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交接班模式的革新与实施体会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ameimar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交接班新模式临床应用的效果及体会。方法:2014年5月起创新交接班内容与形式,实施创新前患者出院250例,实施创新后共出院252例,比较实施前后各科室护理交接班质量。结果 实施创新护理交接班后护理交接班质量均显著高于实施创新规范前的护理交接班质量,缩短了护理工作时间,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我科通过创新性使用“电子化交班表”进行书面交班,使交接班内容与形式规范,各班工作交得清楚、接得明白,凸显护理高危因素提示作用,促进和完善了护理工作,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使工作更有序,患者更满意。
  关键词:创新;护理交接班护理交班是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改革护理交班的形式与内容是护理工作发展的趋势[1]。护理工作及患者病情变化的连续性,以及护理人员经常倒班的工作模式,使得交接班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交接班只重视特殊危重患者,内容形式单一,交接班时间长,交班重点不突出,交与接含混,晨间交接人员思想难以集中,无法真正体现交接班意义,存在护理安全隐患[2]。为保障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我科从2013年5月起实施创新交接班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护理排班实行三班制(APN)连续排班[3],推行整体化护理的责任管床模式,病房患者分成4组,每组有2-3个管床护士,每个管床护士管6-8个患者。本次研究将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按照传统交接班模式进行护理交接班,共250例;2014年5月至2014年8月按照创新交班模式进行交接班,共252例。
  1.2方法
  1.2.1 传统交接班模式
  护士按照上班时间准时到岗,与夜班护士一起到床边交接,交接的依据为上一班护士口头交接的内容。
  1.2.2 创新交接班模式
  规范的交接班指引可以帮助护士掌握交接班要点,减少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差异[4],我科在2014年5月制定我科的护理交接班指引,规定护士提前到岗。具体到岗时间根据护士个人观察、收集资料的能力、对病情的掌握程度等决定。一般要求提前15min到岗,年轻护士、个人收集资料的能力比较差的护士或者休假后对所分管患者的病情缺乏了解时,要求提前30min到岗。护士利用提前到岗到患者床边进行评估,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还要对所管病房进行质控,包括病房空调使用情况、室温调控、床单位清洁卫生、陪人清理等,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并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1.2.2.1 规范护理交接班内容,利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交接班质量评价》内容规范交接内容,并创新性使用“电子化交班表”进行书面交班。
  1.2.2.1.1 利用护理交班量化评价表指引,明确交班的顺序与内容,以避免交班条理不清晰,重点不突出现象[5]。《护理交接班质量评价》分交接护士、接班护士、一般要求、护士长点评4个维度共21项内容,要求我科护士对照此内容完成交接班工作。
  1.2.2.1.2 根据科室专科情况设计“电子化交班表”,Excel文档形式,内容上包括患者姓名、诊断、既往病史、主要病情、目前主要阳性检查结果、主要治疗、手术名称、主要用药情况、护理措施及要点、睡眠饮食排泄、心理状况等基本情况,使本组所管的全部患者情况交得清楚、接得明白。还在“电子化交班表”内设立专栏列出“跌倒高风险”、“压疮高风险”、“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护理高危因素,更好地凸显护理高危因素,加强提示作用;设置特殊检查专栏,注明患者特殊检查的时间,便于质控检查。每组患者独立一张交班表,每班护士下班前必须更新电脑内的“电子化交班表”内容,避免重复书写,缩短交接班时间,同时避免口头交接的口误,是一种很好的交接班依据。
  1.2.2.2 规范护理交接班形式
  1.2.2.2.1 护士床边交接 病房分成4组,接班护士提前到岗后跟夜班护士口头交接“电子化交班表”内容后到床边交接。交接内容包括:了解前一班内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当天手术准备情况、术后护理质量执行情况、特殊用药、特殊检查、心理需要、需护患沟通事项等,从而让管床护士对当天的护理工作重点及难点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在稍后的护士集体总结会上反馈。
  1.2.2.2.2 护士集中交班 护士床边交接后集中护士站总结交接班情况。每组接班护士依次汇报分管患者的总体情况:一级病人人数、跌倒高风险及压疮高风险患者;汇报一级护理患者及跌倒高风险、压疮高风险患者的病情,包括评估结果、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主要治疗、反馈情况、注意事项、家属要求、护理重点及难点等。全体护士参与讨论,为接班护士的难点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提高工作预见性,防患于未然,杜绝医疗纠纷。最后由护理组长或护士长进行总结及点评,点评的内容包括各项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列举当天的工作重点、重点患者及重点需要关注的细节,引导大家讨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与之相关的护理前沿资讯、新技术传授给护士。通过护士集中总结使各管床护士不但对本组所管患者有更深刻的认识及了解,还提高了其对本组以外的特殊患者、特殊情况的护理能力,同时也能促使低年资护士掌握更多专科知识、更快成长。
  1.2.3 持续交接班质量效果评价
  建立PDCA管理体系,科室设立专责护士负责护理交接班质量管理工作,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调查管床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度,此评价表共有五大维度25个条目。科室采用每天检查、每月抽查两种形式评价交接班质量效果,每月撰写分析报告,并组织护士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议,提出存在问题及整改意见,从而达到持续质量改进。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方式录入Excel,数据处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样本均数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分别计算交接班日均时间及交接班准确度,分别向护士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结果如下:
  2.2患者病情知晓度 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调查两组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度。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诊断、病情、治疗和专科护理等11项指标,总分100分。对照组发放250份,实验组发放252份,回收有效问卷250份,有效回收率100.00%。
  2.3 结论
  实行创新性护理交接班模式后,实验组护士在交接班日均时间、自身满意度、对患者病情知晓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l或P <0.05)
  3. 讨论
  3.1 交接班制度是确保临床护理工作连续、高效、安全运转的护理核心制度之一。创新的护理交接班模式是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如果接班护士对患者病情不了解或交接不清、交接遗漏,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我们规范交接班模式,增加了人性化的创新内容,严格控制交接班过程中的质量,定期进行交接班质量反馈,不断提高护理交接班质量。
