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行业和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该如何来进行教学,以适应旅游市场需求。针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市场需求和岗位特点,提出有利于学生就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建议,从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以适应旅游市场用人需求,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全面繁荣、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大众旅游”的行业,旅游,已日益成为国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大众化的消费活动。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旅游大国和亚洲第一旅游强国。
旅游业是一种面向游客提供一段特殊经历和体验而进行的面对面的行业,人情化是旅游服务的特点,员工素质最终决定其服务质量。因此,拥有足够的优秀人才是旅游优质服务的关键。作为培养旅游专业人才主力军的高等职业院校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旅游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来说,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旅游专业院校培训基本上都是围绕岗位需要,传授相关知识,培养相关技能。由于旅游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在某种意义上说,热情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超强的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人际关系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情绪控制等职业素质比单纯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更重要。因此,在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是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一、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专业人才教育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各地旅游业的发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地的旅游专业教育也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蓬勃发展,各大专院校相继成立或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有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也开设了导游等专业,目前旅游专业培养层次包括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等。
一直以来,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立足于理论,重理论知识学习而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这使得本科教育所培养的学生缺乏职业能力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不能很快胜任岗位工作,而且本科学历大学毕业生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后期待值较高,不愿意从底层岗位做起,因此在工作中常常是“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完全不符合企业用人需求,在企业内工作一段时间后感到不适应,认为该岗位不能体现自己的所学,不能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和人生价值,因而选择跳槽去往其他行业,旅游企业的大学生流失率较高。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旅游人才相对而言,因为主要针对的是初中文化程度的学生,因而学校开设的课程内容较简单,文化理论知识重视不够,因此毕业的学生理论基础知识较欠缺,综合素质方面也需要有较大提升。
从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旅游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很广,有去旅行社当导游或外联、计调的,有去景区景点工作的,有去酒店做服务的,也有去会展企业的等等,但从忠诚度来看,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普遍不高,经常换单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工作单位的期望太高,有的觉得薪酬达不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有的觉得这个行业是吃青春饭,有的觉得工作压力大,感觉不合适就换工作;另一方面也因为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广却不专,似乎在哪个岗位都能用,但用起来又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实际上,旅游专业应用性很强,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因此学校应着重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那些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操作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才能受到旅游企业的欢迎。
二、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策略
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强调以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和教学内容的岗位针对性,围绕为旅游企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定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为基础,把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工作热情、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心理素质、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教育的内容融进课程和教学计划中,真正做到“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培养融为一体,培养出企业欢迎、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优质的服务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良好的仪容仪态等。
1、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旅游从业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培养敬业精神、增强服务意识、倡导奉献精神、提倡诚实守信。学校在强化旅游专业课程的同时,要注重职业道德等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让学生牢记旅游职业道德;加强高职学生实习、实训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用旅游企业的规章制度、职业道德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做到自尊自强、爱岗敬业、不卑不亢、光明磊落、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受企业欢迎、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旅游行业高技能专门人才。
旅游业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这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好的文化修养。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个性特征也各不相同,如果旅游从业人员知识贫乏,就很难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高职院校在完成规定课程教学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多看有益的课外书和报纸、电视新闻等,了解国内外时事;学校还应经常邀请专家举办与旅游相关的讲座,组织旅游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外出旅游,开展相关旅游科研活动等等。通过组织活动,可以让学生开拓视野,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也可以在活动中培养专业意识,从而更加热爱旅游专业,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2、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 旅游业属于服务行业,旅游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意识是服务意识。假如旅游从业人员没有服务意识,就很难给顾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现在的大多数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自我意识较强,缺乏服务意识。因此,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应以职业道德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优质服务意识,开设培养学生责任感、价值观、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的课程,帮助学生尽早树立服务理念,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礼貌待人是做好服务的前提,在教学当中,应把礼仪礼貌相关知识教给学生,教师也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在学校和班级中形成使用礼貌用语、礼貌待人的氛围。
