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导思想:紧扣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强调基本技能培养。
理论依据:符合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技能要求。
设计特色: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设计,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解剖学基础》、《外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等相关课程,对创伤处理有一定的基础。
教学分析
本节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止血、包扎的内容,能正确、规范完成现场救护。本节内容容易理解,但是要记住多种止血方法、包扎方法则比较困难。
教学重点:常用止血技术与包扎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找准止血按压部位;三角巾包扎方法。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掌握一般外伤患者的止血、包扎的方法。
知识目标:熟悉外伤止血、包扎的操作技术及护理。
素质目标:培养强烈的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及急救意识,树立正确的无菌观念;学会体谅患者的疾苦、关爱患者。
教学思路
利用案例导入课程,让学生尽快进入现场急救的思维环境;利用PPT、图片直观展示止血、包扎的正确处理方式,课程讲解中重视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知识。
教学策略
利用图片、课件等工具直观展示止血、包扎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设问,促使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及时发现学生理解的难点并加以针对性讲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绑带、三角巾、计算机、投影仪等用具; 学生:复习《外科护理学》损伤病人的护理、骨折与脱位,预习本节内容。
教师导入新课
案例:患者,女,30岁,同朋友一起到大山中探险游玩,走到一个险要处,不慎失足坠落山崖。等朋友找到她时,她已处于昏迷状态,遍体鳞伤,鲜血直流,朋友随即找到当地人求救,后被紧急送附近医院急诊科。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现场救护?
问题:为什么要进行现场救护?(讲解现场救护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根据预习或者平日积累的知识,初步设想针对该案例如何进行现场救护,带着问题进入课程学习。
止血技术讲解
教师活动:(播放PPT,如果没有条件,则写板书,板书为以下黑体字部分)
1.止血的目的:防止继续出血而危及病人的生命。
2.出血的分类:(提问)分别说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的颜色?然后讲解判断方法。
3.加压包扎止血法:简要讲解
4.指压止血法:根据出血部位用手指按压相应的动脉搏动,达到止血的目的。
(用PPT展示图片,如果没有条件,让学生看课本上的配图)
按照PPT,讲解头顶部出血,面部出血,头面部、颈部出血,肩部、腋部、上臂出血,前臂出血,手掌、手背出血,大腿出血,足部出血的按压部位及按压方法(参考教案),同时要求学生自己在身上寻找正确的按压部位。
5.橡皮止血带止血法:讲解、演示方法。
6.注意事项(重点,用设问的方法):前臂与小腿能不能扎止血带?能不能用电线、铁丝、绳索止血?如何判断止血带压力是否适当?上止血带时间过长有什么严重后果?放松止血带有什么要求?
学生活动:
跟随教师的脚步,回答提问,回答时可以看课本。在自己及同桌身上寻找正确的按压点,并尝试按压。1名同学配合教师演示。
根据课本思考、回答教师的提问。
包扎方法讲解
教师活动:
1.包扎的作用:保护伤口、渐少污染、固定敷料、压迫止血、有利于伤口早期愈合。
2.包扎常用方法:绷带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多头带包扎法
3.绷带包扎法:讲解并演示环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螺旋反折形包扎法、“8”字形包扎法、蛇形包扎法、回反形包扎法
4.注意事项:使病人舒适,肢体保持功能位;皮肤皱褶处用衬垫保护;选择宽度合适、干燥、清洁的绷带;包扎时应松紧适度,用力均匀。
5.课堂设问:四肢包扎从伤口远心端开始,还是从近心端开始?为什么四肢包扎要暴露肢端?包扎开始及结束时均须环形缠绕几周?包扎时,后一圈压住前一圈多少?包扎结束,结应打在什么部位?
6.三角巾包扎法:讲解并简单演示头部包扎法、单肩包扎法、双肩包扎法、胸部包扎法、背部包扎法、下腹部包扎法、双臀部包扎法、上肢包扎法、手部包扎法、足部包扎法7.课堂设问:包扎伤口时应先干什么?如何判断包扎压力是否适度?包扎方向应注意哪三点?包扎时为使病人,包扎的肢体是否需要保持功能位?
