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关于教育公平的阐述: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个的基本要就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像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属于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公平公正向来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和国家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教育公平 社会公平 成因分析 对策建议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教育越来越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科教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已成为全国全民的共识。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许多国家都把优先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重大国家战略,积极谋划教育改革发展,制定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划。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还是教育立国、教育强国理念的培养都应该以教育公平为目标。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基本要求,也是保证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砝码。教育公平同时也是社会公平的母体和归宿,没有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就没有保障,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也就无法实现。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只有做到了上述公平,才能有教育结果的公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公平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促进社会平等的一个过程。
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一)对于教育公平概念的不同理解
关于教育公平的探讨不同专家学者有不同的概念,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和阶段解读教育公平。在我看来从宏观上教育公平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育机会公平。教育机会的公平一般来说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入学机会的均等。但在现有社会经济条件下,由于教育资源的配置的不均衡性,这种现象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谁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要有相应的筛选机制。选拔机制看重能力还是成绩主要由政策决策者来制定。另一个是在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如果受教育者不能得到平等的师资前提下的教育。教育的结果必定存在发展上差异。前者是社会与学校衔接的问题,重点在于选拔机制,是目前社会关注的重点;后者是教育内部的问题,是教育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执行力等问题,概念相对比较宽泛。
还有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教育公平是指公民拥有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的权利。教育权利平等是指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机会平等是指每个人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等方面拥有同等机会。就教育权利来说,《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有义务保障每位公民受教育的权利。这种观点的强调的是权利和机会同时存在的均等,只有权利得到保障机会才可以均等,只有机会是公平的才能确保权利的实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二)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质量、特色发展和促进公平上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保障不同群体公平接受教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1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隶属于社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石,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对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具有独特的推动作用,是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工具。在关于收入分配、医疗、住房、教育等“热门”话题中人们尤为关注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之所以那么被重视原因在于:首先,对人的发展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没有教育就没有一切,没有教育的公平就没有一切公平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育公平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兴旺发达。其次,教育是改变大多数人性格、观念以及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没有良好的教育做基础就没有未来。第三,教育具有强大的复制作用,公正公平的教育环境有助于民主、和谐、稳定社会的长期维系,教育的不公平会弱化社会的不公平导致不安全因素的出现。第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的公平是一切公平的基础,没有公平的教育就没有公平的社会。因此,教育不公平既是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不公平的反映,又不同于社会其它领域的不公平,会损害公众对社会发展的预期,更容易使社会心理失衡。
(三)目前教育不公平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
当今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上:1.地区和城乡差距造成教育不公平。长期以来国家在制定和执行教育政策时倾向有所偏颇。主要表现在教育政策的城市取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的是城市人的利益,不仅如此教育政策还具有地区的倾向。东、中、西明显差距不仅表现在师资配置上,在硬件设施、教育教学方法上也与东部地区存在明显差距。城市和乡村的差距也很大,城市教学水平和师资配备同样比农村要优越的多,致使很多优秀老师都向城市聚集,导致农村师资的进一步匮乏。2、制度设计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突出的表现在高考录取制度存在问题和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严重不均衡。高考直接决定着一个中学生的前途命运,但是现行的高校招生录取政策并非凭分数择优录取。而是给各地方发放名额,在分配名额时,又不考虑人口和生源多少。这种招生制度给一些人口密集的地方的高中升大学造成很大的困难。由于招生名额的限制,原本可以进入很好高校深造的学生甚至没有学上。从表面上看是由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有些省份考生很多但是高校很少,有的地方高校很多但是考生不是很多,这好像是由于学校的多少造成机会的差异。但是,事实上是录取招生政策在作怪,同一所高校录取有不同的录取分数线这很不公平。如果同一所大学在录取所有的考生执行同样的分数公平是有目共睹的。3.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不能接受平等的教育。目前的中国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国的城市稳步、快速发展与农民工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但是,作为城市建设者的农民工正在在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所建造的高楼大厦所冷落。进城的农民工不仅享受不到市民的住房政策、保障政策等,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子女也不能平等的享受城市的教育政策。同龄的学生不能同处一所学校,很多城市的学校都拒绝农民工子女学生,即使接受也只是暂时的“借读”,不仅要缴纳昂贵的借读费,学生在学校也会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4.收入差距造成受教育的不公平。我们现在倡导的教育公平主要聚焦于义务教育范畴的公平,国家做到义务教育实行免费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很多地区很多家庭子女的上学问题,但是由于我过经济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距,这也使得很多原本很优秀的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失去继续读书的机会。比如,西部和农村的许多学生由于承受不了高中和大学高昂的学费很多选择弃学。尽管国家各项奖学金、助学金的覆盖面在不断的扩大,但这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学生入学机会均这个问题。