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如果只有良好的服务愿望,而没有娴熟的职业技能,优质服务就是一句空话。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包括酒店、旅行社、海陆空交通运输、游览、娱乐、商贸等各行业,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而每个行业中又有各种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工种,服务技能自然也各不相同。每个从业人员必须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还应懂得一些与旅游有关的卫生和救护常识等等,才能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要让学生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必须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专业技能的提高离不开实践训练。按照高职的教育要求,实践技能训练应占教学总学时的一半以上。在教学当中,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保证学生得到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倡导、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比赛,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职业技能的培养还可通过校内模拟、社会实践、岗位见习、勤工助学、青年志愿者等活动来进行。另外,高职院校要有足够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学习提供场地,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进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3、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旅游从业人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随时准备承受游客的埋怨和打击。旅游从业人员是为旅游者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因此遭遇游客误会和呵斥的机会较多,心理压力也相对较大,这就要求旅游工作者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要学会释放心理压力,不仅要控制自我情绪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还能换位思考,化解矛盾,让游客“转怒为喜”,真正做到为游客提供超值服务。
旅游从业人员还要具备处理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的心理应变能力,在旅游接待过程中,一旦遇到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时,除了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外,旅游从业人员还要做到沉着、冷静,以积极的态度,客观分析情况,准确做出判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问题得到快速、妥善解决。
4、良好的仪容仪态
旅游从业人员的仪容仪态虽然表现的是从业人员的外部特征,却是其内在素质的体现,它与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修养、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是不可分割的。旅游从业人员的仪容仪态还代表着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整体形象,直接影响着客人对旅游服务的感受。旅游从业人员整洁端庄的仪容仪表不仅能给游客良好的第一印象,使顾客心情舒畅,而且在接下来的接待服务中也会得到游客的尊重和配合。试想一下,一个衣着随便、不修边幅的人首先表现出的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怎么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呢?
旅游从业人员在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时要做到表情自然,面带微笑,态度和蔼,服装整洁,以优雅的站姿,端庄的坐姿,轻盈的行姿,礼貌的服务用语,得体的肢体语言展现旅游服务者良好的职业形象,同时对旅游者来说也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仪容仪态方面也要下功夫。不仅要开设礼仪课程,强调礼仪形体训练,而且要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当中随时提醒学生,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从最基本的礼仪、日常礼仪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使学生把注重仪容仪态当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良好的仪容仪态就自然形成了。
参考文献:
[1]童金杞,浅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资治文摘,2009
[2]陆季春,刘海红,金奕,浅谈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建构和途径.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课题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项目 名称: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4JGA436
【关键词】高职教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大众旅游”的行业,旅游,已日益成为国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大众化的消费活动。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旅游大国和亚洲第一旅游强国。
旅游业是一种面向游客提供一段特殊经历和体验而进行的面对面的行业,人情化是旅游服务的特点,员工素质最终决定其服务质量。因此,拥有足够的优秀人才是旅游优质服务的关键。作为培养旅游专业人才主力军的高等职业院校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旅游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来说,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旅游专业院校培训基本上都是围绕岗位需要,传授相关知识,培养相关技能。由于旅游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在某种意义上说,热情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超强的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人际关系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情绪控制等职业素质比单纯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更重要。因此,在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是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一、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专业人才教育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各地旅游业的发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地的旅游专业教育也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蓬勃发展,各大专院校相继成立或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有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也开设了导游等专业,目前旅游专业培养层次包括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等。
一直以来,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立足于理论,重理论知识学习而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这使得本科教育所培养的学生缺乏职业能力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不能很快胜任岗位工作,而且本科学历大学毕业生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后期待值较高,不愿意从底层岗位做起,因此在工作中常常是“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完全不符合企业用人需求,在企业内工作一段时间后感到不适应,认为该岗位不能体现自己的所学,不能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和人生价值,因而选择跳槽去往其他行业,旅游企业的大学生流失率较高。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旅游人才相对而言,因为主要针对的是初中文化程度的学生,因而学校开设的课程内容较简单,文化理论知识重视不够,因此毕业的学生理论基础知识较欠缺,综合素质方面也需要有较大提升。
从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旅游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很广,有去旅行社当导游或外联、计调的,有去景区景点工作的,有去酒店做服务的,也有去会展企业的等等,但从忠诚度来看,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普遍不高,经常换单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工作单位的期望太高,有的觉得薪酬达不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有的觉得这个行业是吃青春饭,有的觉得工作压力大,感觉不合适就换工作;另一方面也因为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广却不专,似乎在哪个岗位都能用,但用起来又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实际上,旅游专业应用性很强,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因此学校应着重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那些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操作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才能受到旅游企业的欢迎。
