餐致使当地居民对农产品消费的倾向逐渐变小,不仅使本国的农产品交易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同时也为他国出口产品放置了一定障碍。
(二)新加坡对食品安全性要求极高:食品安全一直是衡量某农产品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如若进行进口交易,食品安全的把关必定是会加大。
(三)新加坡正进行本国的都市农业。对外有严格质量要求,对内受到饮食文化影响,加之国内开始发展都市农业的计划,因而进口需求在未来可能会更大程度的减少,从而制约其他国家出口产品至本国。国内农业生产能力开始提高后,初步形成的“自给自足”模式也使居民开始购买本国的产品,潜移默化中稳定了新加坡的农产品的交易现状。
四、结语
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业贸易中的进出口不断增强,竞争力不断提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疲软,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尤其对农产品的保护更是显而易见。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之一,结合目前“海上丝绸之路”以及蓝色海洋经济区的现状、推动我国农产品贸易可从内外两方面思考。针对国内,我们应提高政府的力度,解决当下三农问题,提高农业化水平,解决农民根本问题,从而振兴乡村。而对于出口国外,结合目前我国出口关税的动向,可以推测:未来发达国家的非关税壁垒或许能被化解,从而降低出口难度系数。换言之,农产品质量的保障才是增加出口量的根本关键。
十九大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进出口农产品,地方市场特点,当下市场环境的优劣等方面,获取数据信息加以分析结合,未来中国市场依旧会保持着强势的地位,然后伴随着自身特征以及风险,中国农贸市场依旧需要进行相应的市场变化,从而在国内外逐步发展。从小小的乡村,扩散到“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国家,以点扩面,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