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人民币升值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从国内宏观因素、国际收支、贸易政策和可贸易品的生产力等方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加以分析。
【关键词】 人民币 升值压力
当前,人民币币值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但也承受着巨大的国际国内压力,美国日本等国一直拿人民币做文章,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给我国政府施压。世界投资巨鳄也纷纷来套钱,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那么,人民币升值压力究竟来自何处?我们可以从国内宏观因素、国际收支、贸易政策和可贸易品的生产力等方面来加以分析。
1. 宏观因素
首先,国内储蓄大大超过投资,资本过剩,外向型经济和单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已经走到尽头,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剩,而急需发展的国防与战略产业,环境保护产业,因无短期利润而投资不足,过剩资本大量流出国外,表现为资本净外流。二是农民收入降低,城市工人下岗,缺乏购买力;两极分化严重造成消费和产业断层,使大多数消费品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三是外资因优惠政策,进一步挤垮国内企业,并拖累国内银行,而企业破产清算,在银行就表现为通货紧缩。外资企业是以外资银行为基础的,因此,国内通货紧缩不会结束。四是通货紧缩使市场价格持续下降,人民币购买力提高。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人民币必定对外币升值。而对外升升值,将进一步加剧国内通货紧缩。国家如果继续购买外汇,不让人民币升值,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资本外流。
2. 国际收支情况
最近一个时期,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多,似乎通过人民币升值,压制了中国的出口,西方国家的日子就好过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中国人拿着微薄的工资,省吃俭用,廉价地向世界提供货物,让西方国家买便宜货不是好事吗?为什么还要受到指责?究其原因,任何事情都有个界限。当你的商品廉价到极点时,其他国家的产品便受到了挤压,企业便难以运转,雇员便难以获得收入,经济便出现问题,政府便会出面干预。由此看,当今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自由贸易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只是一个动听的幌子或者说是某些人别有用心散布的一种功利理论。
由此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原始压力并非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有关贸易集团,主要是日本、欧盟和美国,其后才转向市场导致热钱进入。
先看美国。中美贸易摩擦已有多年,关键在于两国的贸易差額,虽然两国统计不同使贸易差额结果不一样,但都反映出中美贸易长期顺差且不断扩大的趋势。从美国经济的经济结构来看,对外贸易只是美国经济的一小部分,中美贸易是其中更小一部分,中美贸易差额变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很小,并不会构成美国经济长期的发展障碍。所以,人民币汇率调整对美国经济没多大的实际影响,来自美国的压力其实更可能是某些利益集团的活动结果,但是中美贸易长期而稳定增长的顺差是压力的基础。美元升值被认为是美国经济项目赤字不断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消除经常项目赤字成了美国政府最为头疼的事。自2002年初,美元开始逐步而有秩序地贬值。这在很多美国经济学家看来,是美元汇率的纠正过程,有利于抑制经常项目赤字的扩大。所以,美元价值的纠正并不包括对人民币的纠正。因此,美国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美元还应实现第二波贬值,并且应该扩大所包含的货币范围。再看日本和欧盟。中日的贸易收支基本平衡,所以没有国际收支的贸易压力,他们要求人民币升值是处于其他方面的原因。而中国对欧盟贸易并没有很大的顺差,但近两年一直有扩大贸易顺差的趋势,加上欧元近期的升值,就引起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由上面的结果可知,如果单从国际收支的贸易项目看,来自美国的压力是真实的,而日本和欧盟的压力相对美国就并非真实。
3. 贸易政策和可贸易品实际生产力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的出口导向型外贸政策,其实质是将国内需求不足的供给通过外贸来实现,以保证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该政策实施的结果是低价出口。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后,出口的目的变成了输出过剩需求,而维持这一结果的重要支撑政策之一是出口退税,以使出口成本降低。应该说,这套外贸政策及其结果是造成了主要外贸国对中国批评的根源,无论是输出通货紧缩或要求人民币升值,都与中国大量外汇储备和低价出口政策相关。历史的经验表明,这种带有一定重商主义倾向的外贸政策是引起外贸争端和保护主义盛行的导火索。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本国与全球利益均需考虑,平衡国际收支的外贸政策更容易得到认同。
另外,出口商品生产力的提高,是导致该国可贸易品价格相对于其他国家类似产品价格下降的重要因素,而且这种价格下跌具有一定的自我强化效应,即:生产力提高-出口价格下跌-出口增加-生产扩大-生产力再提高。如果一国经济出现了该效应,而又没有相应地开放国内市场以增加进口,则要维持原有汇率体系是不可能的,因为该国的确在输出通货紧缩,使其它国家外贸受损。但用该理论来简单套用中国却并不正确,因为中国出口的更多是多是传统产品,其利润空间很小,商品低价源自劳动力的低成本,故劳动生产率也不可能大幅提高,中国输出通货紧缩一说并不成立。
我国对于人民币升值的担心则在于: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内生产企业遭到进一步打击。通货紧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会导致财政危机、外汇危机和货币危机,那时通货紧缩就转变为恶性通货膨胀,最终导致人民币大幅度贬值。
参考文献:
[1] 张纯威.人民币升值预期的经济效应[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04).
[2] 栗军.关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3).
[3] 何沙.人民币汇率与国内物价水平的相关理论与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03).
