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对五年制高职新生的生理和心理分析,对五年制高职新生的逆反心理类型和调整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逆反心理 独立型 攻击型 隐晦型 模糊型 逆反心理调整
逆反心理,即当个人受到外界刺激时,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负向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状况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常见情况。逆反心理分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的逆反心理是探讨问题,进行积极思维的动力,但是过了头,就会有了钻“牛角尖”的毛病,从而形成一种心理障碍,反而成了消极的逆反心理。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五年制高职就读的前几年,他们的逆反心理为什么会特别明显和强烈呢?这要从学生在此期间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谈起。本文着重讨论五年制高职新生的具体情况。
一般来讲,该阶段学生的年龄在十六周岁左右。从生理的角度来分析,此时他们身体的各个器官都趋于成熟,第二性征开始明显,显现成人态。特别对于大脑的发育来说,已经达到一个高峰,为各种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从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各种思维已开始成熟。但是,此时学生的逆向思维刚开始发展,还很不成熟,发散性思维刚具有雏形。学生思考问题过于直接、单一,具有一定的冲动性,并且在理解问题上过于固执。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原理来分析,此时人的大脑最为活跃,最会对问题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是过于执着于自己的观点。如果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其会强烈地反对。
通过对五年制高职新生生理和心理的分析,笔者就五年制高职新生的逆反心理在学习上的主要表现和如何调整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1.逆反心理表现在学习上的类型
(1)独立型
青少年发育成长到此阶段,即从初中升入五年制高职开始的一个阶段,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不需要家长和老师从旁指点和帮助,从而想摆脱师长的教导和管理。所以,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对待学习。一般的,这种现象比较正常,只需要教师和家长用正确的方式引导他们,纠正他们的错误观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点。但是,一旦采取过激的手段来处理,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独立型”逆反心理者在学习生活上反对师长为他安排一切,反对师长指点教育他。反过来他还要指责师长的不是,对师长谆谆教诲置之不理,有不懂的问题也不愿向老师请教,误认为不这样做就“飞不出”老师的“管教”范围,不独立,没面子。
在笔者所教的班级中就存在这类学生。笔者从其它学生和家长处得到有关这位学生以前的一些情况:在学习上喜欢自作主张,有了错误不肯改过,并且经常迟到。到了高职此种现象愈演愈烈,但他自认为没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他在学习上是要求上进的,而且荣誉感比较强。在平时笔者就特意创造一些比较轻松的场面与之交谈,了解他的内心。通过交流发现发现他比较喜欢体育,而且他的体育也的确出色。所以,笔者就安排他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在开始的一段时间他的表现很不错,不迟到、上课听讲很认真。但是持续的时间不长,他又开始犯“老毛病”了。笔者发现这一情况后,就私下找他谈天,让他意识到自己作为班干部应为班级中的学生起到带头模范作用。经过这次交流,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遵守纪律。笔者从旁不停地提醒和鼓励他,只要他有一点进步,笔者就会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他,而他也开始向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发展。
(2)攻击型
此类型已不仅是思想上“飞出”师长的“管教”的问题,而且在行动上具有反抗性,并常以“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老师让他完成作业,他非但不完成,还以提高声音怒吼或用力踢打课桌来表示反抗;你让他背书,他反而将书撕掉,并会大声说不会背;上课时,故意弄出声音、恶作剧,以示对老师有意见。如果对他进行谈心交流式教育,他比较反感。在普通高中中一般很少存在这种类型的学生,但在职中技校却比较常见。
