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是最重要的必修课,进入高等教育,语文仍旧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课与共同课。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素养,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从生命成长直至工作实践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语文。学科优势独特的汉语言文学,就业范围较广,各行业需求稳定,各级各类招考,也同语言表达密切相关。只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语文教育观念及教学方法,也必须因时而化,与时俱进。本文以基础教育为例,对此作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育;教材;工具性与人文性
1 语文教学及教育的目标
语文(国文)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早在民国初期就已确立了基本内涵与范畴,而课程系统组成是在20世纪中期,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只因为处于发展阶段,国文教学的重点侧重于知识性,甚至未能提出“能力培养”这样的口号。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各级语文教材渐次完善,那个时期的语文课本可以说精品荟萃,光彩夺目。只可惜未等发挥效应,就被变了味的另类“课本”所取代。延续十几年,教育的大厦既然崩塌,教材以及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更无从谈起了。直到拨乱反正以后,教育终于重新走上正轨,语文教材也由国家教育部正式牵头编写,定型为全国统一教材(也称“部颁教材”)。而随着“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以及“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素质教育”的正式倡导,各级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尤其是能力要求,才正式确立为语文教育的重点。依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0年3月颁布,以下简称《大纲》)的相关规定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09年。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相关表述,我们可以明确,语文课程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 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及人文性
早在“十二五规划”涉及到教育方面的有关表述就已经提出: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见,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早已是人性的复归,以人为本。正如 《新课标》所指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高中语文课程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设计课程目标,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由此可见,三维课程目标观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课程性质的体现,是实现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也从根本上体现了新课改“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为此,基础教育阶段,要从当前社会需求出发,对于课系及培育方式进行结构性调整,以求提高学生的专业发展及适应能力。又因为语文具有独特的文化元素,这种文学及文化素养又跟人才基本素质密不可分,因此,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兼顾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通过《新课标》对必修、选修课程具体目标的说明,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因为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更凝聚了民族的智慧与哲思。这一切,不仅仅显示于《楚辞》的奇丽,《诗经》的拙朴,唐诗的绚丽,宋词的典雅,更体现在诸子百家的雄辩,以及历代圣贤们的言论,而从文体来说,当然可归于议论说理类的范畴。让学生充分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就会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对于学生而言,要求智商与情商兼备,情感与觉悟共存,甚至还包括敏锐的触角,丰富的情感,富有远见卓识的预判,以及高尚博大的胸怀。唯此,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才能成就非凡的事业。
3 大语文時代的微课堂
回顾来时路,也长也曲折。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教材很重要。多年来,我们的教材变化太过频繁,而且版本繁多,其实未必有必要那么换来换去。经典作品永远是经典,它的生命力应该是历久弥新。其次,考核制度与考核形式也有待改进。学生的语文素养或者不足,然而只要按照考试大纲,做过海量习题就会获得较高分数,这其实是考核体制与考核形式的弊端。其次还有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不足,缺少对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使命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然而,就是仅从满足就业的需求来说,必须提高语文专业的应用性,应该在“读”、“写”、“说”这三个方面发力,包括各种类型的写作、古今各种著作的阅读、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既然语文课有着极强的文学性,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文化底蕴,还要有深厚的文学情怀。作为语文教师,当然也要从观念、方法等方面及时跟进,要不断地开拓进取,因势利导。要冲破传统的保守的窠臼,通过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在web2.0这个时代,互联网也已经进入了新传媒时代,博客、微信、SNS、RSS、WIKI等等新兴的媒体,已经成为舆论传播,商业促消、品牌推广的重要方式,不妨为我所用,带到课堂,姑且称之为“微课堂”,学生喜闻乐见,形式生动有趣,或许效果也会很好。作为教师也要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利用自己的知识专长,探索、发现、分析、运用。这样以实际行动,言行结合,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新时代要求大语文,新语文需要新课堂,不仅要求浓郁的趣味性、时代性,还要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让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工作达到了最好,语文课题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新的语文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了师生精神栖息的最佳港湾,心灵滋养的雨露甘霖,新型思维的最佳途径,更成为师生人生历程的一次洗礼,一种升华,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作者单位
内蒙古集宁一中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 012000