(作者单位:本钢采购中心)
【关键词】 人民币 升值压力
当前,人民币币值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但也承受着巨大的国际国内压力,美国日本等国一直拿人民币做文章,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给我国政府施压。世界投资巨鳄也纷纷来套钱,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那么,人民币升值压力究竟来自何处?我们可以从国内宏观因素、国际收支、贸易政策和可贸易品的生产力等方面来加以分析。
1. 宏观因素
首先,国内储蓄大大超过投资,资本过剩,外向型经济和单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已经走到尽头,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剩,而急需发展的国防与战略产业,环境保护产业,因无短期利润而投资不足,过剩资本大量流出国外,表现为资本净外流。二是农民收入降低,城市工人下岗,缺乏购买力;两极分化严重造成消费和产业断层,使大多数消费品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三是外资因优惠政策,进一步挤垮国内企业,并拖累国内银行,而企业破产清算,在银行就表现为通货紧缩。外资企业是以外资银行为基础的,因此,国内通货紧缩不会结束。四是通货紧缩使市场价格持续下降,人民币购买力提高。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人民币必定对外币升值。而对外升升值,将进一步加剧国内通货紧缩。国家如果继续购买外汇,不让人民币升值,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资本外流。
2. 国际收支情况
最近一个时期,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多,似乎通过人民币升值,压制了中国的出口,西方国家的日子就好过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中国人拿着微薄的工资,省吃俭用,廉价地向世界提供货物,让西方国家买便宜货不是好事吗?为什么还要受到指责?究其原因,任何事情都有个界限。当你的商品廉价到极点时,其他国家的产品便受到了挤压,企业便难以运转,雇员便难以获得收入,经济便出现问题,政府便会出面干预。由此看,当今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自由贸易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只是一个动听的幌子或者说是某些人别有用心散布的一种功利理论。
由此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原始压力并非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有关贸易集团,主要是日本、欧盟和美国,其后才转向市场导致热钱进入。
先看美国。中美贸易摩擦已有多年,关键在于两国的贸易差額,虽然两国统计不同使贸易差额结果不一样,但都反映出中美贸易长期顺差且不断扩大的趋势。从美国经济的经济结构来看,对外贸易只是美国经济的一小部分,中美贸易是其中更小一部分,中美贸易差额变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很小,并不会构成美国经济长期的发展障碍。所以,人民币汇率调整对美国经济没多大的实际影响,来自美国的压力其实更可能是某些利益集团的活动结果,但是中美贸易长期而稳定增长的顺差是压力的基础。美元升值被认为是美国经济项目赤字不断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消除经常项目赤字成了美国政府最为头疼的事。自2002年初,美元开始逐步而有秩序地贬值。这在很多美国经济学家看来,是美元汇率的纠正过程,有利于抑制经常项目赤字的扩大。所以,美元价值的纠正并不包括对人民币的纠正。因此,美国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美元还应实现第二波贬值,并且应该扩大所包含的货币范围。再看日本和欧盟。中日的贸易收支基本平衡,所以没有国际收支的贸易压力,他们要求人民币升值是处于其他方面的原因。而中国对欧盟贸易并没有很大的顺差,但近两年一直有扩大贸易顺差的趋势,加上欧元近期的升值,就引起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由上面的结果可知,如果单从国际收支的贸易项目看,来自美国的压力是真实的,而日本和欧盟的压力相对美国就并非真实。
3. 贸易政策和可贸易品实际生产力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的出口导向型外贸政策,其实质是将国内需求不足的供给通过外贸来实现,以保证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该政策实施的结果是低价出口。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后,出口的目的变成了输出过剩需求,而维持这一结果的重要支撑政策之一是出口退税,以使出口成本降低。应该说,这套外贸政策及其结果是造成了主要外贸国对中国批评的根源,无论是输出通货紧缩或要求人民币升值,都与中国大量外汇储备和低价出口政策相关。历史的经验表明,这种带有一定重商主义倾向的外贸政策是引起外贸争端和保护主义盛行的导火索。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本国与全球利益均需考虑,平衡国际收支的外贸政策更容易得到认同。
另外,出口商品生产力的提高,是导致该国可贸易品价格相对于其他国家类似产品价格下降的重要因素,而且这种价格下跌具有一定的自我强化效应,即:生产力提高-出口价格下跌-出口增加-生产扩大-生产力再提高。如果一国经济出现了该效应,而又没有相应地开放国内市场以增加进口,则要维持原有汇率体系是不可能的,因为该国的确在输出通货紧缩,使其它国家外贸受损。但用该理论来简单套用中国却并不正确,因为中国出口的更多是多是传统产品,其利润空间很小,商品低价源自劳动力的低成本,故劳动生产率也不可能大幅提高,中国输出通货紧缩一说并不成立。
我国对于人民币升值的担心则在于: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内生产企业遭到进一步打击。通货紧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会导致财政危机、外汇危机和货币危机,那时通货紧缩就转变为恶性通货膨胀,最终导致人民币大幅度贬值。
参考文献:
[1] 张纯威.人民币升值预期的经济效应[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04).
[2] 栗军.关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3).
[3] 何沙.人民币汇率与国内物价水平的相关理论与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03).
(作者单位:本钢采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