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范是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准则。民主是保护人的自由所生成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是自由的体制化表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规范加民主”的课堂教学理念是新形势下课堂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本文从规范课堂和民主课堂两个方面阐述规范加民主的课堂教学理念,一方面对常规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规范教学行为,细化教学要求,狠抓各环节的落实,做到“有规范而不唯规范”:另一方面要改变陈旧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用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在课堂上进行尝试,逐渐形成新的适合时代需要的民主教学模式。
一、打造规范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也出现了一些弱化课堂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的规范的弱化。首先,三维目标没有真正落实。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教学目标,目的是要求教学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有的教师不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弱化了“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其次,价值引导趋向含糊。有的教师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多元感悟。想方设法引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答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创意”。最后,教师作用逐渐虚化。有的课堂为了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了各种新颖的教学探究活动,在发挥学生主体的过程中,教师的有效引导被忽视了,以致于课堂效率低下,目标无法达成。
二是学生学的规范的弱化。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的教师由于没有准确把握课标的内涵和实质。走入误区,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在热闹、自主背后呈现出的浮躁、放任、随意,值得反省、深思。首先,自主学习漫无目标。新课改的实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有的学生缺乏自主思维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其次,学生合作只重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虽然课堂有小组讨论,学生都会参与,但少数尖子生“一枝独秀”把持着整个过程,多数学生则处于观望、旁观状态。
正是因为课堂规范的失衡现象比较严重,打造规范课堂就成了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1 课堂规范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而言
规范是在某种程度上为集体成员所接受的、能保持一致性的行为规则和范式。课堂的规范意味着对课堂上师生学习行为的控制,是有效教学环境创设的基础。素质教育的目的、任务、过程决定了它必须依托良性的师生关系。所以,课堂规范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来制定和实施的。
教师的规范形成需要三方面因素。一是领导群体要静心研究规范管理。学校要坚持理想、目标和奉献精神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规范教师。二是通过人文关怀去实施规范管理,主要是让教师去倾听、了解、关爱学生,使规范管理走进每位教师的心里。三是名师队伍积极引导规范管理。让名师不仅成为教学的表率,而且成为学校管理中起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的表率。在高中阶段,学生规范的形成主要是由学生的学习目标、过程及评价来促成的。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规范是为了自觉地约束自己,保证学习目标的完成。
2 教师和学生应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课堂行为
著名特级教师嵇明海说:“作为教师,需要有约束感,这是衡量一位教师成熟度的重要标志。”教师约束感的背后蕴藏着一种积极、自觉的情感,一个走向成熟的教师必然是有强烈约束感的教师。
作为教师,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课堂行为就会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相了解,而不是一味高高在上、居高临下。教师的约束感来自于对《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熟知,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尊重、对自身的尊重和激励,来自于教师的良知和对前途的忧患意识,更来自于教师内心神圣的敬畏感。
学生课堂行为的规范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学生要学会主动适应学校的管理,内化为对自我的严格自律和自我完善。“自律”是让学生自我规范和约束,监控、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依据课堂学习的需要确定课堂规范,在实践中应用并不断调整。这一过程不仅会有效地跟踪和改变学生的课堂行为,而且也会增加其自我效能感,唤醒“我”的意识,体现出主体“我”的存在,使其坚信“自立能学”。
3 师生共同打造规范课堂
新课程下,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对课堂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如果缺乏有效的课堂规范管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只能成为空中楼阁。目前,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纠正忽视课堂规范的片面做法,不断探索新课程下课堂规范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对课堂进行规范的管理。师生交往中,教师应积极和学生进行交往。赢得学生的尊重,树立教师的威信,使学生在课堂管理中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服从。
新课改是一场教学革命,需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大力变革,使师生在课程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过程上有明确的方向。常规教学管理是教学的基础和质量的保证,为激发广大师生的教改热情,保障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必须对常规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规范教学行为,细化教学要求,狠抓各环节的落实,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当然,课堂规范的制订与执行是一个过程。规范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每个人都应当做规范的主人,而不能成为规范的奴隶。规则要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与改进,做到“有规范而不唯规范”。学生的管理应着眼于学生一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而不应仅限于此时此刻:学校应为学生创造最大限度的心灵自由的空间,从而彰显学生生命的丰富色彩:教师应不断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积极创造民主和谐课堂,从而使师生双方互助成长,共享成功的生命历程。
二、营造民主课堂
1 教师应主动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
民主课堂的构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总体来说,关键在教师。教师是通过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来培养人才的专业人员,这就要求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有独立精神、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的一代新人。 民主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方方面面和整个过程,它没有专门的教科书,全靠教师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需要抓住民主精神的核心:“尊重、平等”,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及特征差异,尊重学生的时间和空间,真正把学生当做有生命力、有个性特点的人。唯有此,学生才能逐渐确定自己的主体地位。
2 教师应有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宽广的胸怀和扎实的专业技能
