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接到上《渔歌子》公开课的任务,经历了一段“磨课”又“磨人”的过程。这段经历给了我这样的启示:磨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被启迪,不断自悟自得的过程。在一次次试教后,有一种认识和理念逐渐清晰:课堂上“要教什么”“不要教什么”,其“取”与“舍”的设计原则,“得”与“失”的评判标准,皆源于“学生需求”和“课程需要”。
一、 要什么?——终身受益的语文经验和能力
1. 生长点——定向。生长点源于课程目标,但更为凝练与纯粹,直接指向“培养学科素养”这一核心目标。在课程内容中,萃取聚焦课程内核、最能体现学科主体本质的核心点,以一点作为展开“原点”和目标“远点”,贯通教学活动的气脉,引领开启一段新的学习旅程。
《渔歌子》是六下的一首著名的垂钓词,仅27个字,却有24个字在写景,仅“不须归”三个字在写人。景为先,人在后,景之恬淡正衬出心之闲逸。课后练习第4题要求“想象词所描绘的景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这“景象”主要也是指“景人合一”之意境。
结合《课标》、教材、儿童经验以及当下语文教学对“语用”的本质回归,本课语文素养生长点在我的头脑中渐渐明晰:“通过诵读、想象、静写等学习方式,欣赏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词中的景象,体会诗人闲适自由的心境。”
2. 情境——孕育。如何让“词中景”化为学生的“脑中景”“心中景”?这是一段只可意会的精神生活经历,是独立建构的整体认知活动过程,只有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才能潜滋暗长、孕育生发。
创设情境:“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让我们走进这幅画中(师配乐朗诵)。听着听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画面,看到了鲜明的色彩,听到了各种声音,还闻到了淡淡的香气。你们陶醉了,因为你们真的看到、听到了,也闻到了。来,说说你印象最深的画面。”
显然,情境融合了视、听、嗅等多元感知,通过音乐、范读、闭目想象等多种实践手段,更能吸引学生身心入境,情与景交融合一,千年前的古景,在学生心中渐渐复现,古与今、虚与实、人与景无痕对接,使学习情境呈现想象的、情意的、真切的特性,吸引学生身临其境。
3. 活动——经历。请看言语活动教学片段:
师:“西塞山前白鹭飞”,看看图,再轻轻地读一读,你发现一种怎样的美?
生:青灰色的西塞山前,有一群可爱的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它们一会儿排成一队,一会儿又飞向山头,十分快活。(生把意思说了一遍)
师:再读读,还发现了什么呢?
生:西塞山是静止的,而白鹭在飞翔,这样一动一静,形成了对比的美。
师:说得多好!请你读一读,读出动静结合之美。(指名学生读)
师:仔细看看图,你还能找到这种对比的感觉吗?
生:西塞山是青灰色的,白鹭是雪白的,是颜色的对比之美。
师:说得真好,谁能读出这种浓与淡的对比?(指名学生读)
师:初春的西塞山青黑色,显得浑厚凝重,而白鹭呢?
生:我发现西塞山高大沉稳,白鹭则轻巧灵便,这是大小对比之美。
师:真棒,掌声送给她!谁能读出这种大小、轻重对比之美?(指名学生读)
师:西塞山、白鹭,一浓一淡、一重一轻、一静一动,对比如此鲜明,却又如此和谐,充满了中国水墨画的韵味。我们一起读!
以上片段中,学生情智沉潜,耳闻目视,心神凝结,于思路兜转中,豁然迎来开阔的境地。可不就是这种美么?山青鹭白,浓淡相宜。山的浑厚凝重,愈发衬托出鹭鸟的洁白轻盈,悠然翩飞,可谓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体验是活动的实质。教学中以“发现式学习活动”吸引学生切实投入,步步深入,引领他们去发现、感悟、表达,探寻深藏于画面中的那种浓淡、轻重、动静对比之美,使学生获得“更多更深”的感悟,从而引发深度意义建构,提升课程能力。
二、 不要什么?——“偏、费、难”的过度拓展
1. 过“偏”的拓展失效了。第一次试教,我在教学“桃花流水”时,插入了李白的诗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在教学作者张志和垂钓逸趣时,插入了时人之评价语:“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感觉教师“占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有文化传承味儿,颇自得。备课组教师提出:“这两句诗很陌生,听完后我都来不及反应,更何况是学生?”
