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视及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日趋完善,高职院校的硬件建设水平有目共睹,但是由于大学生数量的年增化、教育方式的多元化、考试模式的开放化、学生层次的下延化,对于大学生的管理也成了教育工作必须再重新审视的问题,尤其是高等教育中职业类院校学生的管理思路更值得我们去深思。
关键词:高职院校 管理 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大学学生有一定的不同,无论是自身素质结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都有其自己的特点,教育必须要有所区分,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因此明确高职学生特点应是教育方式选择的前提。
1 高职学生特点
1.1 自主学习能力普遍弱。高职学生来源大多为高考成绩欠佳的学生,这些学生一般为中学时学习兴趣低或能力较弱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达到普通本科的要求,因此普遍欠缺自主学习的能力,多认为学习知识的作用不大。
1.2 自信心不足。由于学习成绩在校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较大,在当今学校以分数论英雄的形势下这些学生很容易否定自己的能力,加之对高职院校的认知不足,认为自己是低等学生,但迫于压力不得不继续攻读,于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容易自我否定和放弃的问题。
1.3 组织纪律性较差。高职院校学生多为从小缺少有效的教育或者不愿局限于目前应试教学的孩子,容易打破常规,不遵守学校及家庭的规则和要求,因此对于这部分学生的管理方式应当有所不同。
1.4 想法多但行动少。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创造性思维,但由于缺少学习的习惯和争取的精神,往往很少将想法付诸实施,不甘于现状,但又找不到突破的方法,容易处于矛盾状态。
1.5 实干精神明显。本科院校的学生多钻研于学术,课余时间用来补充知识、考取学位的同学较多,其他的社会活动较少参与,但高职院校学生往往对于学习课本知识缺少兴趣,反而对可以动手参与的活动较为热衷,假期外出打工的同学远远多于本科学生,吃苦耐劳的特点也使得他们在求职环境中更容易获得工作机会。
2 高职学生的管理模式
针对高职学生的素质及心理状态,管理方式应当更具有适应性,与普通本科管理模式相区分:
2.1 善于发现高职学生的特点及优势。对于高职学生的培养不应只注重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这部分学生的专长不在于书面知识的背诵及领会,过于模式化的考核方式往往适得其反,使得他们更排斥学校和学习,无法从学习得到乐趣和动力,更容易打破学校的制度,应结合其特点,发觉他们各自的优点,有的放矢地采用个性化的管理模式。高职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而不喜欢被动接受,所以应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形成自我控制和提高的良好习惯,而不是用制度和考核指标去限制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
2.2 充分给予高职学生尊重。高职学生更加细腻和感性,更渴望被关注和信任,但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忽视学生的内心需求,以对本科学生的要求去衡量高职学生,一味勉强学生在文化成绩和日常纪律表现中符合标准,这其实加重了学生的逆反心理,日渐压抑的情绪很容易导致消极厌学、心理扭曲甚至发生暴力事件,对于高职学生的管理重点不应当是行为而是心理,如何使这些内容脆弱、一直受挫、对自己不抱太高希望的学生获得自信、愿意勇敢面對生活和竞争、能够看清自己的优势找寻个性发展之路,需要教育工作者给他们内心的支撑,而这份力量源于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高职与普本学生的发展之路各自不同,我们应摒除以分数划分学生的错误思想,尊重高职学生的想法和需求,不勉强、不排斥、不否定,积极引导,做足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关怀和信任,这样学生才能更有勇气面对各种挑战。
2.3 管理模式的多元化。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旨在培养技能型人才,动手能力的要求远高于本科学院,从某种角度而言,高职人才培养的规格应高于本科,但是由于国内对高职的普遍性认知偏差,使得高职教育一直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既要培养真正适应市场、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多能人才,又要社会面对高考成绩中下游的学生的普遍否定,所以探寻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非常重要,高职学生多半很难一直坚持长时间完成文化知识学习,单纯的授课及学院教育模式很难达到教育效果。基于高职教育要求,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试图将学校和企业之间距离越缩越小,但是却很少真正将工作环境作为管理学生的课堂。要使高职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需要通过实际的工作锻炼,而多数高职院校往往在最后一年才开始安排学生真正走入企业,很多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从中加强,但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内心品格却很难在社会竞争中被正确树立,因此学生进入学校后的第一年就应该适当安排学生去企业体验实习,帮助学习提早明确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差距,这对管理高职学生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做好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一直是学生管理活动中的难题,学校硬件设施再完备、教学质量再好,没有学生的有效配合,整个教育工作都是没有意义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造学生的能力素质都应以对学生的充分理解为前提。
参考文献:
[1]邵立刚,魅力中国,2011年1月.
