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控制缺陷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当前管理学、审计学和会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Ashbaugh-Skaife 等(2008)采用时间序列和横向对比的方法,通过对内部控制缺陷及其对收益质量修复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没有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报告有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有着更低的应计质量,即是说应计项目会显著增加。然而,与那些没有进行内部控制缺陷整改的公司相比,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整改后,公司的应计收益质量和经营绩效得到很大的提升。
Kinney等(2009)通过对萨班斯法案404颁布前披露的未经审计与颁布后经过审计的公司来研究内部控制质量是如何影响公司风险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在控制了其他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发现有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有着显著的高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和权益资本成本。分析发现,审计师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确认的改变(包含此前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的更改)导致权益资本成本从50到150个基点的重大变化。总之,不管是采用横截面还是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结果都是一致的,内部控制报告质量会影响投资者的风险评估和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
Bonnie K. Klamm等(2012)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报告披露的实质性漏洞会影响未来内部控制评价的报告。当存在信息缺陷的时候,出现财务报告缺陷和实质性漏洞的概率会更高,将会影响未来的内部控制缺陷的产生,比如说营运能力的下降。
审计费用一直以来就是众多企业一笔比较高的管理费用,尤其是规模较大的集团企业。国外学者研究表明,2002年萨班斯法案的颁布给上市公司增加了一个很大的成本。在很大的程度上说是因为法案的404节所要求的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通过调查内部控制缺陷和整改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学者将所调查的内容归为内部控制环境。研究发现:一个持续无效的控制环境将会导致更高的审计费用;如果在连续几年内,相比那些报告不同实质缺陷的公司,报告相同缺陷的公司有着更高的审计费用。如果一个公司采取整改的措施,理论上表明,由于审计师的努力,因此审计费用就会减少。然而,如果审计费用中增加了风险费用,那么这样的一个负向关系不一定成立。结果发现,在变革的前三年内审计费用会处于高的阶段。这个结论说明,那些现在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审计费用的增加是因为风险溢价。进一步表明,报告连续实质性缺陷的公司付出了明显高于进行整改的公司。对于有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四大审计师收费要比非四大的收费要高。最后,还有一个影响审计费用的公司是额外缺陷的披露。
目前直接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相互关系的文献并不是很多,多数学者都是通过内部控制缺陷表象来研究其他们的相互关系。内部控制缺陷的表现方式繁多,因为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则他们的表现形式也各具特色。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说明企业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失去了经营发展的平衡,违背了经济的自然发展规律。内部控制被镶嵌在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中,所以内部控制缺陷的出现可能在每一个环节或流程中,会涉及到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五大要素构成了内部控制五位一体的保护和监督系统,从不同角度保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有机运行和财务信息的质量。公司绩效的优劣是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否的直接反应。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文献来看,多数学者都是从内部控制的要素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一、内部环境缺陷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内部环境为内部控制制度的生存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特定且唯一平台。早在1992年英国的卡德伯利报告就将公司治理融入企业的内部控制。学者李维安(2001)认为,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1]。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也就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虽然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间会建立契约关系,但是契约制度本身存在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给经理人制造了利用各种空缺打破契约规则的机会。虽然有制度的约束,但是根据经济人假设理论,这些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并非完全一致,他们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就会以牺牲他方的利益为代价,甚至有时候会出现共同谋利的现象,因此也就产生了所谓的治理结构的不完整。程晓陵等(2008)以2006年以前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任会降低财务报告的质量,也会增加公司违法违规的概率。因此,以公司治理结构缺陷为代表的内部环境缺陷会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
