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存在的基石

来源 :学理论·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ti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舍勒认为,爱在人的存在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是人类认识世界并做出意识行动的前提。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舍勒“爱”的理论,一是舍勒“爱”的理论溯源。二是人命定要去“爱”,舍勒认为爱是一种先验的、客观的爱,是超出了人的意志范围的爱,人命定要去“爱”。三是舍勒“爱”的魅力,舍勒认为普遍的爱的秩序是有等级的,要达到等级高的爱,只有通过对上帝的信仰,否则这种先验的普通的爱就会陷入紊乱。舍勒从价值秩序的直观中洞悉到了社会问题的症结,所以他要激发人们对上帝的无限的爱,使人意识到自己真正的使命,在实践中重建爱的秩序。
  关键词:爱;爱的秩序;先验的爱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8)24—48—02
  
   在舍勒的伦理学中,爱一直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因为爱在人的存在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是人认识世界并做出意识行动的前提。换句话说,人是通过爱或者说首先是在爱中与世界发生交涉的。只有有了爱,世界才会向人照面,才能成为人的认识对象和意识对象。“在人是思之在者或意愿之在者之前,它就已经是爱之存在者了。人的爱之丰盈、层级、差异和力量限定了他的可能的精神和他与宇宙的可能的交织度的丰盈、作用方式和力量”。[1]
  
   一、舍勒“爱”的理论溯源
  
   舍勒对爱的认识首先来自于印度的佛教和希腊的理性精神。印度人试图取消世界的实在性,爱就是“贪爱”即欲望或欲求。人的欲望或欲求越强烈,世界的实在性就越强,把万物的存在还原为空。所以,爱就是借助这种认识去否定自我并求得心灵解脱的力量。希腊人认为灵魂对真正实在即理念世界的认识是以迷狂的爱为基础的。这种爱是灵魂对理念世界的渴望和向往。人只有把一切情欲的骚动和本能的干扰置之度外才能以纯粹的目光发现真正的实在。印度精神和希腊精神都试图摆脱肉体的束缚达到爱的理性主义的本质,是与对肉体生命的爱不同的另一种爱,这种爱根源于人对人生世界真相的认识。舍勒认为这种作为认识结果的精神之爱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
  舍勒的爱还来源于基督教,“在基督教中,一切宗教的认识过程和拯救过程都根源于作为爱的化身的上帝自身”[2],一方面在于上帝爱人,只有在上帝的爱的行为过程中,上帝的存在才能展现给人。另一方面在于人爱上帝,“只有有爱心的人眼睛是睁开的,眼睛的明亮程度取决于他们的爱的程度。”[3]“对上帝的爱乃是认识其他一切事物的基础。这是因为,对上帝的爱同时也意味着与上帝一道爱他所创造的一切,包括人在内。”[4]因为爱,上帝才创造了万物,才赋予万物以存在的价值。“爱优先于认识乃是基督教的宗教意识的本质,它构成了基督教伦理的基础。”[5]这说明爱高于认识,因为爱的本质在于创造,而认识仅仅是发现而已。但是,用基督教的方式谈论爱,爱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它只是人们的具体的伦理行为,缺少先验的普遍性。
   奥古斯丁和帕斯卡尔有关“爱的秩序”的思想也影响了舍勒。奥古斯丁认为存在着客观的价值等级秩序,在人心中表现为爱的秩序,遵循它们去生活才是有德性的生活。舍勒借鉴了这一思想,他说:“爱的秩序是一种上帝的秩序,而后者则是世界秩序的核心”。[6]但与奥古斯丁不同,舍勒的爱的秩序是建立在现象学基础上的,并且对价值等级秩序划分的更为详细。帕斯卡尔认为上帝的存在只能由人心去感受,而不能由逻辑去推理。舍勒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存在着一种新的逻辑和数学,它像演绎逻辑的定律和推论一样严格、客观、绝对和无懈可击,但这只存在于理性中,而上帝却存在于人心中。舍勒受这几位哲学家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爱的思想,他认为人心有严格而自主的法则,人的每一种情感都有其客观的结构、本质及意义。基于此,舍勒建立了自己独
  特的情感现象学。
  
   二、人命定要去“爱”
  
