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观就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主张,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过程、对象等基本问题的认识。教师从这一认识出发,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并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教育对象采取的态度。教师的教学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质量,影响着教育效果,从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教学观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树立现代教学觀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美术;教学观
一、对现代美术教学观的理论阐释
现代美术教学观在教育方面,主张既要重视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要重视教学过程的体验与学习方法的培养,重视通过艺术学习而形成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美术课程真正成为具有广泛教育价值的课程。在师生关系方面,主张一种平等、合作和互动的关系。美术教师应是教育情景的创造者,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心语的倾听者和反映者。学生是具有情感、个性和有尊严的学习主体,其兴趣和经验是美术学习和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学方面,主张将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积极性。
二、现代美术教学观的实践与探索
传统美术教学注重把知识讲深讲透,掰开揉碎,深化理论,填鸭式灌输。从短期效果看,学生会了,但弱化了变通和自我探究的能力和习惯。现代美术教学观念强调把教师“教”与学生的“学”融会贯通。以学生本身为起点,培养学生的悟性,把学生带入环境中让学生自己寻找所需要的东西。教师引路,学生探索。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及主动性,能够独立地找到学习的突破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美术教师要树立积极进取的教学观
1.教师要摸清“四个点”
一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点,这是学生主体发展愿望的体现;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教师要关注当代职业技术学院生的内心世界,例如,他们喜欢天马行空的动漫世界、理想中的黑客帝国,在讲授抽象构图时,拿这些有趣的图画做实例分析,研究其构图、色彩、情感等因素,学生兴趣倍增。二是对美术教材内容理解的疑难点。这里包括对美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美术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运用。三是安排学生对课程的吸收消化的过程,从简到繁这是正常逻辑思维下的学习方式,脚踏实地、按部就班,或从繁到简再到繁,这是开始训练学生抓住感觉的好办法,培养他们投入到艺术境界的好机会。四是了解学生艺术创造能力,因材施教、各取所长。
2.教师思想观念转变要到位,主要教学环节要落实
美术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弄清教学中自主发展模式与灌注式、放任式、参与式的本质区别。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反思、自主质疑、自主应用、自主拓展是自主发展的主要环节,应确保落实到位。美术教学中应注意:(1)彻底解放思想、勇于实践;(2)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实际,瞄准“发展点”;(3)处理好美术教学进度和能力发展的关系,在保证质的前提下加大训练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自主实践;(4)弄清每个题目的重点及要求,准确把握时机,灵活运用,提高美术教学实效。
3.教师要进行自主学习设计
随着国际艺术交流活动的频繁,新见解、新风格、新内容不断增多,例如,双年展以第一手材料展示的当代艺术最新状况,视觉艺术、绘画艺术等。我们提倡美术课堂的创新设计,这是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教师应时刻为自己充电,以储备充足的教学资料,从教与学双方特定的条件出发,设计新的教学内容,随时随地向学生传授。如运用形式美法则中的“重复”或“渐变”给自己喜欢看的一部电影画一张招贴画和做一幅以自己为主人公的多维空间训练,既是一个有意义的纪念,又可深层挖掘创作潜力。这两个题目都属于设计课,但相比美术课本的题目里的设计则有趣得多。再如,“新年贺卡的色彩肌理制作”,可让学生运用几种不同的肌理构成,如刮色、涂蜡、撒盐、冲洗、弹喷、吹色、压印等方法,使学生在变幻莫测的游戏中,达到学习的兴奋点。这类题目的内容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他们在绘画时就能容易地将内在情感表达出来,而且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观
目前写生色彩课程基本采用的还是19世纪学院派方法,它排除了从“外光派”到“印象派”以来许多重要的色彩实践经验和理论。阳光是色彩产生的源泉,室内的色彩较之外光作业有很多弊端,大大束缚了学生的色彩观念和色彩能力上的发展。色彩的感知具有更多的主观成分,教学的方式也更灵活,我们从色彩速写、外光风景开始色彩写生的教学,在写生训练同时培养学生色彩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先后顺序,他们自由地对色彩自身变化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尝试,使作品由封闭到开放,由规范到发挥创造个性,给人的视觉和心理带来了新感受。这样看似简单的变化,却抓住了学生学习绘画的特点和目标,是带领他们快速进入绘画之门的捷径,让他们在愉快地尝试绘画的趣味性中,为日后创作过程打好基础。
教师是创造性教学的母体。教师只有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师生教学民主,努力改变教学模式,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开放的教学体系,确立创造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最终使学生创造的美术作品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琼.如何形成创造性的美术教学观初探[C].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2006.