二、风险评估缺陷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或许居安思危就是对风险评估的最好诠释,风险评估不仅是内部控制要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风险评估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进而提高经营效益。《规范》解释: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部分。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充满了危机性和复杂性,为了提高警惕,公司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纵观国内外,由于缺乏忧患意识而最终破产的公司不在少数,更别说因为对风险没有正确认识而使企业损失惨重的公司。虽然风险总是与机遇并存,但是当经理人或股东与公司的债权人之间产生利益冲突时,经理人和股东就会偏重机遇而盲目的追求发展,当然这样的举动是以牺牲债权人的利益为代价的。如通常公司都会触犯不同的法律风险和合规风险问题,当公司违反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者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和制裁,那么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后果,包括赔偿、罚款和社会的信誉。毫无疑问,这些后果肯定会对公司的净利润、现金流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也会降低经营绩效。①
三、控制活动缺陷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指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控制活动主要有18项,如组织架构、资产管理、工程立项、财务报告。虽然可以将公司的整个控制体系分解为18项,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会计活动的控制。只有真实反映公司业务的会计记录,才会取得利益相关者的信赖,才会使公司的运营有一个良好的基石,并且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绩效直接相关。张龙平(201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活动的执行力度与盈余质量呈显著正相关。田高良等(2011)研究发现当公司的财务活动出现控制缺陷时,公司净利润的价值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财务报告是对公司发生的所有业务的高度概括,同时也是外界评估企业的重要渠道,所以这就要求财务报告应当根据真实、完整、连续的会计资料进行编制。国内外公司中会计舞弊的案例屡见不鲜,一部分原因是会计人员本身的素质不高,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真实、账目的混乱,对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表的编造伪造;另一部分是迫于管理层的压力,若管理层需要所有者对其提高薪酬、增加闲暇时光,那么就有可能粉饰报表进行盈余管理。总之,以会计控制为基础的控制活动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公司的真正经营绩效。 四、信息与沟通缺陷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毋庸置疑,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整个社会的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整个国家乃至全球,企业也是如此。COSO认为,信息与沟通是组织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必备条件。企业的信息沟通,一般来说包括企业内部间,企业与外部之间的沟通。它为企业提供了日常经营活动的各种信息,并且使企业的全体人员能够明白自己的责任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2004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破产重组事件,王佳声(2005)从ERM角度分析了它破产的原因。第一,作为CEO的陈久霖缺乏对信息的掌握。他没有吸取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因为过度投机导致一夜之间破产的历史教训;对当时新加坡的期权市场缺乏科学的分析,而是盲目的购买比正常水平两倍还多的期权。第二,在整个期权的交易过程中,都是由陈久霖的两个交易员操盘,他们没有与CEO进行任何沟通,并且在情况愈发糟糕的时候,陈久霖也没有向集团总部汇报,只是到最后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才向总部请求资金支持。M.D. Beneish, M. Billings和L. Hodder(2005)研究发现,与不存在信息缺陷的内部控制报告中相比,至少存在一个信息缺陷的报告中,出现财务报告缺陷和实质性漏洞的概率更高,并且实质性漏洞存在与未来产生缺陷相关,如盈利能力降低。结果表明,要建立和保持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信息和非信息的公司治理方式都非常关键。台湾学者林有志和张雅芬(2007)认为在会计绩效和市场绩效方面,与信息透明度较低的公司相比,信息透明度较高的公司要高。
因此,信息与沟通缺陷对经营绩效的影响非常值得企业重视。②
五、内部监督缺陷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COSO认为,内部控制的监督是对内部控制五要素有效性进行连续或独立的评价,并且监督要有时效性和有用性。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与相应的部门进行沟通,必要时应该将严重的问题汇报给高管层。有学者认为公司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也有学者认为,公司最重要的内部监督机构主要是指内部审计委员会和独立董事。董卉娜等(2012)以2009年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年限、规模大小、独立性和专业性的强弱与内部控制缺陷呈显著地相关性。即设立时间越长、规模越大、专业资质越高、独立性越强,则对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抑制作用就越强。审计委员会就是公司的免疫机制,可以时刻关注企业的各种问题。可以设想,若是免疫机制都失去了特有的功能,那么公司肯定也是岌岌可危。(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管理学院)
注解:
①李维安.公司治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42
②林有志,张雅芬.信息透明度和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J].会计研究.2007,(09):26—34
参考文献:
[1]陈芸,彭春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J].商业会计.2011,(05):72-73
[2]程晓陵,王怀明.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J].审计研究.2008,(04):53-61
[3]董卉娜,朱志雄.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114-124
[4]Ashbaugh-Skaife, Collins,Kinney, Ryan LaFond. 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and Their Remediation on Accrual Quality[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8,6(83)217-250
[5]Ashbaugh-Skaife, Collins,Kinney, Ryan LaFond. 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on Firm Risk and Cost of Equit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9,1(47):19
