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中国的经济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与冲击,面对如此严苛的局面,中国企业应如何度过这个寒流忽至的“冬天”?
找到属于自己的“圣地”和“宝船”,明确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方式,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最合适的道路。
编者按:
2008年对于中国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和残奥会,将神七送上太空,中国的宇航员实现了太空漫步——中国人一朝梦圆。同时,中国也经历了罕见的雪灾,汶川大地震,以及三鹿奶粉事件和全球金融风暴等一系列天灾人祸。
不仅如此,中国经济在2008年也经受了洗礼:粮食、猪肉、燃油、电力价格不断上涨,CPI和PPI再创新高。此外,外围经济环境恶化,美国次贷危机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紧缩性政策,使得大批中国企业盈利水平降低,出口型企业甚至亏损倒闭,股市“跌跌不休”。
面对如此严苛的局面,中国企业如何熬过这个寒流忽至的“冬天”?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架构师徐少春在“2008中国企业管理高峰论坛”暨“2008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颁奖典礼上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郑和的“圣地”
徐少春讲了一个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作为15世纪伟大的航海家,1405年(明朝永乐三年),郑和率27000多名将士和约200艘巨船组成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船队,开始了首下西洋的航程。自此至1433年(明朝宣德八年)的28年间,郑和先后七次出海远航,分别到达了今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印度、斯里兰卡、红海及非洲东南沿岸等三十多个古代国家和地区,一度纵横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上。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壮举,它比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早半个多世纪,比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早了将近一个世纪。这一航行也拉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是什么力量支持着郑和一次次挑战滔天巨浪与茫茫大海?徐少春解释说,是信仰。
郑和出生在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家庭,是一名虔诚的信徒,去麦加朝圣是他至高无上的理想。这个自始至终支持着他的理想,再加上肩负着传播大明文化的伟大历史使命,就形成了他坚不可摧的信念。
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之下,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与郑和下西洋十分相似。作为掌舵企业未来和方向的企业家,他心中的“圣地”有多远,信念是否坚定,将直接左右企业“舰队”的航行。在猛烈的暴风雨中,企业与企业家的理想与价值观,就是“圣地”。
“圣地”就是企业员工所必须认同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企业的一切行为准则基础。拥有自己的“圣地”,企业上下一心,同舟共济,才能造就一支强大的“仁义之师”。
有了“圣地”的存在,企业就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
“宝船”的秘密
郑和完成壮举的另一个秘密就是拥有坚固的“宝船”,徐少春分析说。
根据《明史》郑和传的记载:“永乐三年(1403年)6月,命(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域,以次遍历诸国”。
“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这样的船只在当时全球都是绝无仅有的,属于航母级别。而郑和也就是依靠了这样强大的工具,才能不惧滔天巨浪,打破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一般规律。这艘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不覆之舟”。
对此,徐少春总结道:“中国企业如果有了崇高的理想和价值观就不会为了短期的利益迷失方向;如果有了强健的体魄,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外在风浪而无法前行。所以,金融风暴和信任危机爆发之后的今天,正是中国企业重拾理想,修炼“内功”的好机会。
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当成一次对企业的“体检”,将不利的外部环境与挑战,转化为帮助企业实现转型与升级的动力,这恰恰符合了徐少春的性格因素与金蝶的文化。
寻找“中国管理模式”
在与大量企业家的交流当中,徐少春发现成功的中国企业都有自己的“圣地”与“宝船”。
改革开放30年,沉淀下来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还有很多优秀的管理思想与经验,这些是使中国企业能够度过经济“寒冬”的宝贵财富。
尽管这些思想与经验往往会被中国企业所忽视,但是外国公司反而越来越关注,他们在研究并解码“中国管理模式”。而“中国管理模式”的形成过程,也恰好与中国企业成长的轨迹相符。
事实上,未来的中国企业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中国经济也将由快速增长转变为稳步增长,全球化也将进一步加剧,人才资源在全球化进行配置,产业结构也在转型与升级,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制造”转变。尽管中国企业的加工生产能力很强,但欠缺的研发能力、市场响应能力也是短板。
但是,中国企业未来也有很多机会。金融危机之后将会有新一轮的发展契机,政府着力扩大内需也会带来更好的市场,产业升级加速、自主创新,整合、收购、兼并的机会,资本输出、技术输出的机会等等,也都摆在中国企业面前。不过,中国的企业应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地去选择与尝试如何抓住这些机会。
后记:
管理是最有效的,也是最长期的。管理的进步总是会爆发性、持久性地推动经济发展。未来中国企业也可能独创出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所以中国要由制造向“智造”转变,要有软实力。
而且,国家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提升是互助互惠的,一个经济强国的背后必然屹立着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杰出管理水平的企业。
中国企业不应当照搬外国管理模式,必须要创新。互联网经济和知识经济已经为中国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国企业应当去重视管理体系、管理模式。
最后,徐少春引用了现代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临终前所讲的一句话作为他的结论:“21世纪,中国将与世界分享管理奥秘。”而“中国管理模式”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奇葩。借助“中国管理模式”这一“宝船”的保驾护航,中国企业将有可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迎着朝阳驶向自己的“圣地”。
