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教育体制的深入变革,教育的目标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现代化人才。目前,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教育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它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 孩子家庭教育 健康心理形成
目前我国正处在新旧教育体制变革的碰撞时期。多年来孩子在应试教育的驱使,被迫投入竞争十分激烈的学习之中。随着现在家庭不断出现的父母离异、破损家庭的状况,以及社会大环境对孩子的消极影响,使诸多孩子形成了多种心理障碍。家庭环境是孩子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阵地,在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影响也最为深刻和突出。
1.家庭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在家庭里都得到的是全家几代人的呵护。因为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亲、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其他亲属,多以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上来,有父亲直言,儿子在家是“地主”,自己在家成了“雇农”。环境和现实促使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
案例一,阳阳,女,高三学生。走进咨询室,眼泪就没有停过。面对和蔼可亲的心理咨询师,她说出了18年人生的委屈和恐惧。从上幼儿园起,阳阳的父母就给她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补课班。妈妈要求阳阳在学校学习必须考第一名,考试成绩90多分要挨打。除了学习,妈妈禁止她参加一切活动。同学们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她没有。有个同学把自己的手机借给她听,被妈妈看到,妈妈一把抢去将同学的手机摔到地上。阳阳要求妈妈拿钱买一个赔给同学,却遭到粗暴的拒绝。在妈妈的严管下,阳阳的学习成绩却直线下降。几次转学,成绩稍有起色,妈妈就找她谈话,提出更高的期望,每谈一次成绩就明显下降一次。“我觉得我达不到,那个目标太高了。”现在阳阳的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心理专家对阳阳的父母进行了家庭教育测试,满分112分,爸爸的得分是10分,妈妈的得分是-8分。
专家点评:美国有本书叫《家庭会伤人》,阳阳的案例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总有一个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一切都是出于爱。父母对孩子的付出要有一个回报,不能得到回报,就产生焦虑、不满,同时把这种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家庭教育的误区,造成学生心理的伤害不容忽视。据统计目前全国有3000万心理有问题的中学生,其中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近几年又有上升的趋势。
2.家庭教育的特征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中,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征。
2.1家庭教育的早期性
家庭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对孩子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则对孩子早期的智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成长,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2.2家庭教育的连续性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时刻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与无意、计划与无计划、自觉与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的形成起到示范作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也相当大,并伴随着人的一生。所以家长是孩子的终身教师。
2.3家庭教育具有及时性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因此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2.4家庭教育的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父母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还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它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如果这种关系形成裂痕和缺陷,孩子走向社会后,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就会反映出来。
2.5家庭教育的感染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在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感觉欢乐;在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到影响。如果父母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自然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家长的积极乐观、仔细认真、这些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石,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家长一定要意识到其重要性,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为孩子创设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家庭成长环境。
历来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古代有“孟母三迁”,今天有“砸锅卖铁也要送子女上大学”的家长。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成为社会的栋梁。
家庭教育的主导者是父母。父母的教育目标及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专家认为,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以使孩子的尊严受到比较大的伤害。轻易地否定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是非常可怕的。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列入“笨孩子”之列,但他母亲一直在鼓励他,说他会成功,终于,爱迪生成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我们许多家长缺少发现,缺少培养的方法,而使“天才”与自己的孩子擦肩而过。
由于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在教育孩子上出现了随意性、自发性,从而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产生了脱节现象,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差别很大。
3.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3.1培养孩子的品质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位。父母的行为是无言的教师,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模仿,不知不觉地形成了自己的人格特征。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愛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3.2培养孩子的情感
感情成熟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情感成熟包含两项内容,第一是感情自治,即作为一个人自己情感力量源泉的能力,而不是依靠双亲来提供舒服、安心和情感保障;第二是行为自治,即一个人做出自己的决定、管理自己的事务和照顾个人的能力。这两项自治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即完成心理上的断乳过程。家庭关爱是孩子形成自尊的一个重要来源,缺少家庭关爱的孩子很难树立自己的自尊。双亲和子女的关系对于孩子自尊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行为才是真正的家庭关爱,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3.3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一切行为都从培养习惯开始,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培养的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
3.4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孩子不愿意参加劳动,主要的原因是家长。学校的教师认为,如果学生长期不参加劳动,就会养成懒惰的不良习惯。以导致学生产生憎恶劳动,轻视劳动的不健康心理。学生自己也认为,长期不参加劳动,会产生依赖心理和对劳动的陌生感。一些不让孩子参加劳动的家长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到了上初中的年龄,还不会洗衣服,更不要说做饭了。”一位学生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一回到家就是学习,父母根本不让做家务,说学习成绩要紧,家务劳动全由父母包了,甚至包括整理书包。”由于孩子很少做家务,养成过分依赖父母,独立性差,生活自理能力差,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会带来不良影响。
4.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
专家指出: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十不要”
1)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孩子,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成为自高自大的人。2)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3)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4)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家长教育孩子时,如果自己的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变得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些做法易使孩子形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6)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7)不要在同伴面前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损害孩子的自尊心。8)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养起来的,强迫他们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9)不要在孩子面临困境时不闻不问,要帮助孩子对目前的困境进行分析,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帮助孩子解决困难,但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10)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5.結束语: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父母要提高自身修养,保持良
好心态。家庭教育方式和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孩子的身心发展密
切相关。
参考文献
[1]《家庭教育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
