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告别,都未曾说再见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136172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去天津打工,早晨四点多的火车,我送她。空荡荡的路上涂抹着昏黄的灯光和潜伏的春寒。行人稀少,只有摆早点的人在黑暗处生火。
  候车室坐着不多的人,一列火车来,载走了一些。我跟母亲坐在冰凉的蓝椅子上,很少说话。我替母亲捏着火车票。
  好多年了,母亲为了我,春节一过,我们乡下的花都没有来得及开,就去东边打工了。这些年,她患了焦虑症,头疼、失眠、眼睛涩得厉害,出去得少了。其实我心里清楚,母亲是操心,操我的房子和婚事。母亲是一个心好的人,也是一个心小的人,有些事,记在心里,就放不下了,最后,所有的惦记就成了一场揣在心窝里的病症。
  母亲嫌给她带的东西多了。其实也没什么,不过就是两瓶水、两桶方便面、一盒饼干、一点面包而已。其实不是多,只是母亲觉得我们花钱了,有些饥寒,她会为了儿女忍着的。
  火车来了。母亲提着行李挤进了人群。我说,到天津了打个电话,公用的,没有的话,借别人的一打。母亲嗯了一声,匆匆忙忙消失在了人群里。
  候车室空了。我一个人坐下。听火车的话务员一遍遍地提醒。最后,火车叫了一声,开走了。我知道,这趟火车披着暮色,载着我的母亲去了远方。而远方很远。
  我决定在候车室多坐一会。这些年,母亲的病,时好时坏,抓了好多中药,也不见好。过年时,她说,出去估计就好了,人得病有时候是惯的,再说,家里的地都撂下了,闲着心急。
  母亲出门,我很少送,多是因为公事,脱不开身,有时是妹妹送,也有的时候,母亲干脆不让送,嫌来来回回花车费。
  没有送,也就从未跟母亲有过告别,去送,也没有说再见。从小到大,似乎从未给母亲说过“再见”二字,拥抱就更不用提了。
  我们都是土里生长的人,表达似乎显得木讷,有些话,窝在心里,从未说出来,有些话,说到一半,卡在嘴皮上,也就罢了。其实不是我们生分,只是,我们把所有的心情,都藏在眼睛里,或者咽进了肚子里。
  母亲一走,按理说,第二天中午就能到天津,我躺在床上,想象着一趟奔跑的火车,载着母亲,走向了越来越深的春色里,母亲坐窗口,小心翼翼地喝着带去的水。
  到中午,没有电话,下午依旧没有,晚上,还是没有。父亲打电话问我,你妈来电话了没?没。咋这么长时间了都没个电话?挂了后,我又给妹妹打,依旧没消息。我给外公外婆家打,也是没接到。前几天,刚好昆明火车站出过事,人心惶惶。随后又是MH370失踪,200多个人不知所终。于是一联想这些,就开始焦心。
  整天刷着微博,看关于MH370的帖子,有人说,所有的告别,或许都是最后一次,离开时,一定记得说声再见,给一个拥抱。人生,真的太脆弱,一闪念,就找不见了。看着这些话语,心里充满苦楚,一些不祥的念头在心里打转,甚至开始胡思乱想,又开始后悔为什么没有鼓足勇气,给母亲说声再见。
  最后,我们期盼的奇迹,并未从天而降。微博上点燃的蜡烛并未给他们祈来福气,而成了送走他们人生路上的一段光亮。MH370坠毁在了海上。一瞬间,多少人的心,支离破碎。一想到上飞机前,那轻而易举、漫不经心的告别,一想到分开前莫名的赌气,一想到没有成行的送别,一想到没有多看看那张亲爱的脸……那一刻,有多少悲恸的泪水都不够流啊。
  母亲依旧没有消息,我们也无法跟她取得联系。她带的手机,没有卡,才准备去了,在天津办。
  想着母亲淹没在人群中的背影,我的心头烦乱和后悔,各种胡乱猜测,让人心神不宁,我甚至开始对每一个来电过敏。母亲到底怎么样了?她在哪里?为什么不打个电话?难道,不会?母亲虽然出过几次门,但一直不适应城市的车水馬龙和高楼成林。
  第三天,一直到第三天,一个电话,陌生号,急忙接上,是母亲的声音。怎么几天了才打电话?这不工作刚找下,才办了卡。真让人操死心了!我一个这么大的人,有啥要操心的?
