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会从人文精神教育的时代内涵、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以及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施策略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培养方法探讨
引言
学校作为专门培养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机构,为人文精神的发扬与培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完全可以在学生在校期间,有计划地、有意识地、科学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语文学科作为承载人文精神最重要的、最主要的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的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人文精神、学习人文精神、张扬人文精神,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这无疑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的难题与严峻的考验。
一、人文精神教育的时代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贯穿古今中外的精神,每一种人文精神都代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教育观念,人文精神不仅存在中西差异,而且在时代的变迁中,每一种人文精神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和西方人文教育进行一下梳理,以便我们能够更清楚、更客观地对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理解。
1. 中国古代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中,要想找到“人文”一词的根源,我们可以追溯到《周易·贲卦·传》,“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一句就道出了儒家文化的精神主旨,即人文精神。虽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丰富多样,但是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对人文精神的发扬,始终是各个历史时期、各家各派的共同目标,注重人文教育,倡导人文关怀,已达到社会群体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大同社会,是儒家教育的美好理想,也是我们今天所应追求和实现的。
2. 西方以关注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为主的人文精神教育
一直以来,西方文明就对人文精神的教育非常的重视,在古希腊时期,罗塔戈拉就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其主要是提倡万物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强调一个人要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其开放的及教学方式和人性化的教学体验,使人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自由发展和张扬。文艺复兴时期,为了唤醒人们迫封建宗教所压制的人性,人文主义者积极倡导人文精神,鼓励人们以人性来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宗教统治,使人们重新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在近代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则主张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观念,让人的才能、志趣、理性等多向度均衡发展,使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得到辩证的统一。总之,自由、平等、博爱、宽容、尊严等是西方文化中主要倡导的人文教育,其对人应多种造诣全面发展的主张,正是我们教育中所缺少的,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1. 语文的课程性质要求在教学中充满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可以说是人文精神最重要的载体,语文课程内容的形象信息、历史风云事件、人物際遇等都包含着各种人文精神,相比其他学科的文本,语文课程能够用最生动的语言、最感人的话语将人类的人文传统、人文风气、人文习俗所描述出来。每一文本的阅读,都渗透着中华读者和作者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民族情绪,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就可以对着文本中的人文情趣和人文品格来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己的人文精神。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充分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情趣和人文品格,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2. 语文教学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如今的世界,现代化是其必然的走向,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主流趋势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促使全球范围内的人才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在受教育阶段,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说是当今时代所要求的,为了培养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语文教学方式及内容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语文课文中的爱国情操、文人修养、民族文化等,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三、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施策略
1. 科学地引导学生吸收教材内容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教育可以说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因此,教师本身就要充满丰富的人文精神,在教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中,教师不能采用哪种无脑讲解灌输的方式,上课时要做到思维活跃、旁征博引,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做出不同的解释,善于发掘教材中的精神营养,然后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吸收这种精神营养。
2. 创设理解、宽容、尊重的课堂氛围
人文精神本身就提倡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所以教师在传达人文精神时,不能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应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做到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造就宽容,如果教师能够创造一种宽容、理解、尊重的课堂氛围,将有利于学生的真实体现,而不只是教师思想的翻版。
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关注,进而提升到对整个人类的关注,对他人给予理解与尊重,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彼此宽容理解、互相尊重的课堂氛围,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理解与发扬非常重要。
结语
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人才。但是,面对人文精神逐渐被遗忘这一种社会现状,如何培养和发扬人文精神已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和现有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理性地、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习人文精神,体会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培养方法探讨
引言
学校作为专门培养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机构,为人文精神的发扬与培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完全可以在学生在校期间,有计划地、有意识地、科学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语文学科作为承载人文精神最重要的、最主要的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的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人文精神、学习人文精神、张扬人文精神,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这无疑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的难题与严峻的考验。
一、人文精神教育的时代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贯穿古今中外的精神,每一种人文精神都代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教育观念,人文精神不仅存在中西差异,而且在时代的变迁中,每一种人文精神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和西方人文教育进行一下梳理,以便我们能够更清楚、更客观地对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理解。
1. 中国古代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中,要想找到“人文”一词的根源,我们可以追溯到《周易·贲卦·传》,“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一句就道出了儒家文化的精神主旨,即人文精神。虽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丰富多样,但是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对人文精神的发扬,始终是各个历史时期、各家各派的共同目标,注重人文教育,倡导人文关怀,已达到社会群体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大同社会,是儒家教育的美好理想,也是我们今天所应追求和实现的。
2. 西方以关注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为主的人文精神教育
一直以来,西方文明就对人文精神的教育非常的重视,在古希腊时期,罗塔戈拉就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其主要是提倡万物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强调一个人要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其开放的及教学方式和人性化的教学体验,使人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自由发展和张扬。文艺复兴时期,为了唤醒人们迫封建宗教所压制的人性,人文主义者积极倡导人文精神,鼓励人们以人性来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宗教统治,使人们重新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在近代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则主张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观念,让人的才能、志趣、理性等多向度均衡发展,使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得到辩证的统一。总之,自由、平等、博爱、宽容、尊严等是西方文化中主要倡导的人文教育,其对人应多种造诣全面发展的主张,正是我们教育中所缺少的,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1. 语文的课程性质要求在教学中充满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可以说是人文精神最重要的载体,语文课程内容的形象信息、历史风云事件、人物際遇等都包含着各种人文精神,相比其他学科的文本,语文课程能够用最生动的语言、最感人的话语将人类的人文传统、人文风气、人文习俗所描述出来。每一文本的阅读,都渗透着中华读者和作者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民族情绪,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就可以对着文本中的人文情趣和人文品格来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己的人文精神。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充分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情趣和人文品格,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2. 语文教学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如今的世界,现代化是其必然的走向,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主流趋势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促使全球范围内的人才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在受教育阶段,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说是当今时代所要求的,为了培养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语文教学方式及内容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语文课文中的爱国情操、文人修养、民族文化等,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三、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施策略
1. 科学地引导学生吸收教材内容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教育可以说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因此,教师本身就要充满丰富的人文精神,在教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中,教师不能采用哪种无脑讲解灌输的方式,上课时要做到思维活跃、旁征博引,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做出不同的解释,善于发掘教材中的精神营养,然后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吸收这种精神营养。
2. 创设理解、宽容、尊重的课堂氛围
人文精神本身就提倡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所以教师在传达人文精神时,不能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应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做到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造就宽容,如果教师能够创造一种宽容、理解、尊重的课堂氛围,将有利于学生的真实体现,而不只是教师思想的翻版。
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关注,进而提升到对整个人类的关注,对他人给予理解与尊重,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彼此宽容理解、互相尊重的课堂氛围,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理解与发扬非常重要。
结语
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人才。但是,面对人文精神逐渐被遗忘这一种社会现状,如何培养和发扬人文精神已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和现有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理性地、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习人文精神,体会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