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马科夫的政治遗产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_1984t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6月26日,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因病逝世,享年85岁。普里马科夫1929年10月出生于基辅。作为世界知名的政治家,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早年从事新闻,中年跨界学术,晚年步入政坛,从对外情报局长、外交部长一路做到总理。当时正值苏联解体初期,新生的俄罗斯痛苦转型,普里马科夫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度的责任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俄罗斯的命运乃至当时重大国际事件的走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湾斡旋:俄罗斯中东外交的奠基者
  普里马科夫是中东问题专家,曾长期在中东工作,能说流利的阿拉伯语,与中东政要多有故交,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结识了伊拉克政治强人萨达姆·侯赛因。1990年,伊拉克大举入侵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逼近伊拉克,海湾地区战云密布。在此危急时刻,普里马科夫临危受命担任戈尔巴乔夫的特使,穿梭于中东各国和西方大国之间,并先后三次亲赴巴格达斡旋危机,曾一度使萨达姆同意撤军。但遗憾的是,由于萨达姆游移不定、并不真诚的态度和西方严惩伊拉克的坚定决心,战争最终未能避免。但普里马科夫杰出的外交才能和高度的责任心依然为世人瞩目。
  俄罗斯的中东政策早已打上了深深的普里马科夫烙印。他一贯反对武装干涉中东事务,支持真诚、负责任的外交对话。他认为,为了解决中东地区的问题,应当尽可能地吸纳利益攸关的地区大国参与其中,制定冲突各方相互妥协的调解方案,而不仅仅是靠“路线图”。在外交实践中,无论是谈判伊核问题、还是解决叙利亚危机,俄罗斯都某种程度上采取了普里马科夫式的“反对武装干涉,积极外交斡旋”的方针。
  晚年的普里马科夫依然关注中东问题,他对“阿拉伯之春”的分析振聋发聩。他认为,20世纪后半叶阿拉伯国家的革命并未终结,人们低估了现代化进程对阿拉伯社会的影响。他曾断言:“不论中东的局势发生怎样根本性的变化,世界都会与这样的事实发生冲突,即为支持一国内部冲突中的某一方而采取外部武装干涉的行为已成为准则。况且这种武装干涉还可能被联合国安理会模棱两可的决议加以神圣化。”
  “毅然转身”:俄罗斯对外政策转折点
  在关于普里马科夫的故事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也许可算那次在大西洋上空的“毅然转身”。1999年3月,时任总理的普里马科夫正在飞往美国访问的途中。当时正值科索沃危机持续发酵,美国随时可能空袭南联盟。飞机飞经爱尔兰上空时,他接到美国副总统戈尔打来的电话,被告知美国军事打击南联盟已不可避免。为表示对美国这一行动的不满,普里马科夫当即下令掉转飞机返回莫斯科。这一“壮举”赢得了俄罗斯国内的一片赞扬,也成为普里马科夫政治生涯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一幕。
  这次“毅然转身”彰显了普里马科夫的外交理念,也是他留给新俄罗斯最宝贵的外交思想遗产。苏联解体后,俄奉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但一厢情愿的政策并未为自身带来多少实惠,西方反而变本加厉地压缩其地缘政治空间。1996年,普里马科夫出任外交部长,有观点认为这是俄罗斯外交的“分水岭”。此后,俄对外战略进入东西方并重的“双头鹰”时代。1998年,叶利钦授予普里马科夫“祖国功勋”勋章,表彰他“始终不渝地在全世界捍卫俄罗斯的利益”。
  普里马科夫是多极世界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主张俄罗斯发挥大国作用,而不是成为西方的“附庸”。他认为,“冷战结束后,两极对抗的世界向多极世界过渡的趋势得到发展”。俄罗斯是世界大国,横跨欧亚两大洲,拥有占世界三分之一强的自然资源,并继承了苏联全部的战略核力量,因此,在维护世界稳定和安全方面理应“充当一个主导角色并参与处理一些具体事务,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普里马科夫指出,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参与,人类很难面对21世纪的挑战,而俄罗斯本身也会成为受害者;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无疑会减轻俄解决国内问题的压力。
  上述观点和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外交实践。从那次“毅然转身”开始,俄罗斯外交逐渐走上了独立自主之路。即便在普里马科夫退休后,普京仍时常前去拜访,听取他对国际事务的看法。
  临危受命:金融危机后出任总理
