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坛,李玉林已成为颇引人注目的慈善作家。当然,我之所以如此说,亦不仅因其所主编的《慈善》杂志,更重要的是他对“慈善文学”的开拓。
作家与慈善,乃至文学与慈善,偶然的一听则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若认真思索,自古到今又有哪一部得以传世的文学作品不在弃恶扬善呢?更何况,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商品化,对“人之初性本善”的维护就更是作家所义不容辞的。
若回想起来,我与玉林的相识则早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而当时,我之所以与他交往,除了他曾写过《鼠精》,再就是为人的坦诚和乐于助人。如,为培养新人而热心地帮文学青年发表作品;如,为帮我解决住房拆迁的问题而四处奔走;如,为朋友子女的就业而上下沟通。但我对他真正的认知,似乎却又是从其投身于慈善之工作。
或说得更具体,则是《慈善》杂志创刊以后。我发现,这时的李玉林就像变了一个人。而且,尤其是对文学,虽然仍那样地执著,但观其作品,却不仅不再是阳春白雪的纯文学,还转向比下里巴人更底层的灾难之人群。而这当中,最有代表性的则是《慈善行》和《慈善与美——镜头的述说》之问世。而且,在这些洋洋数十万言中英文的散文和摄影集中不仅记载了发生在世界每个角落的难民之现状,还能看到如邓朴方、桑兰、盛中国、牛群、陈佩斯、谢晋、秦怡等诸多社会名流忙于慈善活动的感人事迹。
为此,玉林也就格外地忙。我与他的相见,也只能是他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的间歇中。而他与我的交谈,则无不是惊心动魄的大灾与大难。
似乎是中秋节的前两天,很长时间没有消息的玉林来电话说他在四川地震救灾的第一线忙了近两个月。这期间他一直在艰险、伤痛之中,也在激励、在爱之中。不久前,他又因慈善总会的紧急召唤而去了陕甘的救灾第一线。而现在,他终于又疲惫不堪地出现在我的面前了。
尽管如此,却仍能从我所熟悉的微笑中看到他内心的愉悦与充实。而更使我惊喜的,则是那新出版的《慈善大手笔》、《历史的铭刻》、《在乎》和汶川大地震50天记实的《真情最前线》。而且,这还不是他最近收获的全部。他说,仅此一年他就推出了共7部。而更使我目瞪口呆的,则是他还将所得25万元的巨额稿费都捐给了他所倾心的慈善之大业。我说,难道你就真舍得?他说:我的孩子已长大。我和老伴的退休金也足够用。面对着那些水深火热的穷人和难民,你想,我还有什么舍不得?
为此,我的心亦久久不能平静。而且,回到家中我仍在想,他的这话怎么如此地耳熟?哦,想起来了。我最早也听过这样的话,那是在美国一次慈善志工的聚会中。
回想起来,那是2006年的9月底,我和玉林应北美华文作协圣路易分会的邀请,结伴到美国圣路易与当地华文作家、华文学校和华盛顿大学东亚文学系师生进行文学交流。虽然这是一项单纯的文学活动,但考虑到玉林是中华慈善总会的理事、《慈善》杂志的执行主编和慈善文学的开拓者,事前我曾建议美方在日程中安排一项对当地慈善机关的访问。而恰巧圣路易作协的一位副会长是著名的慈善机构慈济圣路易联络处的志愿者,才有幸参加了慈济义工志愿者自助餐的大聚会。
聚会的地点设在两位退休老夫妇的家中。他们的住宅,是圣路易随处可见的小别墅。因天色已晚,路上也就很清静。但进了门,却发现楼上楼下都是“蓝天”与“白云”。那所谓的“蓝天白云”,即上白下蓝的着装亦是慈济的象征与标志。而且,如此淡雅的色彩搭配,不仅显示着慈济精神的圣洁还使凡着装者都变得更纯真和更具亲和力。于是,不仅很快我也就成了其中的一分子,还发现这些所谓的慈济人原来也都是如我这样的陌路人。如,其中那两个天真的女“慈青”就是来自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如,那位高鼻白发的老人,是位已退休的医学专家;如,那些正忙于备餐的中年妇女,则皆为事业有成的教授、编辑、博士、工程师。那么,又是何种力量将其聚合在一起呢?用那位同样也是博士、电脑专家和慈济圣路易联络处的负责人慈裕的话说,是慈悲,是大爱。难道不是吗?倘若有疑,则最好切身去体验。如,跟他们到老人院发放衣物;如,帮他们给穷人送过冬所必需的毛毯、睡袋和衣物;如,随他们去印度洋大海啸或汶川大地震救灾的最前线,你会发现唯慈善、唯舍予,才是心灵的最娱悦。当然,人若想达到这一境界亦谈何容易。首先,必须要时刻地心灯在胸,排除掉内在的私心杂念。而说到心灯,想不到我竟也有缘去体验。具体的经过是:当那每人自带一菜的聚餐开始前,因给一位要去外地的志工送行,我们都来到底层的一会堂。在这里,那两位老夫妇发给每人一盏精致的莲花灯。然后,屋顶的灯灭了,莲花般的灯便闪烁在每人的胸口。而我身旁的玉林竟然还念念有词:
“祈求平安吉祥满人间,天下无灾岁岁年年……”
活动结束了。趁两位老夫妇送我们出门时我问他(她)作志工是不是很费钱?他们说是。那么,又是因何而倾心于这一工作呢?他们说,由于自己生活得很幸福,所以更同情那些苦难中的人。更何况,自己的儿女皆已长大。除了为慈善做志工,还有什么能聊以自慰的?
