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纵观美国犹太文学发展史,“犹太性”被不同的美国犹太文学作家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在伯纳德·马拉默德的大部分作品中,都描述了犹太人在经历种种苦难后,最终回归的故事。本文试通过长篇小说《店员》,管窥马拉默德“犹太性”的生成途径。
关键词:伯纳德·马拉默德 犹太性 《店员》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二战以后,美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及震撼了整个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坛。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除了较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之外,还表现在反映现实生活中偏重于精神生活,特别是广泛借用现代主义的表现技巧,犹太文学在这方面尤为突出。
犹太文学是二战后六七十年代的主要文学倾向和文化主流。其文学主题主要体现了“在历史上、道德上及现代社会中,人类对‘自我’所表现出来的焦虑”。大量的文学作品着重描写了犹太民族遭受的种族歧视和压迫,过着悲惨苦难的生活,竭力同命运抗争,追求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同时,许多文学作品都描绘了犹太民族底层人民的纯朴善良、乐善好施,却饱受欺骗,不容于世俗社会的种种独特环境中的独特性格。
几十年来,以索尔·贝娄(Saul Bellow)、艾萨克·巴舍维斯·辛格(I.B.Singer)、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犹太作家,雄踞美国文坛,长盛不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犹太作家在内心深处都存留着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在作品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将各种犹太要素和犹太资源进行特定的加工运用,使之显现出十分浓郁的“犹太性”;与此同时,特定的民族历史、文化机制和社会处境又促使犹太作家将“犹太性”消解和升华为一种文学上的世界主义,追求文学主题的形而上性。由此,美国犹太作家的作品不仅发展了犹太民族的特有历史使命,同时也深刻探讨和揭示了人类的生存境遇。
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1986)一生著书颇丰,1952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天生的运动员》,此后陆续推出长篇小说《店员》(也译作《伙计》)、《新的生活》、《房客》等,以及短篇小说集《魔桶》、《白痴优先》等。他的小说主要是通过对屡遭挫折、历经磨难的犹太人的刻画,揭示了生活中无法避免的苦难价值,进而反映了一种道德主题。正如评论家谢尔登·赫斯诺所说:
“从普通人日常所受的挫折和屈辱中,马拉默德创造了美丽的寓言,捕捉反映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了在面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艰辛、非正义和生存痛苦中,追求精神自由和道德进步的可贵。”
在马拉默德的作品中,他专门写贫穷受苦的犹太小人物——那些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渴望幸福而又永远无法得到幸福的人。他们在失败中不放弃微小的希望,在受苦中保持道德纯洁,在生活磨难中达到精神自由。其中,马拉默德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店员》,因其深刻的思想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被人们推崇为其代表作,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坛的地位。
