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镇痛在胃癌患者根治手术中应用的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kkkkkkkssss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多模式镇痛和传统模式镇痛对胃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术后恢复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设计,纳入自2016年10—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两个胃癌专业治疗组(A组和B组)所收治的胃癌患者,其中治疗A组所收治患者采用术后多模式镇痛方式(多模式镇痛组,32例),具体为:(1)关腹前于切口周围浸润注射1∶1稀释的罗哌卡因(100 mg,10 ml),逐层缝合切口;(2)术后开始每12 h静脉滴注帕瑞昔布钠(40 mg),使用5 d;(3)术后第1天或第2天开始口服氨酚羟考酮片,2次/d,每次50 mg;(4)术后不使用镇痛泵。治疗B组所收治患者采用传统模式镇痛(传统模式镇痛组,33例),为直接缝合伤口,不做切口浸润。术后使用镇痛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恢复情况和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多模式镇痛组术后1、2、3、4和5 d疼痛评分分别为(4.8 ± 0.9)分、(4.3 ±1.0)分、(2.9 ± 0.8)分、(2.4 ± 0.7)分和(1.7 ± 0.7)分,明显低于传统模式镇痛组的(5.9 ± 0.9)分(P= 0.000)、(5.1 ± 0.7)分(P= 0.001)、(3.9 ± 0.8)分(P= 0.000)、(3.0 ± 0.6)分(P= 0.000)和(2.6 ± 0.7)分(P= 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模式镇痛组术后住院时间[(8.2 ± 1.6)d比(10.6 ± 2.2)d,P= 0.000]、术后首次离床时间[(47.5 ± 13.8)d比(66.2 ± 16.8)d,P= 0.000]、首次排气时间[(76.4 ± 25.2)d比(120.0 ± 29.9)d,P= 0.000]、首次排粪时间[(117.3 ± 42.2)d比(159.7 ± 30.7)d,P= 0.000]、首次流质时间[(83.8±21.6)d比(141.9±33.9)d,P= 0.000]均早于传统模式镇痛组。两组患者术后30 d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3/32)比9.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000)。

结论

对于胃癌手术患者,多模式镇痛显著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的主观感受,有利于术后短期恢复,未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是安全有效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直肠癌保肛手术后患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永久造瘘和局部切除者。并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对入选患者采用专为LARS设计的量表通过面对面访谈或电话询问方式,按照手术先后顺序依次进行随访。根据调查量表得分情况(0~20分为"无LARS" ,2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通外科119例临床诊断为上消化道溃疡穿孔准备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按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腹腔镜组(58例)和开腹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指标。本研究经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为随机对照研究,注册号为ChiCTR-TRC-11001607。结果两组基线资料
期刊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No.12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行胃癌根治术的25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术中清扫No.12淋巴结的情况,分析No.12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256例患者中男179例,女77例;平均年龄59.2岁。肿瘤位于胃上部24例,中部41例,下部174例,多灶或弥漫分布
期刊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是一类少见肿瘤,近年报道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由于大多数GEP-NEN临床表现出现较晚以及常规肿瘤标记物在GEP-NEN中的局限性,约50%的患者在诊断时肿瘤已为晚期。因此,寻找能对GEP-NEN早期诊断以及准确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循环生物标记物十分重要。本文概述了用于GEP-NEN诊断及疗效评估的循环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传统循环生物标记物包括特异性循环生物标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微创手术却在国内开展的最早,开展的微创手术的种类、数量和难度也逐年提高。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周总光、余佩武和郑树国等教授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腹腔镜胃癌手术和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引领了国内微创外科的规范化发展。未来西部地区应该继续加强微创手术的规范化培训,大力开展微创外科的循证医学研究,为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提供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中国西部胃癌协作组自2011年于重庆成立以来,成员单位已由初期的20余家单位发展为至今的36家协作组成员单位,协作组覆盖中国西部各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在协作组成员单位成立至今的6年时间里,除定期召开协作组年会,还定期开展胃癌规范化治疗巡讲、胃癌微创外科治疗及外科临床研究方法学等培训班,并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参与交流。协作组自2011年即建立中国西部胃癌协作组多中心胃癌数据库。在数据库建立时,借鉴了
期刊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火箭军总医院结直肠外科临床数据库自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术后首次拔尿管时间、尿潴留发生情况及再次留置尿管时间,并分析发生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133例直肠癌患者男性70例,女性63例;中位年龄62(20~79)岁;肿瘤下缘距肛门≤5 cm者58例,> 5~10 cm者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