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为大学体育教学带来摆脱课程路径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咸阳师范学院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重新审视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教学体系、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从而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思路,为咸阳师范学院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教学模式 大学体育 探索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9(c)-0112-02
1 概念的界定
1.1 多元化教学模式
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多元化信息传递交流方式,在智能目标和教学评价的激励下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1.2 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
排舞选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以多元化教学理念为指导,综合现代教学技术,在排舞教学中以多元智能为载体,让学生充分发挥优势,以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及实现排舞运动技能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2 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
2.1 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多元化教学模式给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程带来了许多新的视角,依据多元化理论,教师从新的角度、新的思维将排舞课的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实践等从传统的、单一的课程转变为教学内容丰富、手段新颖、形式多样、评价科学的多元化排舞课程。
2.2 改变排舞教师的教学观念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多元化教学中教师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2.3 有助于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教学改革
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从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方式多元化、评价方式科学化来真实地反映整个教学,并使其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效果好、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为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教学的改革出谋划策,从而对传统智能的教育思想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提高大学生对排舞选修课的认识和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提供了有利理论依据,不断地促进了教学改革。
2.4 有助于大学生向人才多元化要求的方向发展
多元化教学模式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帮助学生了解和挖掘自己的特长,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帮助大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因此多元化教学模式为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咸阳师范学院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教学现状分析
3.1 师资力量匮乏
目前,排舞教师比起其他专业教师人数上不占优势,教师的排舞专业技能相对较弱,对于排舞及排舞的教学没有深刻的认识。大学排舞选修课师资力量的匮乏及排舞教师专业技能的欠缺,使排舞选修课在咸阳师范学院大学生排舞选修课的推广受到了限制。
3.2 没有统一的教材和大纲
排舞具有全世界统一的舞码,舞蹈风格多样,根据不同的歌曲风格进行内容编排。咸阳师范学院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程安排的是一学期34学时,但是现阶段没有统一的排舞教材,排舞教学根据全健排舞推广的教学视频进行教学,排舞教学大纲、教学进度都是参照其他专业进行编写。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程教学应针对排舞课程的特点制定排舞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的教学任务。
3.3 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调查发现,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没有专门的排舞教学场地、器材设施配备不完善、音乐的播放设备较为落后,采用的是老式录音机以及移动小播放器,简陋的教学配备,影响学生排舞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发展缓慢。
3.4 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目标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教学成果评定只满足于学生对排舞技能的掌握与否,忽略了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影响排舞在咸阳师范学院推广的另一原因。
4 咸阳师范学院体育排舞选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4.1 小群体教学模式研究
小群体教学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学生间共同的学习,让他们了解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合作学习,侧重于学生间的互动行为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教学中通过小群体教学模式分组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2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
“快乐体育”顾名思义,就是“寓教于乐”,让学生享受快乐学习氛围的同时掌握动作技能。
4.3 成功体育教学模式
成功体育教学模式采用合理的方法为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再通过学生自己的不断奋斗从而达到自己制定的目标产生成功的喜悦,有益于树立学生学习排舞动作技能的自信心,让学生不断感受到自我超越的感觉,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4.4 领会式体育教学模式
领会式体育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教育活动,领会式体育教学模式主张在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要先尝试后学习,在尝试过程中告诉学生掌握此动作技能的重要性,以及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的运用,使学生提高对动作技能掌握的主动性。在大学生排舞选修课技术动作教学中采用先完整后分解的方法,在掌握各分解动作的前提下继续进行完整训练,比较学习前后的成效,在教学中应多采用竞赛的形式开展教学组织活动,以提高大学生排舞技能并能熟练运用。 4.5 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
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发展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而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感受到成就感,激发大学生学习排舞兴趣,提高排舞教学质量。
4.6 选择制体育教学模式
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运用选择制体育教学模式注重教师不断地变革教学方法、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全面地发展,在排舞的课程中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思想和热爱体育的决心。
4.7 情景式体育教学模式
学生具有丰富的幻想能力,喜欢有节奏性的舞蹈和角色扮演,能对具体的事物有客观的感受,能主动地投身于具体的游戏和活动中,该教学模式便满足了学生的情感要求。在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舞蹈风格设置情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使每个学生根据情景剧中不同的人物风格编排排舞动作及队形,鼓励学生独立的思考、想象,在锻炼身体,增强运动技能的同时增长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排舞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健身爱好者,其风格多样的舞蹈元素,能满足大学生的健身需求。通过探讨咸阳师范学院大学体育排舞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改变大学体育排舞教学思路,帮助学生了解和挖掘自己的特长,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5.2 建议
首先,咸阳师范学院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应重视排舞教学,扩大排舞师资规模,进行规范的排舞教学培训提高师资教学能力;其次,推进排舞在大学体育的发展,制定规范的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建立相对完善的排舞教学系统;再次,完善排舞教学设施,改善当前场地器材,为排舞教学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最后,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以多元化教学理念为指导,结合现代教学技术,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排舞在高校中的推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冰.陕西省体育院系开设排舞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1.
[2] 于艳.高校排舞选修课教学方法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6):105-106.