  3.2 规范护理交接班时间,能让管床护士根据自身专业水平更好交接,也通过同患者打招呼、介绍管床护士等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来接受不同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规范护理交接班形式,通过护士床边交接和护理集中两种形式,让大家对当天护理工作重点及难点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还可以检查夜间、晨间护理质量,培训护士和专科知识,激发护士运用循证思维及前瞻性、预见性的工作[6],从而使整个护理团队共同提升专业水平。规范的护理交接班内容是保证交接班质量的前提,创新性地采用电子化交班不但帮助护士掌握交接班要点及护理高风险因素,避免交接班口误发生,也可以缩短交接班时间,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3.3 实施持续交接班质量效果评价,能动态、科学规范科室管理。在交接班质量评价中,科室层面设立专人管理、定期对护理交接班质量评价、分析,护理部层面有计划地参加科室的晨会和床边交接班,检查交接班过程的质量,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与护士长沟通,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并检查整改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景莲.黄满金.床边护理集体交班的实施与效果[J].全科护理,2007.5(12C):37—38.
  [2]王映华,李涛.新形式床头交接班的科学化管理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lO,26(5A):70—71.
  [3]肖继荣.韩利荣.贾晓宇.等.规范护士床边交班的做法及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8(13):1644
  [4]张莉红.胡迎春,龚文妍.护理组长负责制交接班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791·792.
  [5]赵莺柳,芦雅琳.梁耀携.等.护理交班量化评价方法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2):868—869.
  [6]许日波.晨交接班后讨论和护士长点评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23):2127-212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在早产新生儿重症肺炎抗感染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60例早产新生儿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美罗培南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PCT及血白细胞水平以及治疗疗效。结果:患者按2004年卫生部颁布的《抗生素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疗疗效(痊愈、显效、进步、无效、总有效率)分别为(56例、3例、1例、0例、98.3%)。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脐静脉静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 方法:将2014年8月-2014年12月,在格尔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正常产产妇中,随机抽取足月妊娠,无妊娠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正常产300例,分观察组,脐静脉静推缩宫素组150例,对照组缩宫素肌注100例。结果: 观察组子宫复旧、产后24小时出血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脐静脉注入缩宫素,能增强子宫肌的收缩力度,从而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缩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孕产妇产科出血的原因,分析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246例产科出血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分析产科出血原因。结果:246例产科出血孕产妇中产后出血195例(79.27%)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孕期出血51例(20.73%),产后出血中原因中以宫缩乏力所占比例最高,为99例,占产后出血总人数的50.77%,占产科出血总人数的40.2
期刊
摘要:目的:对小儿计划免疫成功接种的要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计划免疫的小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小儿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患者,两组小儿均进行疫苗接种,观察组小儿在接种时医护人员采用优质服务,对照组小儿在接种时医护人员采用普通服务,对两组免疫接种的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小儿计划免疫成功接种的要点。结果:观察组接种成功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对妊娠其糖尿病患者进行孕期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7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平均每组36人,其中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孕期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并发症情况[1]。结果:根据对照组羊水过多(41.66%)、产后出血(38.89%)、产后感染(44.44%)、新生儿低血糖(30.55%)明显高于试验组羊水过多(8.33%)
期刊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1]在产科领域中产后出血是最常见的,最复杂的,乃至危及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出血可发生在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产后2小时至24小时三个时期,但多发生在前两期。  一、病因  (一) 子宫收缩乏力:  是导致产后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约占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肛肠疾病患者术后预防尿潴留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肛肠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48例)和常规组(48例),所有患者经过肛肠相应治疗手术后,实验组采取全方位护理方式,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预防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常规组(45.8%),实验组患者的
期刊
摘要:手术室已经成为各科诊疗救治的重要场所,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尖端的手术均离不开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手术的范围也愈来愈广,很多新设备与新技术均应用于临床手术中,进而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水准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手术室护士的压力愈来愈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减轻手术室护士的压力。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工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宫颈癌放疗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3年我院诊治的宫颈癌放疗后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对照组接受盆腔前后野照射联合同步化疗。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及治疗有效率及放疗副作用。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分别为(90%、92%、3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胆系结石形成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6月间我院131例疑诊妊娠期胆系结石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胆固醇结石61例,胆囊结石27例,胆囊胆泥样结石13例,胆囊内胆汁淤积30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妊娠期胆系结石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胆系结石;超声诊断;妊娠期胆囊结石是孕妇妊娠期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此病往
期刊