[6]Ashbaugh-Skaife, Collins, Kinney, Ryan LaFond. 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on Firm Risk and Cost of Equit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9(47)1991:113-139
Kinney等(2009)通过对萨班斯法案404颁布前披露的未经审计与颁布后经过审计的公司来研究内部控制质量是如何影响公司风险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在控制了其他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发现有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有着显著的高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和权益资本成本。分析发现,审计师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确认的改变(包含此前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的更改)导致权益资本成本从50到150个基点的重大变化。总之,不管是采用横截面还是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结果都是一致的,内部控制报告质量会影响投资者的风险评估和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
Bonnie K. Klamm等(2012)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报告披露的实质性漏洞会影响未来内部控制评价的报告。当存在信息缺陷的时候,出现财务报告缺陷和实质性漏洞的概率会更高,将会影响未来的内部控制缺陷的产生,比如说营运能力的下降。
审计费用一直以来就是众多企业一笔比较高的管理费用,尤其是规模较大的集团企业。国外学者研究表明,2002年萨班斯法案的颁布给上市公司增加了一个很大的成本。在很大的程度上说是因为法案的404节所要求的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通过调查内部控制缺陷和整改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学者将所调查的内容归为内部控制环境。研究发现:一个持续无效的控制环境将会导致更高的审计费用;如果在连续几年内,相比那些报告不同实质缺陷的公司,报告相同缺陷的公司有着更高的审计费用。如果一个公司采取整改的措施,理论上表明,由于审计师的努力,因此审计费用就会减少。然而,如果审计费用中增加了风险费用,那么这样的一个负向关系不一定成立。结果发现,在变革的前三年内审计费用会处于高的阶段。这个结论说明,那些现在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审计费用的增加是因为风险溢价。进一步表明,报告连续实质性缺陷的公司付出了明显高于进行整改的公司。对于有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四大审计师收费要比非四大的收费要高。最后,还有一个影响审计费用的公司是额外缺陷的披露。
目前直接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相互关系的文献并不是很多,多数学者都是通过内部控制缺陷表象来研究其他们的相互关系。内部控制缺陷的表现方式繁多,因为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则他们的表现形式也各具特色。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说明企业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失去了经营发展的平衡,违背了经济的自然发展规律。内部控制被镶嵌在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中,所以内部控制缺陷的出现可能在每一个环节或流程中,会涉及到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五大要素构成了内部控制五位一体的保护和监督系统,从不同角度保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有机运行和财务信息的质量。公司绩效的优劣是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否的直接反应。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文献来看,多数学者都是从内部控制的要素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一、内部环境缺陷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内部环境为内部控制制度的生存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特定且唯一平台。早在1992年英国的卡德伯利报告就将公司治理融入企业的内部控制。学者李维安(2001)认为,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1]。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也就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虽然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间会建立契约关系,但是契约制度本身存在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给经理人制造了利用各种空缺打破契约规则的机会。虽然有制度的约束,但是根据经济人假设理论,这些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并非完全一致,他们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就会以牺牲他方的利益为代价,甚至有时候会出现共同谋利的现象,因此也就产生了所谓的治理结构的不完整。程晓陵等(2008)以2006年以前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任会降低财务报告的质量,也会增加公司违法违规的概率。因此,以公司治理结构缺陷为代表的内部环境缺陷会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
二、风险评估缺陷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或许居安思危就是对风险评估的最好诠释,风险评估不仅是内部控制要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风险评估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进而提高经营效益。《规范》解释: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部分。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充满了危机性和复杂性,为了提高警惕,公司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纵观国内外,由于缺乏忧患意识而最终破产的公司不在少数,更别说因为对风险没有正确认识而使企业损失惨重的公司。虽然风险总是与机遇并存,但是当经理人或股东与公司的债权人之间产生利益冲突时,经理人和股东就会偏重机遇而盲目的追求发展,当然这样的举动是以牺牲债权人的利益为代价的。如通常公司都会触犯不同的法律风险和合规风险问题,当公司违反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者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和制裁,那么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后果,包括赔偿、罚款和社会的信誉。毫无疑问,这些后果肯定会对公司的净利润、现金流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也会降低经营绩效。①