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和坚定的信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学生。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教师,必须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更加崇高美好。只有这样。才能为创建民主课堂、实现课堂上的平等与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理想是指导教育行为的精神追求。教师应把构建民主课堂、培养学生民主精神作为自己的教育理想,努力超越现实,实现理想,走向未来。一个教师如果有了崇高的的职业理想,就有了经久不衰的动力。也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在培养民主精神的过程中,教师应有宽容、博大的胸怀。学生是鲜活的正在成长的人,有优点也有缺点。教师的职责就是承认并不断引导、教育学生克服和减少消极、负面的东西,不断扩大积极、正面的影响,使其沿着正确的道路往前走。如果教师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民主精神的重要性,养成宽容的习惯,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就会水到渠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生成和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就会随之而来,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指日可待。
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是教师的德与才,无德无才的教师绝对不可能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敬。”一个具有广博知识的教师会使学生感到伟大,会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教师要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除了自己学科的知识,还要对自己学科以外的知识有所涉猎和了解,能驾驭课堂的教师才能驾驭学生,才能赢得尊重,才能有效构建民主课堂。
3 倡导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尊重学生等观念
课堂民主注重倡导师生平等。魏书生说:“我不是站在学生对面指挥、命令学生的长官,而是深入学生内心。辅助、帮助、协助他要求学习上进的细胞成长、壮大、扩大范围的服务员。”要做到民主育人,教师首先要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课堂民主注重倡导教学相长。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教师作用于学生,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这就是教学相长的规律。《论语》中多处记载学生批评孔子,孔子感到非常欣慰,认为这是自己的兴事。可见,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只有在民主氛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
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追求交流的民主、体验的民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放手让学生发表见解,巧妙地引导他们大胆地践行理论,允许学生提出各种奇思妙想,即使学生的意见不全面,甚至有错误,也要让他们从容地辩解,给他们理解和改正的机会。魏书生说:“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教师注重民主,课堂教学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4 课堂民主应成为每位教师的追求
现在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仍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记得多的状况,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学习的机会比较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训练,独立见解得不到发挥。这样,学生的创造性就逐渐泯灭了。时至今日,美国已有170多位科学家获诺贝尔科学奖,而中国还没有一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特殊场所,心理相容是师生交往的基础条件。要做到课堂的民主,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的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教育的民主进程。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态和学习状态,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不是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营造一种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根据学习活动的需要自主探究,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意义建构,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教学的双边活动中。
探究和创新是民主课堂的最高追求。民主课堂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能够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与同学的讨论和与老师的交流中进发出智慧思维的火花。
课堂教学既要求规范,让师生共同遵守秩序,有一定的原则性,又要求民主,激活师生互动的热情,有机动的灵活性。规范教学可以更好地推行民主,而民主的推行反过来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规范与民主,作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两翼,能让学生在知识的天空里展翅翱翔,达到更为高远的境界。
作者系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九中学校长
(编辑 黄蜀红)
一、打造规范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也出现了一些弱化课堂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的规范的弱化。首先,三维目标没有真正落实。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教学目标,目的是要求教学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有的教师不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弱化了“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其次,价值引导趋向含糊。有的教师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多元感悟。想方设法引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答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创意”。最后,教师作用逐渐虚化。有的课堂为了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了各种新颖的教学探究活动,在发挥学生主体的过程中,教师的有效引导被忽视了,以致于课堂效率低下,目标无法达成。
二是学生学的规范的弱化。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的教师由于没有准确把握课标的内涵和实质。走入误区,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在热闹、自主背后呈现出的浮躁、放任、随意,值得反省、深思。首先,自主学习漫无目标。新课改的实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有的学生缺乏自主思维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其次,学生合作只重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虽然课堂有小组讨论,学生都会参与,但少数尖子生“一枝独秀”把持着整个过程,多数学生则处于观望、旁观状态。
正是因为课堂规范的失衡现象比较严重,打造规范课堂就成了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1 课堂规范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而言
规范是在某种程度上为集体成员所接受的、能保持一致性的行为规则和范式。课堂的规范意味着对课堂上师生学习行为的控制,是有效教学环境创设的基础。素质教育的目的、任务、过程决定了它必须依托良性的师生关系。所以,课堂规范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来制定和实施的。
教师的规范形成需要三方面因素。一是领导群体要静心研究规范管理。学校要坚持理想、目标和奉献精神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规范教师。二是通过人文关怀去实施规范管理,主要是让教师去倾听、了解、关爱学生,使规范管理走进每位教师的心里。三是名师队伍积极引导规范管理。让名师不仅成为教学的表率,而且成为学校管理中起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的表率。在高中阶段,学生规范的形成主要是由学生的学习目标、过程及评价来促成的。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规范是为了自觉地约束自己,保证学习目标的完成。
2 教师和学生应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课堂行为
著名特级教师嵇明海说:“作为教师,需要有约束感,这是衡量一位教师成熟度的重要标志。”教师约束感的背后蕴藏着一种积极、自觉的情感,一个走向成熟的教师必然是有强烈约束感的教师。
作为教师,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课堂行为就会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相了解,而不是一味高高在上、居高临下。教师的约束感来自于对《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熟知,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尊重、对自身的尊重和激励,来自于教师的良知和对前途的忧患意识,更来自于教师内心神圣的敬畏感。
学生课堂行为的规范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学生要学会主动适应学校的管理,内化为对自我的严格自律和自我完善。“自律”是让学生自我规范和约束,监控、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依据课堂学习的需要确定课堂规范,在实践中应用并不断调整。这一过程不仅会有效地跟踪和改变学生的课堂行为,而且也会增加其自我效能感,唤醒“我”的意识,体现出主体“我”的存在,使其坚信“自立能学”。