[2]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程[D]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第二版
关键词: 孩子家庭教育 健康心理形成
目前我国正处在新旧教育体制变革的碰撞时期。多年来孩子在应试教育的驱使,被迫投入竞争十分激烈的学习之中。随着现在家庭不断出现的父母离异、破损家庭的状况,以及社会大环境对孩子的消极影响,使诸多孩子形成了多种心理障碍。家庭环境是孩子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阵地,在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影响也最为深刻和突出。
1.家庭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在家庭里都得到的是全家几代人的呵护。因为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亲、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其他亲属,多以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上来,有父亲直言,儿子在家是“地主”,自己在家成了“雇农”。环境和现实促使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
案例一,阳阳,女,高三学生。走进咨询室,眼泪就没有停过。面对和蔼可亲的心理咨询师,她说出了18年人生的委屈和恐惧。从上幼儿园起,阳阳的父母就给她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补课班。妈妈要求阳阳在学校学习必须考第一名,考试成绩90多分要挨打。除了学习,妈妈禁止她参加一切活动。同学们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她没有。有个同学把自己的手机借给她听,被妈妈看到,妈妈一把抢去将同学的手机摔到地上。阳阳要求妈妈拿钱买一个赔给同学,却遭到粗暴的拒绝。在妈妈的严管下,阳阳的学习成绩却直线下降。几次转学,成绩稍有起色,妈妈就找她谈话,提出更高的期望,每谈一次成绩就明显下降一次。“我觉得我达不到,那个目标太高了。”现在阳阳的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心理专家对阳阳的父母进行了家庭教育测试,满分112分,爸爸的得分是10分,妈妈的得分是-8分。
专家点评:美国有本书叫《家庭会伤人》,阳阳的案例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总有一个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一切都是出于爱。父母对孩子的付出要有一个回报,不能得到回报,就产生焦虑、不满,同时把这种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家庭教育的误区,造成学生心理的伤害不容忽视。据统计目前全国有3000万心理有问题的中学生,其中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近几年又有上升的趋势。
2.家庭教育的特征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中,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征。
2.1家庭教育的早期性
家庭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对孩子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则对孩子早期的智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成长,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2.2家庭教育的连续性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时刻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与无意、计划与无计划、自觉与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的形成起到示范作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也相当大,并伴随着人的一生。所以家长是孩子的终身教师。
2.3家庭教育具有及时性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因此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2.4家庭教育的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父母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还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它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如果这种关系形成裂痕和缺陷,孩子走向社会后,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就会反映出来。
2.5家庭教育的感染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在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感觉欢乐;在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到影响。如果父母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自然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家长的积极乐观、仔细认真、这些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石,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家长一定要意识到其重要性,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为孩子创设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家庭成长环境。
历来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古代有“孟母三迁”,今天有“砸锅卖铁也要送子女上大学”的家长。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成为社会的栋梁。
家庭教育的主导者是父母。父母的教育目标及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专家认为,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以使孩子的尊严受到比较大的伤害。轻易地否定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是非常可怕的。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列入“笨孩子”之列,但他母亲一直在鼓励他,说他会成功,终于,爱迪生成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我们许多家长缺少发现,缺少培养的方法,而使“天才”与自己的孩子擦肩而过。
由于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在教育孩子上出现了随意性、自发性,从而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产生了脱节现象,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差别很大。
3.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3.1培养孩子的品质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位。父母的行为是无言的教师,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模仿,不知不觉地形成了自己的人格特征。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愛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3.2培养孩子的情感
感情成熟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情感成熟包含两项内容,第一是感情自治,即作为一个人自己情感力量源泉的能力,而不是依靠双亲来提供舒服、安心和情感保障;第二是行为自治,即一个人做出自己的决定、管理自己的事务和照顾个人的能力。这两项自治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即完成心理上的断乳过程。家庭关爱是孩子形成自尊的一个重要来源,缺少家庭关爱的孩子很难树立自己的自尊。双亲和子女的关系对于孩子自尊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行为才是真正的家庭关爱,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3.3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一切行为都从培养习惯开始,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培养的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
3.4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孩子不愿意参加劳动,主要的原因是家长。学校的教师认为,如果学生长期不参加劳动,就会养成懒惰的不良习惯。以导致学生产生憎恶劳动,轻视劳动的不健康心理。学生自己也认为,长期不参加劳动,会产生依赖心理和对劳动的陌生感。一些不让孩子参加劳动的家长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到了上初中的年龄,还不会洗衣服,更不要说做饭了。”一位学生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一回到家就是学习,父母根本不让做家务,说学习成绩要紧,家务劳动全由父母包了,甚至包括整理书包。”由于孩子很少做家务,养成过分依赖父母,独立性差,生活自理能力差,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会带来不良影响。
4.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
专家指出: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十不要”
1)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孩子,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成为自高自大的人。2)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3)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4)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家长教育孩子时,如果自己的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变得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些做法易使孩子形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6)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7)不要在同伴面前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损害孩子的自尊心。8)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养起来的,强迫他们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9)不要在孩子面临困境时不闻不问,要帮助孩子对目前的困境进行分析,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帮助孩子解决困难,但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10)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5.結束语: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父母要提高自身修养,保持良
好心态。家庭教育方式和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孩子的身心发展密
切相关。
参考文献
[1]《家庭教育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
[2]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程[D]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