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书道

来源 :中华书画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s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崔传富研习书学近三十年,真、草、隶、篆齐头并进。其正书以小楷为主,结字平正典雅,法度森严,行笔徐缓中略见浓淡,故其庄重之中多显灵秀,既端庄稳健,亦复爽朗舒泰。其章法以“势”造“意”,布局平和舒展,观之如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应该说,崔传富的小楷创作独具匠心,初具大家风范。梁启超评价正书时曾有八字:“界格森严,法书深刻。”笪重光《书筏》云:“名手无笔笔凑泊之字,书家无字字叠成之行。”崔传富的小楷創作无一不遵循前人教诲,看来他是深谙个中三昧的。
  崔传富研习正书的同时,篆书创作尤为用功,曾多次参加全国大展,成绩斐然。其篆书笔画匀称流畅,字型修长俏丽,线条圆润简洁,笔酣墨畅,气势沉雄。而在章法上,崔传富多沿习古人,纵成行,横有列,纵横有序,字行间疏密有致,疏中有密,密中带疏,法度精严,具庙堂之气。明代解缙《春雨杂述论学书法》云:‘上字之于下字,左行之于右行,横斜疏密,各有攸当。”崔传富于此有深刻体味,在作品中也多有体现。
  近年来,崔传富真、草、隶、篆创作俱各有成。作品多由四体竖幅成屏,既有真楷严谨规矩之韵,赏之如品甘醇美酒;又有行草书流动险峻之势,观之如见清瀑飞扬;还有篆书古朴遒丽之气,品之如听古琴悠扬;更有隶书浑穆宽厚之象,读之如饮陈年普洱。四体精品真可谓各有千秋。
  崔传富博学多才,与他广博的艺术观不无关系。三十多年前笔者与其相识。当时,他刚刚毕业于师范学校,因成绩特别优秀留校任教。在其办公室里,笔者看到他正在读一本与书法无关的书,不是“闲书”,而是一部高深的史学专著。我向来认为,不论什么人,只要读书,也不论是否“闲书”,总是开卷有益的。不少艺术家和作家除了专业技术之习,几乎不与外学相浸。其实这是一种偏见,也是一个大误区。前不久,我在一位画家的画室里赏画时说过,希望这位画家多读一些书,尤其是画外的书多读一些。崔传富很早就领悟了这个道理,所以在方入壮年之时书艺大进,愈近书艺巅峰,皆源于其长期博览群书的知识积累。
  崔传富弱冠之年即师从当地书家王懋,师范毕业后留校任教15年,期间专攻书艺,深入研究书法理论和书法技巧,系统梳理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的源流递变,选择代表性碑帖加以临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崔传富在不问断地书法研习的同时,开始对书法艺术作深层的探索与研究。首先,他提出了书法衰微说,并以余秋雨的《笔墨祭》佐证。他认为,任何一种艺术,如果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就会慢慢走向衰微。时下,电脑技术几近取代笔书,这对于以软豪为生命核心的书法来讲,无疑于雪上加霜。古代中国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书法大家和大师,是因为毛笔是那个时代的士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工具,几乎笔不离手。这种大环境对于书法艺术的发展与提高以及书法大家和大师的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当下,许多人已经“提笔忘字”,如何指望能出大师?崔传富的书法衰微说,或许有些偏颇,但笔者大体还是支持这个观点的。笔者认为,不仅仅电脑技术的革命是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摧残,当下急功近利的社会价值观对当代书法艺术创作更是有着不可推托的责任。即便一些不谙功利的小学生们(注意,是小学生),这些孩子学业不是很多,又处在一个被浮躁的社会风气滋养的氛围中,为了让他们的心情平静下来,许多家长选择让孩子习书。应该说,这样的选择对于书法艺术的发扬光大是有利的。可惜的是,一旦这些孩子小学毕业进入中学后,学业负担加重,很多习书的小学生便放弃了习书,剩下的只是凤毛麟角。如此看来,崔传富的书法衰微说决不是空穴来风,是对书法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现状作出的一个无奈的评价和悲观的预测。