3 师生共同打造规范课堂
新课程下,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对课堂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如果缺乏有效的课堂规范管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只能成为空中楼阁。目前,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纠正忽视课堂规范的片面做法,不断探索新课程下课堂规范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对课堂进行规范的管理。师生交往中,教师应积极和学生进行交往。赢得学生的尊重,树立教师的威信,使学生在课堂管理中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服从。
新课改是一场教学革命,需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大力变革,使师生在课程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过程上有明确的方向。常规教学管理是教学的基础和质量的保证,为激发广大师生的教改热情,保障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必须对常规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规范教学行为,细化教学要求,狠抓各环节的落实,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当然,课堂规范的制订与执行是一个过程。规范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每个人都应当做规范的主人,而不能成为规范的奴隶。规则要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与改进,做到“有规范而不唯规范”。学生的管理应着眼于学生一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而不应仅限于此时此刻:学校应为学生创造最大限度的心灵自由的空间,从而彰显学生生命的丰富色彩:教师应不断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积极创造民主和谐课堂,从而使师生双方互助成长,共享成功的生命历程。
二、营造民主课堂
1 教师应主动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
民主课堂的构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总体来说,关键在教师。教师是通过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来培养人才的专业人员,这就要求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有独立精神、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的一代新人。 民主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方方面面和整个过程,它没有专门的教科书,全靠教师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需要抓住民主精神的核心:“尊重、平等”,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及特征差异,尊重学生的时间和空间,真正把学生当做有生命力、有个性特点的人。唯有此,学生才能逐渐确定自己的主体地位。
2 教师应有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宽广的胸怀和扎实的专业技能
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和坚定的信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学生。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教师,必须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更加崇高美好。只有这样。才能为创建民主课堂、实现课堂上的平等与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理想是指导教育行为的精神追求。教师应把构建民主课堂、培养学生民主精神作为自己的教育理想,努力超越现实,实现理想,走向未来。一个教师如果有了崇高的的职业理想,就有了经久不衰的动力。也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在培养民主精神的过程中,教师应有宽容、博大的胸怀。学生是鲜活的正在成长的人,有优点也有缺点。教师的职责就是承认并不断引导、教育学生克服和减少消极、负面的东西,不断扩大积极、正面的影响,使其沿着正确的道路往前走。如果教师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民主精神的重要性,养成宽容的习惯,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就会水到渠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生成和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就会随之而来,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指日可待。
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是教师的德与才,无德无才的教师绝对不可能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敬。”一个具有广博知识的教师会使学生感到伟大,会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教师要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除了自己学科的知识,还要对自己学科以外的知识有所涉猎和了解,能驾驭课堂的教师才能驾驭学生,才能赢得尊重,才能有效构建民主课堂。
3 倡导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尊重学生等观念
课堂民主注重倡导师生平等。魏书生说:“我不是站在学生对面指挥、命令学生的长官,而是深入学生内心。辅助、帮助、协助他要求学习上进的细胞成长、壮大、扩大范围的服务员。”要做到民主育人,教师首先要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课堂民主注重倡导教学相长。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教师作用于学生,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这就是教学相长的规律。《论语》中多处记载学生批评孔子,孔子感到非常欣慰,认为这是自己的兴事。可见,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只有在民主氛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
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追求交流的民主、体验的民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放手让学生发表见解,巧妙地引导他们大胆地践行理论,允许学生提出各种奇思妙想,即使学生的意见不全面,甚至有错误,也要让他们从容地辩解,给他们理解和改正的机会。魏书生说:“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教师注重民主,课堂教学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4 课堂民主应成为每位教师的追求
现在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仍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记得多的状况,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学习的机会比较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训练,独立见解得不到发挥。这样,学生的创造性就逐渐泯灭了。时至今日,美国已有170多位科学家获诺贝尔科学奖,而中国还没有一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特殊场所,心理相容是师生交往的基础条件。要做到课堂的民主,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的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教育的民主进程。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态和学习状态,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不是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营造一种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根据学习活动的需要自主探究,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意义建构,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教学的双边活动中。
探究和创新是民主课堂的最高追求。民主课堂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能够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与同学的讨论和与老师的交流中进发出智慧思维的火花。
课堂教学既要求规范,让师生共同遵守秩序,有一定的原则性,又要求民主,激活师生互动的热情,有机动的灵活性。规范教学可以更好地推行民主,而民主的推行反过来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规范与民主,作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两翼,能让学生在知识的天空里展翅翱翔,达到更为高远的境界。
作者系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九中学校长
(编辑 黄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