   舍勒关于人的哲学的核心是“在人能够思维或意愿之前,就已是爱的存在。”[7]爱并不是我们平常说的感觉,不会因为外在的力量而改变,却是我们日常的悲哀、快乐、狂喜以及绝望等感觉状态最深刻的根源,是所有感觉的基础。这种爱为人的一切主观的欲求、渴望、向往、情感、意愿和追求奠定了基础,是这些具体情感的基础。这种爱在人的存在过程中会无时无处不在,不会随周围环境或人生际遇的改变而改变。由此可知,舍勒的爱是一种先验的、客观的爱、是超出了人的意志范围的爱,人命定要去“爱”。
   爱的秩序是生命个体的核心,是一切价值选择的源泉,决定着个体的人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不管人想要做什么或改变什么,都蕴涵着统一的价值倾向,个体生命的价值行为都打上了这种爱的价值结构的烙印。舍勒形象地把这种价值结构比作一间房屋,而“生命个体犹如这间房屋里的囚犯,他所看到的、听到的一切都受制于这间房屋的窗户的大小和位置以及通风条件的限制,他的一切活动也只能在这间房屋里进行。”[8]无论从这间房屋所看到的景色随着季节的变化有多么不同,但生命个体都受所处位置和大小的限制。所以生命个体的成功、希望、努力、规划都受这种价值结构的制约。不会随着人的实际生活的改变而改变。
  舍勒把“命运比作个体生命生存的活动空间”[9]命运贯穿我们的一生,不论我们做什么,都受到它的严格限制。我们只有通过命运这个生存空间从而与世界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世界也通过命运这个窗口与我们照面。命运不是我们所欲求的事情,也不是因为不可抗力而发生的事情,命运超出了个人意愿,是我们生存的基本色调。个体生命的爱的秩序就是由命运决定的。舍勒认为生命个体可以完全屈服于命运,也可以通过认识命运而超然于它。虽然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但却可以选择自己对待命运的态度,就像一个健康的人无法忍受自己突然变残疾的事实,他要么就此一蹶不振,要么积极进取,改变现状。舍勒把这种通过个人的努力从而把自己从命运的束缚中拯救出来的行为称为个体的使命。但矛盾性在于生命个体受制于命运。他又认为个体可以超出命运的束缚完成个体的使命,这如何解释呢?舍勒认为生命个体要拯救自己就要求助于超越命运个体的上帝。因为当我们用超然的目光审视自己时,就会发现自己的缺陷,从而悔悟自身,自我更新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另外,他人也能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超越这种价值结构实现真正的自我。所以生命个体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实现各自的生存使命。
  
  三、舍勒爱的魅力
  
  上帝通过爱创造了万物,并赋予了万物以存在的价值。普遍的爱的秩序也是随上帝的创造一道形成的,所以爱的秩序就是上帝的秩序。而我们也只有通过爱才能发现这些价值。所以这种爱是精神之爱。人作为爱的存在,是先于人作为思的存在或意志的存在。普遍的爱的秩序从等级低的感官价值、生命价值向高的价值、精神价值、神圣价值攀援。人要达到等级高的爱,只有通过对上帝的信仰,否则这种先验的普遍的爱就陷入了紊乱,因为爱已经成为了纯粹的感官之爱,而丧失了精神之爱。舍勒认为现代人就陷入了这种爱的秩序的紊乱,现代人认为情感生命只是个人的心理的东西,而不具有明证性和规律性,因此现代人失去了客观的价值坐标,导致价值深度在现代社会的丧失,也就是舍勒所说的“价值的颠覆”。舍勒反对把情感、价值问题主观化,因此他通过现象学的直观发现了爱的秩序的客观价值这个先验事实。人只有在上帝的牵引下,始终从等级低的价值层次向等级高的价值层次努力,才会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爱是人类社会中最迷人的字眼,世界因为有了爱才如此美丽。舍勒把我们平常所理解的感官之爱升华到了现象学的先验之爱,使爱具有了奠基性的作用,普遍适用于任何个体、社会历史群体,是人类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无法通过理性来获得这种爱,而只能用现象学的直观发现它,这就是朝向上帝的无限的爱。
   个体对价值物的主观偏爱始终是建立在与该价值物所承载的价值存在本质关联的先验偏爱的基础上的。“就人的命运而言,一个人的命运虽然是由他实际的爱的秩序主宰着,但这个爱的秩序之正确或迷乱只有在价值秩序中才能得到最清晰的解释,人们也正是在一次次对错误趋势的排斥、抑制、救治中最大限度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当人们受命运本身的驱使而违背自己的使命时,其命运便是一场悲剧”。[10]
  舍勒从对价值秩序的直观中洞悉到了社会问题的症结。舍勒认为爱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感官之爱,生命之爱、精神之爱和信仰之爱。现代人让精神之爱服从感官之爱,把等级低的价值物当成等级高的价值物。神圣的价值在现代人心中几乎没有地位。所以要激发人们对上帝的无限的爱,唤醒人们对价值秩序的直观,使人意识到自己真正的使命,在实践中重建爱的秩序。
  
  参考文献:
  [1][2][3][4][5][6][7][8][9]舍勒著.林克译、刘小枫选编.爱的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 1997:48、17、18、19、21、28、48、37、39.
  [10]舍勒著.林克译、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9:748.
  
