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这就要求我们在思品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生活,在小学生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自我体验、感受、领悟,使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
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实施体验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做法:
一、从生活中获得体验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品德教材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要联系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尽可能地创设“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个体既有的生活经验。例如:一年级教材中有一课《上超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让学生泛泛而谈,而应让学生对家里的生活作一调查,向爸爸妈妈要一定量的钱,去进行一次购物实践,再在课堂上进行购物实践的体会交流。先购物再交流如何购物,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购物这一生活技能,然后通过交流总结出方法,有一个探究、体验和获得经验的过程。学生展示所购物品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过程,学生在展示中反馈和获得了家中需要什么,家人需要什么的信息,学生在相互倾听中知道了心中有他人。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简单地评判你对了,你不对,而是通过对心中有他人的行为的肯定,对学生进行行为的引导,充分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学生的自尊起到了保护的效果。超市中不文明的行为为什么是不文明的?让学生在不文明这一表层认识后又深一层认识到它为什么是不文明的。认识深化了,学生的行为自然就会文明起来。
二、从情境中引发体验
因为小学生的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具体形象的情境所支配。所以,在创设情境中,教师要注重进行情感诱导,努力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的热情,以境育情。
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故事、音乐、游戏、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激趣导向,创造真实可感的情境,诱发学生质疑,刺激其寻求道理的兴趣。如教学《亲亲热热一家人》一课时,为了让孩子感受一家人的亲热、温馨、幸福。老师把音乐《生日快乐》、《妈妈的跟睛》等歌曲,以及体现孩子们幸福生活的照片做进课件。整节课设计成幸福家庭列车旅游的大情境,其中在幸福家庭列车举行“幸福时刻画展”这一教学环节时,老师播放音乐,让孩子们伴随着音乐回忆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刻,幸福的事情历历在目。“幸福点击时刻”一环,随意点击十二生肖中的一个,可爱的动物会给你一个奖品或一句夸奖,大大激励了孩子们。在这种浓浓的、温馨的声像环境作用下,孩子们充分体验到家庭的温暖幸福。像这样,通过自己收集、回忆、说说、画画、交流等孩子们乐于操作的层层递进方式亲身体验,“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的情感种子深深的播在了孩子们的心中,它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跟传统的“老师要我尊敬父母”的教学效果是无法比拟的。
三、从活动中引发体验
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具有很大的作用。
比如一年级的儿童是刚从幼儿园进来的,此时的儿童是怀着渴望与不安的心情跨进小学大门的,游戏活动作为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能营造良好的儿童交往的氛围,便于儿童主动、积极愉快地交往。
如:《我愿和你交朋友》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培养学生积极的交往情感和态度。可以设计一个“网小鱼”的游戏,由八个小朋友搭成鱼网,其他的小朋友装作小鱼穿过网,边做游戏边唱歌“游啊游,游啊游,游到网边快快跑,跑不掉,被逮着,开开心心作介绍”。被网住的小鱼就要进行自我介绍:我叫什么名字?我从哪个幼儿园来?家住哪里?喜欢干什么事?——在这个游戏中,小朋友通过自我介绍,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让其他小朋友更多地了解了自己。在游戏中,教师适时表扬守纪律的小朋友,提醒违纪的小朋友,从而让小朋友养成懂规则、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地位上,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活动气氛热烈融洽,让儿童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愉悦。
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互动、交往的场所;课堂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是探究知识的场所。如果脱离学生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体验,教育就成为苍白的说教。就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引领孩子们用心体验,用心感悟,做生活的主人,让童真童趣闪闪发光,这才是新课程的精彩所在。
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实施体验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做法:
一、从生活中获得体验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品德教材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要联系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尽可能地创设“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个体既有的生活经验。例如:一年级教材中有一课《上超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让学生泛泛而谈,而应让学生对家里的生活作一调查,向爸爸妈妈要一定量的钱,去进行一次购物实践,再在课堂上进行购物实践的体会交流。先购物再交流如何购物,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购物这一生活技能,然后通过交流总结出方法,有一个探究、体验和获得经验的过程。学生展示所购物品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过程,学生在展示中反馈和获得了家中需要什么,家人需要什么的信息,学生在相互倾听中知道了心中有他人。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简单地评判你对了,你不对,而是通过对心中有他人的行为的肯定,对学生进行行为的引导,充分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学生的自尊起到了保护的效果。超市中不文明的行为为什么是不文明的?让学生在不文明这一表层认识后又深一层认识到它为什么是不文明的。认识深化了,学生的行为自然就会文明起来。
二、从情境中引发体验
因为小学生的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具体形象的情境所支配。所以,在创设情境中,教师要注重进行情感诱导,努力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的热情,以境育情。
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故事、音乐、游戏、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激趣导向,创造真实可感的情境,诱发学生质疑,刺激其寻求道理的兴趣。如教学《亲亲热热一家人》一课时,为了让孩子感受一家人的亲热、温馨、幸福。老师把音乐《生日快乐》、《妈妈的跟睛》等歌曲,以及体现孩子们幸福生活的照片做进课件。整节课设计成幸福家庭列车旅游的大情境,其中在幸福家庭列车举行“幸福时刻画展”这一教学环节时,老师播放音乐,让孩子们伴随着音乐回忆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刻,幸福的事情历历在目。“幸福点击时刻”一环,随意点击十二生肖中的一个,可爱的动物会给你一个奖品或一句夸奖,大大激励了孩子们。在这种浓浓的、温馨的声像环境作用下,孩子们充分体验到家庭的温暖幸福。像这样,通过自己收集、回忆、说说、画画、交流等孩子们乐于操作的层层递进方式亲身体验,“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的情感种子深深的播在了孩子们的心中,它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跟传统的“老师要我尊敬父母”的教学效果是无法比拟的。
三、从活动中引发体验
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具有很大的作用。
比如一年级的儿童是刚从幼儿园进来的,此时的儿童是怀着渴望与不安的心情跨进小学大门的,游戏活动作为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能营造良好的儿童交往的氛围,便于儿童主动、积极愉快地交往。
如:《我愿和你交朋友》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培养学生积极的交往情感和态度。可以设计一个“网小鱼”的游戏,由八个小朋友搭成鱼网,其他的小朋友装作小鱼穿过网,边做游戏边唱歌“游啊游,游啊游,游到网边快快跑,跑不掉,被逮着,开开心心作介绍”。被网住的小鱼就要进行自我介绍:我叫什么名字?我从哪个幼儿园来?家住哪里?喜欢干什么事?——在这个游戏中,小朋友通过自我介绍,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让其他小朋友更多地了解了自己。在游戏中,教师适时表扬守纪律的小朋友,提醒违纪的小朋友,从而让小朋友养成懂规则、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地位上,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活动气氛热烈融洽,让儿童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愉悦。
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互动、交往的场所;课堂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是探究知识的场所。如果脱离学生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体验,教育就成为苍白的说教。就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引领孩子们用心体验,用心感悟,做生活的主人,让童真童趣闪闪发光,这才是新课程的精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