二、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策略
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强调以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和教学内容的岗位针对性,围绕为旅游企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定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为基础,把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工作热情、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心理素质、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教育的内容融进课程和教学计划中,真正做到“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培养融为一体,培养出企业欢迎、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优质的服务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良好的仪容仪态等。
1、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旅游从业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培养敬业精神、增强服务意识、倡导奉献精神、提倡诚实守信。学校在强化旅游专业课程的同时,要注重职业道德等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让学生牢记旅游职业道德;加强高职学生实习、实训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用旅游企业的规章制度、职业道德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做到自尊自强、爱岗敬业、不卑不亢、光明磊落、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受企业欢迎、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旅游行业高技能专门人才。
旅游业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这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好的文化修养。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个性特征也各不相同,如果旅游从业人员知识贫乏,就很难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高职院校在完成规定课程教学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多看有益的课外书和报纸、电视新闻等,了解国内外时事;学校还应经常邀请专家举办与旅游相关的讲座,组织旅游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外出旅游,开展相关旅游科研活动等等。通过组织活动,可以让学生开拓视野,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也可以在活动中培养专业意识,从而更加热爱旅游专业,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2、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 旅游业属于服务行业,旅游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意识是服务意识。假如旅游从业人员没有服务意识,就很难给顾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现在的大多数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自我意识较强,缺乏服务意识。因此,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应以职业道德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优质服务意识,开设培养学生责任感、价值观、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的课程,帮助学生尽早树立服务理念,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礼貌待人是做好服务的前提,在教学当中,应把礼仪礼貌相关知识教给学生,教师也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在学校和班级中形成使用礼貌用语、礼貌待人的氛围。
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如果只有良好的服务愿望,而没有娴熟的职业技能,优质服务就是一句空话。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包括酒店、旅行社、海陆空交通运输、游览、娱乐、商贸等各行业,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而每个行业中又有各种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工种,服务技能自然也各不相同。每个从业人员必须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还应懂得一些与旅游有关的卫生和救护常识等等,才能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要让学生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必须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专业技能的提高离不开实践训练。按照高职的教育要求,实践技能训练应占教学总学时的一半以上。在教学当中,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保证学生得到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倡导、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比赛,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职业技能的培养还可通过校内模拟、社会实践、岗位见习、勤工助学、青年志愿者等活动来进行。另外,高职院校要有足够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学习提供场地,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进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3、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旅游从业人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随时准备承受游客的埋怨和打击。旅游从业人员是为旅游者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因此遭遇游客误会和呵斥的机会较多,心理压力也相对较大,这就要求旅游工作者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要学会释放心理压力,不仅要控制自我情绪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还能换位思考,化解矛盾,让游客“转怒为喜”,真正做到为游客提供超值服务。
旅游从业人员还要具备处理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的心理应变能力,在旅游接待过程中,一旦遇到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时,除了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外,旅游从业人员还要做到沉着、冷静,以积极的态度,客观分析情况,准确做出判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问题得到快速、妥善解决。
4、良好的仪容仪态
旅游从业人员的仪容仪态虽然表现的是从业人员的外部特征,却是其内在素质的体现,它与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修养、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是不可分割的。旅游从业人员的仪容仪态还代表着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整体形象,直接影响着客人对旅游服务的感受。旅游从业人员整洁端庄的仪容仪表不仅能给游客良好的第一印象,使顾客心情舒畅,而且在接下来的接待服务中也会得到游客的尊重和配合。试想一下,一个衣着随便、不修边幅的人首先表现出的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怎么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呢?
旅游从业人员在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时要做到表情自然,面带微笑,态度和蔼,服装整洁,以优雅的站姿,端庄的坐姿,轻盈的行姿,礼貌的服务用语,得体的肢体语言展现旅游服务者良好的职业形象,同时对旅游者来说也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仪容仪态方面也要下功夫。不仅要开设礼仪课程,强调礼仪形体训练,而且要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当中随时提醒学生,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从最基本的礼仪、日常礼仪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使学生把注重仪容仪态当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良好的仪容仪态就自然形成了。
参考文献:
[1]童金杞,浅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资治文摘,2009
[2]陆季春,刘海红,金奕,浅谈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建构和途径.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课题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项目 名称: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4JGA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