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个孩子一个“爹”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engwa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8日下午,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三下乡”慰问演出“凝聚每份爱,《同一首歌》特别节目”在三台县梓锦广场举行。
  “四川省十佳慈善之星”、“感动绵阳人物”叶树元和他的几位“女儿”也出现在演出现场。
  没有过多的语言,朴实的叶树元被几位“女儿”包围着。这几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女儿”是特地到三台来看望他们的“父亲”的。“爸爸,您辛苦了。您是我们的骄傲,您是我们的榜样。”他的一位“女儿”在现场说出了这样的心里话。看到劳累疲惫的“爸爸”,“女儿”们给叶树元送来了雨靴和手套。几分钟的时间,叶树元和“女儿”们多次相拥而泣。
  那一刻,5000多名观众眼含泪光,共同感受超越血缘的人间真情。
  “我们在这里见证人间大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感动地说:“我们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下真情,我们相信,只要有爱,就有无限的希望!”
  
  17年无私资助48名贫困孩子梦想成真
  
  1992年8月,叶树元从报纸上看到一则少数民族地区女童失学的报道,因为自己也是一位女儿的父亲,心痛中的叶树元立即决定资助一位少数民族贫困女童,用事实告诉那里的乡亲,女孩也是民族的希望。
  通过凉山州团委“希望工程”办公室牵线,叶树元与即将辍学的彝族女孩呷觉伍甲结成了对子。伍甲的父亲常年卧病在床,家境十分困难。叶树元寄去500元学费和50元钱的生活费,很快,就收到伍甲的回信。这个懂事的孩子,在信中亲切地叫叶树元“阿爸”,还让“阿爸”少给她寄一个月生活费,因为她被评为“三好学生”,有70元奖学金……叶树元被小伍甲纯真的心感动了,也从小伍甲身上看到了希望。此后每个月,叶树元都准时给伍甲寄生活费,勉励她好好学习。
  1995年暑假,叶树元决定到凉山州喜德县北山乡看望从未谋面的“女儿”。从西昌到北山不通车,山路崎岖难行,叶树元边走边问,整整步行了8个多小时才看到伍甲家那间土坯茅草房。这天夜里,伍甲家的院坝成了欢乐的海洋。远近的乡亲都擎着火把赶来了,院坝里燃起了熊熊篝火,全村入围着叶树元“父女”唱歌跳舞,家境稍好的乡亲还端来了砣砣肉。
  大凉山之行像一支火把,点燃了贫困孩子求学的希望。回到三台县不久。叶树元又资助了呷觉阿加和贾巴子尔两个女孩。1998年暑假,已考入西昌师范学校的伍甲写了一篇《我的父亲》发表在《凉山日报》上。伍甲没有想到,正是她这篇充满父女深情的文章,彻底改变了叶树元的命运。文章经多次转载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引起了很大反响,有读者写信向这对“父女”表达敬佩之情,也有同样面临辍学的少数民族孩子写信来寻求资助……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叶树元17年来先后资助了凉山州和云南民族地区的彝族、傣族、傈僳族、哈尼族和汉族等6个民族的48个贫困孩子上学。在收到叶树元这位汉族叔叔寄去的学费和生活费后,孩子们感动了,他们都亲切地叫他“阿爸”和“爹爹”。
  