找到属于自己的“圣地”和“宝船”,明确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方式,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最合适的道路。
编者按:
2008年对于中国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和残奥会,将神七送上太空,中国的宇航员实现了太空漫步——中国人一朝梦圆。同时,中国也经历了罕见的雪灾,汶川大地震,以及三鹿奶粉事件和全球金融风暴等一系列天灾人祸。
不仅如此,中国经济在2008年也经受了洗礼:粮食、猪肉、燃油、电力价格不断上涨,CPI和PPI再创新高。此外,外围经济环境恶化,美国次贷危机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紧缩性政策,使得大批中国企业盈利水平降低,出口型企业甚至亏损倒闭,股市“跌跌不休”。
面对如此严苛的局面,中国企业如何熬过这个寒流忽至的“冬天”?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架构师徐少春在“2008中国企业管理高峰论坛”暨“2008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颁奖典礼上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郑和的“圣地”
徐少春讲了一个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作为15世纪伟大的航海家,1405年(明朝永乐三年),郑和率27000多名将士和约200艘巨船组成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船队,开始了首下西洋的航程。自此至1433年(明朝宣德八年)的28年间,郑和先后七次出海远航,分别到达了今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印度、斯里兰卡、红海及非洲东南沿岸等三十多个古代国家和地区,一度纵横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上。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壮举,它比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早半个多世纪,比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早了将近一个世纪。这一航行也拉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是什么力量支持着郑和一次次挑战滔天巨浪与茫茫大海?徐少春解释说,是信仰。
郑和出生在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家庭,是一名虔诚的信徒,去麦加朝圣是他至高无上的理想。这个自始至终支持着他的理想,再加上肩负着传播大明文化的伟大历史使命,就形成了他坚不可摧的信念。
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之下,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与郑和下西洋十分相似。作为掌舵企业未来和方向的企业家,他心中的“圣地”有多远,信念是否坚定,将直接左右企业“舰队”的航行。在猛烈的暴风雨中,企业与企业家的理想与价值观,就是“圣地”。
“圣地”就是企业员工所必须认同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企业的一切行为准则基础。拥有自己的“圣地”,企业上下一心,同舟共济,才能造就一支强大的“仁义之师”。
有了“圣地”的存在,企业就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
“宝船”的秘密
郑和完成壮举的另一个秘密就是拥有坚固的“宝船”,徐少春分析说。
根据《明史》郑和传的记载:“永乐三年(1403年)6月,命(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域,以次遍历诸国”。
“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这样的船只在当时全球都是绝无仅有的,属于航母级别。而郑和也就是依靠了这样强大的工具,才能不惧滔天巨浪,打破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一般规律。这艘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不覆之舟”。
对此,徐少春总结道:“中国企业如果有了崇高的理想和价值观就不会为了短期的利益迷失方向;如果有了强健的体魄,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外在风浪而无法前行。所以,金融风暴和信任危机爆发之后的今天,正是中国企业重拾理想,修炼“内功”的好机会。
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当成一次对企业的“体检”,将不利的外部环境与挑战,转化为帮助企业实现转型与升级的动力,这恰恰符合了徐少春的性格因素与金蝶的文化。
寻找“中国管理模式”
在与大量企业家的交流当中,徐少春发现成功的中国企业都有自己的“圣地”与“宝船”。
改革开放30年,沉淀下来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还有很多优秀的管理思想与经验,这些是使中国企业能够度过经济“寒冬”的宝贵财富。
尽管这些思想与经验往往会被中国企业所忽视,但是外国公司反而越来越关注,他们在研究并解码“中国管理模式”。而“中国管理模式”的形成过程,也恰好与中国企业成长的轨迹相符。
事实上,未来的中国企业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中国经济也将由快速增长转变为稳步增长,全球化也将进一步加剧,人才资源在全球化进行配置,产业结构也在转型与升级,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制造”转变。尽管中国企业的加工生产能力很强,但欠缺的研发能力、市场响应能力也是短板。
但是,中国企业未来也有很多机会。金融危机之后将会有新一轮的发展契机,政府着力扩大内需也会带来更好的市场,产业升级加速、自主创新,整合、收购、兼并的机会,资本输出、技术输出的机会等等,也都摆在中国企业面前。不过,中国的企业应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地去选择与尝试如何抓住这些机会。
后记:
管理是最有效的,也是最长期的。管理的进步总是会爆发性、持久性地推动经济发展。未来中国企业也可能独创出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所以中国要由制造向“智造”转变,要有软实力。
而且,国家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提升是互助互惠的,一个经济强国的背后必然屹立着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杰出管理水平的企业。
中国企业不应当照搬外国管理模式,必须要创新。互联网经济和知识经济已经为中国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国企业应当去重视管理体系、管理模式。
最后,徐少春引用了现代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临终前所讲的一句话作为他的结论:“21世纪,中国将与世界分享管理奥秘。”而“中国管理模式”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奇葩。借助“中国管理模式”这一“宝船”的保驾护航,中国企业将有可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迎着朝阳驶向自己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