  那一刻,我想,每次告别,我都欠母亲一句再见,一个拥抱。我这一辈子,罪孽深重。
其他文献
以有趣的微縮世界照片,透过迷你的模型,配合各种日常用品,凭着创意、想象力与幽默感,表现不同的主题影像,甚至有人称之为“微日记”。
赞扬与责备  究竟有多大威力   繁忙的一天结束后,很多人都会通过与朋友聊天、与伴侣共进晚餐、看电视、翻阅杂志、浏览购物网站来释放工作评判带来的压力,渴望得到暂时的解脱。记录、反思、修改这些评判,是让人心力交瘁的。而当我们进入舒适的私人社交空间时,心中的评判机制会安静下来,仿佛一只即将入睡的小猫。   我们是否在工作中得到了应得的赞扬,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与寿命。事实上,人们在工作中对来自他人的评
前几天特别去了一趟银行。我对打着领带的秃头经理单刀直入:“有什么手续我现在办理,可以让儿子们不需要我就能够直接处置我的账户财务?”  他露出疑惑的表情。  我耐心说明:“就是,如果我明天死了,他们如何可以不啰嗦,直接处理我的银行账务。”  经理紧张地用手指头敲他的桌子,连续敲了好几下。这是美国人的迷信手势,谁说了不吉利的话,敲一下木头桌子,“老天保佑”,就可以避开厄运。  紧接着,他把食指竖直在嘴
还是高中的时候,一个天高气爽的秋天到了,那天早上,有秋天独有的夹杂露珠清冷的小雨。雨过,教学楼还并无许多人,楼梯也静悄悄的。教室里只有几个人,我正琢磨着早上的安排,听到一人说起楼下小卖店旁才见了一只松鼠还有一只猫头鹰,恰是两只,但现在已全然不见了。“哦,”我想,“若是可以,我倒想先放下书本,去买些东西喂它们,应该比公园里喂金鱼来得值得。”随之,一如既往长也不长,九月的一天的学习生活平淡地开始又结束
桃花  前世红杏出墙的少妇  眼波养出的一汪水色  姐姐脚踝上一根红线  羽化而成的霞衣  随四月春风,荡漾  民间  化为一株,妖妖  之桃  青山隱隐,渐行渐远  心事悠悠,辗转轻叹  小轩窗前,一卷残词搁浅  兰花无心抽穗,新枝倒垂  几杯薄酒,锡壶一温再温  黄昏月下,丝柳深处  万万朵窖藏的心事  守在枝丫,脉脉敬候  山野一天  人世几回泅渡  前朝的斑驳古刹  今世的碧水流榭  年年
对于写作者来说,扩大文学视野非常重要,文学视野“最起码是全国的视野,更应该是全人类、全世界的视野”,只有在全球视野下摆正自己的位置,再反观自己所处的时代与社会,才能写出“大多数人都能共知、共通、共感的作品”。   如何认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有一个外国人说过:面对永恒和没有永恒的局面。这话说过很久了,都是我们今日的状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作家写作,对于世界来讲它是特殊的,是“这一个”。它
你知道朱晓玫吗?  《观点周刊》评价:朱晓玫的演出是冷静和严谨的——这就是天才;  《费加罗报》赞叹:你一定要去听朱晓玫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她演奏的就像作品写的一样纯净无邪;  宋鸿兵感慨:她的巴黎演奏会场场爆满,她演奏的巴赫,堪称天籁!她是朱晓玫,真正的钢琴大师!  朱晓玫是谁?  大多数人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就连她的百度百科也是这样的介绍:“一位目前不为人知,低调而有实力的中国钢琴家。” 
爱有很多种的吧。一种是,你想和他牵着手,在街上、在超市里,走。你们做爱、做饭。你们看电视、给对方夹菜。你们在一起,像头驴子,转啊转,把时间磨成粉末,然后用粉末揉面,做包子、饺子、面条,吃下去,饱了,心满意足。   还有一种,就是像我对你这样,远远地,用一点微弱的想象,张望。给这暗下去的岁月,涂一抹口红。这么些年来,我都不知道,我是在用想象维持对你的爱情,还是在用你维持想象的能力。   我想清楚
零食是人生的慰安剂,也是社会的温度计、欲望的折射镜。愉悦与陷阱  王珊发胖是从初一开始的,那年她12岁,有了一个弟弟,然后被送到了学校住宿。离家十分钟的路程,妈妈每个月只能看她两次。这成为她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她胖了。  妈妈觉得亏欠她,每次来都会塞给她许多钱。这些钱,她全部都用来买了吃的。从小被压抑的味蕾遇到了被冷落中的无助感,她从那时开始了与零食相依相伴的长期生活。上课时会抱着西瓜吃,晚上睡觉
闲来无事,沿着城关老巷徜徉。   城郭的建制并不算太悠久,然而却也颇有些年月,有其深入纹理的故事与往事。河道两旁,民舍参差,中间是石板路,表面光洁透亮,一路伸延。薄暮里,烟火的气息在我们四周弥漫,一串细微的咳嗽声,隔着木门,在炉膛深处闪亮,回忆里透着土香,是童年的味道,仿佛我们从前的故家。时光在这里慢了下来,往事徘徊不去,那些洋溢在心间的念想,静默到无声,仿佛记忆也在这里驻足、聆听。   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