愕然后清醒。此类拓展偏离学生现有水平,学生头脑中并无相关记忆储备可以提取,除了可以展示一下教师的所谓“底蕴”,对学生而言,无任何实际学习效益。商讨后,最终决定只留下一句拓展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因为这是学生熟识的,能在特定情境中被唤醒、激活。
2. 过“费”的拓展失限了。试教时,我放了一段现代版《渔歌子》MP3,男声独唱,旋律轻快活泼,易上口,先听一遍,后全班跟唱,其乐融融。
一位教师听完皱了眉头:“这个有必要么?”
我一算音频时间长:一分四十五秒。
这宝贵的一分四十五秒的课堂时间,确实活跃了课堂气氛,带给学生轻松愉悦的美好体验。但是,这并非语文课程该“担”之任。语文课,还是要避免滑向“非语文”“泛语文”的泥淖。课程资源的适度补充,应成为辅助语文学习的有力翼翅。
3. 过“难”的拓展失底了。品味不同垂钓诗词中蕴含的不同情味,是我想为课堂播撒的“文化味”。我补充了两首诗,一首是学生五年级时学过的清代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意图让学生与《渔歌子》对比,找出异同。另一首是唐代白居易的《垂钓》,试图让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到,同为唐朝人,同为贬官,同为垂钓,张志和自在悠闲,白居易却愁思满腹。境遇相似而心情不同,皆因志向不同,对人生的看法不同。
实际教学中,学生却集体“失语”了。此内容超越了他们学习能力的底线,使得他们既“不想跳”也“不敢跳”,只有望“桃”兴叹的份了。
随意或过度地拓展,结果只能是冲淡语文学科性质,缘木求鱼,舍本逐末。
一、 要什么?——终身受益的语文经验和能力
1. 生长点——定向。生长点源于课程目标,但更为凝练与纯粹,直接指向“培养学科素养”这一核心目标。在课程内容中,萃取聚焦课程内核、最能体现学科主体本质的核心点,以一点作为展开“原点”和目标“远点”,贯通教学活动的气脉,引领开启一段新的学习旅程。
《渔歌子》是六下的一首著名的垂钓词,仅27个字,却有24个字在写景,仅“不须归”三个字在写人。景为先,人在后,景之恬淡正衬出心之闲逸。课后练习第4题要求“想象词所描绘的景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这“景象”主要也是指“景人合一”之意境。
结合《课标》、教材、儿童经验以及当下语文教学对“语用”的本质回归,本课语文素养生长点在我的头脑中渐渐明晰:“通过诵读、想象、静写等学习方式,欣赏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词中的景象,体会诗人闲适自由的心境。”
2. 情境——孕育。如何让“词中景”化为学生的“脑中景”“心中景”?这是一段只可意会的精神生活经历,是独立建构的整体认知活动过程,只有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才能潜滋暗长、孕育生发。
创设情境:“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让我们走进这幅画中(师配乐朗诵)。听着听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画面,看到了鲜明的色彩,听到了各种声音,还闻到了淡淡的香气。你们陶醉了,因为你们真的看到、听到了,也闻到了。来,说说你印象最深的画面。”
显然,情境融合了视、听、嗅等多元感知,通过音乐、范读、闭目想象等多种实践手段,更能吸引学生身心入境,情与景交融合一,千年前的古景,在学生心中渐渐复现,古与今、虚与实、人与景无痕对接,使学习情境呈现想象的、情意的、真切的特性,吸引学生身临其境。
3. 活动——经历。请看言语活动教学片段:
师:“西塞山前白鹭飞”,看看图,再轻轻地读一读,你发现一种怎样的美?
