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针对“好奇”心理,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练欲望
学生在教师指令下学习远撑前滚翻动作往往是枯燥的,学生一般不感兴趣。教师应针对学生(水平四)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发其探究的兴趣,让他们认真地去观察、倾听和思考,从而产生积极尝试和学会的欲望。
在学习远撑前滚翻动作之前,笔者向学生讲述了小明被路上的石头绊倒而摔坏了腿,导致体育课请假的故事,又提出“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一片茫然时,笔者趁热打铁:夸张地昂着头向前面离垫子半米远的实心球走去,在脚碰到实心球、身体向前倒的瞬间,顺势手撑向远端,做了一个滚翻动作。此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啧啧称奇,热烈地鼓掌。笔者两手一摊:“你们看,这样还能摔着自己吗?如果我们学会它,就再也不会像小明那样了。”于是,学生一改复习前滚翻时牢骚不断的情况,跃跃欲试,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引入情境创设,使得学生对所学技能有了明确的方向,即能够切实解决自身生活中所遇到的安全问题,而不仅仅是技术动作掌握本身,密切联系了教学与实际生活。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技能的目的和作用的理解,有效地激发了其学练的积极性。
二、针对“好动”心理,实行“动学” 融合,精力合理释放
初二的学生精力旺盛,普遍好动,“闲暇”之余喜欢互相疯闹,易破坏课堂纪律,影响学练效果。能否考虑将学生的好动和学习技术动作巧妙融合在一起,让好动不仅不影响课堂秩序,反而有助于技术动作的学习?
笔者改变以往垫子一般由教师自己动手或指挥学生提前摆放的做法,引导各组按照自己组的想法自己动手动脑尝试设计场地。首先提示学生:“我们能否使用垫子设计一个‘向下的斜坡’,给完成动作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使其滚翻得更容易一些呢?”各小组开始投入紧張的设计中,有出主意的,有动手的,表现得非常积极。很快就有学生将小垫子放在大垫子下,形成了斜坡。
在随后的“由坡底向坡上滚动体验加大双腿蹬地力量完成前滚翻、双手远撑才能完成前滚翻、不断增加手远撑距离”等练习场地都是由学生自己设计和摆放的。那些爱疯闹的学生表现尤为积极,课堂秩序大为好转。此时,对该部分学生辅之以点名表扬,学生的学练积极性大大增加。这样做,不仅让那些管不住自己、干扰课堂秩序的好动的学生获得了更多展示自己较强动手能力的舞台,有正事可干,旺盛的精力得到了合理的释放,而且让大家在自己设计的场地上体验、思考和练习,学生感到新颖、有趣,获得了认可,激发了学练兴趣。
三、针对“好胜”心理,实行多维评价,满足成功渴望
初中生好胜心强,渴望获得成功体验和其他学生的肯定。在以往课堂比赛展示环节,各组派出的代表一般都是学优生,大部分学生只能当观众,获得的展示机会较少,鲜有成功体验,学练积极性不高。而且,比赛内容也多限制在技术学习层面,学生能获得成功体验的渠道比较少,好胜心理得不到满足,易出现消极和被动学习的情况。
1.分层展示评价。笔者要求组长随时掌控和了解本组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个人的能力排出名次。在展示时,根据技术掌握的难易程度分层次展示评价。如,在复习前滚翻阶段让各组5号或6号选手同台展示;在短距离远撑前滚翻学习后,让3号或4号选手展示;在大多数学生能独立完成动作后,让各组1号或2号选手展示。这样,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展示平台和机会,比较容易获得成功体验。同时,由于各组展示的学生数量增多,水平自然参差不齐,但是,此时的比赛不仅代表个人,还意味着团队的荣誉。因此,大家都担心拖了小组的后腿,学优生积极帮助学困生,互学共促,共同提高。
2.拓宽评价渠道。通过设置一些既有利于技能学习,又能展示学生各种才能的比赛项目,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满足其好胜心。如,将场地设计变成小组之间的比赛:看哪一组设计得又快又实用。对每一次设计,教师与学生一起评选“最优组”,“最优组”组内评选一名“设计之星”。这样,也给了那些技术动作不扎实,但善于动手动脑、创新能力强的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充分挖掘了学生各种才能和特长,使他们在获得别样成功体验的同时,又提高了技术学习的积极性。
—于文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三里河中学,