小说《店员》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纽约市犹太移民的贫民区,整部小说围绕着该贫民区莫里斯·鲍勃那像坟墓一样的杂货店展开。主人公莫里斯惨淡地经营着一家人赖以维生的杂货铺,他是个虔诚的犹太教徒,虽然生活在非犹太社区,却固守着自己的犹太性。对于莫里斯而言,他年轻的时候从俄国沙皇军队里偷跑出来,这是他一生做过的最伟大的事。他对自己的苦难境遇逆来顺受,从不抱怨,却对别人的遭遇总是充满同情并乐于伸出援助之手。他对人总是充满信任,相信人总是好的,从不肯欺骗别人。他认为作为一个犹太人就应该做好事,要诚实,要善良。这是他最大优点,也是莫里斯对于作为一个犹太人所应具有的品质的最质朴而深刻的理解。弗兰克·阿尔平是一个缺乏信仰、没有责任感、四处漂泊的孤儿,被生活所迫靠偷窃、抢劫和欺骗手段过着流浪的生活。非犹太人弗兰克遇到了犹太人莫里斯,并在他经营惨淡的小杂货铺里做店员,结束了流浪的生活。后来,弗兰克逐渐被莫里斯默默承受苦难的力量所撼动,开始了自我反省和挣扎,最终继承了莫里斯的品质和犹太性,也继承了他的杂货铺,转化成另一个莫里斯,从而获得了新生。
马拉默德希望透过小说中弗兰克的转变告诉人们:犹太性不是天生的,而是生成的。同时,对“犹太性”的生成提供了三条途径:受难、忏悔、回归。
“受难”是犹太人生活中的一个永恒因素,也是马拉默德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马拉默德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一个贫寒的俄国犹太移民家庭,在大萧条时期长大成人。布鲁克林区穷人的苦难激起了他无限的同情并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决心以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忠实地记录自己所熟悉的穷人和他们的不幸遭遇,因此他笔下的主人公多数是在苦海中挣扎的普通犹太人。这些人没有根基,困惑迷茫,在生活中遇到的尽是失望和挫折,然而他们依然苦苦寻求生活的真谛,热切向往幸福。他们虽是人生追求的失败者,却以忍耐精神、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忍辱负重,承担义务,是精神和道义上的胜利者。这些人物形象都阐释了马拉默德小说的受难文学主题。
例如,《店员》中的莫里斯移民来到美国,开了这小杂货店。虽然他每天起早贪黑,诚实守信,勤劳善良,但苦心经营了几十年之后的杂货铺还是随时都有濒临倒闭的危险。他到六十岁的时候却比四十岁的时候还穷。但莫里斯心中一直坚定地认为作为犹太人就是要为他人受难,为犹太律法受难。正如他对弗兰克所说:“如果你活着,你便会受苦。”他待人诚恳,富有同情心,经常施舍东西给穷苦的人。然而,这样一个诚实善良的人却总是遭遇不幸:被合伙人欺骗,赔光了老本,被流氓抢劫,还打破了头,最后带着无穷的烦恼离开了人世。
彼得·海斯指出:“人必然要受苦受难,忍受苦难且尽可能地表现人的尊严,这就是美德;受苦受难且能一如既往地为他人行善受过,这就是人性的标志。”莫里斯作为一个移民所受的折磨,作为一个公民所具有的善良,作为一个犹太人所受的歧视和作为一个普通人所富有的强烈的责任感,便是马拉默德在小说中所表现的犹太性。
《店员》中另一个受难人物就是弗兰克,他在同莫里斯一家一起吃苦受难的过程中,从一个抢劫犯变成了挑起莫里斯家生活重担的人。为了赎罪,他努力工作。莫里斯死后,他拼命支撑着日益破败的杂货店,白天打点生意,晚上到一家咖啡店打工,把自己微薄的工资用来贴补杂货店的开支,全然一副疲惫的仆人模样,他的表现愈来愈像莫里斯,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对马拉默德来说,犹太人就是能在生活中受难并在受难中找到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人。受难在他的小说中有着特殊美学上的意义,受难使他的人物变得在道德上更加纯正,他相信受难是人类所需要的,正因为有了痛苦,人们才能渗透,进而大彻大悟,洞悉人生,惜己爱人,共渡苦海。痛苦,可以说是上天赋予人类的珍贵礼物;同时,痛苦也带来了解脱,带来了转机。马拉默德借莫里斯之口说道:“受难不是你所寻找的,但却是你愿意得到的。”
