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每一个新来者,都会有一种遗失感。
没有一张熟悉的面孔,没有一个熟悉的地方。街道溜达一天,公园闲逛一天,都听不到有人喊你的名字。
这种遗失感,在某天骑着共享单车去一片绿地闲逛时,十分强烈地向我袭来。天气太热,汗流浃背,我索性脱了身上的短袖衫,光着背骑车在街上穿行——这样赤裸着上身,在大街上骑行,在我所居住的城市是不可能的,不仅因为那座城市没有酷暑,而且即使有时天气太热,也不会有人赤裸着上身在大街上骑行的。因为,一路上会遇见很多熟悉的人。
而在这里,却没有,光裸着的上身一路畅行无阻,或者说无碍。在这片新开发的城市边地,谁也不认识我,曾经的我似乎蒸发了。说起这种感觉,妻子说:她在我之前来到的两个多月,穿衣也随便了许多,几乎不刻意追求穿什么服饰。“随手拉上哪件就穿哪件,谁会注意你呢?”她一脸无所谓地笑着。
行走于街途,看到的所有人,都是陌生人。似乎不必在乎谁注意你了,谁对你有什么看法了。脚步匆匆,人们几乎没有时间或精力去注意一个行走在身边的陌生人,即使你很异类,这城市早已见惯不惊。
谁也不注意谁。偶然有谁注意你了,往往也是因为孩子而引发。一天,我带着奥利奥去公园,一个妇人对着奥利奥微笑:“这孩子,真可爱,小清新啊。”我连忙对着说话的人微笑表示感激。
而且,我很快就注意到,人们相遇,注意到的是彼此带领着的小孩:“小朋友,几岁啦?”
在这个城市边缘,小孩的地位得到了显化,大人却成了一种附着、陪衬。
白天,年轻人都忙着上班去了,周围活动着的是一些从四面八方前来带孩子的老人。老人都是天南地北赶来带孩子的,并不排除有的老人时间长了会彼此认识成为熟人,但在短时期内,每个人都会有一种遗失感应是不争的事实。这种遗失感,如影随形,伴随了我很长时间,我感觉自己是一滴水,失落在一个广阔无垠的沙漠地带,消失得无影无踪。
直到有一天,在一片绿地看到一株熟悉的身影,我才重新找回自己。这是一种熟悉的植物,在我的故乡它遍地生长,我不晓得它的学名,但不管在哪里,只要遇上我都能一眼认出它来,家乡人喊它为“灰条”。因为儿时的经历,一见到它我瞬间便找回了自己。在饥馑年代,它是乡人用以果腹的一种野菜。临水而居的一家同学后院,一碗蘸水,一盆在沸水中滚过的“灰条”,便可聚集十来颗年幼的脑袋,开心地来一次聚餐。筷子夹起一箸灰条,在蘸水里蘸一蘸,送进嘴里,酸咸麻辣香的感觉成就了儿时的记忆。
竟然在远离故乡数千公里的地方,在这个城市边地见到了它——曾经在饥馑年代陪伴过我和我的同学的“灰条”,让我十分惊悚地找回了自己。突然想起自己是谁,来自哪里。它使我想起曾经的岁月,找到了自己的印记——我们是在饥馑中长大的一代。心便有些酸,有些涩,在找回自己的同时,突然明白为什么时时与年轻的一代人产生隔膜感的原因了。
這毕竟只是暂时的。更多的时候,我处于一种迷失状态,处于一种失忆状态。一天,手机突然响了:一位编辑给我打来电话,说给我寄来一笔稿费,但因“地址不详”被退回了,问我能否提供更详细的地址?我回答:我给的地址应该是很详细的了。
说完便很沮丧,被一种强烈的失落感瞬间覆盖。第一次感觉被人找不到的痛。
“地址不详”,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查无此人!”这是一种可怕的生存状态。
“查无此人”,不仅在别人找不到自己,还表现为自己也找不到一样证明自己存在的物事:一株儿时的树,一扇熟悉的窗,一条梦中的巷。
我身边的很多老人应该都是这样的状态,他们都失落了自己而不自知,飘来飘去,像没有重量的影子。唯一关注的,也许就是领着的孩子。一天,在电梯旁,我听到一个老妇在对孙子说话:“姥姥不出来的时候,别靠近电梯,更别去乱揿电梯按钮,小心门开了有坏人把你抱走!”
