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来了,来到他阔别几十年的家乡,带着他的画和他的爱。
2015年7月8日,“杭州·晨晓的色彩世界展”暨“2015晨晓杭州符号展”开幕式在杭州图书馆展览艺术中心举行。这是著名华裔艺术家晨晓首次在杭州举办艺术展。诗人杨炼作为画展的学术主持,专门从柏林赶来参加画展。
晨晓在新西兰生活了30年,他以个性鲜明的色彩、表现主义的语言表现美、传播美。极具西方色彩的审美形式与中国文人画精神在画面中彼此交织,并以原创性风格回归中国,更以一种从心灵中流淌出来的纯朴情怀展示对大自然、对城市的爱心。
晨晓出生于杭州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家庭。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他收拾起画笔,背上行囊,漂洋过海来到新西兰。新西兰美妙、清新的自然环境和浪漫、唯美的城市文化氛围深深地吸引了晨晓。他思索着自己在这个异域文化环境中的艺术定位。
新西兰,到处都是旖旎的自然风光。在这个世间最美的风景里,晨晓的画笔开始了真实而自然的唯美追寻。他对26年的艺术经历,表述得非常清晰:
“每天都和令人感动的美景遭遇邂逅,我无法做到熟视无睹、无动于衷。
受唯美主义的审美驱使,我的绘画完全忠实于内心的艺术冲动。我画我喜欢的,我喜欢我画的。……
我发现了更美好的色彩世界。我眼前的真实场景、自然界的这些色彩关系,通过我心灵转换,组成了一种无限大的色彩关系,变成一种来自精神中的原创性。”
这是一个足迹遍及全世界的艺术家的真诚表白忠实于现实生活,忠实于内心的艺术冲动。
他将新西兰与中国两个国度的当代艺术精华融合为一体,终于形成了冲击新西兰当代艺术界的“晨晓画风”。
在那块美丽的土地上,晨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和尊重。他长着圆圆胖胖的脸,新西兰举国上下都知道有一个像中国庙宇中佛像脸的中国人,把新西兰的风景、城市画得最传神。他的画看上去天真、唯美,色彩浓烈。他成为新西兰排名最前、作品被收藏率最高的艺术家之一。
如今的晨晓,在新西兰几乎已是国宝级的画家。早在2013年1月,“晨晓的色彩世界”画展就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首展。2013年4月由中国政府主办的“纯风·晨晓的色彩世界”画展开始了全国24城市的巡回展。当时,新西兰总理约翰·基(John Key)特意前来中国参加开幕式。
但来到杭州开展,晨晓始终感到有点忐忑和激奋,这种忐忑来自于一个游子还家时的“近乡情更怯”。
尽管在异乡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自己的作品能否被故乡人民所认知与欢迎?晨晓渴望有个欣慰的答案。晨晓个展的开场白,是从一口有点生疏的杭州话开始的。几句乡音的问候增添了不少亲切感。接着他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作,晨晓是想通过这样的展览,给杭州的父老乡亲交上一份作业,表达他那浓浓的乡情。
许多前来观展的市民说,这样抽象的作品虽然不能完全看懂,但是那些荷花、白堤、六和塔,都能通过独特的色彩一眼辨认出来。画家画的钱塘江、西湖、灵隐寺与你我看到的绝对不同,那并非单纯的写意,细细品味总能让人喜出望外。
晨晓的艺术生涯开始于杭州这座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但他并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方式,而是在色彩的自由表达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无论强烈奔放的色彩感还是简约和谐的构图,充分表达了他内在的情感体验和对这个世界的审美。
对于晨晓绘画艺术的特征,其画展学术主持人杨炼有这样的概括:“贯穿炫目的色彩、大块面的构图,突出而处理独特的主题,每一笔触,都在建构生命的极度欢愉,同时提示生命的敏感与微妙。晨晓创作与传统的关系,与其说是‘颠覆’,不如说是‘挣脱’,跳出已成套路的判断系统,全新地处理自己眼前的经验。”
从1992年起,晨晓游历了全世界40多个国家并在多所世界著名的艺术院校举办讲座与展览,进行艺术交流。随后深居新西兰。
在新西兰,晨晓是唯一一个以华裔艺术家身份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和艺术世界的画家,己在全世界举办了30个艺术展,众多作品被各国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大量画册和作品在西方国家出版和推介。在艺术创作上,晨晓一直致力于探索东方元素与西方艺术精神的关系,并强调多元文化价值观。
“30年前,我离开杭州到国外学习艺术。这些年,杭州在我的脑海里就是这样鲜艳的色彩。”
诚如画家所言,看晨晓的画,总能让人感觉在拥抱大自然,好像走入了一个纯真的色彩世界。
晨晓作品充满着艺术家本人对杭州的特殊情怀。他希望以西方的精神语言与杭州的传统文化进行交流,并与杭州本土艺术有着更深入的对话与碰撞。晨晓作品中的色彩来自于对大自然的真实视觉感知,如此明艳欢快的色彩,给人以独特的难忘印记。
“杭州是我的根,我的艺术世界早就刻上了杭州的烙印,现在我要把我的色彩世界带给杭州,给杭州一个更加明艳的色彩符号。”
艺术家晨晓的话中满是对家乡的深情与挚爱!