  普里马科夫的政治生涯并不仅限于外交舞台。1998年8月,俄罗斯遭受金融危机,因应对危机失败,基里延科政府倒台。叶利钦原计划重新启用曾担任过总理的切尔诺梅尔金,但杜马中的反对派拒绝接受,总理提名两次被否决。国家陷入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危机之中。在这种紧迫局势下,9月11日,普里马科夫受命于危难之中,出任政府总理。
  普里马科夫上台后逐步改变原有经济政策,调整私有化的步调,加强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严厉打击借私有化之名掠夺国家财富的行为。这些举措逐步稳定了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形势。1999年,俄经济增长了6.4%,并由此开启了长达十年的增长期,为普京时代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基础。但改革也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普里马科夫与叶利钦的矛盾日益公开,最终在1999年5月被解职。
  普里马科夫在经济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与外交政策的“调头”类似,他对俄经济政策的调整也具有历史性意义。他认为,上世纪90年代俄经济政策的制订者完全是打着自由主义的旗号追求一己私利,他们的政策为贪污、经济犯罪、官员滥用权力创造了条件。所谓的改革使俄罗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经济转轨越走越艰难,对普通民众更是一场灾难。而西方势力出于自身的目的推波助澜。在普里马科夫眼中,国家应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促进其向文明的市场经济转变;国家还应加强对国内生产者的支持;重组银行体系,清理不健全的银行机构;推进税务改革以促进生产发展;理顺私有化秩序,保护战略领域的国有垄断企业。此外,普里马科夫认为,俄罗斯应该摒弃过分依赖原料出口的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上创新型的发展轨道。
  这些思想对俄罗斯的影响十分深远。普京就任总统后的经济政策与普里马科夫的想法十分接近。普里马科夫逝世后,仍有国家杜马议员建议实施他的经济政策,“使俄罗斯摆脱对原料出口的依赖”。
  “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一次次的“临危受命”使普里马科夫的人生可圈可点。在他的葬礼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其称为“卓越的国务活动家”,“为现代俄罗斯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总理梅德韦杰夫视其为所有公职人员的榜样,并感叹“可惜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认为,普里马科夫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拥有一颗“卓越的心”。尽管政见不同,但“私有化之父”丘拜斯在谈到普里马科夫时也毫不吝惜溢美之词,称之为“我们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活动家之一”,“他总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即便这可能损害他自己的利益”。
  许多西方政要也对他高度评价。美国前国务卿、普里马科夫在科索沃问题上的老对手奥尔布赖特在《外交政策》杂志上撰文怀念普里马科夫。她深情回忆了两人的交往历程,尤其是那些撇开翻译的私人交流。在文章的最后,奥尔布赖特写道:“他坚定地捍卫俄罗斯的利益,他爱他的国家。而他又是务实的,明白解决俄美关系中难题的重要性。我怀念那些时光。我会想念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表示:“在世界越来越不稳定的今天,我们都将怀念他明智的忠告。”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所助理研究员)
其他文献
人类自从发生战争以来,就有了情报需求和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被对手称之为“间谍”。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已经有了近代情报意识,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情报准备。这是一个寂静的战场,却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这场战争的结果。  对华谍报战略布局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成立之始,即以对外扩张为基本国策,逐步形成了以征服朝鲜、侵略中国并进一步染指周边亚洲国家的“大陆政策”。在整饬军备的同时,日本处心积虑地展开了对中
地狱客满,恶魔将重返人间。   5月26日下午,31岁的鲁迪·尤金全身赤裸,在迈阿密先驱报大楼旁用18分钟的时间袭击了流浪汉罗纳德·普普。监控录像显示,尤金从阴影里拖出普普,骑在他身上,不顾其蹬踢反抗,咬掉其大部分面孔。最后警方赶到现场将其击毙。  这仿佛是美国热播的“僵尸剧”《行尸走肉》的翻版。据《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尤金之所以出现“僵尸行为”,是因为他之前口服了一种被称为“浴盐”的新型毒