我震动。一方面,是遗失了的自己;另一方面,是不能遗失的孩子。一群遗失了的老人,领着一群不能遗失的孩子,这就是这片城市边地小区的生活图景,年轻人早出晚归,小区内成了老年人的世界,只有黄昏或夜色来临,才看得到年轻的身影,还有晚归的各类车辆,以及大门外一排排的共享单车。
失落的老人是值得悲悯的。但有一天,当我路过一家殡仪馆,蕾突然压低声音对我讲了一件事,她的一个同学因忧郁自杀了,骨灰在这儿寄放了很长时间。他的父母来领取骨灰,是蕾陪着去的。分手时,同学的母亲抱着蕾哭了很久,哀哀地说:“我的儿子,我的儿子,永远地失落在这儿了!”
“永远地失落在这儿”,八字短语,像射出的八颗子弹,击中了我的心脏。失落者,也许不仅是老人,还有很多不同年龄者。他们从故乡出发,却再也无法踏上回家的路。
记得女儿刚考上大学,在送她赴京的途中,我和她在昆明昙华寺曾有一个下午的短暂停留。自从离开家,她一路郁郁寡欢。只有在昙华寺,一群鸽子被我惊飞而起,我以鸽群为背影为她拍了一张照片时,才在镜头中看到她灿然的一笑。
这是这一天她唯一的一次笑。夕阳中的她不经意间说了一句话:“爸爸,时间不早了,回家吧!”我突然惊觉,她是忘了我们在离家的路上,错把昆明当大理了。
我于是郑重地喊出了她的名字,对她说出了一番自以为意味深长的话:“从今天起,你就要一天一天,走在离家的途中,渐行渐远了。不要老是想着回家,人生的每一站都有难得的风景,要珍惜路上的每一处风景。人生其实就是一趟没有返程票的旅途。”
郑重其事说完这番话,又为自己的口是心非而暗自心惊。
“永远地失落”,其实就是“查无此人”的同意语。在城市边地走过,我常常有一种失落自己的惊心,找回自己的欲望。一些似曾相识的景象,都会牵动记忆,让我想起了自己。以致某一天,当天空出现白云,我竟然喜不自胜,感觉找到了自己存在的证明,我的家乡被称为“云的故乡”,天空的景致唤起了我的乡愁。 乡愁,与爱情一样,自古以来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一种情感。我以为乡愁,就是心走在返乡的路上,身却未必能够还乡。这是一种不无惨痛的背离。我注意周围的老人,大多表情疲惫麻木,年轻人则神色宁静,大约都已淡忘了自己的故乡。人一旦失去了乡愁。我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
在与不在,在己;想与不想,在心。离开故乡,人,只能用身来证明自己,只能以心来寻找故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在这城市边地,高楼与绿地之间,我只能在百无聊赖中想起这句唯一能安慰自己的话。
二
从小区大门走出,又从小区大门走入。飘来飘去像个影子。
影子是无声的,我也很少发出声音。
人说话,出于表达。比如“啊”,表示某种情感。比如“好”,传达某种肯定。而在这片陌生的领地,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却衰退了。
从早到晚,几乎不需要说一句话。路上遇不到一个熟人,说话对象几乎为零。
说话对象一旦为零,即使身居闹市,也如置身无人之境。
只是特殊的一次,去小区直饮水点取水,推着一桶水来到单元门,一个推着宝宝车的妇人,突然开口:“你,取水。是要——办卡的吧?”