“忏悔”这一宗教手段在小说《店员》中有明显的体现,但是它的宗教意味却大大得到淡化,弗兰克忏悔的对象不是上帝,不是牧师或者拉比,而是对自己对他人的忏悔。正如弗兰克合伙沃德抢劫了莫里斯的杂货店,事后良心受到谴责,想要对自己犯下的罪过进行补偿。他主动提出帮助莫里斯经营杂货店,他说自己不需要工资,只是学经验。忏悔在小说中表现得更具体化、更生活化。这也许很符合现代许多犹太学者的主张,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社会生活,犹太人更多的是具有民族性和文化性,大大降低了它的宗教性。这不能不说是犹太宗教对美国犹太移民的一种妥协。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弗兰克的心理对话,他的灵魂挣扎,都是忏悔表现的不同形式,是一种自我的忏悔。例如:他一直都想向莫里斯坦白曾经的罪过,但是一直没有成功。直到他终于向莫里斯坦白告知一切的时候,他感觉浑身都轻松了,他感到满树的鸟儿都在唱歌,他感觉到他自己被拯救了,而莫里斯如上帝洞悉人间的一切那样告诉弗兰克,他早就知道真相,并愿意原谅他。这就是典型的忏悔的模式。只有人真正的忏悔了,在他忏悔的那一刻,他就获得了拯救,完成了自我救赎的过程。
“回归”这一主题在《店员》中也得以体现。马拉默德描绘了犹太人在回归“犹太性”路上的荆棘密布与艰难不易,并提出了回归也需要有精神领袖。在美国西海岸的孤儿院里,从小就听圣方济各的故事长大的意大利非犹太人弗兰克,从西部流浪到纽约,不停地犯罪,梦想能通过犯罪发财。在莫里斯的小杂货店里,弗兰克还逐渐爱上了店主的女儿海伦。一方面,在莫里斯的影响下,弗兰克的道德逐渐地升华;而另一方面,他却总是不自觉地犯罪。一天,当他正在偷钱的时候,被莫里斯当场抓住,莫里斯不能原谅弗兰克的一错再错,并把他赶出了杂货店。本以为找到了归宿的弗兰克在绝望之余,强暴了海伦,并失去了眼看就要得到的爱情。莫里斯的死使他又重新回到杂货店,他承担起莫里斯留下来的重担,学习莫里斯勤劳和善良的品德,日夜辛苦操劳,并计划帮助海伦完成上大学的梦想。
当弗兰克把爱看成是物与物的关系时,他丧失了一直渴望和追求的自由和尊严;当他把爱看成是对对方的无私奉献时,他跳出了人性和现实的圈子,在精神层面上成为超凡脱俗的圣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解放、满足与幸福。在小说的最后,弗兰克不但继承了莫里斯的杂货店,也继承了莫里斯的犹太精神,并在同年四月里施行了犹太人的割礼仪式。弗兰克这个曾经的流浪儿最终在在莫里斯的引领下,找到了上帝之路,找到了精神栖息的家园,尽管这条路漫长而充满荆棘,但他终于成了一个犹太教徒。事实上,莫里斯作为唯一的失落的精神家园的守护者,在精神层面上强烈地吸引着查理、卡帕、萨姆等已经堕落的犹太人,尽管物质的胜利已经将他们装点得金碧辉煌,但是在他们荒芜的内心深处却依然渴望着那个失落的精神家园,那片遗失的纯洁的土地。莫里斯尚且能够让弗兰克这个异教徒最终皈依犹太教,那些犹太民族的子民们为何还依然留恋异国的土地,不知回归。
受难、忏悔与回归——“犹太性”生成的三条途径——在马拉默德的小说《店员》中得以一一体现。马拉默德通过《店员》这部长篇小说,吹响了呼唤犹太人回归的号角,表达了他试图挽救和振兴犹太教的理想,也流露出犹太人渴望得到美国社会认可和身份认同的愿望。也正是由于这种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才使得马拉默德的小说和他所代表的“犹太性”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并在全世界具有深远而广博的影响。
注: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吉教科文合字[2011]第69号。
参考文献:
[1] [美]马拉默德,杨敬仁、刘海平、王希苏译:《店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 [美]马拉默德,叶封译:《伙计》,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3] 傅勇:《犹太人的困境与自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4] 刘洪涛:《外国文学作品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刘洪一:《走向文化史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 汪义群:《英美文学论丛》(第二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 乔国强:《美国犹太文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8] 张群:《“身份”:美国犹太人的困惑》,《外国文学》,2001年第1期。
[9] 邹智勇:《马拉默德笔下的受难形象》,《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1期。