(四)对于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是坚持教育公平贯彻到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机构中。素质教育是贯彻教育公平原则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必须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和做法,努力摒弃应试教育的缺陷,倡导人人平等的教育理念,为社会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公平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学校强调教育公平,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人人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这正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因此,促进教育公平与贯彻并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方针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是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从经济发展和制度手段两方面着手解决。不仅要从经济上对教育实行平等待遇,而且要在师资配备、入学机会等建立公平机制。教育公平不是静态的平衡,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过程。促进教育公平,就要鼓励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在教育公平、公正的大环境下创造性地探索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三是改革现有的高校招生录取政策。录取分数的统一是公平的灵魂。没有统一的录取分数,高校入学机会就不会公平。要坚决杜绝发达地区的“自我保护”,高校要做公平正义的表率。高校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在教育公平原则的指引下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逐步形成政府依法引导、学校自主办学和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三是城市教育政策不仅要强调公平性更要体现统一性。要建立加快建立和形成一套本地学生和外来民工子女学校的政策和法规,确保民工子弟享受平等的学习机会和权利。
(五)教育的不公平的影响
教育不公平的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传承上受到教育的影响,而且从个体发展、家族繁衍到民族的发展甚至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也受教育的影响。总之,教育的不公平影响到社会的不公平。
二、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是当今社会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社会公平的内容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平等、社会地位平等、公平的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平等,上述一切权利的得以实现归功于教育公平能否得到贯彻落实。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观念在教育系统中的具体体现,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关于教育机会平等以及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分配公平性的一种主观体验,不仅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保障。教育公平直接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公平。首先,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公平的重要支撑。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利益、发展和命运紧密联系,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团结。虽然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集,但是如果处理不好教育公平性问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命运和将来。其次,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社会公平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文明的程度,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公平的教育环境,能净化人的心灵,有利于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奉献精神。教育不公,则会扭曲人的价值观念,从而滋生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因此,通过公平教育,倡导公平平等的社会理念,培育公平正义精神,不仅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有利于形成社会公平的良好局面。从教育公平中可以窥视到社会公平的状况以及社会的发展程度。促进教育公平对于促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最后,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没有教育公平作先导社会公平就是浮云。
总之,教育公平是社会构成因素中最基本的社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的公平不仅是社会公平的保障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只有这个基石得到弘扬和落实,才能给予每个社会成员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公平发展的机会,才能使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和谐共生,才能维护和保证社会公平的实现。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反过来也有利于教育向更加公平和均衡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闵维方,陈晓宇.中国高等教育经费需求与投资体制改革[J].教育研究,1994年12期
[2]陈良火昆.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个人(家庭)成本补偿的必然性[J].教育研究,1996年08期
[3]赵中建.高等学校收费问题的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1996年05期
[4]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2004[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N].人民日报;2010年3月1日,第五、六版
[6]促进教育公平要处理的五组辩证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6年6月22日,第六版
[7]范国睿.教育公平和和谐社会[J].教育研究,2005(,5).
[8]陈乃圣,陈燕,陈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公平及推进途径[J].理论学刊,2007(,2).
[9]滑宗怀.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奠基石[J].河套大学学报,2007(,9).