猝不及防间,说出的话便有些颠颠倒倒:“是啊,呃呃,是啊。当然。不过嘛——也是可以投币的。六个——呃,每个一元的硬币,可取水一桶。但是呢,也可办卡。”
而且,把“镍币”说成了“硬币”,“硬”的发音也不是“yìng”,而是“?g”——纯粹云南方言的发音。
见她一怔一怔地望着我,才惊觉此时的我,是在异地与一个异乡人说话。
我感觉自己语感极差。这样的窘境,就是长时间不说话的原因。
英国作家奥利维娅·莱恩在《孤独的城市》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身处何地,你都可能感到孤单,但生活在一座城市里,被数百万人围绕着,又会催生出一种别样的孤独的滋味。
我就是带着这样一种别样的孤独。在小区无助地走来走去,走来走去,直到累了就返回居住的楼房。
经过门口,无意一扭头,就看到了“13”。
“13”,是一条狗,一条浑身黑如漆的狗。
它有魁梧的身、圆的脑袋、尖长的嘴,和耷拉着的两片耳朵。一见人就仰起头,求助地望着人。它的主人早出晚归,把它锁在楼层人行安全通道的转角楼栏。
这幢有着28层的高楼,居住着来自天南地北的人。房主们乘坐电梯匆匆上下,自然很少有人关注它。13很少吠叫,再加上楼道的灯坏了,这里便成了它安身立命的隐秘死角。
有时去楼道转角取拖把,一见我,它总是殷勤地站起身子,频频摇晃尾巴。脖子上的长链把它紧紧拴牢在楼道栏杆上,使它活动范围极其有限。它就在极其有限的空间腾挪、旋转、呼吸、生存,偶尔发出几声低低的近乎呜咽的鸣叫。
13乌黑发亮的眼睛,射出两束冷冷的光。
这是孤独的冷、绝望的冷。主人早出晚归,有时甚至忘了喂它,它只能在幽暗的过道转角,在无助中默默忍受着孤独、干渴、饥饿,把一个又一个白天和黑夜,熬成无法转移的绝望。
黄昏降临,倚窗而立,有时想起13的眼睛。便有两束冷冷的光,像两把锋利的尖刀向我刺来。
这是一座特大城市。居住人口两千万。被如此之多的人包围着,却会时时催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隔绝的状态。
唯一能做的,就是整天盯着手机,从一个微信群转悠到另一个微信群。
依窗而立,对面楼群的灯火次第亮起。无法猜想对面灯火主人的身份。即使对面有人偶尔看到了我亮着的灯,同样不会猜想我是谁。
在这样灯火密集的城市,一样的灯火实在是太多了。
一声闷响在夜色中传来,直击耳膜。骤然惊觉:这不过是一种幻觉。
幻觉来自几天前,对面六号楼17层,有人跳了楼。据说因为欠债。
因为欠债,无力偿还,债主逼上门,守望在楼下。无路可走,他选择了跳楼。
跳楼者,在纵身一跳之时,一定是感觉到,这个世界上,已经找不到一个能帮助他的关系亲密的人了。只能纵身一跳,就此了结。他的孤独是绝望的。
夕阳西下时分,小区里的人会逐渐多起来。大人领着孩子在小区的空地上游戏。我常会去小区草坪前长靠椅上闲坐。一天,有个瘦削的男子站在靠椅前,有些孤独的样子。我连忙立起身,对他说我旁边还可坐人。
他犹豫了一下,在我身边坐了下来。
他说他来自广西桂林,我说我来自云南大理,手肘相碰的一瞬,彼此便有了一种亲切感。“广西、云南,呵呵——我们的老家是邻居啊。”
他告诉我他姓于,我告诉他我姓张,接下来便开始交谈。谈话的过程,他不时发出轻轻的会意的笑声,我似乎找到一种故人感。
临别时,他主动说:“我们可以互相加微信啊。”
在小区里走出走进,有些面孔似乎熟了起来,但始终找不到一个关系亲密到可以倾听我讲话的人。无意间,却在这个夏日的下午找到了
看着下午幼儿园放学后,在空地跑来跑去的孩子,感觉孩子彼此接纳的能力超过成人。