[2]燕林.美术教学的实验研究——材料在创造性思维中的应用[C]. 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2004.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美术;教学观
一、对现代美术教学观的理论阐释
现代美术教学观在教育方面,主张既要重视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要重视教学过程的体验与学习方法的培养,重视通过艺术学习而形成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美术课程真正成为具有广泛教育价值的课程。在师生关系方面,主张一种平等、合作和互动的关系。美术教师应是教育情景的创造者,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心语的倾听者和反映者。学生是具有情感、个性和有尊严的学习主体,其兴趣和经验是美术学习和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学方面,主张将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积极性。
二、现代美术教学观的实践与探索
传统美术教学注重把知识讲深讲透,掰开揉碎,深化理论,填鸭式灌输。从短期效果看,学生会了,但弱化了变通和自我探究的能力和习惯。现代美术教学观念强调把教师“教”与学生的“学”融会贯通。以学生本身为起点,培养学生的悟性,把学生带入环境中让学生自己寻找所需要的东西。教师引路,学生探索。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及主动性,能够独立地找到学习的突破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美术教师要树立积极进取的教学观
1.教师要摸清“四个点”
一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点,这是学生主体发展愿望的体现;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教师要关注当代职业技术学院生的内心世界,例如,他们喜欢天马行空的动漫世界、理想中的黑客帝国,在讲授抽象构图时,拿这些有趣的图画做实例分析,研究其构图、色彩、情感等因素,学生兴趣倍增。二是对美术教材内容理解的疑难点。这里包括对美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美术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运用。三是安排学生对课程的吸收消化的过程,从简到繁这是正常逻辑思维下的学习方式,脚踏实地、按部就班,或从繁到简再到繁,这是开始训练学生抓住感觉的好办法,培养他们投入到艺术境界的好机会。四是了解学生艺术创造能力,因材施教、各取所长。
2.教师思想观念转变要到位,主要教学环节要落实
美术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弄清教学中自主发展模式与灌注式、放任式、参与式的本质区别。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反思、自主质疑、自主应用、自主拓展是自主发展的主要环节,应确保落实到位。美术教学中应注意:(1)彻底解放思想、勇于实践;(2)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实际,瞄准“发展点”;(3)处理好美术教学进度和能力发展的关系,在保证质的前提下加大训练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自主实践;(4)弄清每个题目的重点及要求,准确把握时机,灵活运用,提高美术教学实效。
3.教师要进行自主学习设计
随着国际艺术交流活动的频繁,新见解、新风格、新内容不断增多,例如,双年展以第一手材料展示的当代艺术最新状况,视觉艺术、绘画艺术等。我们提倡美术课堂的创新设计,这是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教师应时刻为自己充电,以储备充足的教学资料,从教与学双方特定的条件出发,设计新的教学内容,随时随地向学生传授。如运用形式美法则中的“重复”或“渐变”给自己喜欢看的一部电影画一张招贴画和做一幅以自己为主人公的多维空间训练,既是一个有意义的纪念,又可深层挖掘创作潜力。这两个题目都属于设计课,但相比美术课本的题目里的设计则有趣得多。再如,“新年贺卡的色彩肌理制作”,可让学生运用几种不同的肌理构成,如刮色、涂蜡、撒盐、冲洗、弹喷、吹色、压印等方法,使学生在变幻莫测的游戏中,达到学习的兴奋点。这类题目的内容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他们在绘画时就能容易地将内在情感表达出来,而且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观
目前写生色彩课程基本采用的还是19世纪学院派方法,它排除了从“外光派”到“印象派”以来许多重要的色彩实践经验和理论。阳光是色彩产生的源泉,室内的色彩较之外光作业有很多弊端,大大束缚了学生的色彩观念和色彩能力上的发展。色彩的感知具有更多的主观成分,教学的方式也更灵活,我们从色彩速写、外光风景开始色彩写生的教学,在写生训练同时培养学生色彩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先后顺序,他们自由地对色彩自身变化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尝试,使作品由封闭到开放,由规范到发挥创造个性,给人的视觉和心理带来了新感受。这样看似简单的变化,却抓住了学生学习绘画的特点和目标,是带领他们快速进入绘画之门的捷径,让他们在愉快地尝试绘画的趣味性中,为日后创作过程打好基础。
教师是创造性教学的母体。教师只有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师生教学民主,努力改变教学模式,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开放的教学体系,确立创造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最终使学生创造的美术作品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琼.如何形成创造性的美术教学观初探[C].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2006.
[2]燕林.美术教学的实验研究——材料在创造性思维中的应用[C]. 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