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问题本位学习在基础教育领域以及高等教育的医学、工学、法学、教育学等专业的教学应用已经比较常见,其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利用真实的问题来引发学生们讨论,通过教师进行问题引导,采取小组讨论方式培养学生多元思考、批判思考、沟通与协调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适应新时代社会对高素质、综合能力的人才的需求。本文分析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问题本位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对课堂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实施的关键进行深入探索。
【关键词】问题本位学习 中职信息技术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08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信息化程度逐年提高,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科学理论,更要熟练进行技能操作。中职学校培养的是社会急需的复合型高素质劳动者,相应地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树立自主创新的理念,学会如何自主学习,形成全面的信息技术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一、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和存在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学生思维主动性
中职信息技术课通常采取传统讲解法这种以语言传递信息的方法,这种方法教师把规定的教学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常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基础知识教学环节,如计算机发展历程、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概念、冯.诺依曼的设计思想等。或者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用演示法让学生获取知识,这种方法教师通过很多示范性的操作,让学生先观察、再反复进行模仿和练习,虽然有直观形象的优点,但是需要教师长期的讲授、过多的语言刺激容易让学生注意力下降、听觉和视觉疲劳,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重视,难以调动学生思维主动性[1]。
2.课程教学体系更新滞后,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1世纪发展到今天,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而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更新却较为缓慢,由于教学体系相对稳定,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更新速度总是落后于信息化飞速发展的速度,其中包含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含量较低,缺乏超前性和适用性,导致培养出来的中职学生总是落后于时代的节拍,与社会对于人才的渴求度不相匹配,无法体现教育的先进性。如现行教材比较重视从计算的诞生、发展,以及作用、意义等,却忽略它的实际应用。在讲授某种编程语言时,从基本构造特点开始讲解,直到相关的函数和语句,这时候学生已经觉得相对于他们的知识基础,已经变得遥不可及,难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问题本位学习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
问题本位学习,从广义上讲,应属于“探究本位学习”的一种。所谓探究本位学习是近年来在中职学校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思路。但与其他探究本位学习及常见的问题解决式学习所不同的是,在问题本位学习中,问题是首要的、最先给出的,问题本身决定了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课程安排、作业、资源分配等都围绕问题(而不是某个学习主题)有机组合;同时,问题本位学习中的问题不受学科边界的限制,综合性比较强,更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2]。它强调把学生学习的过程设置在较为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探究,解决某种真实性问题,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知识和理论,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将“问题本位学习”理论引入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效率,实现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的目标。
1.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必由之路
根据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信息素养的描述,综合各种观点和解说,信息素养的根本特征体现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上,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评价等,只有融入到问题解决的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最大价值。从中职学生的特点来看,他们思维活跃,逻辑能力强,富有创造内涵,更有挑战意义的实践活动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将“问题本位学习”理论引入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必由之路。
2.改善知识技能教学,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
问题本位学习首先需要分析解决问题到底应该掌握哪些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然后探索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具体内容,最终把问题解决的过程。整个过程将中职学生的信息知识和工具,完全融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供良好的经验基础。同时,“问题本位学习”理论可以提供体验和渗透的机会,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来掌握信息技术的过程与方法,更好地参与信息活动,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思考和感悟,突破传统式教学的瓶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培养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問题本位学习”理论解决信息技术问题的具体实践中,不仅能够解决以往中职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更能使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联系,清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也会在学生脑海中融会贯通,促使学生进一步把信息技术运用到生活中去,借助已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储备,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成为社会的可用之才[3]。
三、问题本位学习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建议
1.联系中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有效问题
问题是问题本位学习的基础及核心,对问题的设计从根本上决定了问题本位学习本身的成效。问题本位学习的问题设计须遵循以下7项基本原则:表述清晰完整、非结构化、模拟真实生活、具有跨学科性、与学生过去所学知识相匹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吸引学生兴趣。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利用这样的时代特征,教师如果能适逢其时地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就会事半功倍,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讲授邮件合并这一课时,首先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每学期期末学校都会发放《学生成长手册》,用以登记学生的各科成绩,而学生的成绩都保存在Excel表中,手工抄写到手册里既费时更费力,如果能在Word中设计并生成一张空白表单,并调用Excel表中的各科成绩,自动生成新的成绩单,这将是异常美妙的结果。然后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不用手工抄写,将Excel中的成绩表挪移到word文档中,而且还要按照规定的格式?问题引出后,布置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和指导,因势利导得出邮件合并的方法和结论。