旅行是对日常孤独的最好逃避。夏的末尾,我去了一趟北戴河。在阿那亚民宿旅游度假區,看到一个面海而建的图书馆。它的名称,竟然叫“孤独图书馆”,与我的心境十分吻合。
坐在孤独图书馆,面对大海,突然想起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他在卧轨自杀两个多月前写的两句诗。
我猜想,这时的海子,一定十分孤独。人逃避孤独的最佳选择,也许就是面对大海。
“怎么叫孤独图书馆呢?每天应该有很多人嘛。”在两层围廊和书架组成的图书馆里,我突然就听到了一句轻声的问话。
说话的是一个长发披肩、穿白色连衣裙的女青年。
“其实,孤独并不见得不好。教授不是讲过——文革中,他每天都要被揪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大会小会,挨批斗、作检查,回到牛棚还要看到周围无处不在的监视的眼睛,想孤独都孤独不了?即使现在,他也孤独不了啊,始终有摆脱不开的各种礼仪、应酬,不想去讲的各种讲话……” 回答她的是她身旁的男友。
离开阿那亚,回到小区单元房,静静想起男青年的话,对孤独突然有了新的理解。
13是不见了。从海边回来不久,就不再见到它——这只孤独而可怜的狗,主人把它牵到了一个我不知道的地方。
而向窗外闪烁的灯光,便有两束冷冷的光,像两把锋利的尖刀,向我刺来,让我不寒而栗,夜变得很凉。
我知道,这是13向我射来的眼光。
13的孤独是被动的,是被铁链拴出来的,是一种应该摆脱的被豢养的孤独。
跳楼者的孤独是无奈的,是被无助带出来的,是一种无法摆脱的被逼迫的孤独。
而教授追求的,应是另一种孤独。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纵向看,既无前世,也无来生;横向看,我是唯一的,没有谁可以替代我。
我开始恢复中断已久的读书。我发觉,这样的孤独状态很适合读书。
偶尔,也会下楼,散散步。一天,在小区的路口,遇到了一张逐渐熟悉起来的脸。
“遛弯啊?”脸上露出笑。他是一个土著,经常在小区拐角的路边打理着一辆老年代步车。
“嗯。遛——遛。”我以为自己好像不是在遛弯。
因为,我一直找不到走回原路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那个推着宝宝车,在单元门口问我“取水是要办卡的吧?”的妇人。一场不可预知的疾病,我被送进医院。出院后又返乡休养了一段时间。再次返回这座城市的小区时,在楼道里再也见不到她的身影。
后来才晓得,小区单元房里住着的并不一定是房主,还有很多零散的租住户。
小区附近,有不少的绿地和公园。在一些公园里,长满了银杏林和杨树林,我常去溜银杏林、杨树林。银杏叶的生动,装饰了我的孤独;而杨树身上的斑癞又像一只只眼睛窥视着我,使得我的孤独仓惶失措。
秋天是适合寻找的季节。在公园,我捡回了很多白色和红色,白的是银杏,红的是山楂。孤独因此多了些色彩。
秋风渐渐凉下来的日子,站在客厅北窗,向窗外默望。窗前有一排杨树,一二三四五,一株是杨树,另一株是杨树,还有另外三株也是杨树。心情变得从未有过的孤寂。
天渐昏黑,眼前的楼群渐渐模糊,呈现海天微茫的景象。仿佛又回到阿那亚海邊的孤独图书馆,淡忘了孤独。寂静浓如一坛老酒,令我微醺。心,在寂静中变得更静。
少年孤独,缺少的是一个朋友;中年孤独,缺少的是一本书;老时孤独,缺少的是一个知己。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大海无处不在,关键在心。夜色渐渐变深,远处的灯火次第亮起来。我重新坐回桌前,用文字找回我心跳的声音。
每一个新来者,都会有一种遗失感。