作者简介:袁金秋,女,1968—,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伯纳德·马拉默德 犹太性 《店员》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二战以后,美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及震撼了整个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坛。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除了较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之外,还表现在反映现实生活中偏重于精神生活,特别是广泛借用现代主义的表现技巧,犹太文学在这方面尤为突出。
犹太文学是二战后六七十年代的主要文学倾向和文化主流。其文学主题主要体现了“在历史上、道德上及现代社会中,人类对‘自我’所表现出来的焦虑”。大量的文学作品着重描写了犹太民族遭受的种族歧视和压迫,过着悲惨苦难的生活,竭力同命运抗争,追求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同时,许多文学作品都描绘了犹太民族底层人民的纯朴善良、乐善好施,却饱受欺骗,不容于世俗社会的种种独特环境中的独特性格。
几十年来,以索尔·贝娄(Saul Bellow)、艾萨克·巴舍维斯·辛格(I.B.Singer)、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犹太作家,雄踞美国文坛,长盛不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犹太作家在内心深处都存留着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在作品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将各种犹太要素和犹太资源进行特定的加工运用,使之显现出十分浓郁的“犹太性”;与此同时,特定的民族历史、文化机制和社会处境又促使犹太作家将“犹太性”消解和升华为一种文学上的世界主义,追求文学主题的形而上性。由此,美国犹太作家的作品不仅发展了犹太民族的特有历史使命,同时也深刻探讨和揭示了人类的生存境遇。
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1986)一生著书颇丰,1952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天生的运动员》,此后陆续推出长篇小说《店员》(也译作《伙计》)、《新的生活》、《房客》等,以及短篇小说集《魔桶》、《白痴优先》等。他的小说主要是通过对屡遭挫折、历经磨难的犹太人的刻画,揭示了生活中无法避免的苦难价值,进而反映了一种道德主题。正如评论家谢尔登·赫斯诺所说:
“从普通人日常所受的挫折和屈辱中,马拉默德创造了美丽的寓言,捕捉反映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了在面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艰辛、非正义和生存痛苦中,追求精神自由和道德进步的可贵。”
在马拉默德的作品中,他专门写贫穷受苦的犹太小人物——那些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渴望幸福而又永远无法得到幸福的人。他们在失败中不放弃微小的希望,在受苦中保持道德纯洁,在生活磨难中达到精神自由。其中,马拉默德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店员》,因其深刻的思想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被人们推崇为其代表作,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坛的地位。