【关键词】问题本位学习 中职信息技术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08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信息化程度逐年提高,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科学理论,更要熟练进行技能操作。中职学校培养的是社会急需的复合型高素质劳动者,相应地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树立自主创新的理念,学会如何自主学习,形成全面的信息技术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一、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和存在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学生思维主动性
中职信息技术课通常采取传统讲解法这种以语言传递信息的方法,这种方法教师把规定的教学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常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基础知识教学环节,如计算机发展历程、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概念、冯.诺依曼的设计思想等。或者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用演示法让学生获取知识,这种方法教师通过很多示范性的操作,让学生先观察、再反复进行模仿和练习,虽然有直观形象的优点,但是需要教师长期的讲授、过多的语言刺激容易让学生注意力下降、听觉和视觉疲劳,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重视,难以调动学生思维主动性[1]。
2.课程教学体系更新滞后,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1世纪发展到今天,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而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更新却较为缓慢,由于教学体系相对稳定,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更新速度总是落后于信息化飞速发展的速度,其中包含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含量较低,缺乏超前性和适用性,导致培养出来的中职学生总是落后于时代的节拍,与社会对于人才的渴求度不相匹配,无法体现教育的先进性。如现行教材比较重视从计算的诞生、发展,以及作用、意义等,却忽略它的实际应用。在讲授某种编程语言时,从基本构造特点开始讲解,直到相关的函数和语句,这时候学生已经觉得相对于他们的知识基础,已经变得遥不可及,难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问题本位学习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
问题本位学习,从广义上讲,应属于“探究本位学习”的一种。所谓探究本位学习是近年来在中职学校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思路。但与其他探究本位学习及常见的问题解决式学习所不同的是,在问题本位学习中,问题是首要的、最先给出的,问题本身决定了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课程安排、作业、资源分配等都围绕问题(而不是某个学习主题)有机组合;同时,问题本位学习中的问题不受学科边界的限制,综合性比较强,更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2]。它强调把学生学习的过程设置在较为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探究,解决某种真实性问题,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知识和理论,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将“问题本位学习”理论引入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效率,实现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的目标。
1.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必由之路
根据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信息素养的描述,综合各种观点和解说,信息素养的根本特征体现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上,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评价等,只有融入到问题解决的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最大价值。从中职学生的特点来看,他们思维活跃,逻辑能力强,富有创造内涵,更有挑战意义的实践活动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将“问题本位学习”理论引入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必由之路。
2.改善知识技能教学,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
问题本位学习首先需要分析解决问题到底应该掌握哪些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然后探索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具体内容,最终把问题解决的过程。整个过程将中职学生的信息知识和工具,完全融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供良好的经验基础。同时,“问题本位学习”理论可以提供体验和渗透的机会,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来掌握信息技术的过程与方法,更好地参与信息活动,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思考和感悟,突破传统式教学的瓶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培养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問题本位学习”理论解决信息技术问题的具体实践中,不仅能够解决以往中职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更能使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联系,清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也会在学生脑海中融会贯通,促使学生进一步把信息技术运用到生活中去,借助已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储备,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成为社会的可用之才[3]。
三、问题本位学习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建议
1.联系中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有效问题
问题是问题本位学习的基础及核心,对问题的设计从根本上决定了问题本位学习本身的成效。问题本位学习的问题设计须遵循以下7项基本原则:表述清晰完整、非结构化、模拟真实生活、具有跨学科性、与学生过去所学知识相匹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吸引学生兴趣。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利用这样的时代特征,教师如果能适逢其时地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就会事半功倍,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讲授邮件合并这一课时,首先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每学期期末学校都会发放《学生成长手册》,用以登记学生的各科成绩,而学生的成绩都保存在Excel表中,手工抄写到手册里既费时更费力,如果能在Word中设计并生成一张空白表单,并调用Excel表中的各科成绩,自动生成新的成绩单,这将是异常美妙的结果。然后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不用手工抄写,将Excel中的成绩表挪移到word文档中,而且还要按照规定的格式?问题引出后,布置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和指导,因势利导得出邮件合并的方法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