三、控制活动缺陷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指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控制活动主要有18项,如组织架构、资产管理、工程立项、财务报告。虽然可以将公司的整个控制体系分解为18项,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会计活动的控制。只有真实反映公司业务的会计记录,才会取得利益相关者的信赖,才会使公司的运营有一个良好的基石,并且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绩效直接相关。张龙平(201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活动的执行力度与盈余质量呈显著正相关。田高良等(2011)研究发现当公司的财务活动出现控制缺陷时,公司净利润的价值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财务报告是对公司发生的所有业务的高度概括,同时也是外界评估企业的重要渠道,所以这就要求财务报告应当根据真实、完整、连续的会计资料进行编制。国内外公司中会计舞弊的案例屡见不鲜,一部分原因是会计人员本身的素质不高,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真实、账目的混乱,对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表的编造伪造;另一部分是迫于管理层的压力,若管理层需要所有者对其提高薪酬、增加闲暇时光,那么就有可能粉饰报表进行盈余管理。总之,以会计控制为基础的控制活动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公司的真正经营绩效。 四、信息与沟通缺陷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毋庸置疑,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整个社会的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整个国家乃至全球,企业也是如此。COSO认为,信息与沟通是组织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必备条件。企业的信息沟通,一般来说包括企业内部间,企业与外部之间的沟通。它为企业提供了日常经营活动的各种信息,并且使企业的全体人员能够明白自己的责任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2004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破产重组事件,王佳声(2005)从ERM角度分析了它破产的原因。第一,作为CEO的陈久霖缺乏对信息的掌握。他没有吸取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因为过度投机导致一夜之间破产的历史教训;对当时新加坡的期权市场缺乏科学的分析,而是盲目的购买比正常水平两倍还多的期权。第二,在整个期权的交易过程中,都是由陈久霖的两个交易员操盘,他们没有与CEO进行任何沟通,并且在情况愈发糟糕的时候,陈久霖也没有向集团总部汇报,只是到最后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才向总部请求资金支持。M.D. Beneish, M. Billings和L. Hodder(2005)研究发现,与不存在信息缺陷的内部控制报告中相比,至少存在一个信息缺陷的报告中,出现财务报告缺陷和实质性漏洞的概率更高,并且实质性漏洞存在与未来产生缺陷相关,如盈利能力降低。结果表明,要建立和保持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信息和非信息的公司治理方式都非常关键。台湾学者林有志和张雅芬(2007)认为在会计绩效和市场绩效方面,与信息透明度较低的公司相比,信息透明度较高的公司要高。
因此,信息与沟通缺陷对经营绩效的影响非常值得企业重视。②
五、内部监督缺陷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COSO认为,内部控制的监督是对内部控制五要素有效性进行连续或独立的评价,并且监督要有时效性和有用性。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与相应的部门进行沟通,必要时应该将严重的问题汇报给高管层。有学者认为公司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也有学者认为,公司最重要的内部监督机构主要是指内部审计委员会和独立董事。董卉娜等(2012)以2009年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年限、规模大小、独立性和专业性的强弱与内部控制缺陷呈显著地相关性。即设立时间越长、规模越大、专业资质越高、独立性越强,则对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抑制作用就越强。审计委员会就是公司的免疫机制,可以时刻关注企业的各种问题。可以设想,若是免疫机制都失去了特有的功能,那么公司肯定也是岌岌可危。(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管理学院)
注解:
①李维安.公司治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42
②林有志,张雅芬.信息透明度和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J].会计研究.2007,(09):26—34
参考文献:
[1]陈芸,彭春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J].商业会计.2011,(05):72-73
[2]程晓陵,王怀明.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J].审计研究.2008,(04):53-61
[3]董卉娜,朱志雄.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114-124
[4]Ashbaugh-Skaife, Collins,Kinney, Ryan LaFond. 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and Their Remediation on Accrual Quality[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8,6(83)217-250
[5]Ashbaugh-Skaife, Collins,Kinney, Ryan LaFond. 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on Firm Risk and Cost of Equit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9,1(47):19
[6]Ashbaugh-Skaife, Collins, Kinney, Ryan LaFond. 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on Firm Risk and Cost of Equit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9(47)1991:11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