264400);尹耀(山东省乳山市西苑学校,264500)整理
学生在教师指令下学习远撑前滚翻动作往往是枯燥的,学生一般不感兴趣。教师应针对学生(水平四)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发其探究的兴趣,让他们认真地去观察、倾听和思考,从而产生积极尝试和学会的欲望。
在学习远撑前滚翻动作之前,笔者向学生讲述了小明被路上的石头绊倒而摔坏了腿,导致体育课请假的故事,又提出“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一片茫然时,笔者趁热打铁:夸张地昂着头向前面离垫子半米远的实心球走去,在脚碰到实心球、身体向前倒的瞬间,顺势手撑向远端,做了一个滚翻动作。此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啧啧称奇,热烈地鼓掌。笔者两手一摊:“你们看,这样还能摔着自己吗?如果我们学会它,就再也不会像小明那样了。”于是,学生一改复习前滚翻时牢骚不断的情况,跃跃欲试,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引入情境创设,使得学生对所学技能有了明确的方向,即能够切实解决自身生活中所遇到的安全问题,而不仅仅是技术动作掌握本身,密切联系了教学与实际生活。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技能的目的和作用的理解,有效地激发了其学练的积极性。
二、针对“好动”心理,实行“动学” 融合,精力合理释放
初二的学生精力旺盛,普遍好动,“闲暇”之余喜欢互相疯闹,易破坏课堂纪律,影响学练效果。能否考虑将学生的好动和学习技术动作巧妙融合在一起,让好动不仅不影响课堂秩序,反而有助于技术动作的学习?
笔者改变以往垫子一般由教师自己动手或指挥学生提前摆放的做法,引导各组按照自己组的想法自己动手动脑尝试设计场地。首先提示学生:“我们能否使用垫子设计一个‘向下的斜坡’,给完成动作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使其滚翻得更容易一些呢?”各小组开始投入紧張的设计中,有出主意的,有动手的,表现得非常积极。很快就有学生将小垫子放在大垫子下,形成了斜坡。
在随后的“由坡底向坡上滚动体验加大双腿蹬地力量完成前滚翻、双手远撑才能完成前滚翻、不断增加手远撑距离”等练习场地都是由学生自己设计和摆放的。那些爱疯闹的学生表现尤为积极,课堂秩序大为好转。此时,对该部分学生辅之以点名表扬,学生的学练积极性大大增加。这样做,不仅让那些管不住自己、干扰课堂秩序的好动的学生获得了更多展示自己较强动手能力的舞台,有正事可干,旺盛的精力得到了合理的释放,而且让大家在自己设计的场地上体验、思考和练习,学生感到新颖、有趣,获得了认可,激发了学练兴趣。
三、针对“好胜”心理,实行多维评价,满足成功渴望
初中生好胜心强,渴望获得成功体验和其他学生的肯定。在以往课堂比赛展示环节,各组派出的代表一般都是学优生,大部分学生只能当观众,获得的展示机会较少,鲜有成功体验,学练积极性不高。而且,比赛内容也多限制在技术学习层面,学生能获得成功体验的渠道比较少,好胜心理得不到满足,易出现消极和被动学习的情况。
1.分层展示评价。笔者要求组长随时掌控和了解本组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个人的能力排出名次。在展示时,根据技术掌握的难易程度分层次展示评价。如,在复习前滚翻阶段让各组5号或6号选手同台展示;在短距离远撑前滚翻学习后,让3号或4号选手展示;在大多数学生能独立完成动作后,让各组1号或2号选手展示。这样,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展示平台和机会,比较容易获得成功体验。同时,由于各组展示的学生数量增多,水平自然参差不齐,但是,此时的比赛不仅代表个人,还意味着团队的荣誉。因此,大家都担心拖了小组的后腿,学优生积极帮助学困生,互学共促,共同提高。
2.拓宽评价渠道。通过设置一些既有利于技能学习,又能展示学生各种才能的比赛项目,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满足其好胜心。如,将场地设计变成小组之间的比赛:看哪一组设计得又快又实用。对每一次设计,教师与学生一起评选“最优组”,“最优组”组内评选一名“设计之星”。这样,也给了那些技术动作不扎实,但善于动手动脑、创新能力强的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充分挖掘了学生各种才能和特长,使他们在获得别样成功体验的同时,又提高了技术学习的积极性。
—于文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三里河中学,
264400);尹耀(山东省乳山市西苑学校,26450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