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习惯用笔说话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是用笔说话。”简单地说即“我手写我口”,写自己想说的话、爱说的话。可是,为什么绝大数同学生活中口若悬河,作文时就收肠刮肚般的艰辛难熬因为,我们都还不太习惯用“笔”说话。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这些习惯用口头表达的内容,都用文字的形式记写下来,那么久而久之用笔说话就非难事了。所以,笔者认为,要想激发学生自主写作的兴趣,转变“作文其实就是用笔说话”这一思维非常重要。
二、学会留心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很多学生写作文,缺少真情,语言干瘪,其根本原因就是手头缺少生活素材,没有“真事”,缺乏“发现”。生活素材在哪里顾名思义,生活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里。只要留心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写的素材。要留心生活,教师需要做到:
(一)激发观察兴趣
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学生怕写作文,觉得没什么可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对四周事物的观察,没有积累的习惯造成的。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对周围的一切要多长“心眼”,多留意,从中猎取写作时所需要的材料。如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要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笔者为了使学生的观察养成习惯,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随笔,隔周抽查一次,并进行讲评。因为随笔能给他们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嫌多;点点滴滴几十字,不嫌少;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二)鼓励察后思考
生活天宇,浩渺广阔,人生世相,光怪陆离,美丑善恶并存,悲喜哀乐共生。生活本是五色草,七色花,只要用心去感悟思考,就能发现“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到处都是可写之物,物物都能生发妙文。
所以,观察后的思考非常重要。“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个材料,思考的角度不同,立意不同,深浅不同。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观察后思考,要求他们多问几个“什么”。生活的哲理,对普通人而言,肯定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往往会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如同进山寻宝,却不知宝在何处,只好叹道“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倘多问几个“什么”,则往往能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蕴含的思想和哲理慢慢显露。例如下列问题:这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事情这事情能表现人物什么思想感情这事情的性质是什么这事情将有什么结果千万不能就事论事,就景写景,只有深入思考,才会有“老树开新花”的惊喜。有了这样的突破,写作文就是“拿手戏”了,还会“惧而远之”吗
三、努力写出真情
托尔斯泰说过,优秀的作家都是蘸着自己的血肉写出来的,真诚的文章是从作者的心里流出来的,而不是硬挤出来的。只有真正动了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东西。一篇作文,没有真情实感,就好比人没有了灵魂,失去了生命力。可见,“真情实感”就是文章的生命。
可是,时下一些学生受时风的影响,受利益的驱动,为文造情,无病呻吟,过于矫饰;一些同学作文内容枯竭,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有的虽然会为一些事物感动,但是表达时忽略真情实感,等等。所以,笔者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要求他们以一种真诚的态度,努力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每一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可能有些事看起来很平淡不起眼,但如果我们不去用心品味,即使经历了、存在了,那么我们也会浑然不知。导致作文时提笔便觉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要么只是一纸肤浅的文字而已,缺少真情,很假很做作。相信学生只要静下心来,认真琢磨品味一下自己经历的事情,发表出自真实认识的看法,抒发发自肺腑的情感,肯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是用笔说话。”简单地说即“我手写我口”,写自己想说的话、爱说的话。可是,为什么绝大数同学生活中口若悬河,作文时就收肠刮肚般的艰辛难熬因为,我们都还不太习惯用“笔”说话。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这些习惯用口头表达的内容,都用文字的形式记写下来,那么久而久之用笔说话就非难事了。所以,笔者认为,要想激发学生自主写作的兴趣,转变“作文其实就是用笔说话”这一思维非常重要。
二、学会留心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很多学生写作文,缺少真情,语言干瘪,其根本原因就是手头缺少生活素材,没有“真事”,缺乏“发现”。生活素材在哪里顾名思义,生活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里。只要留心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写的素材。要留心生活,教师需要做到:
(一)激发观察兴趣
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学生怕写作文,觉得没什么可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对四周事物的观察,没有积累的习惯造成的。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对周围的一切要多长“心眼”,多留意,从中猎取写作时所需要的材料。如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要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笔者为了使学生的观察养成习惯,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随笔,隔周抽查一次,并进行讲评。因为随笔能给他们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嫌多;点点滴滴几十字,不嫌少;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二)鼓励察后思考
生活天宇,浩渺广阔,人生世相,光怪陆离,美丑善恶并存,悲喜哀乐共生。生活本是五色草,七色花,只要用心去感悟思考,就能发现“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到处都是可写之物,物物都能生发妙文。
所以,观察后的思考非常重要。“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个材料,思考的角度不同,立意不同,深浅不同。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观察后思考,要求他们多问几个“什么”。生活的哲理,对普通人而言,肯定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往往会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如同进山寻宝,却不知宝在何处,只好叹道“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倘多问几个“什么”,则往往能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蕴含的思想和哲理慢慢显露。例如下列问题:这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事情这事情能表现人物什么思想感情这事情的性质是什么这事情将有什么结果千万不能就事论事,就景写景,只有深入思考,才会有“老树开新花”的惊喜。有了这样的突破,写作文就是“拿手戏”了,还会“惧而远之”吗
三、努力写出真情
托尔斯泰说过,优秀的作家都是蘸着自己的血肉写出来的,真诚的文章是从作者的心里流出来的,而不是硬挤出来的。只有真正动了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东西。一篇作文,没有真情实感,就好比人没有了灵魂,失去了生命力。可见,“真情实感”就是文章的生命。
可是,时下一些学生受时风的影响,受利益的驱动,为文造情,无病呻吟,过于矫饰;一些同学作文内容枯竭,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有的虽然会为一些事物感动,但是表达时忽略真情实感,等等。所以,笔者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要求他们以一种真诚的态度,努力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每一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可能有些事看起来很平淡不起眼,但如果我们不去用心品味,即使经历了、存在了,那么我们也会浑然不知。导致作文时提笔便觉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要么只是一纸肤浅的文字而已,缺少真情,很假很做作。相信学生只要静下心来,认真琢磨品味一下自己经历的事情,发表出自真实认识的看法,抒发发自肺腑的情感,肯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