曾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瑞典化学家西奥多·斯维德伯格就属于这种类型。青少年时期的斯维德伯格,非常调皮,爱打群架,三次被警察抓去。父亲批评他,他大声叫嚷,离家出走。父亲把他送到有严厉校长管理的学校读书,校长管他很严,但他依然对着干,溜出去打架。一次,恨铁不成钢的校长指着他父亲的工厂,当着众多学生的面怒斥道:“瞧着,20年后,这个造纸厂就要断送在你的手中。”他的逆反心理达到了高潮,自尊心也突然被唤醒。第二天他就离校了,后来转了学。但校长的这一番怒斥反倒成了结束他逆反心理的良药。从此他认真学习,每当想偷懒的时候,他便以校长的怒斥鞭笞自己。后来,斯维德伯格考取了乌普萨拉大学,成了哲学博士,又发明了超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物质的研究,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3)隐晦型
隐晦型的逆反情绪比攻击型似乎缓和了一点,但骨子里同样激烈。隐晦型逆反心理者常常采用消极、赌气进行反抗。譬如,他在闲玩,教师让他做作业,他会立刻一动不动,以消极的态度来回答你的督促,或索性出门去玩,跟你赌气;或采用一些奇言怪论在学生中传播,上课发出怪异的声音之类来作弄你,破坏上课的纪律;在课堂上,用冷眼看教师,当教师的目光对着他时,他马上把头一偏,不理你;让他回答问题,站起来一言不发。
笔者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就是这种类型的学生。该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摆出一些比较“酷”的造型,引其他学生发笑;教师让他回答问题,他站起来两眼看着窗外;当教师看着他时,他把头一低,用手把头发梳梳齐。有一次,笔者偶然看到他写的作文,了解到他比较好胜。此后笔者经常让他为班级做些小事,并在事后当众表扬他积极主动为班级做事。这种做法刺激了他好胜的心理,从此他真的主动为班级做事,关心班级。与此同时,笔者在课余时间经常帮他补习功课,让他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刺激了他好胜的心理,使他从内心中感到自己能够学好知识,学好技能,成为一名好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名学生成为德行兼备的优秀学生。
(4)模糊型
此种类型的逆反心理者对师长的吩咐或教育,一概厌烦。比如,你叫他完成练习,他立即回答:“急什么!”你提醒他认真听课,他立即反驳:“谁不专心了?”你告诉这个问题并不难,他偏说难;你说这题比较难,他偏说不难,其实他一点都不懂。这是一种是非不清的逆反心理。
具有此种逆反心理的学生,往往讨厌师长以及他人的帮助,有时他也不认为自己做得很好,但如果有人指出他的不对,他会死不承认。对于此类学生,作为师长和朋友应当利用语言正确引导他,以亲情和友情去温暖他,使他感到可以以诚待人,正确地对待人和事物。
2.调整学生逆反心理的方法
通过对以上几种类型的逆反心理的分析,笔者总结出几种逆反心理调整的方法:
(1)师长耐心开导教育,要因人而异。即针对逆反行为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引导和教育。找出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以及其特点,对症下药,往往会事半功倍,否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2)加强青少年修养,让他们学会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善于做自我调整。
(3)让他们学会把学习看作不只是自己的事,还是一种社会责任。
(4)加强沟通,尽量缩小师生之间或家长与子女之间的距离,不要轻易激怒对方,导致青少年的严重的逆反心理。
(5)一旦学生发生激烈的逆反情绪,师长要先冷处理,而后再慢慢加以疏导。
(6)可正话反说。譬如他没做作业,你提醒他的语言最好是“你的作业已完成了吧”;他不交作业,你可以说“你交了作业了啦吗?很好!”你想让他参加某些活动,可以先放放口风,说不让他参加,到时他往往会来参加。
(7)家教、师教协调一致。
(8)注重“表扬”的作用。
这些方法的使用,一定要因人因事,采取适当的方法,切不可因方法使用不当,加重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是五年制高职新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受到的挫折和批评比较多,所以在方法的使用上更加要注意合理性。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多给学生关心、爱护和表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将来充满憧憬。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不可能单独一个人生活,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和欢乐就在于与他人交往。所以,当孩子出生后,父母们就应当注重对孩子需要人的情感的培养,从而使孩子学会协调好与长辈、朋友之间的关系,学会人与人之间沟通。当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后,师长一定要持之以恒地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消除消极的逆反心理。以上的一些论述,是笔者对学生逆反心理的一些浅略研究,主要针对的是五年制高职新生的学生。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的特征,我们应灵活地对他们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沈德立主编.认识发展论.浙江人民出版社.