没有一张熟悉的面孔,没有一个熟悉的地方。街道溜达一天,公园闲逛一天,都听不到有人喊你的名字。
这种遗失感,在某天骑着共享单车去一片绿地闲逛时,十分强烈地向我袭来。天气太热,汗流浃背,我索性脱了身上的短袖衫,光着背骑车在街上穿行——这样赤裸着上身,在大街上骑行,在我所居住的城市是不可能的,不仅因为那座城市没有酷暑,而且即使有时天气太热,也不会有人赤裸着上身在大街上骑行的。因为,一路上会遇见很多熟悉的人。
而在这里,却没有,光裸着的上身一路畅行无阻,或者说无碍。在这片新开发的城市边地,谁也不认识我,曾经的我似乎蒸发了。说起这种感觉,妻子说:她在我之前来到的两个多月,穿衣也随便了许多,几乎不刻意追求穿什么服饰。“随手拉上哪件就穿哪件,谁会注意你呢?”她一脸无所谓地笑着。
行走于街途,看到的所有人,都是陌生人。似乎不必在乎谁注意你了,谁对你有什么看法了。脚步匆匆,人们几乎没有时间或精力去注意一个行走在身边的陌生人,即使你很异类,这城市早已见惯不惊。
谁也不注意谁。偶然有谁注意你了,往往也是因为孩子而引发。一天,我带着奥利奥去公园,一个妇人对着奥利奥微笑:“这孩子,真可爱,小清新啊。”我连忙对着说话的人微笑表示感激。
而且,我很快就注意到,人们相遇,注意到的是彼此带领着的小孩:“小朋友,几岁啦?”
在这个城市边缘,小孩的地位得到了显化,大人却成了一种附着、陪衬。
白天,年轻人都忙着上班去了,周围活动着的是一些从四面八方前来带孩子的老人。老人都是天南地北赶来带孩子的,并不排除有的老人时间长了会彼此认识成为熟人,但在短时期内,每个人都会有一种遗失感应是不争的事实。这种遗失感,如影随形,伴随了我很长时间,我感觉自己是一滴水,失落在一个广阔无垠的沙漠地带,消失得无影无踪。
直到有一天,在一片绿地看到一株熟悉的身影,我才重新找回自己。这是一种熟悉的植物,在我的故乡它遍地生长,我不晓得它的学名,但不管在哪里,只要遇上我都能一眼认出它来,家乡人喊它为“灰条”。因为儿时的经历,一见到它我瞬间便找回了自己。在饥馑年代,它是乡人用以果腹的一种野菜。临水而居的一家同学后院,一碗蘸水,一盆在沸水中滚过的“灰条”,便可聚集十来颗年幼的脑袋,开心地来一次聚餐。筷子夹起一箸灰条,在蘸水里蘸一蘸,送进嘴里,酸咸麻辣香的感觉成就了儿时的记忆。
竟然在远离故乡数千公里的地方,在这个城市边地见到了它——曾经在饥馑年代陪伴过我和我的同学的“灰条”,让我十分惊悚地找回了自己。突然想起自己是谁,来自哪里。它使我想起曾经的岁月,找到了自己的印记——我们是在饥馑中长大的一代。心便有些酸,有些涩,在找回自己的同时,突然明白为什么时时与年轻的一代人产生隔膜感的原因了。
這毕竟只是暂时的。更多的时候,我处于一种迷失状态,处于一种失忆状态。一天,手机突然响了:一位编辑给我打来电话,说给我寄来一笔稿费,但因“地址不详”被退回了,问我能否提供更详细的地址?我回答:我给的地址应该是很详细的了。
说完便很沮丧,被一种强烈的失落感瞬间覆盖。第一次感觉被人找不到的痛。
“地址不详”,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查无此人!”这是一种可怕的生存状态。
“查无此人”,不仅在别人找不到自己,还表现为自己也找不到一样证明自己存在的物事:一株儿时的树,一扇熟悉的窗,一条梦中的巷。
我身边的很多老人应该都是这样的状态,他们都失落了自己而不自知,飘来飘去,像没有重量的影子。唯一关注的,也许就是领着的孩子。一天,在电梯旁,我听到一个老妇在对孙子说话:“姥姥不出来的时候,别靠近电梯,更别去乱揿电梯按钮,小心门开了有坏人把你抱走!”