[2]何济玲.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08):506.
关键词:高职院校 管理 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大学学生有一定的不同,无论是自身素质结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都有其自己的特点,教育必须要有所区分,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因此明确高职学生特点应是教育方式选择的前提。
1 高职学生特点
1.1 自主学习能力普遍弱。高职学生来源大多为高考成绩欠佳的学生,这些学生一般为中学时学习兴趣低或能力较弱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达到普通本科的要求,因此普遍欠缺自主学习的能力,多认为学习知识的作用不大。
1.2 自信心不足。由于学习成绩在校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较大,在当今学校以分数论英雄的形势下这些学生很容易否定自己的能力,加之对高职院校的认知不足,认为自己是低等学生,但迫于压力不得不继续攻读,于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容易自我否定和放弃的问题。
1.3 组织纪律性较差。高职院校学生多为从小缺少有效的教育或者不愿局限于目前应试教学的孩子,容易打破常规,不遵守学校及家庭的规则和要求,因此对于这部分学生的管理方式应当有所不同。
1.4 想法多但行动少。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创造性思维,但由于缺少学习的习惯和争取的精神,往往很少将想法付诸实施,不甘于现状,但又找不到突破的方法,容易处于矛盾状态。
1.5 实干精神明显。本科院校的学生多钻研于学术,课余时间用来补充知识、考取学位的同学较多,其他的社会活动较少参与,但高职院校学生往往对于学习课本知识缺少兴趣,反而对可以动手参与的活动较为热衷,假期外出打工的同学远远多于本科学生,吃苦耐劳的特点也使得他们在求职环境中更容易获得工作机会。
2 高职学生的管理模式
针对高职学生的素质及心理状态,管理方式应当更具有适应性,与普通本科管理模式相区分:
2.1 善于发现高职学生的特点及优势。对于高职学生的培养不应只注重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这部分学生的专长不在于书面知识的背诵及领会,过于模式化的考核方式往往适得其反,使得他们更排斥学校和学习,无法从学习得到乐趣和动力,更容易打破学校的制度,应结合其特点,发觉他们各自的优点,有的放矢地采用个性化的管理模式。高职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而不喜欢被动接受,所以应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形成自我控制和提高的良好习惯,而不是用制度和考核指标去限制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
2.2 充分给予高职学生尊重。高职学生更加细腻和感性,更渴望被关注和信任,但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忽视学生的内心需求,以对本科学生的要求去衡量高职学生,一味勉强学生在文化成绩和日常纪律表现中符合标准,这其实加重了学生的逆反心理,日渐压抑的情绪很容易导致消极厌学、心理扭曲甚至发生暴力事件,对于高职学生的管理重点不应当是行为而是心理,如何使这些内容脆弱、一直受挫、对自己不抱太高希望的学生获得自信、愿意勇敢面對生活和竞争、能够看清自己的优势找寻个性发展之路,需要教育工作者给他们内心的支撑,而这份力量源于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高职与普本学生的发展之路各自不同,我们应摒除以分数划分学生的错误思想,尊重高职学生的想法和需求,不勉强、不排斥、不否定,积极引导,做足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关怀和信任,这样学生才能更有勇气面对各种挑战。
2.3 管理模式的多元化。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旨在培养技能型人才,动手能力的要求远高于本科学院,从某种角度而言,高职人才培养的规格应高于本科,但是由于国内对高职的普遍性认知偏差,使得高职教育一直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既要培养真正适应市场、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多能人才,又要社会面对高考成绩中下游的学生的普遍否定,所以探寻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非常重要,高职学生多半很难一直坚持长时间完成文化知识学习,单纯的授课及学院教育模式很难达到教育效果。基于高职教育要求,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试图将学校和企业之间距离越缩越小,但是却很少真正将工作环境作为管理学生的课堂。要使高职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需要通过实际的工作锻炼,而多数高职院校往往在最后一年才开始安排学生真正走入企业,很多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从中加强,但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内心品格却很难在社会竞争中被正确树立,因此学生进入学校后的第一年就应该适当安排学生去企业体验实习,帮助学习提早明确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差距,这对管理高职学生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做好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一直是学生管理活动中的难题,学校硬件设施再完备、教学质量再好,没有学生的有效配合,整个教育工作都是没有意义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造学生的能力素质都应以对学生的充分理解为前提。
参考文献:
[1]邵立刚,魅力中国,2011年1月.
[2]何济玲.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08):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