生:青灰色的西塞山前,有一群可爱的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它们一会儿排成一队,一会儿又飞向山头,十分快活。(生把意思说了一遍)
师:再读读,还发现了什么呢?
生:西塞山是静止的,而白鹭在飞翔,这样一动一静,形成了对比的美。
师:说得多好!请你读一读,读出动静结合之美。(指名学生读)
师:仔细看看图,你还能找到这种对比的感觉吗?
生:西塞山是青灰色的,白鹭是雪白的,是颜色的对比之美。
师:说得真好,谁能读出这种浓与淡的对比?(指名学生读)
师:初春的西塞山青黑色,显得浑厚凝重,而白鹭呢?
生:我发现西塞山高大沉稳,白鹭则轻巧灵便,这是大小对比之美。
师:真棒,掌声送给她!谁能读出这种大小、轻重对比之美?(指名学生读)
师:西塞山、白鹭,一浓一淡、一重一轻、一静一动,对比如此鲜明,却又如此和谐,充满了中国水墨画的韵味。我们一起读!
以上片段中,学生情智沉潜,耳闻目视,心神凝结,于思路兜转中,豁然迎来开阔的境地。可不就是这种美么?山青鹭白,浓淡相宜。山的浑厚凝重,愈发衬托出鹭鸟的洁白轻盈,悠然翩飞,可谓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体验是活动的实质。教学中以“发现式学习活动”吸引学生切实投入,步步深入,引领他们去发现、感悟、表达,探寻深藏于画面中的那种浓淡、轻重、动静对比之美,使学生获得“更多更深”的感悟,从而引发深度意义建构,提升课程能力。
二、 不要什么?——“偏、费、难”的过度拓展
1. 过“偏”的拓展失效了。第一次试教,我在教学“桃花流水”时,插入了李白的诗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在教学作者张志和垂钓逸趣时,插入了时人之评价语:“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感觉教师“占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有文化传承味儿,颇自得。备课组教师提出:“这两句诗很陌生,听完后我都来不及反应,更何况是学生?”
愕然后清醒。此类拓展偏离学生现有水平,学生头脑中并无相关记忆储备可以提取,除了可以展示一下教师的所谓“底蕴”,对学生而言,无任何实际学习效益。商讨后,最终决定只留下一句拓展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因为这是学生熟识的,能在特定情境中被唤醒、激活。
2. 过“费”的拓展失限了。试教时,我放了一段现代版《渔歌子》MP3,男声独唱,旋律轻快活泼,易上口,先听一遍,后全班跟唱,其乐融融。
一位教师听完皱了眉头:“这个有必要么?”
我一算音频时间长:一分四十五秒。
这宝贵的一分四十五秒的课堂时间,确实活跃了课堂气氛,带给学生轻松愉悦的美好体验。但是,这并非语文课程该“担”之任。语文课,还是要避免滑向“非语文”“泛语文”的泥淖。课程资源的适度补充,应成为辅助语文学习的有力翼翅。
3. 过“难”的拓展失底了。品味不同垂钓诗词中蕴含的不同情味,是我想为课堂播撒的“文化味”。我补充了两首诗,一首是学生五年级时学过的清代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意图让学生与《渔歌子》对比,找出异同。另一首是唐代白居易的《垂钓》,试图让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到,同为唐朝人,同为贬官,同为垂钓,张志和自在悠闲,白居易却愁思满腹。境遇相似而心情不同,皆因志向不同,对人生的看法不同。
实际教学中,学生却集体“失语”了。此内容超越了他们学习能力的底线,使得他们既“不想跳”也“不敢跳”,只有望“桃”兴叹的份了。
随意或过度地拓展,结果只能是冲淡语文学科性质,缘木求鱼,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