  崔传富悲观的书法衰微说的思想,还渗透在他的书法闲适说这一观点中。崔传富认为,书法是先用来娱己,其次是娱人的。书法仅仅是一种自我修养,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武器。以天下为己任的书法家们未免显得太天真。关于书法闲适说,似乎以前有人提过这样的观点。而在文学界,许多年以前就有人提过文学不是匕首,也不是投枪,文学只是一种娱己娱人的小玩物。笔者其实是不完全赞成这种观点的。任何一件文学艺术作品虽然不是匕首投枪,但是她们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大烟大云,长期浸淫人们的心灵,浸淫社会,就像中国中医学说的“大补”,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人们的心灵和社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崔传富的书法闲适说虽然不无偏颇,笔者倒觉得如果把他的书法闲适说的观点糅合进他的书法涵养说中,似乎就会更客观,更具有说服力。
  崔传富认为,书法不是练出来的,是养出来的。烟云供养,方有好的山水;诗书供养,方有好的人道。当一个人的专业技法达到一个水平线时,就会停滞不前。为什么上百万人习书,只有少数人达到令人仰望的高度?其实论及技法,“上百万人”和“少数人”的水平是没有多少差距的,最终导致他们之间差距的或许就是涵养。涵养是一种身心修养的评价标准,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而是知识积累之后对人生对社会的一种高标准的身体力行的表现,是知识升华至人道的高境界的灵魂力量。涵养通过对世界万物千理的净化吸收,渐渐滋养而成,是一种自觉的自修的成果。在修养的过程中,越是心情闲适的人越容易成就,因为他们摒弃了狭小的自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成就了宏大无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这个意义上讲,具有闲适心境的书法家更容易成为大家甚至大师。崔传富,甚或朝着这个目标在努力?笔者当然希望这是真的。
  崔传富博览群书,手不释卷,这对他修养的提高和境界的提升无疑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读书,崔传富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也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这使他由一个“技法”型书法家向“学者”型书法家做了成功的转型,成为一个学识更加宽泛的书法家。根据自己多年的书法艺术转型实践以及对中国书法史的考证,崔传富提出了他的又_个重要学说:书法性灵说。崔传富认为,书法是“悟”出来的。苦练可以把字写的熟练。可以练成抄书匠,但练不成书法家。这与笔者的观点不谋而合。苦练是训练技法,由“技”入“道”靠的是“悟”,靠灵性,靠天才。过去,我们反对“天才论”,但在文学艺术领域,笔者是赞成“天才论”的。抽而绎之,崔传富的书法性灵说其实就是书法“天才论”的又_种提法。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为,书法由“技”人“道”,没有灵性没有天才是做不到的。
  中国当代书法家们多数人在讲“技”,讲“法”,而极少有人讲“道”。笔者曾经与崔传富谈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话题,中国人将书者称为“书法家”,而日本人则称书者为“书道家”,一字之差,但差之毫厘却谬以千里,境界高低立判。况且书之有“法”无“道”,只有规矩,却没有创造。既然没有创造,又何来书法创作一说?因此,笔者觉得中国的书家们应该坐下来好好地想一想,为什么不能在“道”上下一番功夫?所谓成道者,非大灵大悟者不能成。这正是崔传富书法涵养说的主题所在。笔者希望崔传富将这些体悟尽早融为一体,最终将这一理论表述更加完美,形成有理有据的书法理论体系。相信这种学说反过来一定能推动崔传富自已的书法艺术创作,能使他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高胤园
其他文献
在绘画中,光的使用不容易把握。它一方面可以使画中物象得到灿烂的表现,同时也极易因光的流溢而减损绘画的内在深度,给人流于肤浅的印象。但任赛画中光影的营造,却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她在峰峦幽谷中对光的使用,由于有浓重的墨色为背景,反而增加了画面的空间纵深;她画的树、花因光的介入更炫目,也因此将整个画面点亮,成为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的对象。就其哲学暗示性来讲,这种由光提点出的幽深和明快,使画面显现出独特的神秘
期刊
我与周凯初识于20世纪90年代初,彼时,深圳美术界正热衷于推进“都市水墨”“城市山水”,以昭示自身与众不同的文化形象。周凯身为深圳画院的画家,自然要积极投身于此。  周凯学美术是科班出身,早年在上海美专学习油画,接受了严格的西画训练。因缘际会,他在26岁时得拜胡问遂为师学习书法,30岁时又经胡问遂引荐,成为陆俨少的入室弟子。这是一段类似私塾式的口传心授的传统教育,两位当代书画大师的耳提面命,使他很
期刊