我震动。一方面,是遗失了的自己;另一方面,是不能遗失的孩子。一群遗失了的老人,领着一群不能遗失的孩子,这就是这片城市边地小区的生活图景,年轻人早出晚归,小区内成了老年人的世界,只有黄昏或夜色来临,才看得到年轻的身影,还有晚归的各类车辆,以及大门外一排排的共享单车。
失落的老人是值得悲悯的。但有一天,当我路过一家殡仪馆,蕾突然压低声音对我讲了一件事,她的一个同学因忧郁自杀了,骨灰在这儿寄放了很长时间。他的父母来领取骨灰,是蕾陪着去的。分手时,同学的母亲抱着蕾哭了很久,哀哀地说:“我的儿子,我的儿子,永远地失落在这儿了!”
“永远地失落在这儿”,八字短语,像射出的八颗子弹,击中了我的心脏。失落者,也许不仅是老人,还有很多不同年龄者。他们从故乡出发,却再也无法踏上回家的路。
记得女儿刚考上大学,在送她赴京的途中,我和她在昆明昙华寺曾有一个下午的短暂停留。自从离开家,她一路郁郁寡欢。只有在昙华寺,一群鸽子被我惊飞而起,我以鸽群为背影为她拍了一张照片时,才在镜头中看到她灿然的一笑。
这是这一天她唯一的一次笑。夕阳中的她不经意间说了一句话:“爸爸,时间不早了,回家吧!”我突然惊觉,她是忘了我们在离家的路上,错把昆明当大理了。
我于是郑重地喊出了她的名字,对她说出了一番自以为意味深长的话:“从今天起,你就要一天一天,走在离家的途中,渐行渐远了。不要老是想着回家,人生的每一站都有难得的风景,要珍惜路上的每一处风景。人生其实就是一趟没有返程票的旅途。”
郑重其事说完这番话,又为自己的口是心非而暗自心惊。
“永远地失落”,其实就是“查无此人”的同意语。在城市边地走过,我常常有一种失落自己的惊心,找回自己的欲望。一些似曾相识的景象,都会牵动记忆,让我想起了自己。以致某一天,当天空出现白云,我竟然喜不自胜,感觉找到了自己存在的证明,我的家乡被称为“云的故乡”,天空的景致唤起了我的乡愁。 乡愁,与爱情一样,自古以来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一种情感。我以为乡愁,就是心走在返乡的路上,身却未必能够还乡。这是一种不无惨痛的背离。我注意周围的老人,大多表情疲惫麻木,年轻人则神色宁静,大约都已淡忘了自己的故乡。人一旦失去了乡愁。我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
在与不在,在己;想与不想,在心。离开故乡,人,只能用身来证明自己,只能以心来寻找故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在这城市边地,高楼与绿地之间,我只能在百无聊赖中想起这句唯一能安慰自己的话。
二
从小区大门走出,又从小区大门走入。飘来飘去像个影子。
影子是无声的,我也很少发出声音。
人说话,出于表达。比如“啊”,表示某种情感。比如“好”,传达某种肯定。而在这片陌生的领地,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却衰退了。
从早到晚,几乎不需要说一句话。路上遇不到一个熟人,说话对象几乎为零。
说话对象一旦为零,即使身居闹市,也如置身无人之境。
只是特殊的一次,去小区直饮水点取水,推着一桶水来到单元门,一个推着宝宝车的妇人,突然开口:“你,取水。是要——办卡的吧?”