  为圆孩子上学梦22万元欠债让他家徒四壁
  
  17年来,为圆48个孩子的上学梦,叶树元耗尽50多万元资金,而他舍不得买一瓶矿泉水喝,从来没有穿过上百元的衣服。孩子们要继续读书,叶树元即使节衣缩食,也无力支撑。一套仅50平方米的房子卖了,陪伴一家人多年的家具卖了,唯一值钱的一张床也卖了,他一家已经陷入家徒四壁的境地。如今他已欠债22万元,仍住着租借的房子,却不愿让一个孩子失学。
  爱心还在延续。叶树元给被资助的孩子写回信,告诉孩子们,别担心,有阿爸在,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为了保证孩子们上学,叶树元委托侄女开了花店,和家中的亲戚承包了几亩花圃地。他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在帮助贫困孩子上。为了节约资金,他经常早上天不亮就蹬三轮车去宾馆茶楼送盆景,冷清清的马路上留下了他单薄清瘦的身影。往往劳动到晚上10点以后才能回家自己煮饭吃……但他却丝毫没有耽搁自己的工作。在工作时间,他依然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岗位,工作一丝不苟,屡获佳绩。为此,他付出了超过常人几倍的精力。如今54岁、正值壮年的他已经满头华发,俨然一位花甲老人。但他却从没有过放弃资助孩子们读书的念头,而是越干越有劲。
  叶树元忘我劳动,省吃俭用,终于积劳成疾。2001年7月,叶树元腹部疼痛难忍,被医院告知患上了胆囊癌。“阿爸累成绝症了!”消息在被资助的孩子中传开。一个月里,叶树元收到8个“女儿”寄来的药物。新学期开学,几个孩子都来信不让叶树元资助了。但他知道,不资助就意味着有的孩子又将失学。他依旧给孩子们寄钱,并写好遗书将几个孩子托付给朋友。准备好一切。叶树元又去医院复诊了一次,结果被告知不是癌症,只是胆囊病。
  叶树元捧着检验报告单,想到孩子们为他所做的一切,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蹲在路边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为了给孩子们筹集学费,叶树元拉过板车、送过煤。如今,他在爱心人士、哥哥、其他亲戚和曾经资助过的“女儿”们的帮助下,在刘营镇龙沟村修建了!个能年产出1500头肥猪的“树元龙沟养殖场”。
  