[2]皮连生等编著.现代认知学习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
[3][瑞士]皮亚杰编著.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
[4][瑞士]皮亚杰编著.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
[5][苏]赞科夫编著.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逆反心理 独立型 攻击型 隐晦型 模糊型 逆反心理调整
逆反心理,即当个人受到外界刺激时,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负向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状况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常见情况。逆反心理分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的逆反心理是探讨问题,进行积极思维的动力,但是过了头,就会有了钻“牛角尖”的毛病,从而形成一种心理障碍,反而成了消极的逆反心理。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五年制高职就读的前几年,他们的逆反心理为什么会特别明显和强烈呢?这要从学生在此期间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谈起。本文着重讨论五年制高职新生的具体情况。
一般来讲,该阶段学生的年龄在十六周岁左右。从生理的角度来分析,此时他们身体的各个器官都趋于成熟,第二性征开始明显,显现成人态。特别对于大脑的发育来说,已经达到一个高峰,为各种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从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各种思维已开始成熟。但是,此时学生的逆向思维刚开始发展,还很不成熟,发散性思维刚具有雏形。学生思考问题过于直接、单一,具有一定的冲动性,并且在理解问题上过于固执。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原理来分析,此时人的大脑最为活跃,最会对问题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是过于执着于自己的观点。如果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其会强烈地反对。
通过对五年制高职新生生理和心理的分析,笔者就五年制高职新生的逆反心理在学习上的主要表现和如何调整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1.逆反心理表现在学习上的类型
(1)独立型
青少年发育成长到此阶段,即从初中升入五年制高职开始的一个阶段,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不需要家长和老师从旁指点和帮助,从而想摆脱师长的教导和管理。所以,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对待学习。一般的,这种现象比较正常,只需要教师和家长用正确的方式引导他们,纠正他们的错误观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点。但是,一旦采取过激的手段来处理,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独立型”逆反心理者在学习生活上反对师长为他安排一切,反对师长指点教育他。反过来他还要指责师长的不是,对师长谆谆教诲置之不理,有不懂的问题也不愿向老师请教,误认为不这样做就“飞不出”老师的“管教”范围,不独立,没面子。
在笔者所教的班级中就存在这类学生。笔者从其它学生和家长处得到有关这位学生以前的一些情况:在学习上喜欢自作主张,有了错误不肯改过,并且经常迟到。到了高职此种现象愈演愈烈,但他自认为没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他在学习上是要求上进的,而且荣誉感比较强。在平时笔者就特意创造一些比较轻松的场面与之交谈,了解他的内心。通过交流发现发现他比较喜欢体育,而且他的体育也的确出色。所以,笔者就安排他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在开始的一段时间他的表现很不错,不迟到、上课听讲很认真。但是持续的时间不长,他又开始犯“老毛病”了。笔者发现这一情况后,就私下找他谈天,让他意识到自己作为班干部应为班级中的学生起到带头模范作用。经过这次交流,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遵守纪律。笔者从旁不停地提醒和鼓励他,只要他有一点进步,笔者就会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他,而他也开始向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发展。
(2)攻击型
此类型已不仅是思想上“飞出”师长的“管教”的问题,而且在行动上具有反抗性,并常以“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老师让他完成作业,他非但不完成,还以提高声音怒吼或用力踢打课桌来表示反抗;你让他背书,他反而将书撕掉,并会大声说不会背;上课时,故意弄出声音、恶作剧,以示对老师有意见。如果对他进行谈心交流式教育,他比较反感。在普通高中中一般很少存在这种类型的学生,但在职中技校却比较常见。
