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核心素质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小学数学教学引入核心素养是满足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能够实现核心素养与学科教育的融合,下面文章就对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展开探讨。
关键词:数学素养;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引言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对于课堂教学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路,真正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教育部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超越学科分野的一个框架,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在小学阶段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数学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表现为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的综合素养以及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生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落实,需要教师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要善于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或通过有益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例如,小数乘法教学中,一位教师在强调学生要注意积的小数点这个细节时,巧妙地引用了“一个小数点引发的航空事故”这个案例,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做事细心严谨的品格。又如,为了培养学生勤于反思的品格,一位教师每逢周末就会给学生布置“数学日记”,让学生反思一周以来自己在数学学习上的收获与不足,并以日记的方式呈现。在自身的反思和教师的评语激励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得到了普遍提升,反思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1]。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一)创新课前教学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核心素养视角下对小学数学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学习思维的形成,不仅仅停留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层面,而是需要深度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弊端,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构建更加开放的数学教学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数学课堂不再是死板的教学课堂。而从整体教学层面来说,课前教学导入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开端可谓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课前导入,在呈现形式和内容上更为新颖。例如:“辨别方向”教学中,教师在设计课前导入时,可以运用问题启发法,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辨别方向,鼓励学生积极讨论,紧接着提问题:假设你迷路了,你如何寻找正确的方向?通过连环递进式的提问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如此让学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预热效果,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构建新型的信息化数学学习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结合相关的数学理论,延伸出新的教学方法,在多变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情感、语言、价值观念进行教学,从而锻炼学生的学习技巧,構建信息化的数学课堂。另外,教师要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具备自我探究能力,帮助学生适应目前多变的信息化环境。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将其与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形成随时随地开展数学学习的意识。如在教学《位置与顺序》时,教师应该活用多媒体教学,锻炼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利用橡皮、钢笔等学生触手可及的文具,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探讨物体如何摆放才能够更加美观,使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养成积极思考、不断记忆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数学课堂上了解关键性知识[2]。
(三)结合生活
数学学科也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逐步的引导,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能力,在教学中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对照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认知,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借此进行知识的延伸,引导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对数学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在小学数学中《观察物体》一节中,重点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为之后的空间想象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相应的想象和联系,对物体的不同角度会形成怎样的形状进行思维启发,充分将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学内容立足于生活常见环境,便于学生的直观想象。学生通过结合实际对空间物体产生一个直观的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中的定义和概念,当然也为之后的教学深入做好了铺垫。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进一步对教学内容产生直观的理解,便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四)制定分层目标
制定分层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在组织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班级学生的情况,将学生分为学优、学困和中等生这三个阶段,进而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并且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争取使教学工作适应全体学生,能够带动班级整体向前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班级每位学生,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了解学生的数学测验情况、了解学生的其他学科综合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及认知等,根据数据的多元综合,为学生做出层次测评,并且最终实现教学的发展。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分层目标的制定,应当是动态的,而非固定不变的,需要教师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及时做出分组的调整[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教育时代背景下,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教学的现实意义,更好融入到数学解题思路中,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实现小学核心素养与数学学科教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周华盛.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7):220.
[2]黄贵生.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7):163.
[3]程晓辉.浅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促进策略[J].读写算,2018(11):157.
关键词:数学素养;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引言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对于课堂教学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路,真正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教育部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超越学科分野的一个框架,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在小学阶段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数学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表现为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的综合素养以及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生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落实,需要教师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要善于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或通过有益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例如,小数乘法教学中,一位教师在强调学生要注意积的小数点这个细节时,巧妙地引用了“一个小数点引发的航空事故”这个案例,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做事细心严谨的品格。又如,为了培养学生勤于反思的品格,一位教师每逢周末就会给学生布置“数学日记”,让学生反思一周以来自己在数学学习上的收获与不足,并以日记的方式呈现。在自身的反思和教师的评语激励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得到了普遍提升,反思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1]。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一)创新课前教学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核心素养视角下对小学数学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学习思维的形成,不仅仅停留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层面,而是需要深度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弊端,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构建更加开放的数学教学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数学课堂不再是死板的教学课堂。而从整体教学层面来说,课前教学导入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开端可谓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课前导入,在呈现形式和内容上更为新颖。例如:“辨别方向”教学中,教师在设计课前导入时,可以运用问题启发法,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辨别方向,鼓励学生积极讨论,紧接着提问题:假设你迷路了,你如何寻找正确的方向?通过连环递进式的提问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如此让学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预热效果,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构建新型的信息化数学学习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结合相关的数学理论,延伸出新的教学方法,在多变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情感、语言、价值观念进行教学,从而锻炼学生的学习技巧,構建信息化的数学课堂。另外,教师要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具备自我探究能力,帮助学生适应目前多变的信息化环境。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将其与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形成随时随地开展数学学习的意识。如在教学《位置与顺序》时,教师应该活用多媒体教学,锻炼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利用橡皮、钢笔等学生触手可及的文具,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探讨物体如何摆放才能够更加美观,使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养成积极思考、不断记忆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数学课堂上了解关键性知识[2]。
(三)结合生活
数学学科也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逐步的引导,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能力,在教学中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对照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认知,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借此进行知识的延伸,引导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对数学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在小学数学中《观察物体》一节中,重点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为之后的空间想象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相应的想象和联系,对物体的不同角度会形成怎样的形状进行思维启发,充分将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学内容立足于生活常见环境,便于学生的直观想象。学生通过结合实际对空间物体产生一个直观的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中的定义和概念,当然也为之后的教学深入做好了铺垫。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进一步对教学内容产生直观的理解,便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四)制定分层目标
制定分层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在组织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班级学生的情况,将学生分为学优、学困和中等生这三个阶段,进而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并且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争取使教学工作适应全体学生,能够带动班级整体向前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班级每位学生,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了解学生的数学测验情况、了解学生的其他学科综合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及认知等,根据数据的多元综合,为学生做出层次测评,并且最终实现教学的发展。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分层目标的制定,应当是动态的,而非固定不变的,需要教师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及时做出分组的调整[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教育时代背景下,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教学的现实意义,更好融入到数学解题思路中,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实现小学核心素养与数学学科教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周华盛.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7):220.
[2]黄贵生.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7):163.
[3]程晓辉.浅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促进策略[J].读写算,2018(1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