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是最重要的必修课,进入高等教育,语文仍旧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课与共同课。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素养,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从生命成长直至工作实践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语文。学科优势独特的汉语言文学,就业范围较广,各行业需求稳定,各级各类招考,也同语言表达密切相关。只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语文教育观念及教学方法,也必须因时而化,与时俱进。本文以基础教育为例,对此作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育;教材;工具性与人文性
1 语文教学及教育的目标
语文(国文)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早在民国初期就已确立了基本内涵与范畴,而课程系统组成是在20世纪中期,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只因为处于发展阶段,国文教学的重点侧重于知识性,甚至未能提出“能力培养”这样的口号。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各级语文教材渐次完善,那个时期的语文课本可以说精品荟萃,光彩夺目。只可惜未等发挥效应,就被变了味的另类“课本”所取代。延续十几年,教育的大厦既然崩塌,教材以及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更无从谈起了。直到拨乱反正以后,教育终于重新走上正轨,语文教材也由国家教育部正式牵头编写,定型为全国统一教材(也称“部颁教材”)。而随着“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以及“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素质教育”的正式倡导,各级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尤其是能力要求,才正式确立为语文教育的重点。依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0年3月颁布,以下简称《大纲》)的相关规定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09年。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相关表述,我们可以明确,语文课程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 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及人文性
早在“十二五规划”涉及到教育方面的有关表述就已经提出: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见,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早已是人性的复归,以人为本。正如 《新课标》所指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高中语文课程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设计课程目标,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由此可见,三维课程目标观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课程性质的体现,是实现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也从根本上体现了新课改“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为此,基础教育阶段,要从当前社会需求出发,对于课系及培育方式进行结构性调整,以求提高学生的专业发展及适应能力。又因为语文具有独特的文化元素,这种文学及文化素养又跟人才基本素质密不可分,因此,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兼顾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通过《新课标》对必修、选修课程具体目标的说明,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因为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更凝聚了民族的智慧与哲思。这一切,不仅仅显示于《楚辞》的奇丽,《诗经》的拙朴,唐诗的绚丽,宋词的典雅,更体现在诸子百家的雄辩,以及历代圣贤们的言论,而从文体来说,当然可归于议论说理类的范畴。让学生充分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就会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对于学生而言,要求智商与情商兼备,情感与觉悟共存,甚至还包括敏锐的触角,丰富的情感,富有远见卓识的预判,以及高尚博大的胸怀。唯此,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才能成就非凡的事业。
3 大语文時代的微课堂
回顾来时路,也长也曲折。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教材很重要。多年来,我们的教材变化太过频繁,而且版本繁多,其实未必有必要那么换来换去。经典作品永远是经典,它的生命力应该是历久弥新。其次,考核制度与考核形式也有待改进。学生的语文素养或者不足,然而只要按照考试大纲,做过海量习题就会获得较高分数,这其实是考核体制与考核形式的弊端。其次还有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不足,缺少对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使命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然而,就是仅从满足就业的需求来说,必须提高语文专业的应用性,应该在“读”、“写”、“说”这三个方面发力,包括各种类型的写作、古今各种著作的阅读、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既然语文课有着极强的文学性,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文化底蕴,还要有深厚的文学情怀。作为语文教师,当然也要从观念、方法等方面及时跟进,要不断地开拓进取,因势利导。要冲破传统的保守的窠臼,通过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在web2.0这个时代,互联网也已经进入了新传媒时代,博客、微信、SNS、RSS、WIKI等等新兴的媒体,已经成为舆论传播,商业促消、品牌推广的重要方式,不妨为我所用,带到课堂,姑且称之为“微课堂”,学生喜闻乐见,形式生动有趣,或许效果也会很好。作为教师也要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利用自己的知识专长,探索、发现、分析、运用。这样以实际行动,言行结合,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新时代要求大语文,新语文需要新课堂,不仅要求浓郁的趣味性、时代性,还要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让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工作达到了最好,语文课题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新的语文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了师生精神栖息的最佳港湾,心灵滋养的雨露甘霖,新型思维的最佳途径,更成为师生人生历程的一次洗礼,一种升华,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作者单位
内蒙古集宁一中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 0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