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曾经说过:“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无相生,计白当黑。”老子的这种哲学思想在中国的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戏剧、电影、曲艺等艺术领域都得到了体现和运用,它们非常讲究“虚实相间”“计白当黑”。同样,很多文学作品都留有适当的空白,让读者展开充分的想象,对文学形象、意境等进行积极的再创造。教学作为一门艺术,也应追求“虚实相间”“计白当黑”,即所谓布白艺术的运用。教师有意识地布白,就是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在教学时留有余地,创设学生学习过程和心理上的暂时性“空白”,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
一、在学科综合上布白,促使学生完成并完善知识的构建
在课堂上,把某些学科的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往往会产生欲擒故纵的教学效果。有位老师在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把十幅浮雕的挂图随意地挂在黑板上方,要求学生不看书,根据每幅图的背景和人物,分别说出它们反映的历史事件,并言明自己判断的根据是什么,然后再给每幅画加上小标题,并按时间顺序把挂图排列起来。许多学生叫:“太难了”“让我们翻翻书吧”。老师先让学生猜一猜,各抒己见,然后让他们阅读课本,蓄足的势能一下子变成旺盛的活力,由想学转化为能学,由能学又上升为乐学,学生很快感知了课文内容,了解了相关的历史知识。
二、在设疑导思上布白。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
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学生有了充分的时空自由,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他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现。请看钱梦龙老师在《愚公移山》中的经典点拨:
师: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先把他们列出来。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学生思考,回答,有的说“90岁”;有的说“90岁不到”。)
师:到底是90,还是90不到?从哪里知道?(学生思考,看书:“年且90”,有个“且”字。)
师:“且”,对!……那个智叟是个年轻人吗?怎么知道?
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 这个教学环节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由于教师的点拨恰当巧妙,使得由旧知向新知的过渡是这样的不着痕迹,这样的设疑自然合理,这样的导思充满情趣。
三、在教学高潮处布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
“高潮处布白”是指在文学作品的高潮或教学的高潮处,教师不妨戛然而止、急流勇退,把“弄潮”与“冲浪”的激动让给学生。此时的布白,就像浪遏飞舟,唤起的是超越的激情和创造的喜悦。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写道:“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就戛然而止,于勒后来的命运到底怎样,于勒兄长一家的命运又会怎样?此时我们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让他们续写后面的情节,假如事情终于败露会怎样,假如于勒真的发了财又会怎样?假如船上的一幕是于勒与船长串演试探兄嫂的戏,情节又该怎样发展?这种激活想象的处理就是“布白”,通过“布白”,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从而充分地欣赏文学的情韵美。它告诉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做好“平等中的首席”,用平等的身份、亲切的态度去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披文人情,由情入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
四、在课堂板书上布白。打开学生“愤”“悱”的闸门
“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的一段心理空白。此时,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情感、意志等交织在一起,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刻。教师要善于创设这样的空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 有位老师教《孔乙己》,课将结束,黑板上“孔乙己”三个字赫然在目。老师问道:“孔乙己有脚吗?”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有啊!”老师又问:“他在离开我们的时候用的是脚吗?”学生肃然答道:“用手。”老师顺势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说道:“孔乙己就是这样用一双满是污泥的手走了,走了,走出了生活的舞台……老师一边说一边随手把黑板上的“孔乙己”三个字擦掉了,留下了一片空白。这么巧妙的一“擦”,化静为动,学生感受强烈。黑板上留下的一片空白,包含着不尽的潜台词,蕴含着无数的画外音。它让学生在思考体味中,去意会,去发现,多少感悟尽在不言中。学生对人物的悲惨命运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有对人物的同情,有对社会的控诉,使孔乙己的艺术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永生难忘。
“布白”留给学生以自由驰骋的空间,让他们充分调动自己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去填补空白内容,使其体会到自我参与感和创造感,从而得到心理的满足,能力的提高,素质的提升。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它,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种布白艺术的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的提高。
一、在学科综合上布白,促使学生完成并完善知识的构建
在课堂上,把某些学科的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往往会产生欲擒故纵的教学效果。有位老师在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把十幅浮雕的挂图随意地挂在黑板上方,要求学生不看书,根据每幅图的背景和人物,分别说出它们反映的历史事件,并言明自己判断的根据是什么,然后再给每幅画加上小标题,并按时间顺序把挂图排列起来。许多学生叫:“太难了”“让我们翻翻书吧”。老师先让学生猜一猜,各抒己见,然后让他们阅读课本,蓄足的势能一下子变成旺盛的活力,由想学转化为能学,由能学又上升为乐学,学生很快感知了课文内容,了解了相关的历史知识。
二、在设疑导思上布白。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
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学生有了充分的时空自由,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他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现。请看钱梦龙老师在《愚公移山》中的经典点拨:
师: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先把他们列出来。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学生思考,回答,有的说“90岁”;有的说“90岁不到”。)
师:到底是90,还是90不到?从哪里知道?(学生思考,看书:“年且90”,有个“且”字。)
师:“且”,对!……那个智叟是个年轻人吗?怎么知道?
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 这个教学环节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由于教师的点拨恰当巧妙,使得由旧知向新知的过渡是这样的不着痕迹,这样的设疑自然合理,这样的导思充满情趣。
三、在教学高潮处布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
“高潮处布白”是指在文学作品的高潮或教学的高潮处,教师不妨戛然而止、急流勇退,把“弄潮”与“冲浪”的激动让给学生。此时的布白,就像浪遏飞舟,唤起的是超越的激情和创造的喜悦。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写道:“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就戛然而止,于勒后来的命运到底怎样,于勒兄长一家的命运又会怎样?此时我们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让他们续写后面的情节,假如事情终于败露会怎样,假如于勒真的发了财又会怎样?假如船上的一幕是于勒与船长串演试探兄嫂的戏,情节又该怎样发展?这种激活想象的处理就是“布白”,通过“布白”,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从而充分地欣赏文学的情韵美。它告诉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做好“平等中的首席”,用平等的身份、亲切的态度去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披文人情,由情入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
四、在课堂板书上布白。打开学生“愤”“悱”的闸门
“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的一段心理空白。此时,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情感、意志等交织在一起,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刻。教师要善于创设这样的空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 有位老师教《孔乙己》,课将结束,黑板上“孔乙己”三个字赫然在目。老师问道:“孔乙己有脚吗?”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有啊!”老师又问:“他在离开我们的时候用的是脚吗?”学生肃然答道:“用手。”老师顺势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说道:“孔乙己就是这样用一双满是污泥的手走了,走了,走出了生活的舞台……老师一边说一边随手把黑板上的“孔乙己”三个字擦掉了,留下了一片空白。这么巧妙的一“擦”,化静为动,学生感受强烈。黑板上留下的一片空白,包含着不尽的潜台词,蕴含着无数的画外音。它让学生在思考体味中,去意会,去发现,多少感悟尽在不言中。学生对人物的悲惨命运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有对人物的同情,有对社会的控诉,使孔乙己的艺术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永生难忘。
“布白”留给学生以自由驰骋的空间,让他们充分调动自己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去填补空白内容,使其体会到自我参与感和创造感,从而得到心理的满足,能力的提高,素质的提升。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它,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种布白艺术的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