猝不及防间,说出的话便有些颠颠倒倒:“是啊,呃呃,是啊。当然。不过嘛——也是可以投币的。六个——呃,每个一元的硬币,可取水一桶。但是呢,也可办卡。”
而且,把“镍币”说成了“硬币”,“硬”的发音也不是“yìng”,而是“?g”——纯粹云南方言的发音。
见她一怔一怔地望着我,才惊觉此时的我,是在异地与一个异乡人说话。
我感觉自己语感极差。这样的窘境,就是长时间不说话的原因。
英国作家奥利维娅·莱恩在《孤独的城市》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身处何地,你都可能感到孤单,但生活在一座城市里,被数百万人围绕着,又会催生出一种别样的孤独的滋味。
我就是带着这样一种别样的孤独。在小区无助地走来走去,走来走去,直到累了就返回居住的楼房。
经过门口,无意一扭头,就看到了“13”。
“13”,是一条狗,一条浑身黑如漆的狗。
它有魁梧的身、圆的脑袋、尖长的嘴,和耷拉着的两片耳朵。一见人就仰起头,求助地望着人。它的主人早出晚归,把它锁在楼层人行安全通道的转角楼栏。
这幢有着28层的高楼,居住着来自天南地北的人。房主们乘坐电梯匆匆上下,自然很少有人关注它。13很少吠叫,再加上楼道的灯坏了,这里便成了它安身立命的隐秘死角。
有时去楼道转角取拖把,一见我,它总是殷勤地站起身子,频频摇晃尾巴。脖子上的长链把它紧紧拴牢在楼道栏杆上,使它活动范围极其有限。它就在极其有限的空间腾挪、旋转、呼吸、生存,偶尔发出几声低低的近乎呜咽的鸣叫。
13乌黑发亮的眼睛,射出两束冷冷的光。
这是孤独的冷、绝望的冷。主人早出晚归,有时甚至忘了喂它,它只能在幽暗的过道转角,在无助中默默忍受着孤独、干渴、饥饿,把一个又一个白天和黑夜,熬成无法转移的绝望。
黄昏降临,倚窗而立,有时想起13的眼睛。便有两束冷冷的光,像两把锋利的尖刀向我刺来。
这是一座特大城市。居住人口两千万。被如此之多的人包围着,却会时时催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隔绝的状态。
唯一能做的,就是整天盯着手机,从一个微信群转悠到另一个微信群。
依窗而立,对面楼群的灯火次第亮起。无法猜想对面灯火主人的身份。即使对面有人偶尔看到了我亮着的灯,同样不会猜想我是谁。
在这样灯火密集的城市,一样的灯火实在是太多了。
一声闷响在夜色中传来,直击耳膜。骤然惊觉:这不过是一种幻觉。
幻觉来自几天前,对面六号楼17层,有人跳了楼。据说因为欠债。
因为欠债,无力偿还,债主逼上门,守望在楼下。无路可走,他选择了跳楼。
跳楼者,在纵身一跳之时,一定是感觉到,这个世界上,已经找不到一个能帮助他的关系亲密的人了。只能纵身一跳,就此了结。他的孤独是绝望的。
夕阳西下时分,小区里的人会逐渐多起来。大人领着孩子在小区的空地上游戏。我常会去小区草坪前长靠椅上闲坐。一天,有个瘦削的男子站在靠椅前,有些孤独的样子。我连忙立起身,对他说我旁边还可坐人。
他犹豫了一下,在我身边坐了下来。
他说他来自广西桂林,我说我来自云南大理,手肘相碰的一瞬,彼此便有了一种亲切感。“广西、云南,呵呵——我们的老家是邻居啊。”
他告诉我他姓于,我告诉他我姓张,接下来便开始交谈。谈话的过程,他不时发出轻轻的会意的笑声,我似乎找到一种故人感。
临别时,他主动说:“我们可以互相加微信啊。”
在小区里走出走进,有些面孔似乎熟了起来,但始终找不到一个关系亲密到可以倾听我讲话的人。无意间,却在这个夏日的下午找到了
看着下午幼儿园放学后,在空地跑来跑去的孩子,感觉孩子彼此接纳的能力超过成人。
