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生总会产生不同的恐惧心理,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本文在分析体育教学中学生产生恐怖心理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恐惧心理的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 恐惧心理 原因 对策 消除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7-0150-01
体育课中学生对具有一定难度或危险性的学习内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种情绪表现为对困难、危险、失误的强烈焦虑,从而引发恐惧心理,主要特征有:思维紊乱,注意无法集中,相关肌肉紧张、心率、呼吸加快、血压上升、体温升高,甚至出现虚脱等。这种心理现象造成了学生技术动作变形、无法完成练习,严重的会造成伤害事故,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因此消除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恐惧心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动作的技能过程中出现的恐慌心理的各种表现做了初步的分析研究。
一、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
1.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差、动作结构复杂、器械难度大等客观因素是形成恐惧心理的重要原因
当自身条件不能满足或无法达到自己对安全的心理需要时,如身材弱小、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在进行对抗性项目时,身体笨重、高大的学生进行协调、技巧类项目时,心肺功能较差的学生进行耐久性项目时,他们普遍对此感到焦虑或恐惧。这些现象在体育课中十分常见。另外,技术动作结构本身比较复杂,器械难度大也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心,产生畏难、胆怯的心理。因此,以上客观因素构成了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产生恐惧心理的重要原因。
2.缺乏自信、意志品质较差
一些学生缺乏自信,总认为自己体质弱、素质差、技能水平低,在动作练习时不敢迎难而上,力不从心,并错误地夸大动作的难度,加上他人无恶意的说笑,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对体育练习和测试感到惧怕。
3.教师的因素
个别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不管学生的自身情况如何,不分层次的统一标准、单一要求,这就使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长期遭受失败的困扰,而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畏惧情绪,其次教师对学生又不能平等对待,往往容易冷落这部分学生,有的甚至让他们当反面教材,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打击,进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学习的恐惧也随之产生。
4.以前失败经历的情境再现
由于运动项目本身的危险性或运动者本身的因素,造成受伤在体育活动中并不鲜见,一些学生直接或间接的接受了这样的事实或经验,当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内容与以前经历相类似时,伤害事故的情境就会再现,甚至夸大了危险性,而引发对该内容的恐惧。
二、消除体育课恐惧心理的对策
1.强化身体素质练习
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基本技能训练,以及身体素质的综合训练,使它们能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安排某些身体素质训练,即“课课练”,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实效,同时针对个别差异及其程度加以区别对待,达到全面训练、综合发展的目的。使他们在体育学习中不断积累“实力”,增强信心,逐渐克服恐惧。
2.创设情景,老师关怀诱导学习。
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可以减轻学生的恐惧程度。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的关怀和鼓励,使学生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中。这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其次,要努力营造一种学生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以缓解少数学生的紧张情绪,激发练习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在体育教学中增加其娱乐性,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也是消除恐惧心理的有效方法。
3.增强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增加其娱乐性,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是消除恐惧心理的有效方法。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性,讲解中可通过风趣诙谐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及时消除学生胆怯心理;同时适当组织一些带有竞赛性质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使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恐惧心理不攻自破。
4.注意安全,加强保护与帮助。
首先,在上课之前检查运动场地及器械,对不符合要求的器械要及时调整,使学生在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其次,加强保护与帮助。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性别、身体素质、运动技术水平等不同情况,提出有效措施做安全保护工作,对那些心理素质较差、胆子较小的学生,教师要亲自做好他们的保护与帮助,使他们增加安全感,能大胆练习。最后,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因为任何伤害事故都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深刻的恐惧后遗症,影响运动学习效果。
5.注重体育知识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安排学习与他们程度相适应的人体解剖、生理学以及事故的预防和急救常识和运动力学的有关原理,使体育学习与常识原理的了解掌握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达到克服和避免因对运动常识的无知而产生的恐惧。另外,学生要注意了解一些有关体育锻炼的知识、方法和一些体育项目的起源发展。
6.心理训练法
在运动技术学习中学生除了加强课前的心理准备外,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训练措施。
总之,恐惧心理是影响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心理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因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心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若能很好地处理体育教学中的恐惧心理,便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安定的情绪,更好地掌握体育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1 杨宗义等.体育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 周明玉.浅谈如何消除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恐惧心理[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3 王国林.中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J].甘肃教育,2000(12)