作家与慈善,乃至文学与慈善,偶然的一听则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若认真思索,自古到今又有哪一部得以传世的文学作品不在弃恶扬善呢?更何况,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商品化,对“人之初性本善”的维护就更是作家所义不容辞的。
若回想起来,我与玉林的相识则早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而当时,我之所以与他交往,除了他曾写过《鼠精》,再就是为人的坦诚和乐于助人。如,为培养新人而热心地帮文学青年发表作品;如,为帮我解决住房拆迁的问题而四处奔走;如,为朋友子女的就业而上下沟通。但我对他真正的认知,似乎却又是从其投身于慈善之工作。
或说得更具体,则是《慈善》杂志创刊以后。我发现,这时的李玉林就像变了一个人。而且,尤其是对文学,虽然仍那样地执著,但观其作品,却不仅不再是阳春白雪的纯文学,还转向比下里巴人更底层的灾难之人群。而这当中,最有代表性的则是《慈善行》和《慈善与美——镜头的述说》之问世。而且,在这些洋洋数十万言中英文的散文和摄影集中不仅记载了发生在世界每个角落的难民之现状,还能看到如邓朴方、桑兰、盛中国、牛群、陈佩斯、谢晋、秦怡等诸多社会名流忙于慈善活动的感人事迹。
为此,玉林也就格外地忙。我与他的相见,也只能是他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的间歇中。而他与我的交谈,则无不是惊心动魄的大灾与大难。
似乎是中秋节的前两天,很长时间没有消息的玉林来电话说他在四川地震救灾的第一线忙了近两个月。这期间他一直在艰险、伤痛之中,也在激励、在爱之中。不久前,他又因慈善总会的紧急召唤而去了陕甘的救灾第一线。而现在,他终于又疲惫不堪地出现在我的面前了。
尽管如此,却仍能从我所熟悉的微笑中看到他内心的愉悦与充实。而更使我惊喜的,则是那新出版的《慈善大手笔》、《历史的铭刻》、《在乎》和汶川大地震50天记实的《真情最前线》。而且,这还不是他最近收获的全部。他说,仅此一年他就推出了共7部。而更使我目瞪口呆的,则是他还将所得25万元的巨额稿费都捐给了他所倾心的慈善之大业。我说,难道你就真舍得?他说:我的孩子已长大。我和老伴的退休金也足够用。面对着那些水深火热的穷人和难民,你想,我还有什么舍不得?
为此,我的心亦久久不能平静。而且,回到家中我仍在想,他的这话怎么如此地耳熟?哦,想起来了。我最早也听过这样的话,那是在美国一次慈善志工的聚会中。
回想起来,那是2006年的9月底,我和玉林应北美华文作协圣路易分会的邀请,结伴到美国圣路易与当地华文作家、华文学校和华盛顿大学东亚文学系师生进行文学交流。虽然这是一项单纯的文学活动,但考虑到玉林是中华慈善总会的理事、《慈善》杂志的执行主编和慈善文学的开拓者,事前我曾建议美方在日程中安排一项对当地慈善机关的访问。而恰巧圣路易作协的一位副会长是著名的慈善机构慈济圣路易联络处的志愿者,才有幸参加了慈济义工志愿者自助餐的大聚会。
聚会的地点设在两位退休老夫妇的家中。他们的住宅,是圣路易随处可见的小别墅。因天色已晚,路上也就很清静。但进了门,却发现楼上楼下都是“蓝天”与“白云”。那所谓的“蓝天白云”,即上白下蓝的着装亦是慈济的象征与标志。而且,如此淡雅的色彩搭配,不仅显示着慈济精神的圣洁还使凡着装者都变得更纯真和更具亲和力。于是,不仅很快我也就成了其中的一分子,还发现这些所谓的慈济人原来也都是如我这样的陌路人。如,其中那两个天真的女“慈青”就是来自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如,那位高鼻白发的老人,是位已退休的医学专家;如,那些正忙于备餐的中年妇女,则皆为事业有成的教授、编辑、博士、工程师。那么,又是何种力量将其聚合在一起呢?用那位同样也是博士、电脑专家和慈济圣路易联络处的负责人慈裕的话说,是慈悲,是大爱。难道不是吗?倘若有疑,则最好切身去体验。如,跟他们到老人院发放衣物;如,帮他们给穷人送过冬所必需的毛毯、睡袋和衣物;如,随他们去印度洋大海啸或汶川大地震救灾的最前线,你会发现唯慈善、唯舍予,才是心灵的最娱悦。当然,人若想达到这一境界亦谈何容易。首先,必须要时刻地心灯在胸,排除掉内在的私心杂念。而说到心灯,想不到我竟也有缘去体验。具体的经过是:当那每人自带一菜的聚餐开始前,因给一位要去外地的志工送行,我们都来到底层的一会堂。在这里,那两位老夫妇发给每人一盏精致的莲花灯。然后,屋顶的灯灭了,莲花般的灯便闪烁在每人的胸口。而我身旁的玉林竟然还念念有词:
“祈求平安吉祥满人间,天下无灾岁岁年年……”
活动结束了。趁两位老夫妇送我们出门时我问他(她)作志工是不是很费钱?他们说是。那么,又是因何而倾心于这一工作呢?他们说,由于自己生活得很幸福,所以更同情那些苦难中的人。更何况,自己的儿女皆已长大。除了为慈善做志工,还有什么能聊以自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