旅行是对日常孤独的最好逃避。夏的末尾,我去了一趟北戴河。在阿那亚民宿旅游度假區,看到一个面海而建的图书馆。它的名称,竟然叫“孤独图书馆”,与我的心境十分吻合。
坐在孤独图书馆,面对大海,突然想起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他在卧轨自杀两个多月前写的两句诗。
我猜想,这时的海子,一定十分孤独。人逃避孤独的最佳选择,也许就是面对大海。
“怎么叫孤独图书馆呢?每天应该有很多人嘛。”在两层围廊和书架组成的图书馆里,我突然就听到了一句轻声的问话。
说话的是一个长发披肩、穿白色连衣裙的女青年。
“其实,孤独并不见得不好。教授不是讲过——文革中,他每天都要被揪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大会小会,挨批斗、作检查,回到牛棚还要看到周围无处不在的监视的眼睛,想孤独都孤独不了?即使现在,他也孤独不了啊,始终有摆脱不开的各种礼仪、应酬,不想去讲的各种讲话……” 回答她的是她身旁的男友。
离开阿那亚,回到小区单元房,静静想起男青年的话,对孤独突然有了新的理解。
13是不见了。从海边回来不久,就不再见到它——这只孤独而可怜的狗,主人把它牵到了一个我不知道的地方。
而向窗外闪烁的灯光,便有两束冷冷的光,像两把锋利的尖刀,向我刺来,让我不寒而栗,夜变得很凉。
我知道,这是13向我射来的眼光。
13的孤独是被动的,是被铁链拴出来的,是一种应该摆脱的被豢养的孤独。
跳楼者的孤独是无奈的,是被无助带出来的,是一种无法摆脱的被逼迫的孤独。
而教授追求的,应是另一种孤独。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纵向看,既无前世,也无来生;横向看,我是唯一的,没有谁可以替代我。
我开始恢复中断已久的读书。我发觉,这样的孤独状态很适合读书。
偶尔,也会下楼,散散步。一天,在小区的路口,遇到了一张逐渐熟悉起来的脸。
“遛弯啊?”脸上露出笑。他是一个土著,经常在小区拐角的路边打理着一辆老年代步车。
“嗯。遛——遛。”我以为自己好像不是在遛弯。
因为,我一直找不到走回原路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那个推着宝宝车,在单元门口问我“取水是要办卡的吧?”的妇人。一场不可预知的疾病,我被送进医院。出院后又返乡休养了一段时间。再次返回这座城市的小区时,在楼道里再也见不到她的身影。
后来才晓得,小区单元房里住着的并不一定是房主,还有很多零散的租住户。
小区附近,有不少的绿地和公园。在一些公园里,长满了银杏林和杨树林,我常去溜银杏林、杨树林。银杏叶的生动,装饰了我的孤独;而杨树身上的斑癞又像一只只眼睛窥视着我,使得我的孤独仓惶失措。
秋天是适合寻找的季节。在公园,我捡回了很多白色和红色,白的是银杏,红的是山楂。孤独因此多了些色彩。
秋风渐渐凉下来的日子,站在客厅北窗,向窗外默望。窗前有一排杨树,一二三四五,一株是杨树,另一株是杨树,还有另外三株也是杨树。心情变得从未有过的孤寂。
天渐昏黑,眼前的楼群渐渐模糊,呈现海天微茫的景象。仿佛又回到阿那亚海邊的孤独图书馆,淡忘了孤独。寂静浓如一坛老酒,令我微醺。心,在寂静中变得更静。
少年孤独,缺少的是一个朋友;中年孤独,缺少的是一本书;老时孤独,缺少的是一个知己。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大海无处不在,关键在心。夜色渐渐变深,远处的灯火次第亮起来。我重新坐回桌前,用文字找回我心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