  真情浇出硕果来爱心助学平台越搭越宽
  
  是什么让叶树元坚持17年助学?叶树元告诉笔者,是少数民族乡亲对他的敬重让他丢不下,是他资助的“女儿”们用知识改变了命运激励着他;孩子们一声声充满真情地呼唤“阿爸”,也是他前进的动力;看着孩子们在他的资助下茁壮成才,也是他力量的源泉。
  1995年暑假,叶树元到喜德县北山乡看望呷觉伍甲,远近的乡亲都擎着火把赶来,围着叶树元“父女”唱歌跳舞;1996年4月,叶树元去云南勐腊县看他资助的依远冯和依南恩姐妹俩。晚上,寨子里100多名山民跪在叶树元面前磕头祈福……那场面那情景,让叶树元一辈子不能忘记。
  多年来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呷觉伍甲,1998年从西昌师范学校毕业。2003年被凉山州教委推选为优秀教师。依南恩,2003年被云南民族大学录取。晏妮,2001年考入云南大学。杨冬梅、茨儿拉厝、李有秀、呷觉阿加、贾巴子尔……叶树元的“女儿”们在“阿爸”的爱心资助下茁壮成长。到目前为止,经叶树元资助的孩子,已有14个大学毕业,11个有了工作,今年又有13个孩子考上了西南民族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大学。
  叶树元爱心助学的事迹,不仅感动了三台县,也感动了四川甚至四川以外更远地方的人们。
  许多人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叶树元,帮助着叶树元的爱心事业。同时,在叶树元资助下长大成才的孩子们,也接过了叶树元的爱心接力棒,呷觉伍甲、唐文风、杨冬梅、茨儿拉厝等已经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帮扶其他贫困孩子……
  2006年5月20日。为了资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叶树元和一群有志于爱心事业的人们共同发起成立了三台县爱心救助协会。“我想通过这个协会唤起更多有爱心的人,一起来帮助贫困学生,通过这种真真切切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做这件事。”如今协会有会员120位,志愿者450人,成员来自四川、云南,甚至还有来自日本的留学生。叶树元希望搭建一个爱心平台,让更大范围的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17年中,叶树元对贫困家庭的孩子倾注了绵绵不绝的父爱。而今,这股令人温暖、令人感动的大爱,正向着更远的地方撒播。
其他文献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从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算起,我国改革开放已到“而立”。30年间,从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从以吃饱穿暖为主,到衣着消费时尚化;从“老三件”到不断更新的“新三件”……如果说当代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巨变是一个尚在延续的“大故事”,那么在四川这个章节中就有足够精彩的篇章。  30年之变恍如隔世,打开记录四川历史的镜头,这里
期刊
在他的带领下,成都平原文物考古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果,多项重大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他主持并参加的考古科研项目,将成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2000多年,从学术上确立了成都平原是中华古文明的起源地之一、长江上游文明起源中心的特殊地位;  他改变了文物毁损事件频频发生的被动局面,探索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新模式,被誉为“成都经验”和“成都模式”。  近年,成都平原上多处重大考古发现,让神奇的古
期刊
作为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金牛区“两新”组织(新社会、新经济)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全区共有“两新”组织从业人员24万余人,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超过50%。与之相适应,我们在创新组织设置、大力搭建活动平台、增进党建工作活力上狠下工夫,积极引导“两新”组织参与抗震救灾、努力承担社会责任,使“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因地制宜,创新组织设置形式    金牛区
期刊
改革开放的30年,既是四川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30年,也是组织工作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的30年。30年来组织工作始终与开放的时代和开放的社会相对接,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调适自身的观念理念、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在服务和助推四川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谱写了组织工作的辉煌篇章。    发展源于科学理论武装    [现场回放]2005年4月,广安市启动农村村组干部
期刊
在川中丘陵地区欠发达的大英县,非公企业经济蒸蒸日上,处处充满着生机活力。  许多初来乍到的人纳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建县仅11年的新县,很快成为吸引民间资本洼地,县内非公企业实力不断壮大,迅速崛起呢?  走进大英非公企业,许多业主会充满感情地道出答案:“非公企业这些年迅猛发展,企业党组织功不可没!”    消除业主顾虑,党组织扎根非公企业    大英建县以来,引进了大批民营企业人驻,但不少非公
期刊
百余年来,中华民族的一切革命与改革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独立自主地实现工业化,赶上世界潮流;根本问题是实现民富国强,完成民族复兴。中国近30年的改革正是这一历史潮流的合理延续,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与时俱进和全球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不仅是改革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促进改革的重要手段。  四川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故乡,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打开突破口的地方,曾经走在全国前列,号称“改革之乡”。30年
期刊
“考得好不一定干得好”,干部选拔重年龄、重文凭,更要重实绩。  近日,广东面向全国公开选拔的100名优秀年轻厅处级干部最终人选和任职方案已经确定。脱颖而出的100人中,有四成为省外干部,87%的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平均年龄35.1岁。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给这些公推选出的年轻干部履新前上“最后一课”时,坦率地提出了他的担心:“这次选拔是否成功,现在还不能作定论。你们在学识上水平高,但
期刊
初冬,寒风袭人。南充市非公经济党工委办公室却人头攒动,电话不断,一派繁忙的景象。忙得一头汗水的工作人员小虞感慨,“党建之星”评选公告发布后,前来咨询、推荐和报名的企业业主源源不断,全市共有510多人报名竞选3个候选名额,比公选领导干部竞争还激烈!  “党建之星”是今年我省首次设立奖励非公企业业主的奖项,旨在宣传表彰一批重视和支持党建工作的业主典型,进一步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同步提速。
期刊
30年仰俯天地存正气,明察秋毫善恶分。30载铁面无私执法纪,为民谋利情意真。其间,我们党不断深化对反腐倡廉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我省纪检工作通过30年的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由探索到实践,从经验到制度,从查漏补缺到严密织网,兼顾长远和应急,统筹安排,逐步成熟的路子。    党内监督——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    [旧闻]  涉案3189万元,犍为县原县委书记田玉飞被判死缓 
期刊
汶川大地震夺走了无数鲜活的生命,新增的孤儿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究竟有多少孤儿有待收养?是否已被妥善安置?他们的生活将如何继续?  初冬时节,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访了省民政厅、绵阳市民政局、安县民政局、安县茶坪乡等相关负责人及部分安置点。  救助热线被打爆  “地震后没几天,我们的电话成了热线,接电话接到耳鸣,手也写麻了,上千人要求领养孤儿。”安县民政局工作人员陆春华告诉记者,“我们非常感谢社会各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