【关键词】体育教学 恐惧心理 原因 对策 消除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7-0150-01
体育课中学生对具有一定难度或危险性的学习内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种情绪表现为对困难、危险、失误的强烈焦虑,从而引发恐惧心理,主要特征有:思维紊乱,注意无法集中,相关肌肉紧张、心率、呼吸加快、血压上升、体温升高,甚至出现虚脱等。这种心理现象造成了学生技术动作变形、无法完成练习,严重的会造成伤害事故,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因此消除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恐惧心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动作的技能过程中出现的恐慌心理的各种表现做了初步的分析研究。
一、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
1.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差、动作结构复杂、器械难度大等客观因素是形成恐惧心理的重要原因
当自身条件不能满足或无法达到自己对安全的心理需要时,如身材弱小、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在进行对抗性项目时,身体笨重、高大的学生进行协调、技巧类项目时,心肺功能较差的学生进行耐久性项目时,他们普遍对此感到焦虑或恐惧。这些现象在体育课中十分常见。另外,技术动作结构本身比较复杂,器械难度大也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心,产生畏难、胆怯的心理。因此,以上客观因素构成了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产生恐惧心理的重要原因。
2.缺乏自信、意志品质较差
一些学生缺乏自信,总认为自己体质弱、素质差、技能水平低,在动作练习时不敢迎难而上,力不从心,并错误地夸大动作的难度,加上他人无恶意的说笑,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对体育练习和测试感到惧怕。
3.教师的因素
个别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不管学生的自身情况如何,不分层次的统一标准、单一要求,这就使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长期遭受失败的困扰,而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畏惧情绪,其次教师对学生又不能平等对待,往往容易冷落这部分学生,有的甚至让他们当反面教材,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打击,进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学习的恐惧也随之产生。
4.以前失败经历的情境再现
由于运动项目本身的危险性或运动者本身的因素,造成受伤在体育活动中并不鲜见,一些学生直接或间接的接受了这样的事实或经验,当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内容与以前经历相类似时,伤害事故的情境就会再现,甚至夸大了危险性,而引发对该内容的恐惧。
二、消除体育课恐惧心理的对策
1.强化身体素质练习
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基本技能训练,以及身体素质的综合训练,使它们能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安排某些身体素质训练,即“课课练”,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实效,同时针对个别差异及其程度加以区别对待,达到全面训练、综合发展的目的。使他们在体育学习中不断积累“实力”,增强信心,逐渐克服恐惧。
2.创设情景,老师关怀诱导学习。
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可以减轻学生的恐惧程度。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的关怀和鼓励,使学生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中。这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其次,要努力营造一种学生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以缓解少数学生的紧张情绪,激发练习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在体育教学中增加其娱乐性,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也是消除恐惧心理的有效方法。
3.增强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增加其娱乐性,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是消除恐惧心理的有效方法。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性,讲解中可通过风趣诙谐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及时消除学生胆怯心理;同时适当组织一些带有竞赛性质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使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恐惧心理不攻自破。
4.注意安全,加强保护与帮助。
首先,在上课之前检查运动场地及器械,对不符合要求的器械要及时调整,使学生在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其次,加强保护与帮助。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性别、身体素质、运动技术水平等不同情况,提出有效措施做安全保护工作,对那些心理素质较差、胆子较小的学生,教师要亲自做好他们的保护与帮助,使他们增加安全感,能大胆练习。最后,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因为任何伤害事故都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深刻的恐惧后遗症,影响运动学习效果。
5.注重体育知识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安排学习与他们程度相适应的人体解剖、生理学以及事故的预防和急救常识和运动力学的有关原理,使体育学习与常识原理的了解掌握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达到克服和避免因对运动常识的无知而产生的恐惧。另外,学生要注意了解一些有关体育锻炼的知识、方法和一些体育项目的起源发展。
6.心理训练法
在运动技术学习中学生除了加强课前的心理准备外,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训练措施。
总之,恐惧心理是影响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心理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因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心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若能很好地处理体育教学中的恐惧心理,便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安定的情绪,更好地掌握体育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1 杨宗义等.体育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 周明玉.浅谈如何消除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恐惧心理[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3 王国林.中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J].甘肃教育,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