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探讨课堂教学密度的安排,做到以大纲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密度 减繁增效 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密度是课程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劣,同时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一个具体应用。很多教师认为,一堂好课往往只需要有足够多的内容,尽可能多讲解一些知识点,尽可能多演示一些题型,然而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本文就如何适量安排数学课堂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以大纲为本做到“减繁增效”
数学题题型庞杂,面广量多,教师在课堂上若想要一味地多演示题型,便很容易陷入题海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其结果是不但害了学生,也苦了自己。一个好的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吃透教学大纲,把握住大纲所蕴含的指导思想,在讲授新课时应坚持以大纲为本,在学生切实掌握书本知识的前提下,可适量地选择一些课本之外,但又与课本内容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题和基本方法题,从而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提高和综合。
有的教师认为毕业班的复习课,就应该是教师多讲,学生多练,搞题海战术。其实,系统地讲解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后,在把握考试要求的前提下精讲精练,这样教学会更有效。例如,在复习三角函数这个知识点时,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恒等变形、图像与性质是考试大纲中的主要内容,教师与学生就应该在这一中心内容上多花时间,弄清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其基本公式与基本运算。而其他内容,诸如三角知识的综合应用等就要适可而止了。总之,教师若能以教学大纲为准则,便可将知识体系化面成线,化线为点,书本也就越读越薄,这样在课堂教学密度安排上便能体现出“减繁增效”原则。
二、联系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课堂教学密度的安排若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势必导致“满堂灌”,从而形成“填鸭式”的教学模型,这样的结果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反而听得晕晕乎乎;教师以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后快,学生却满脸疑云,不知所以。同时,又由于学生是在被动情况下接受知识,遗忘率极高,如果长期下去,不仅会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整体的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
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密度的适量安排应考虑到学生实际知识水平与实际能力,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能力为目标。在备课选材时,要正确估算出学生在课堂思考、探索问题时所需要的时间,从而留有余地。同时课堂讲解知识时要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背景,要揭示知识内在的思维过程,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在讲立体几何的教学时就应充分体现直观性和理论性相联系的实际教学模型,注重几何模型的演示,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思考。这样课堂才会有生气,才能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能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动态,适当调整既定的教案计划,并设计出下节课的教学方案。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遇到课堂制定的教学内容学生难以接受,从而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这一矛盾,笔者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原则应该是坚决服从于学生。教师应该根据当时课堂的具体情况,在课堂上作出必要的调整。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上既要留给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又要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应有现代意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电脑,或事先设计好一些图表、文字等(如立体几何中的构图,分解图,解释几何中的曲线图)。一方面可以节省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数学中一些抽象无趣的东西变得形象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的提高也就是自然的事了。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密度的安排应以大纲为准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结合学生实际,要有现代意识,摆脱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束缚,减轻学生课堂压力,使学生在轻松热烈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增强能力。
参考文献:
[1]龚年宝.浅谈课堂教学[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8.
[2]严士健,王尚志.普通高中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肖新勇,江西省新余市第十六中学,邮编:338000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密度 减繁增效 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密度是课程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劣,同时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一个具体应用。很多教师认为,一堂好课往往只需要有足够多的内容,尽可能多讲解一些知识点,尽可能多演示一些题型,然而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本文就如何适量安排数学课堂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以大纲为本做到“减繁增效”
数学题题型庞杂,面广量多,教师在课堂上若想要一味地多演示题型,便很容易陷入题海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其结果是不但害了学生,也苦了自己。一个好的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吃透教学大纲,把握住大纲所蕴含的指导思想,在讲授新课时应坚持以大纲为本,在学生切实掌握书本知识的前提下,可适量地选择一些课本之外,但又与课本内容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题和基本方法题,从而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提高和综合。
有的教师认为毕业班的复习课,就应该是教师多讲,学生多练,搞题海战术。其实,系统地讲解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后,在把握考试要求的前提下精讲精练,这样教学会更有效。例如,在复习三角函数这个知识点时,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恒等变形、图像与性质是考试大纲中的主要内容,教师与学生就应该在这一中心内容上多花时间,弄清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其基本公式与基本运算。而其他内容,诸如三角知识的综合应用等就要适可而止了。总之,教师若能以教学大纲为准则,便可将知识体系化面成线,化线为点,书本也就越读越薄,这样在课堂教学密度安排上便能体现出“减繁增效”原则。
二、联系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课堂教学密度的安排若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势必导致“满堂灌”,从而形成“填鸭式”的教学模型,这样的结果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反而听得晕晕乎乎;教师以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后快,学生却满脸疑云,不知所以。同时,又由于学生是在被动情况下接受知识,遗忘率极高,如果长期下去,不仅会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整体的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
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密度的适量安排应考虑到学生实际知识水平与实际能力,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能力为目标。在备课选材时,要正确估算出学生在课堂思考、探索问题时所需要的时间,从而留有余地。同时课堂讲解知识时要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背景,要揭示知识内在的思维过程,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在讲立体几何的教学时就应充分体现直观性和理论性相联系的实际教学模型,注重几何模型的演示,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思考。这样课堂才会有生气,才能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能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动态,适当调整既定的教案计划,并设计出下节课的教学方案。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遇到课堂制定的教学内容学生难以接受,从而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这一矛盾,笔者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原则应该是坚决服从于学生。教师应该根据当时课堂的具体情况,在课堂上作出必要的调整。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上既要留给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又要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应有现代意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电脑,或事先设计好一些图表、文字等(如立体几何中的构图,分解图,解释几何中的曲线图)。一方面可以节省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数学中一些抽象无趣的东西变得形象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的提高也就是自然的事了。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密度的安排应以大纲为准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结合学生实际,要有现代意识,摆脱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束缚,减轻学生课堂压力,使学生在轻松热烈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增强能力。
参考文献:
[1]龚年宝.浅谈课堂教学[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8.
[2]严士健,王尚志.普通高中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肖新勇,江西省新余市第十六中学,邮编:3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