  Love is the Person Existent Sill
  ——Research on the Loving Order of Scheler
  
  Abstract:Scheler considered that love at rising in the existence of person root of function, is the premise that the mankind know the world and do a consciousness activity.This text mainly from three theorieses that elaborated to give up the Scheler " love" of the following, one is give up the Scheler " love" of theories trace to origins.Two is a human life to will" love" certainly, give up the Scheler to think that the love is a kind of to check first of, objective love, is the love of the will scope that outran the person, the human life will" love" certainly.Three is a magic power that gives up the Scheler " love", give up the Scheler to think that widespread and loving order is gradational, to attain the high love of grade, only pass the common love to God's faith, otherwise this kind of checks first and will sink into the mess.Give up the Scheler ad valoremvalue order kept to understand thoroughly the key sticking point of social problem in the view, so he wants to stir up the people's infinite love to God, making the person be aware of the real mission of oneself, rebuilding the loving preface of iron in the fulfillment.
  Key words:love; loving order;transcendental love
  (责任编辑/石银)
其他文献
摘要:幼师视唱课程贯穿幼师生三至五年的学习生涯(中专三年、大专二年),在幼师生的音乐课程和艺术实践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课改下的视唱教材采用了首调唱名体系,大胆地从认识线、间位置入手,同时学会高、低音谱表中不同调式的识谱方法。本人结合多年一线教学实践经验,总结课改下幼师视唱教学四部曲,以期能提高幼师视唱教学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幼师;视唱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作为英语教师,关注的是如何采取教学措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分析和借鉴Krashen的监控理论,不仅有利于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掌握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而且有利于教师自觉采取适当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关键词:二语习得;假说;情感;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0—0251—02    一、引言    Krashen的监控
期刊
无法打开视频分割软件  Q我准备使用Boilsoft Video Splitter分割一个RMVB视频文件,但是打开该软件时总是提示:Runtime Error! Program:D:\Program Files\Boilsoft Video Splitter\VideoSplitter.exe……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A这可能是由于你的系统中缺少VC运行库,而上面这款软件又必须在有VC运行库
期刊
去年,芝加哥摄影师拍到的一张闪电同时击中双子塔的照片令人震撼。现实中我们不必冒着风险在雨中守候,使用Fotomix就可以轻松制作出来。  第一步,打开Fotomix,新建一个空的项目,如图。然后在Background标签,点击左侧的open按钮,选中一张城市夜景的背景图。(如图1)  接下来切换到Foreground标签,同之前一样,选择一张闪电图片作为前景图,单击“Resize”下面的第一个按钮
期刊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通过对当代研究生群体特点的分析,探索研究生育人与自育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实践证明,研究生学生工作助理团队建设是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形式。  关键词:研究生管理;学生工作助理;综合素质提升;工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6-0169-02      研究生教育是我
期刊
摘要:培育优良学风,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加强学风建设是目前各高校本科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当前高校部分学生在学风方面,尤其是专业课学习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从专业课教学角度方面,并以《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效果为例讨论了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举措,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专业课教学;建构主义理论;学风
期刊
摘要:“有效课堂教学”是近年来较流行的提法,许多学者也跟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笔者依己搜索到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归纳,做了简要的分析,并从三方面对“有效课堂教学”提出了质疑:实体哲学主导下之“有效课堂教学”的概念、技术理念武装下之“有效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实用主义标签下之“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分析认为“有效课堂教学”实乃一个虚无命题,不存在有效或者无效的问题,应该还原课堂教学的
期刊
摘要:进入21世纪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之一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更要加强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衔接,实现从纯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功能的转变,探索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6-0173-02    根据2005年2月
期刊
摘 要: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什么的争论,多年以来在哲学界从未停止过。本文试图从与孙正聿先生商榷的角度,提出笔者自己的一点看法。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和“历史唯物主义”二者之间不能划等号,事实上二者是包含关系,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是包含在“世界观”之内的。  关键词: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B0-0、B03 文献标志码:A文
期刊
随着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等设备的普及,无线技术已经覆盖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回想一下,谁没有被各种线缆束缚在一亩三分地上的经历?没有数据线就无法读取数码设备中的数据,没有视频线就无法让电视播放电脑中的视频,家里没有路由器,手机PSP等产品将无法享用WiFi热点……如今只要你发挥想象力,无线将彻底改善你的生活!不相信?那我们就来看看候风的日记吧:    候风是一名普通的白领上班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