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作文教学的“教与学”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6V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难点,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学生不知从何下笔。即使老师讲得很细致,可对于学生来说,要么就是无话可说,搜肠刮肚写了那么几句,不是没主题就是没内容。有些虽洋洋洒洒数千言,可不是照抄就是离题万里。以前的老师也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方法,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例如让学生读范文,甚至背范文,采用他山石攻玉。他山石是可攻玉,但不能攻璞玉,即使攻到玉也是劣玉,收效并不理想,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只有让学生的习作真正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教师改进作文教学方法,学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但要做到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教师改进方法,做起来并不容易,如何做到呢?
  一方面首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近距离接触生活中的一切。获得习作的第一手素材。一切文学作品,他们都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现在的孩子,被家长或是学校禁锢在狭小的空间里,似笼中的小鸟,活动空间极小,每天重复着同样单调,乏味的事,没有机会去接触到广阔的天地,他们不知道大米从何而来,春种秋收,花开花落,没有细致的观察和真实的感受和经历,他们作文的素材有吗?习作时当然只有瞎编了。
  其次,要让孩子经历、感受生活。自己真实的经历,总是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把自己经历完整的记录下来,但这仅仅是学生有了作文的第一手素材,认识到生活中的人、事、物,如果只是表像,没有自己的感受,孩子在写作文时就会变成记流水帐。只有感同身受,在作文时才不会瞎编乱造,无病呻吟。
  最后,要让孩子对生活充满感情。生活是五彩斑斓的,也是充满乐趣的,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生活是美好的,学生对生活的情感如何体现,往往会通过他们的作文表达出来,孩子的感情世界异常丰富,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千差万别,只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去面对生活,阳光,积极向上,那么他们作文时也就会表现对生活积极的方面,充满真情实感,这样也就有效的将作文素材和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这样的作文也就有血有肉,才会感人至深。
  另一方面教师作文教学过程不完整,作文评估方法适当。教师岸上教游泳,学生不得要领,作文久练无长进。作文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般有“作前指导-学生习作-作中指导-学生修改-评讲赏析”等五个环节组成。而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只简化成“指导-习作-批改”三个环节,即使这三个环节也没完全落实好。作前指导,教师笼统讲写作技巧,再提几条要求便完了。写作是学生的事,教师便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好比袖手旁观学生学游泳。批改时,几句简单评语,或者打个分数写个日期完事。连错别字都不改,更不说句子、标点了。学生拿到作文本看一下分数便放在一边了。
  分析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对学生作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认识不足,发挥不到位,作前指导与批改由教师一包到底,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教师在写作过程中的放手,又完全是一种放任自流。因为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只有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发挥。二是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几十年辛辛苦苦忙“应试”积累了一些经验,一下子要转轨,教师必须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也是难免的。(如考虑安全不带学生到校外去观察;在校内也不开展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读课外书被认为耽误学习时间等)。第三,教师对学生的评估往往不科学,教师未根据训练重点,有侧重地给予评分,未能结合学生原有的写作基础给予评分,降低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过程与其他学科教学不一样,是一种具有主体性的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状态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不认识到这一点,作文教学就不可能走出“高耗低能”的困境。
  总之,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事物,给孩子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走出去,多参与社会生活,多观察,多经历,结合学生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教师要适当点拨、启示。并且教师和学生一起修改,让学生领悟提炼主体,精选材料,巧妙构思。这样持之以恒,教师会教得轻松,学生也能写好作文了。
  
  收稿日期:2011-08-17
  
其他文献
【摘要】网络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接受信息更加方便快捷,相互间交流更加容易。但“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网络这一先进工具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好处,它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学生沉溺于网络已成为一种比较严重的现象,已成为家长、老师十分头疼的问题。本文将对学生上网成瘾的危害、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以期对老师、家长提供帮助。  【关键词】学生;上网成瘾;原
期刊
【摘要】新时期,社会飞速发展,信息巨增,事物日新月异地变化,人的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改变,知识越加更重要,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与日巨增,为此给班主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对班主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班主任要完成新时期赋予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使命,必须认清当前形势特征,认真分析学生时代特性,拿准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对策,调整自己,按照新课程理念完
期刊
【摘要】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重要的教学目标。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总结出加强朗读训练的方法,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训练;方法    In language teaching how to enhance the reading training   Li Wensu  【Abstract】of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is
期刊
【摘要】心理学认为:受教育者的心理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又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也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我们有必要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即在教学中进行心育渗透。让学生主动地学,创新地学,快乐地学。爱护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准确地评价每一位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关键词】数学;学科教学;心育渗透     1.爱护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
期刊
【摘要】2011年在广西东门林场发现,不同实验区域中桉树育种园、20年生桉树林动物物种数量多,分别达43、40种,桉树组培苗圃动物物种数量少,仅有9种,主要害虫为桉苗小卷蛾,没有出现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而巨桉第二代家系试验园动物物种数量只有20种,外来入侵新害虫有桉树枝瘿姬小蜂物种数量比极高为57.6%。  【关键词】东门林场桉树不同区域动物物种数量比主要
期刊
【摘要】教师设计和提出问题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关乎课堂教学的成败,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实际,问题的设计要有时代性,问题的设计要能引起学生的争辩,让学生在思辨中得以提升,提高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设计;问题;课堂     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既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期刊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在阅读教学中,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读,但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巧读,会读,使他们掌握一些读书方法。  1.以朗读为主线,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教学就要抓住“阅”和“读”。“阅”指用心来读,用心去领悟。“读”指看着文字读出声音来。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背诵,复述等方式,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把书读通顺,
期刊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现教育信息化为特征,这一特征正在迅猛发展。物理教学所面对的是新的目标和要求,是扩展的教学资源、广阔的视野、便捷的条件,必然带来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达到空前优化的教学效果。  1. “整合”是大势所趋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不是简单的“叠加”、“掺合”,而是使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内在的组成部分。这里有二层含意,一是信息技术要
期刊
【摘要】教师在新课导入时一定要围绕教学目的、联系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因人而异,因文而异,使导入有主导性、针对性、启发性和情感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整个课堂教学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关键词】语文;新课;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序曲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
期刊
【摘要】笔者对于开展了5年的大规模集中进行的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所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的看法。培训的基本目标与实际目标之间的差距很大,考试合格成为目前唯一的培训目的。培训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表现为分离,如何解决?培训对象应如何进行分解,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各有侧重。应大胆改革再行教材,使之有较强的针对性的可操作性,送教下乡。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冷思考;教师信息素养;集中培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