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疑似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流行病学调查、病人救治、现场处置等经验,积累类似事件处置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结果:本次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于2009年4月29日患者全部治愈,无新发病例出现而结案。经积极治疗全部治愈。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本次事件为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在事件调查处理过程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共出动专业技术人员10余人次,车辆2台次。结论:及时准确的信息报告、快速果断的应急反应和科学高效的处置措施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三个关键环节,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力度,倡导科学、文明的饮食习惯是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 ;体会
1事件经过
自2009年4月26日下午18时晚餐,晚餐后2小时该校学生陆续出现以腹痛腹泻症状为主的病例, 20点20分有学校副校长、教导主任带发病学生前去当地中心卫生院就诊,累计就诊8例,分布在3个年级3个班,其中六年级4人,七年级3人,五年级1人,经调查首发病例常维娜,女,裕固族,12岁,六年级学生,该生于4月26日下午6时在学校的学生食堂就餐2小时后出现了腹痛、腹泻,腹泻2次,随即去当地卫生院就诊,经门诊医生对症治疗,(口服黄连素片、氟哌酸、口服补液盐)等药物,症状已得到缓解。
2处置结果
本次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于2009年4月29日患者全部治愈,无新发病例出现而结案。本次事件共波及90余人,出现症状住院8人。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呕吐,经积极治疗全部治愈。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本次事件为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在事件调查处理过程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共出动专业技术人员10余人次,车辆2台次。
3流行病学调查
经流行病学调查,平时就餐学生中午154名,下午就餐90名,发病的8例学生均为住校生,就餐学生发病率占7.78%,该校学生发病原因是下午晚餐在学校食堂吃炒菜(白菜、粉条、猪肉)馒头,经调查核实为一起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
4病原学监测
我们对学校食堂的留样食品和学生餐具分别进行了采样,现场调查发现,该食堂的部分剩菜没有放进冰箱。调查人员对食堂用油、菜品及刀砧板、案板表面物体进行了采样,共采集样品8份。实验室细菌培养检测,结果显示为一起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
5初步调查分析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学生症状、进餐史、发病时间等种种情况,该事件符合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初步怀疑为细菌性食物中毒。
6控制措施
6.1乡卫生院二十四小时密切观察发病学生,发现患者及时报告。
6.2对已发病的学生进行对症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6.3对采样样品及时送实验室进行检测。
6.4建议学校加强学生饮食安全管理。
【关键词】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 ;体会
1事件经过
自2009年4月26日下午18时晚餐,晚餐后2小时该校学生陆续出现以腹痛腹泻症状为主的病例, 20点20分有学校副校长、教导主任带发病学生前去当地中心卫生院就诊,累计就诊8例,分布在3个年级3个班,其中六年级4人,七年级3人,五年级1人,经调查首发病例常维娜,女,裕固族,12岁,六年级学生,该生于4月26日下午6时在学校的学生食堂就餐2小时后出现了腹痛、腹泻,腹泻2次,随即去当地卫生院就诊,经门诊医生对症治疗,(口服黄连素片、氟哌酸、口服补液盐)等药物,症状已得到缓解。
2处置结果
本次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于2009年4月29日患者全部治愈,无新发病例出现而结案。本次事件共波及90余人,出现症状住院8人。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呕吐,经积极治疗全部治愈。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本次事件为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在事件调查处理过程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共出动专业技术人员10余人次,车辆2台次。
3流行病学调查
经流行病学调查,平时就餐学生中午154名,下午就餐90名,发病的8例学生均为住校生,就餐学生发病率占7.78%,该校学生发病原因是下午晚餐在学校食堂吃炒菜(白菜、粉条、猪肉)馒头,经调查核实为一起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
4病原学监测
我们对学校食堂的留样食品和学生餐具分别进行了采样,现场调查发现,该食堂的部分剩菜没有放进冰箱。调查人员对食堂用油、菜品及刀砧板、案板表面物体进行了采样,共采集样品8份。实验室细菌培养检测,结果显示为一起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
5初步调查分析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学生症状、进餐史、发病时间等种种情况,该事件符合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初步怀疑为细菌性食物中毒。
6控制措施
6.1乡卫生院二十四小时密切观察发病学生,发现患者及时报告。
6.2对已发病的学生进行对症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6.3对采样样品及时送实验室进行检测。
6.4建议学校加强学生饮食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