[10]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中国教育报,2007. 10. 25
[13]中共教育部党组.努力保障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的机会——十六大以来我国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措[N].中国教育报, 2007. 10. 19第一版
[14]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N].光明日报,2007. 10.第一版
关键词:教育公平 社会公平 成因分析 对策建议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教育越来越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科教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已成为全国全民的共识。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许多国家都把优先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重大国家战略,积极谋划教育改革发展,制定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划。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还是教育立国、教育强国理念的培养都应该以教育公平为目标。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基本要求,也是保证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砝码。教育公平同时也是社会公平的母体和归宿,没有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就没有保障,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也就无法实现。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只有做到了上述公平,才能有教育结果的公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公平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促进社会平等的一个过程。
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一)对于教育公平概念的不同理解
关于教育公平的探讨不同专家学者有不同的概念,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和阶段解读教育公平。在我看来从宏观上教育公平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育机会公平。教育机会的公平一般来说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入学机会的均等。但在现有社会经济条件下,由于教育资源的配置的不均衡性,这种现象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谁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要有相应的筛选机制。选拔机制看重能力还是成绩主要由政策决策者来制定。另一个是在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如果受教育者不能得到平等的师资前提下的教育。教育的结果必定存在发展上差异。前者是社会与学校衔接的问题,重点在于选拔机制,是目前社会关注的重点;后者是教育内部的问题,是教育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执行力等问题,概念相对比较宽泛。
还有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教育公平是指公民拥有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的权利。教育权利平等是指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机会平等是指每个人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等方面拥有同等机会。就教育权利来说,《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有义务保障每位公民受教育的权利。这种观点的强调的是权利和机会同时存在的均等,只有权利得到保障机会才可以均等,只有机会是公平的才能确保权利的实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二)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质量、特色发展和促进公平上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保障不同群体公平接受教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1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隶属于社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石,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对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具有独特的推动作用,是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工具。在关于收入分配、医疗、住房、教育等“热门”话题中人们尤为关注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之所以那么被重视原因在于:首先,对人的发展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没有教育就没有一切,没有教育的公平就没有一切公平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育公平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兴旺发达。其次,教育是改变大多数人性格、观念以及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没有良好的教育做基础就没有未来。第三,教育具有强大的复制作用,公正公平的教育环境有助于民主、和谐、稳定社会的长期维系,教育的不公平会弱化社会的不公平导致不安全因素的出现。第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的公平是一切公平的基础,没有公平的教育就没有公平的社会。因此,教育不公平既是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不公平的反映,又不同于社会其它领域的不公平,会损害公众对社会发展的预期,更容易使社会心理失衡。
(三)目前教育不公平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
当今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上:1.地区和城乡差距造成教育不公平。长期以来国家在制定和执行教育政策时倾向有所偏颇。主要表现在教育政策的城市取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的是城市人的利益,不仅如此教育政策还具有地区的倾向。东、中、西明显差距不仅表现在师资配置上,在硬件设施、教育教学方法上也与东部地区存在明显差距。城市和乡村的差距也很大,城市教学水平和师资配备同样比农村要优越的多,致使很多优秀老师都向城市聚集,导致农村师资的进一步匮乏。2、制度设计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突出的表现在高考录取制度存在问题和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严重不均衡。高考直接决定着一个中学生的前途命运,但是现行的高校招生录取政策并非凭分数择优录取。而是给各地方发放名额,在分配名额时,又不考虑人口和生源多少。这种招生制度给一些人口密集的地方的高中升大学造成很大的困难。由于招生名额的限制,原本可以进入很好高校深造的学生甚至没有学上。从表面上看是由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有些省份考生很多但是高校很少,有的地方高校很多但是考生不是很多,这好像是由于学校的多少造成机会的差异。但是,事实上是录取招生政策在作怪,同一所高校录取有不同的录取分数线这很不公平。如果同一所大学在录取所有的考生执行同样的分数公平是有目共睹的。3.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不能接受平等的教育。目前的中国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国的城市稳步、快速发展与农民工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但是,作为城市建设者的农民工正在在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所建造的高楼大厦所冷落。进城的农民工不仅享受不到市民的住房政策、保障政策等,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子女也不能平等的享受城市的教育政策。同龄的学生不能同处一所学校,很多城市的学校都拒绝农民工子女学生,即使接受也只是暂时的“借读”,不仅要缴纳昂贵的借读费,学生在学校也会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4.收入差距造成受教育的不公平。我们现在倡导的教育公平主要聚焦于义务教育范畴的公平,国家做到义务教育实行免费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很多地区很多家庭子女的上学问题,但是由于我过经济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距,这也使得很多原本很优秀的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失去继续读书的机会。比如,西部和农村的许多学生由于承受不了高中和大学高昂的学费很多选择弃学。尽管国家各项奖学金、助学金的覆盖面在不断的扩大,但这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学生入学机会均这个问题。