曾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瑞典化学家西奥多·斯维德伯格就属于这种类型。青少年时期的斯维德伯格,非常调皮,爱打群架,三次被警察抓去。父亲批评他,他大声叫嚷,离家出走。父亲把他送到有严厉校长管理的学校读书,校长管他很严,但他依然对着干,溜出去打架。一次,恨铁不成钢的校长指着他父亲的工厂,当着众多学生的面怒斥道:“瞧着,20年后,这个造纸厂就要断送在你的手中。”他的逆反心理达到了高潮,自尊心也突然被唤醒。第二天他就离校了,后来转了学。但校长的这一番怒斥反倒成了结束他逆反心理的良药。从此他认真学习,每当想偷懒的时候,他便以校长的怒斥鞭笞自己。后来,斯维德伯格考取了乌普萨拉大学,成了哲学博士,又发明了超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物质的研究,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3)隐晦型
隐晦型的逆反情绪比攻击型似乎缓和了一点,但骨子里同样激烈。隐晦型逆反心理者常常采用消极、赌气进行反抗。譬如,他在闲玩,教师让他做作业,他会立刻一动不动,以消极的态度来回答你的督促,或索性出门去玩,跟你赌气;或采用一些奇言怪论在学生中传播,上课发出怪异的声音之类来作弄你,破坏上课的纪律;在课堂上,用冷眼看教师,当教师的目光对着他时,他马上把头一偏,不理你;让他回答问题,站起来一言不发。
笔者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就是这种类型的学生。该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摆出一些比较“酷”的造型,引其他学生发笑;教师让他回答问题,他站起来两眼看着窗外;当教师看着他时,他把头一低,用手把头发梳梳齐。有一次,笔者偶然看到他写的作文,了解到他比较好胜。此后笔者经常让他为班级做些小事,并在事后当众表扬他积极主动为班级做事。这种做法刺激了他好胜的心理,从此他真的主动为班级做事,关心班级。与此同时,笔者在课余时间经常帮他补习功课,让他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刺激了他好胜的心理,使他从内心中感到自己能够学好知识,学好技能,成为一名好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名学生成为德行兼备的优秀学生。
(4)模糊型
此种类型的逆反心理者对师长的吩咐或教育,一概厌烦。比如,你叫他完成练习,他立即回答:“急什么!”你提醒他认真听课,他立即反驳:“谁不专心了?”你告诉这个问题并不难,他偏说难;你说这题比较难,他偏说不难,其实他一点都不懂。这是一种是非不清的逆反心理。
具有此种逆反心理的学生,往往讨厌师长以及他人的帮助,有时他也不认为自己做得很好,但如果有人指出他的不对,他会死不承认。对于此类学生,作为师长和朋友应当利用语言正确引导他,以亲情和友情去温暖他,使他感到可以以诚待人,正确地对待人和事物。
2.调整学生逆反心理的方法
通过对以上几种类型的逆反心理的分析,笔者总结出几种逆反心理调整的方法:
(1)师长耐心开导教育,要因人而异。即针对逆反行为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引导和教育。找出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以及其特点,对症下药,往往会事半功倍,否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2)加强青少年修养,让他们学会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善于做自我调整。
(3)让他们学会把学习看作不只是自己的事,还是一种社会责任。
(4)加强沟通,尽量缩小师生之间或家长与子女之间的距离,不要轻易激怒对方,导致青少年的严重的逆反心理。
(5)一旦学生发生激烈的逆反情绪,师长要先冷处理,而后再慢慢加以疏导。
(6)可正话反说。譬如他没做作业,你提醒他的语言最好是“你的作业已完成了吧”;他不交作业,你可以说“你交了作业了啦吗?很好!”你想让他参加某些活动,可以先放放口风,说不让他参加,到时他往往会来参加。
(7)家教、师教协调一致。
(8)注重“表扬”的作用。
这些方法的使用,一定要因人因事,采取适当的方法,切不可因方法使用不当,加重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是五年制高职新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受到的挫折和批评比较多,所以在方法的使用上更加要注意合理性。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多给学生关心、爱护和表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将来充满憧憬。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不可能单独一个人生活,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和欢乐就在于与他人交往。所以,当孩子出生后,父母们就应当注重对孩子需要人的情感的培养,从而使孩子学会协调好与长辈、朋友之间的关系,学会人与人之间沟通。当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后,师长一定要持之以恒地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消除消极的逆反心理。以上的一些论述,是笔者对学生逆反心理的一些浅略研究,主要针对的是五年制高职新生的学生。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的特征,我们应灵活地对他们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沈德立主编.认识发展论.浙江人民出版社.
[2]皮连生等编著.现代认知学习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
[3][瑞士]皮亚杰编著.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
[4][瑞士]皮亚杰编著.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
[5][苏]赞科夫编著.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