尼日利亚新总统布哈里上任后首访尼日尔、乍得,并于6月11日在首都阿布贾召开地区反恐峰会,接待了贝宁、乍得和尼日尔总统,此后又飞往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参加非盟峰会。如此频繁的出访却独独冷落了邻国喀麦隆。  1994年~2006年,尼喀两国曾因位于边境地区的巴卡西半岛爆发过多次边境冲突。尼日利亚前总统乔纳森不愿借助喀麦隆之力打击“博科圣地”,两国之间的猜忌与日俱增。此外,喀麦隆总统比亚和布哈里还有私人“恩
为了探寻郑和船队的遗迹,我误打误闯进入索马里,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一片天地……    在当今世界,如果说哪个国家最“自由”,最无政府,位于“非洲之角”的索马里当之无愧在那里,陆地上土匪可以横行,海洋上强盗肆意猖獗    提起海盗,   肯尼亚船长大惊失色    我第一次听说索马里海盗是2002年3月初在肯尼亚海岛城市拉木那时为了踏寻郑和在非洲的足迹,我专程从南非去拉木群岛采访在拉木,当地人告诉我索马里
习近平主席对美国的国事访问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何落实此访成果,保持中美关系总体稳定发展的势头,防止再次出现大幅下滑,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局外交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美两国的基本国策都将保持内敛的主要特征。中国正着眼中共十九大以及2016年开始的第13个五年规划,布局下阶段改革发展,将稳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议程,而今后五到十年亦是中国克服“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至
今年4月,美国正式从加拿大手里接棒,担任为期两年的“北极理事会主席国”。8月31日~9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出席“北极事务全球领导力大会”并视察阿拉斯加州北极地区,成为第一位访问该地区的美国总统。  动因  在美国的官方媒体中,奥巴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视察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对策。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个目的:  第一,向外界传达美国重视北极事务的战略决心。近年来,美国接连颁布有关北极
我在本刊前一期《回首东南亚四十年》一文中提到,本人在东南亚国家曾有过四次常驻经历。这四次常驻对我而言,也是四个台阶。第一次(1978~1982,越南使馆)任科员、随员;第二次(1991~1993,越南使馆)任一秘、研究室主任;第三次(1993~1997,新加坡使馆)任一秘、研究室主任、公使衔参赞;第四次(2001~2004,马来西亚使馆)任特命全权大使。  不同时期,有不同历练;不同岗位,有不同收
7月底,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旋风走访英国、以色列和波兰三国。在此期间,罗姆尼对奥巴马时期降温了的美英关系以及混乱的中东局势大加指责,认为奥巴马采取的错误政策导致美国在中东欧地区进退失据,凸显了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尴尬。波兰总统布罗尼斯劳·科莫罗夫斯基随后接过罗姆尼的观点表达了波兰的不满,他指责美国未兑现在波兰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承诺,之后他更在8月15日提出,波兰应该建立自己的导弹防御系统来保卫其
以前的总统虽也出过这样那样的意外,但离任后,都能以令人尊敬的形象留在民众记忆中。仰望前贤,武尔夫不知自己还能否重获尊敬,留芳后世。    德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对内对外代表国家,没有实际行政权。这个职位原本不太惹人关注,但近两年屡屡成为热点。2010年5月,前总统科勒意外辞职引起举国震惊,这个岁末年初,现总统克利斯蒂安·武尔夫又因一桩陈年房贷,惹上没完没了的麻烦。事情出了一个月了,德国人的圣诞节和新
2月24日,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罗照辉在德黑兰与伊朗外交部西亚司总司长纳比扎德赫举行中伊第二轮阿富汗问题磋商,并会见伊朗副外长拉希姆普尔。双方承诺在阿富汗问题上加强沟通,共同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随着阿富汗进入关键转型阶段,包括中国和伊朗在内的地区国家在阿富汗问题上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力求确保阿富汗各项转型顺利进行,为未来阿富汗及地区的长治久安打好基础。  阿富汗进入关键过渡期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