(四)对于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是坚持教育公平贯彻到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机构中。素质教育是贯彻教育公平原则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必须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和做法,努力摒弃应试教育的缺陷,倡导人人平等的教育理念,为社会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公平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学校强调教育公平,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人人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这正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因此,促进教育公平与贯彻并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方针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是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从经济发展和制度手段两方面着手解决。不仅要从经济上对教育实行平等待遇,而且要在师资配备、入学机会等建立公平机制。教育公平不是静态的平衡,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过程。促进教育公平,就要鼓励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在教育公平、公正的大环境下创造性地探索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三是改革现有的高校招生录取政策。录取分数的统一是公平的灵魂。没有统一的录取分数,高校入学机会就不会公平。要坚决杜绝发达地区的“自我保护”,高校要做公平正义的表率。高校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在教育公平原则的指引下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逐步形成政府依法引导、学校自主办学和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三是城市教育政策不仅要强调公平性更要体现统一性。要建立加快建立和形成一套本地学生和外来民工子女学校的政策和法规,确保民工子弟享受平等的学习机会和权利。
(五)教育的不公平的影响
教育不公平的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传承上受到教育的影响,而且从个体发展、家族繁衍到民族的发展甚至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也受教育的影响。总之,教育的不公平影响到社会的不公平。
二、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是当今社会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社会公平的内容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平等、社会地位平等、公平的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平等,上述一切权利的得以实现归功于教育公平能否得到贯彻落实。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观念在教育系统中的具体体现,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关于教育机会平等以及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分配公平性的一种主观体验,不仅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保障。教育公平直接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公平。首先,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公平的重要支撑。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利益、发展和命运紧密联系,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团结。虽然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集,但是如果处理不好教育公平性问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命运和将来。其次,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社会公平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文明的程度,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公平的教育环境,能净化人的心灵,有利于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奉献精神。教育不公,则会扭曲人的价值观念,从而滋生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因此,通过公平教育,倡导公平平等的社会理念,培育公平正义精神,不仅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有利于形成社会公平的良好局面。从教育公平中可以窥视到社会公平的状况以及社会的发展程度。促进教育公平对于促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最后,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没有教育公平作先导社会公平就是浮云。
总之,教育公平是社会构成因素中最基本的社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的公平不仅是社会公平的保障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只有这个基石得到弘扬和落实,才能给予每个社会成员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公平发展的机会,才能使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和谐共生,才能维护和保证社会公平的实现。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反过来也有利于教育向更加公平和均衡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闵维方,陈晓宇.中国高等教育经费需求与投资体制改革[J].教育研究,1994年12期
[2]陈良火昆.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个人(家庭)成本补偿的必然性[J].教育研究,1996年08期
[3]赵中建.高等学校收费问题的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1996年05期
[4]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2004[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N].人民日报;2010年3月1日,第五、六版
[6]促进教育公平要处理的五组辩证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6年6月22日,第六版
[7]范国睿.教育公平和和谐社会[J].教育研究,2005(,5).
[8]陈乃圣,陈燕,陈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公平及推进途径[J].理论学刊,2007(,2).
[9]滑宗怀.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奠基石[J].河套大学学报,2007(,9).
[10]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中国教育报,2007. 10. 25
[13]中共教育部党组.努力保障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的机会——十六大以来我国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措[N].中国教育报, 2007. 10. 19第一版
[14]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N].光明日报,2007. 10.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