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仍旧有一部分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惟书”、“惟师”,缺乏质疑精神。质疑精神的匮乏,首先是因为他们缺少“问题意识”。这是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要打破思维定势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必须从改善教育环境,尤其是建设自由和谐的课堂环境开始,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必要的思维方法或技巧引导。
关键词:中学生质疑精神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4(c)-0184-01
现代基础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科学上的实验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科学的真正的进步。”[1]一切发明创造都源于“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内驱力,从而激发人们努力寻找创新之路。从一定意义上讲,问题意识就是创新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造就创新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1 问题是教学的中心
问题是教学的中心。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课堂环节中,提出问题是关键。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一模式。它虽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但是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一种惟书、惟师的心态,总让老师牵着走,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和主动發展。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现并提出问题呢?
克服环境障碍,创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的表现和发展[2]。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是影响学生提问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出问题是因为有心理顾虑,或是担心同学讥笑,或是怕教师训斥。这种畏惧心理,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问题不敢问,时间长了就会无疑可问,再也提不出问题。
教师要艺术性地运用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假设和陈述,其中包括一些不成熟的、不完善的、但却闪烁着创新思维火花的个人见解;教师要艺术性地运用课堂点拨和课堂评价机制,鼓励学生以独立的角度,建设性态度对教师提出质疑、争辩、乃至批评,形成师生之间双边心智对流,共享教学民主氛围[3],达到增进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目的。在创设民主氛围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比如:
(1)尊重学生的人格,增进师生情感。动之以情,以饱满的激情和热情走近学生,打消学生对教师的隔阂。
(2)尊重学生的提问。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对于突出的富于思考性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肯定,增进学生的信心,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问题或是有错的问题,也不要武断的否定,以免挫伤其积极性,可引导学生换另一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学生没有了精神束缚和心里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踊跃发言,深思多问。
2 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发现并提出问题
“问题意识”的培养必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由于在长期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自觉地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这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往往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制约作用[4]。造成我们的学生的思维模式已经非常僵化了,即学生已经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如,文科学生只知道“背诵”;理科学生只知道“做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比较适应教师的单向传授,缺乏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非常重要,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改变教学模式,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行动和思考能力的人,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教师应把握好哪些知识要讲,讲到什么程度,要注意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愿望,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的主阵地。教师要创设情境,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他们的知识,并不断发现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让思想在学生的头脑里产生,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的思维中。
3 引导学生突破提问的技能障碍
在课堂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可能对提问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但是由于缺乏老师系统的培训和指导,他们往往没有提问的技能和技巧,想问却不知怎样问,或者提的问题缺乏有效性,甚至幼稚,使提出的问题往往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学生提问时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没有得到及时的认同,往往会导致学生最后干脆不问。
教师必须“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知识的过程变为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5]。教师一方面应要求学生认识学习和掌握书本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跳出教科书的框框,不受其约束,敢于对教科书的观点、原理以及不成问题的问题大胆怀疑,提出异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在教学中,教师要潜心研究,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会“答”,更要会“问”。因为,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8).
[2] 叶平.“创新教育”解析[J].江苏教育研究,1999(6).
[3] 王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阎立钦[J].教育研究,1999(7).
[4] 顾建民.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9).
[5] 陈宏徽.耶鲁大学[M].湖南出版社,1990.
关键词:中学生质疑精神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4(c)-0184-01
现代基础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科学上的实验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科学的真正的进步。”[1]一切发明创造都源于“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内驱力,从而激发人们努力寻找创新之路。从一定意义上讲,问题意识就是创新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造就创新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1 问题是教学的中心
问题是教学的中心。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课堂环节中,提出问题是关键。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一模式。它虽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但是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一种惟书、惟师的心态,总让老师牵着走,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和主动發展。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现并提出问题呢?
克服环境障碍,创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的表现和发展[2]。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是影响学生提问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出问题是因为有心理顾虑,或是担心同学讥笑,或是怕教师训斥。这种畏惧心理,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问题不敢问,时间长了就会无疑可问,再也提不出问题。
教师要艺术性地运用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假设和陈述,其中包括一些不成熟的、不完善的、但却闪烁着创新思维火花的个人见解;教师要艺术性地运用课堂点拨和课堂评价机制,鼓励学生以独立的角度,建设性态度对教师提出质疑、争辩、乃至批评,形成师生之间双边心智对流,共享教学民主氛围[3],达到增进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目的。在创设民主氛围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比如:
(1)尊重学生的人格,增进师生情感。动之以情,以饱满的激情和热情走近学生,打消学生对教师的隔阂。
(2)尊重学生的提问。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对于突出的富于思考性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肯定,增进学生的信心,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问题或是有错的问题,也不要武断的否定,以免挫伤其积极性,可引导学生换另一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学生没有了精神束缚和心里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踊跃发言,深思多问。
2 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发现并提出问题
“问题意识”的培养必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由于在长期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自觉地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这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往往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制约作用[4]。造成我们的学生的思维模式已经非常僵化了,即学生已经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如,文科学生只知道“背诵”;理科学生只知道“做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比较适应教师的单向传授,缺乏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非常重要,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改变教学模式,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行动和思考能力的人,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教师应把握好哪些知识要讲,讲到什么程度,要注意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愿望,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的主阵地。教师要创设情境,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他们的知识,并不断发现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让思想在学生的头脑里产生,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的思维中。
3 引导学生突破提问的技能障碍
在课堂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可能对提问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但是由于缺乏老师系统的培训和指导,他们往往没有提问的技能和技巧,想问却不知怎样问,或者提的问题缺乏有效性,甚至幼稚,使提出的问题往往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学生提问时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没有得到及时的认同,往往会导致学生最后干脆不问。
教师必须“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知识的过程变为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5]。教师一方面应要求学生认识学习和掌握书本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跳出教科书的框框,不受其约束,敢于对教科书的观点、原理以及不成问题的问题大胆怀疑,提出异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在教学中,教师要潜心研究,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会“答”,更要会“问”。因为,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8).
[2] 叶平.“创新教育”解析[J].江苏教育研究,1999(6).
[3] 王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阎立钦[J].教育研究,1999(7).
[4] 顾建民.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9).
[5] 陈宏徽.耶鲁大学[M].湖南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