人物画家需要严格的造型功力。凭着自己的毅力和勤奋,李毅长期观摩和临摹名家作品,掌握了刻画人物的基本造型技巧。又通过坚持不懈的写生,培养了塑造形象的能力。对他艺术成长影响最大的是黄胄先生和李宝峰,他从黄胄的人物画中认识到深人生活、观察和体验客观对象以及写生的重要性。李宝峰吸取了黄胄的创作经验,在个人笔墨风格上有所建树,也使他更清楚地领悟到笔墨语言的要旨,驱使他在提炼笔墨表现力上狠下苦功。后来他在杜滋
期刊
贺成才,1960年生,辽宁营口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一级美术师、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文化与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书画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北京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出版有《中国当代国画家贺成才作品集》《贺成才中国画作品集》等。  黄宾虹说:“今人作画,不能食古而不化,要出古人头
期刊
1980年,于彭歷时三个半月,走遍桂林、苏州、杭州、景德镇、北京、上海、西安、敦煌、云冈……隐藏在灵魂深处的文化寻根之情,被彻底地释放。一趟故国之旅,为于彭注入了创作的灵泉。  内心的激情和外在的压制,于彭终于为自己找到了一个足以安顿、解脱的方式:1985年起,他开始费心构筑改造那问位在士林、也是他出生成长的平凡老屋;将奇石怪木搬进庭园,将古老的家具、摆设搬进室内,成为一个隐藏在尘嚣、俗世之中的秘
期刊
一、“纯粹美学”概念的提出  “纯粹美学”的概念是法国著名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一书中提出的。非常遗憾。正如爱德华·S.凯西所说的,杜夫海纳试图在承认情感先天性这个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审美范畴体系——‘纯粹美学’”的尝试并没有成功。从人类整个美学史的宏观角度来说,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包括几乎所有现代美学)并没有超出“审美主体”美学的范畴。  尽管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没有完成“
期刊
关于宋代绘画款识,历代书画理论家多有论及,明沈灏《画尘》有云:“元以前多不用款,款或隐之石隙。”清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也有云:“款题始自苏、米,至元、明而遂多以题语位置画境者,画亦由题益妙。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后世乃为滥觞。古画不名款,有款者亦于树腔、石角题名而已。”清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亦有云:“唐、宋之画,问有书款,多有不书款者,但于石隙问用小名印而已。”结合前人相关款识理论所述
期刊
学书四十余年,经常萦环脑际的一个问题是:“书法是什么?”今天,如果有人以此为问,我将会说“书法是融汉字符号、气韵与游戏为一体的毛笔书写活动。”汉字,是书法作品的符号外壳,可感而且可见;气韵,是作品的内核精神,依附汉字符号而存在,可感而不可见;而游戏的心灵,则是令两者融合为一的催化良方。  在艺术的天地里,形式符号胜过一切雄辩。不同的符号,标志着不同的艺术门类,也象征着不同的情感意义。汉字作为中华书
期刊
沈尹默、白蕉作为20世纪突破碑学笼罩、弘扬帖学的代表性书家,在不断深入学习、领悟帖学精神并形成各自书法风格的同时,还殚精竭虑地著述了大量帖学理论文章。他们的书论以其自身成功的创作实践经验作为基础,对帖学的学习重点、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思考,开启了帖学在当代的复兴之路。  一  沈尹默书法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民国时期,在海派碑学书风盛行之际,沈尹默凭借一己之力,以其精到娴熟、气息雅正的帖学
期刊
何怀硕,1941年生于广东。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美国纽约圣若望大学艺术硕士。曾任教于中国文化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北艺术学院、台湾师范大学美研所。出版有《怀硕三论》《煮石集》《绘画独白》《何怀硕文集》等。  这本画集距离20世纪最末一年我那本名为《心象风景》的画集刚好二十年。现在我已到俗称“喜寿”的年纪(因为草书“喜”字很像七十七)。不知不觉间,也配称老画家了。但二十年不开画展、不印画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