学生活动:
配合教师演示;思考,积极回答教师提问。
作业及小结
教师活动:
小结:对重点知识进行提问,考察学生掌握情况。向学生介绍现场伤情、伤员分类和设立救护区标志等知识。
作业:1.简述橡皮止血带止血的注意事项。2.关节部位的伤口用什么方法包扎?简述该包扎方法。
学生活动:
回顾课程内容,抄写作业。
教学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重视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演示,直观地展示现场救护的方法;重视知识拓展,根据现代现场救护的发展,向学生介绍现场伤情、伤员分类和设立救护区标志等知识。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课时少,讲解演示不能很充分,没有时间放视频辅助学生掌握止血、包扎的方法。
改进措施:多安排实验课,利用晚自习安排学生观看教学视频。
理论依据:符合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技能要求。
设计特色: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设计,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解剖学基础》、《外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等相关课程,对创伤处理有一定的基础。
教学分析
本节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止血、包扎的内容,能正确、规范完成现场救护。本节内容容易理解,但是要记住多种止血方法、包扎方法则比较困难。
教学重点:常用止血技术与包扎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找准止血按压部位;三角巾包扎方法。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掌握一般外伤患者的止血、包扎的方法。
知识目标:熟悉外伤止血、包扎的操作技术及护理。
素质目标:培养强烈的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及急救意识,树立正确的无菌观念;学会体谅患者的疾苦、关爱患者。
教学思路
利用案例导入课程,让学生尽快进入现场急救的思维环境;利用PPT、图片直观展示止血、包扎的正确处理方式,课程讲解中重视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知识。
教学策略
利用图片、课件等工具直观展示止血、包扎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设问,促使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及时发现学生理解的难点并加以针对性讲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绑带、三角巾、计算机、投影仪等用具; 学生:复习《外科护理学》损伤病人的护理、骨折与脱位,预习本节内容。
教师导入新课
案例:患者,女,30岁,同朋友一起到大山中探险游玩,走到一个险要处,不慎失足坠落山崖。等朋友找到她时,她已处于昏迷状态,遍体鳞伤,鲜血直流,朋友随即找到当地人求救,后被紧急送附近医院急诊科。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现场救护?
问题:为什么要进行现场救护?(讲解现场救护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根据预习或者平日积累的知识,初步设想针对该案例如何进行现场救护,带着问题进入课程学习。
止血技术讲解
教师活动:(播放PPT,如果没有条件,则写板书,板书为以下黑体字部分)
1.止血的目的:防止继续出血而危及病人的生命。
2.出血的分类:(提问)分别说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的颜色?然后讲解判断方法。
3.加压包扎止血法:简要讲解
4.指压止血法:根据出血部位用手指按压相应的动脉搏动,达到止血的目的。
(用PPT展示图片,如果没有条件,让学生看课本上的配图)
按照PPT,讲解头顶部出血,面部出血,头面部、颈部出血,肩部、腋部、上臂出血,前臂出血,手掌、手背出血,大腿出血,足部出血的按压部位及按压方法(参考教案),同时要求学生自己在身上寻找正确的按压部位。
5.橡皮止血带止血法:讲解、演示方法。
6.注意事项(重点,用设问的方法):前臂与小腿能不能扎止血带?能不能用电线、铁丝、绳索止血?如何判断止血带压力是否适当?上止血带时间过长有什么严重后果?放松止血带有什么要求?
学生活动:
跟随教师的脚步,回答提问,回答时可以看课本。在自己及同桌身上寻找正确的按压点,并尝试按压。1名同学配合教师演示。
根据课本思考、回答教师的提问。
包扎方法讲解
教师活动:
1.包扎的作用:保护伤口、渐少污染、固定敷料、压迫止血、有利于伤口早期愈合。
2.包扎常用方法:绷带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多头带包扎法
3.绷带包扎法:讲解并演示环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螺旋反折形包扎法、“8”字形包扎法、蛇形包扎法、回反形包扎法
4.注意事项:使病人舒适,肢体保持功能位;皮肤皱褶处用衬垫保护;选择宽度合适、干燥、清洁的绷带;包扎时应松紧适度,用力均匀。
5.课堂设问:四肢包扎从伤口远心端开始,还是从近心端开始?为什么四肢包扎要暴露肢端?包扎开始及结束时均须环形缠绕几周?包扎时,后一圈压住前一圈多少?包扎结束,结应打在什么部位?
6.三角巾包扎法:讲解并简单演示头部包扎法、单肩包扎法、双肩包扎法、胸部包扎法、背部包扎法、下腹部包扎法、双臀部包扎法、上肢包扎法、手部包扎法、足部包扎法7.课堂设问:包扎伤口时应先干什么?如何判断包扎压力是否适度?包扎方向应注意哪三点?包扎时为使病人,包扎的肢体是否需要保持功能位?
学生活动:
配合教师演示;思考,积极回答教师提问。
作业及小结
教师活动:
小结:对重点知识进行提问,考察学生掌握情况。向学生介绍现场伤情、伤员分类和设立救护区标志等知识。
作业:1.简述橡皮止血带止血的注意事项。2.关节部位的伤口用什么方法包扎?简述该包扎方法。
学生活动:
回顾课程内容,抄写作业。
教学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重视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演示,直观地展示现场救护的方法;重视知识拓展,根据现代现场救护的发展,向学生介绍现场伤情、伤员分类和设立救护区标志等知识。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课时少,讲解演示不能很充分,没有时间放视频辅助学生掌握止血、包扎的方法。
改进措施:多安排实验课,利用晚自习安排学生观看教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