[3] 连仁都.校园排舞选修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2):25-26.
关键词:教学模式 大学体育 探索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9(c)-0112-02
1 概念的界定
1.1 多元化教学模式
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多元化信息传递交流方式,在智能目标和教学评价的激励下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1.2 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
排舞选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以多元化教学理念为指导,综合现代教学技术,在排舞教学中以多元智能为载体,让学生充分发挥优势,以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及实现排舞运动技能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2 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
2.1 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多元化教学模式给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程带来了许多新的视角,依据多元化理论,教师从新的角度、新的思维将排舞课的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实践等从传统的、单一的课程转变为教学内容丰富、手段新颖、形式多样、评价科学的多元化排舞课程。
2.2 改变排舞教师的教学观念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多元化教学中教师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2.3 有助于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教学改革
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从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方式多元化、评价方式科学化来真实地反映整个教学,并使其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效果好、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为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教学的改革出谋划策,从而对传统智能的教育思想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提高大学生对排舞选修课的认识和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提供了有利理论依据,不断地促进了教学改革。
2.4 有助于大学生向人才多元化要求的方向发展
多元化教学模式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帮助学生了解和挖掘自己的特长,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帮助大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因此多元化教学模式为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咸阳师范学院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教学现状分析
3.1 师资力量匮乏
目前,排舞教师比起其他专业教师人数上不占优势,教师的排舞专业技能相对较弱,对于排舞及排舞的教学没有深刻的认识。大学排舞选修课师资力量的匮乏及排舞教师专业技能的欠缺,使排舞选修课在咸阳师范学院大学生排舞选修课的推广受到了限制。
3.2 没有统一的教材和大纲
排舞具有全世界统一的舞码,舞蹈风格多样,根据不同的歌曲风格进行内容编排。咸阳师范学院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程安排的是一学期34学时,但是现阶段没有统一的排舞教材,排舞教学根据全健排舞推广的教学视频进行教学,排舞教学大纲、教学进度都是参照其他专业进行编写。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程教学应针对排舞课程的特点制定排舞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的教学任务。
3.3 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调查发现,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没有专门的排舞教学场地、器材设施配备不完善、音乐的播放设备较为落后,采用的是老式录音机以及移动小播放器,简陋的教学配备,影响学生排舞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发展缓慢。
3.4 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目标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教学成果评定只满足于学生对排舞技能的掌握与否,忽略了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影响排舞在咸阳师范学院推广的另一原因。
4 咸阳师范学院体育排舞选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4.1 小群体教学模式研究
小群体教学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学生间共同的学习,让他们了解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合作学习,侧重于学生间的互动行为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教学中通过小群体教学模式分组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2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
“快乐体育”顾名思义,就是“寓教于乐”,让学生享受快乐学习氛围的同时掌握动作技能。
4.3 成功体育教学模式
成功体育教学模式采用合理的方法为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再通过学生自己的不断奋斗从而达到自己制定的目标产生成功的喜悦,有益于树立学生学习排舞动作技能的自信心,让学生不断感受到自我超越的感觉,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4.4 领会式体育教学模式
领会式体育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教育活动,领会式体育教学模式主张在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要先尝试后学习,在尝试过程中告诉学生掌握此动作技能的重要性,以及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的运用,使学生提高对动作技能掌握的主动性。在大学生排舞选修课技术动作教学中采用先完整后分解的方法,在掌握各分解动作的前提下继续进行完整训练,比较学习前后的成效,在教学中应多采用竞赛的形式开展教学组织活动,以提高大学生排舞技能并能熟练运用。 4.5 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
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发展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而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感受到成就感,激发大学生学习排舞兴趣,提高排舞教学质量。
4.6 选择制体育教学模式
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运用选择制体育教学模式注重教师不断地变革教学方法、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全面地发展,在排舞的课程中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思想和热爱体育的决心。
4.7 情景式体育教学模式
学生具有丰富的幻想能力,喜欢有节奏性的舞蹈和角色扮演,能对具体的事物有客观的感受,能主动地投身于具体的游戏和活动中,该教学模式便满足了学生的情感要求。在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舞蹈风格设置情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使每个学生根据情景剧中不同的人物风格编排排舞动作及队形,鼓励学生独立的思考、想象,在锻炼身体,增强运动技能的同时增长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排舞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健身爱好者,其风格多样的舞蹈元素,能满足大学生的健身需求。通过探讨咸阳师范学院大学体育排舞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改变大学体育排舞教学思路,帮助学生了解和挖掘自己的特长,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5.2 建议
首先,咸阳师范学院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应重视排舞教学,扩大排舞师资规模,进行规范的排舞教学培训提高师资教学能力;其次,推进排舞在大学体育的发展,制定规范的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建立相对完善的排舞教学系统;再次,完善排舞教学设施,改善当前场地器材,为排舞教学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最后,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大学体育排舞选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以多元化教学理念为指导,结合现代教学技术,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排舞在高校中的推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冰.陕西省体育院系开设排舞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1.
[2] 于艳.高校排舞选修课教学方法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6):105-106.
[3] 连仁都.校园排舞选修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