小说《店员》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纽约市犹太移民的贫民区,整部小说围绕着该贫民区莫里斯·鲍勃那像坟墓一样的杂货店展开。主人公莫里斯惨淡地经营着一家人赖以维生的杂货铺,他是个虔诚的犹太教徒,虽然生活在非犹太社区,却固守着自己的犹太性。对于莫里斯而言,他年轻的时候从俄国沙皇军队里偷跑出来,这是他一生做过的最伟大的事。他对自己的苦难境遇逆来顺受,从不抱怨,却对别人的遭遇总是充满同情并乐于伸出援助之手。他对人总是充满信任,相信人总是好的,从不肯欺骗别人。他认为作为一个犹太人就应该做好事,要诚实,要善良。这是他最大优点,也是莫里斯对于作为一个犹太人所应具有的品质的最质朴而深刻的理解。弗兰克·阿尔平是一个缺乏信仰、没有责任感、四处漂泊的孤儿,被生活所迫靠偷窃、抢劫和欺骗手段过着流浪的生活。非犹太人弗兰克遇到了犹太人莫里斯,并在他经营惨淡的小杂货铺里做店员,结束了流浪的生活。后来,弗兰克逐渐被莫里斯默默承受苦难的力量所撼动,开始了自我反省和挣扎,最终继承了莫里斯的品质和犹太性,也继承了他的杂货铺,转化成另一个莫里斯,从而获得了新生。
马拉默德希望透过小说中弗兰克的转变告诉人们:犹太性不是天生的,而是生成的。同时,对“犹太性”的生成提供了三条途径:受难、忏悔、回归。
“受难”是犹太人生活中的一个永恒因素,也是马拉默德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马拉默德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一个贫寒的俄国犹太移民家庭,在大萧条时期长大成人。布鲁克林区穷人的苦难激起了他无限的同情并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决心以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忠实地记录自己所熟悉的穷人和他们的不幸遭遇,因此他笔下的主人公多数是在苦海中挣扎的普通犹太人。这些人没有根基,困惑迷茫,在生活中遇到的尽是失望和挫折,然而他们依然苦苦寻求生活的真谛,热切向往幸福。他们虽是人生追求的失败者,却以忍耐精神、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忍辱负重,承担义务,是精神和道义上的胜利者。这些人物形象都阐释了马拉默德小说的受难文学主题。
例如,《店员》中的莫里斯移民来到美国,开了这小杂货店。虽然他每天起早贪黑,诚实守信,勤劳善良,但苦心经营了几十年之后的杂货铺还是随时都有濒临倒闭的危险。他到六十岁的时候却比四十岁的时候还穷。但莫里斯心中一直坚定地认为作为犹太人就是要为他人受难,为犹太律法受难。正如他对弗兰克所说:“如果你活着,你便会受苦。”他待人诚恳,富有同情心,经常施舍东西给穷苦的人。然而,这样一个诚实善良的人却总是遭遇不幸:被合伙人欺骗,赔光了老本,被流氓抢劫,还打破了头,最后带着无穷的烦恼离开了人世。
彼得·海斯指出:“人必然要受苦受难,忍受苦难且尽可能地表现人的尊严,这就是美德;受苦受难且能一如既往地为他人行善受过,这就是人性的标志。”莫里斯作为一个移民所受的折磨,作为一个公民所具有的善良,作为一个犹太人所受的歧视和作为一个普通人所富有的强烈的责任感,便是马拉默德在小说中所表现的犹太性。
《店员》中另一个受难人物就是弗兰克,他在同莫里斯一家一起吃苦受难的过程中,从一个抢劫犯变成了挑起莫里斯家生活重担的人。为了赎罪,他努力工作。莫里斯死后,他拼命支撑着日益破败的杂货店,白天打点生意,晚上到一家咖啡店打工,把自己微薄的工资用来贴补杂货店的开支,全然一副疲惫的仆人模样,他的表现愈来愈像莫里斯,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对马拉默德来说,犹太人就是能在生活中受难并在受难中找到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人。受难在他的小说中有着特殊美学上的意义,受难使他的人物变得在道德上更加纯正,他相信受难是人类所需要的,正因为有了痛苦,人们才能渗透,进而大彻大悟,洞悉人生,惜己爱人,共渡苦海。痛苦,可以说是上天赋予人类的珍贵礼物;同时,痛苦也带来了解脱,带来了转机。马拉默德借莫里斯之口说道:“受难不是你所寻找的,但却是你愿意得到的。”
“忏悔”这一宗教手段在小说《店员》中有明显的体现,但是它的宗教意味却大大得到淡化,弗兰克忏悔的对象不是上帝,不是牧师或者拉比,而是对自己对他人的忏悔。正如弗兰克合伙沃德抢劫了莫里斯的杂货店,事后良心受到谴责,想要对自己犯下的罪过进行补偿。他主动提出帮助莫里斯经营杂货店,他说自己不需要工资,只是学经验。忏悔在小说中表现得更具体化、更生活化。这也许很符合现代许多犹太学者的主张,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社会生活,犹太人更多的是具有民族性和文化性,大大降低了它的宗教性。这不能不说是犹太宗教对美国犹太移民的一种妥协。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弗兰克的心理对话,他的灵魂挣扎,都是忏悔表现的不同形式,是一种自我的忏悔。例如:他一直都想向莫里斯坦白曾经的罪过,但是一直没有成功。直到他终于向莫里斯坦白告知一切的时候,他感觉浑身都轻松了,他感到满树的鸟儿都在唱歌,他感觉到他自己被拯救了,而莫里斯如上帝洞悉人间的一切那样告诉弗兰克,他早就知道真相,并愿意原谅他。这就是典型的忏悔的模式。只有人真正的忏悔了,在他忏悔的那一刻,他就获得了拯救,完成了自我救赎的过程。