2015年7月8日,“杭州·晨晓的色彩世界展”暨“2015晨晓杭州符号展”开幕式在杭州图书馆展览艺术中心举行。这是著名华裔艺术家晨晓首次在杭州举办艺术展。诗人杨炼作为画展的学术主持,专门从柏林赶来参加画展。
晨晓在新西兰生活了30年,他以个性鲜明的色彩、表现主义的语言表现美、传播美。极具西方色彩的审美形式与中国文人画精神在画面中彼此交织,并以原创性风格回归中国,更以一种从心灵中流淌出来的纯朴情怀展示对大自然、对城市的爱心。
晨晓出生于杭州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家庭。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他收拾起画笔,背上行囊,漂洋过海来到新西兰。新西兰美妙、清新的自然环境和浪漫、唯美的城市文化氛围深深地吸引了晨晓。他思索着自己在这个异域文化环境中的艺术定位。
新西兰,到处都是旖旎的自然风光。在这个世间最美的风景里,晨晓的画笔开始了真实而自然的唯美追寻。他对26年的艺术经历,表述得非常清晰:
“每天都和令人感动的美景遭遇邂逅,我无法做到熟视无睹、无动于衷。
受唯美主义的审美驱使,我的绘画完全忠实于内心的艺术冲动。我画我喜欢的,我喜欢我画的。……
我发现了更美好的色彩世界。我眼前的真实场景、自然界的这些色彩关系,通过我心灵转换,组成了一种无限大的色彩关系,变成一种来自精神中的原创性。”
这是一个足迹遍及全世界的艺术家的真诚表白忠实于现实生活,忠实于内心的艺术冲动。
他将新西兰与中国两个国度的当代艺术精华融合为一体,终于形成了冲击新西兰当代艺术界的“晨晓画风”。
在那块美丽的土地上,晨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和尊重。他长着圆圆胖胖的脸,新西兰举国上下都知道有一个像中国庙宇中佛像脸的中国人,把新西兰的风景、城市画得最传神。他的画看上去天真、唯美,色彩浓烈。他成为新西兰排名最前、作品被收藏率最高的艺术家之一。
如今的晨晓,在新西兰几乎已是国宝级的画家。早在2013年1月,“晨晓的色彩世界”画展就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首展。2013年4月由中国政府主办的“纯风·晨晓的色彩世界”画展开始了全国24城市的巡回展。当时,新西兰总理约翰·基(John Key)特意前来中国参加开幕式。
但来到杭州开展,晨晓始终感到有点忐忑和激奋,这种忐忑来自于一个游子还家时的“近乡情更怯”。
尽管在异乡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自己的作品能否被故乡人民所认知与欢迎?晨晓渴望有个欣慰的答案。晨晓个展的开场白,是从一口有点生疏的杭州话开始的。几句乡音的问候增添了不少亲切感。接着他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作,晨晓是想通过这样的展览,给杭州的父老乡亲交上一份作业,表达他那浓浓的乡情。
许多前来观展的市民说,这样抽象的作品虽然不能完全看懂,但是那些荷花、白堤、六和塔,都能通过独特的色彩一眼辨认出来。画家画的钱塘江、西湖、灵隐寺与你我看到的绝对不同,那并非单纯的写意,细细品味总能让人喜出望外。
晨晓的艺术生涯开始于杭州这座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但他并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方式,而是在色彩的自由表达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无论强烈奔放的色彩感还是简约和谐的构图,充分表达了他内在的情感体验和对这个世界的审美。
对于晨晓绘画艺术的特征,其画展学术主持人杨炼有这样的概括:“贯穿炫目的色彩、大块面的构图,突出而处理独特的主题,每一笔触,都在建构生命的极度欢愉,同时提示生命的敏感与微妙。晨晓创作与传统的关系,与其说是‘颠覆’,不如说是‘挣脱’,跳出已成套路的判断系统,全新地处理自己眼前的经验。”
从1992年起,晨晓游历了全世界40多个国家并在多所世界著名的艺术院校举办讲座与展览,进行艺术交流。随后深居新西兰。
在新西兰,晨晓是唯一一个以华裔艺术家身份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和艺术世界的画家,己在全世界举办了30个艺术展,众多作品被各国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大量画册和作品在西方国家出版和推介。在艺术创作上,晨晓一直致力于探索东方元素与西方艺术精神的关系,并强调多元文化价值观。
“30年前,我离开杭州到国外学习艺术。这些年,杭州在我的脑海里就是这样鲜艳的色彩。”
诚如画家所言,看晨晓的画,总能让人感觉在拥抱大自然,好像走入了一个纯真的色彩世界。
晨晓作品充满着艺术家本人对杭州的特殊情怀。他希望以西方的精神语言与杭州的传统文化进行交流,并与杭州本土艺术有着更深入的对话与碰撞。晨晓作品中的色彩来自于对大自然的真实视觉感知,如此明艳欢快的色彩,给人以独特的难忘印记。
“杭州是我的根,我的艺术世界早就刻上了杭州的烙印,现在我要把我的色彩世界带给杭州,给杭州一个更加明艳的色彩符号。”
艺术家晨晓的话中满是对家乡的深情与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