“回归”这一主题在《店员》中也得以体现。马拉默德描绘了犹太人在回归“犹太性”路上的荆棘密布与艰难不易,并提出了回归也需要有精神领袖。在美国西海岸的孤儿院里,从小就听圣方济各的故事长大的意大利非犹太人弗兰克,从西部流浪到纽约,不停地犯罪,梦想能通过犯罪发财。在莫里斯的小杂货店里,弗兰克还逐渐爱上了店主的女儿海伦。一方面,在莫里斯的影响下,弗兰克的道德逐渐地升华;而另一方面,他却总是不自觉地犯罪。一天,当他正在偷钱的时候,被莫里斯当场抓住,莫里斯不能原谅弗兰克的一错再错,并把他赶出了杂货店。本以为找到了归宿的弗兰克在绝望之余,强暴了海伦,并失去了眼看就要得到的爱情。莫里斯的死使他又重新回到杂货店,他承担起莫里斯留下来的重担,学习莫里斯勤劳和善良的品德,日夜辛苦操劳,并计划帮助海伦完成上大学的梦想。
当弗兰克把爱看成是物与物的关系时,他丧失了一直渴望和追求的自由和尊严;当他把爱看成是对对方的无私奉献时,他跳出了人性和现实的圈子,在精神层面上成为超凡脱俗的圣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解放、满足与幸福。在小说的最后,弗兰克不但继承了莫里斯的杂货店,也继承了莫里斯的犹太精神,并在同年四月里施行了犹太人的割礼仪式。弗兰克这个曾经的流浪儿最终在在莫里斯的引领下,找到了上帝之路,找到了精神栖息的家园,尽管这条路漫长而充满荆棘,但他终于成了一个犹太教徒。事实上,莫里斯作为唯一的失落的精神家园的守护者,在精神层面上强烈地吸引着查理、卡帕、萨姆等已经堕落的犹太人,尽管物质的胜利已经将他们装点得金碧辉煌,但是在他们荒芜的内心深处却依然渴望着那个失落的精神家园,那片遗失的纯洁的土地。莫里斯尚且能够让弗兰克这个异教徒最终皈依犹太教,那些犹太民族的子民们为何还依然留恋异国的土地,不知回归。
受难、忏悔与回归——“犹太性”生成的三条途径——在马拉默德的小说《店员》中得以一一体现。马拉默德通过《店员》这部长篇小说,吹响了呼唤犹太人回归的号角,表达了他试图挽救和振兴犹太教的理想,也流露出犹太人渴望得到美国社会认可和身份认同的愿望。也正是由于这种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才使得马拉默德的小说和他所代表的“犹太性”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并在全世界具有深远而广博的影响。
注: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吉教科文合字[2011]第69号。
参考文献:
[1] [美]马拉默德,杨敬仁、刘海平、王希苏译:《店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 [美]马拉默德,叶封译:《伙计》,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3] 傅勇:《犹太人的困境与自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4] 刘洪涛:《外国文学作品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刘洪一:《走向文化史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 汪义群:《英美文学论丛》(第二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 乔国强:《美国犹太文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8] 张群:《“身份”:美国犹太人的困惑》,《外国文学》,2001年第1期。
[9] 邹智勇:《马拉默德笔下的受难形象》,《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1期。
作者简介:袁金秋,女,1968—,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